第21章 毛病好了
上海弄堂裏吃泡飯的咪道 作者:用上海話寫作的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沈東生
黃伯伯要出醫院了,李家嬸嬸把東西都收拾好了,陪牢黃伯伯坐在護士台邊頭的凳子上,等醫生簽字辦手續。李家嬸嬸在護士台的桌子上看到有一本書,李家嬸嬸拿起來隨手翻翻,識字不多的李家嬸嬸竟然看進去。
書裏講的大概意思是,有叫關人相信“命運在天”。就是講把“命運”交給老天爺來安排,雖然有點像玄說,叫關人就是相信。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相信了,日子就過得輕鬆,沒有壓力。譬如講,假使發財了,假使幸福了,假使開心了,就講是老天爺的安排,順其自然,就不會樂極生悲,也就不會有範進中舉的故事了。假使碰到災禍了,有病有難,假使變窮了,成了癟三,就去拜個菩薩,求個佛,央求菩薩顯顯靈,保佑保佑,應驗了,一番欣慰,心存感激,心想:老天爺心裏還是有我的。假使沒有應驗,也有托辭:“認命”。
李家嬸嬸合上書,想想,書裏講得蠻對,自家就是這副腔調過了半輩子。
小姑娘的辰光,李家嬸嬸像一朵花一樣漂漂亮亮,眼門前,有叫關男小可以揀揀,爺娘講嫁給黃伯伯,李家嬸嬸順從了,就嫁給了黃伯伯,結果,還真嫁了個好男人,知熱知冷,貼心貼肺。有個好男人,有個好老公,比金子還貴,還求啥?這就是命。後來小囡多了,鈔票不夠用,糧食不夠吃,李家嬸嬸不怨天不怨地,小心經營,小赤佬圍了一大圈,姆媽、阿爸地喊個不停,看牢小赤佬一天一天長大,沒病沒災,還有啥好怨的?這也是命。在醫院裏照顧黃伯伯的一段辰光裏,黃伯伯的毛病生得要死要活,李家嬸嬸跟了一道,也差點要尋死尋活。結果碰到了好單位,送來了救命銅鈿。又碰到了好同事,像塌鼻頭又募捐鈔票,又送吃的送喝的,同事都來探望,天天不斷人。還碰到了好醫生,醫生人好,醫道又高明,黃伯伯救活了,人家生癌,必死無疑,黃伯伯照樣是囫圇一個人了,不是命是啥……
現在,屋裏鈔票雖然用得淨光,黃伯伯到底出醫院了,人比鈔票金貴,鈔票算啥,鈔票是人賺來的。李家嬸嬸想著想著,自說自話地笑了起來。
黃伯伯問:“笑啥?”
李家嬸嬸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醫生送來了出院證……
一部三輪車,載著黃伯伯和李家嬸嬸夫妻兩個人一進弄堂,一弄堂裏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差不多統統出來了,一弄堂的人老早曉得黃伯伯生癌,死也要死快了,結果,死裏逃生,回來了,驚喜地圍牢子三輪車,七嘴八舌地問東問西,講不敗地講,停也停不下來。假使不是張老師講:“讓一條路,讓三輪車先走,三輪車夫被圍得走不得,講不得,哭笑不得……真真急煞人。
三輪車一走,左鄰右舍七手八腳地來扶牢黃伯伯朝屋裏走去,一歇歇功夫,就滿滿叫釓了一房間的人,一房間的歡聲笑語,一房間的噓寒問暖,熱氣騰騰,就像一家人家。李家嬸嬸看到黃伯伯眼圈紅紅的樣子,曉得黃伯伯是一種滿足。心一熱,眼圈也紅了。
好幾個號頭了,孵了醫院裏,想鈔票,想屋裏,想小赤佬,真是想得要死要活,想得肚腸根發癢發痛。現在總算都過去了,終於回來了,雖然又回到了螺螄殼裏做道場的屋裏,老古話講: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房間裏依舊是釓得要命,左鄰右舍一來,更加連立腳的地方也沒有了,還有六個小赤佬人來瘋了,在人堆竄來竄去,從人堆縫隙裏鑽出來,抱牢黃伯伯,抱牢李家嬸嬸,又是蹦又是跳,阿爸、姆媽叫個不停。經過一場生與死的搏鬥,全身而退,又回來了,回到了屋裏——自家的屋裏,一家門團圓了,一個不少,李家嬸嬸感概萬千,緊緊抱牢幾個小赤佬,親親阿大,又親親阿膩……一個一個親下來,親到後來,終於熬不牢了,眼淚水嘩嘩地流著,喜極而泣起來……
左鄰右舍受到了感染,有叫關人也揩起了眼淚水……
潮水退去,熱鬧漸息,一直立了角落裏的蘇北阿姐開始燒飯了,李家嬸嬸挽起衣袖,要一道動手,被蘇北阿姐一把撳在凳子上,不許動手,眼睜睜看牢蘇北阿姐忙東忙西,心裏一陣感激……
一家門吃著由蘇北阿姐燒的中飯,小菜豐盛,竟然有紅燒肉,有番茄炒蛋,酸辣湯,還有一條河鯽魚,河鯽魚遇刺多,小囡要鯁喉嚨,卻是黃伯伯的最愛,屋裏人都曉東黃伯伯這點喜好,黃伯伯沒有戒酒的前頭,歡喜慢慢地吮吮鯽魚肉,咪咪老酒……蘇北阿姐講,今早為黃伯伯接風。
黃伯伯笑了,長遠沒有如此暢快地笑過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講:“要不是剛剛生過毛病,真想開戒了,喝膩兩“綠豆燒”開心開心。
李家嬸嬸卻講:“阿姐屋裏的兩鈿積蓄都用到我們屋裏了,我哪能謝儂……”講著講著,眼圈紅了。
六個小赤佬趁大人講閑話的機會。吃的得呼天搶地。一歇歇功夫,台子上已經是風卷殘羹了。
飯吃好,碗筷汰停當,剛剛坐下來,蘇北阿姐就講要連夜回蘇北屋裏去了,蘇北屋裏也有一家老小,也有叫關事體等牢伊。
李家嬸嬸心裏又難過起來。幾個號頭來,屋裏的夥倉,起居,六個小赤佬的照顧,全靠蘇北阿姐既出力又出鈔票地維持著,小赤佬個個養得白白胖胖,屋裏弄得清清爽爽。江北阿姐是功臣啊,說走就要走了,心裏實在不舍得,也講不過去。想留,屋裏又實在釓不下來,不要講困覺的地方沒有,連立腳的地方也不寬裕。李家嬸嬸一把拉牢阿姐的手,囁嚅著:“阿姐,我哪能謝儂也謝不過來,儂的鈔票我早晚會還儂的……”再也講不出其他閑話了……心裏難過……心裏愧疚。
蘇北阿姐拍拍李家嬸嬸的手,剛剛講了一句:“自家人,講啥鈔票……”還想講點其他啥格閑話的辰光,阿大來告狀了,講:“姆媽,江北娘娘最壞了。“
李家嬸嬸一聽,嚇一跳,小赤佬亂話三千地啥?馬上用手指頭戳牢阿大的額骨頭,嗬斥地講:“沒有良心的東西,不許瞎講,”
阿大講:“江北娘娘就是壞嘛,學堂裏明早要春遊,江北娘娘就是不許我去。”
“春遊”?李家嬸嬸聽也沒有聽見過,老早的學堂裏從來沒有春遊一說,是教育改革後才行起來的,李家嬸嬸當然不曉得,問:“春遊是啥東西?”
阿大不屑地講:“春遊就是到動物園去白相,隻要出五角洋鈿就可以白相一整天。”
李家嬸嬸一聽火大了,書不讀,出去“白相”,還要出五角洋鈿,屋裏啥地方來閑鈔票?火就更加大了。講:“不許去,又不是禮拜天,書不讀,出去白相,還要出鈔票,算啥個路道精!娘娘做得對,就是不許去。”
阿大失望了,想不到姆媽跟娘娘一鼻孔出氣,一樣小氣。哼了一聲轉向黃伯伯,想哭,用央求的眼光看向黃伯伯,盼望阿爸發一句閑話。
黃伯伯困在眠床上,講:“難得的,就給伊五角洋鈿,讓伊去白相一趟。”
想不到李家嬸嬸不買賬,態度堅決:“不許去。啥地方學來的臭脾氣,瞎三話四一氣,向娘娘道歉。”
阿大不開心了,立著一動不動,擰著頭頸,連眼睛也不朝娘娘看一眼,一副強頭倔腦的腔調。
李家嬸嬸火氣朝頭頂竄上來了,哇啦一聲:“實相點,向娘娘道歉。不識相,當心吃生活。”
蘇北阿姐看不下去了,想拉阿大走開:“好了,好了,娘娘歡喜阿大,娘娘不要阿大道歉。”
想不到阿大的氣沒有地方出,正好統統泄到娘娘的頭上,一把甩開娘娘的手,惡狠狠地朝蘇北阿姐講:“儂隻江北人,不要儂管!”在上海,“江北人”等於是罵人的閑話。
“啪”的一聲,李家嬸嬸伸手一記重重的耳光甩到阿大的麵孔上。手一摔出去,李家嬸嬸有點後悔,從小到大,對幾個小赤佬還從來不曾有過如此的重手重腳,
阿大麵孔上立時三刻印出了五隻指頭印,辣豁豁地痛到了心裏。阿大“哇”地一聲哭開了。
蘇北阿姐心痛了,上去護著阿大,講:“小囡還小,不懂事體,教育小囡,手腳太重。”說著摸出五角洋鈿,一麵朝阿大遞過去,一麵講:“娘娘歡喜阿大,鈔票拿好,明早去春遊。”
阿大卻不領情,接過鈔票重重地摔到地上,一把推開蘇北阿姐,哭得呼天嗆地……
學堂裏,從來沒有搞過“春遊”,是新發明出來的活動,老師一宣布,全班級的同學統統開心得不得了,歡呼了起來,從老師宣布的一天開始,就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盼望“春遊”的日子快點到來,盼了好幾個禮拜,願望眼看終於要實現了,竟然去不成功了。娘娘是外頭人,講不許去,還氣得過,連姆媽也講不許去,還要吃耳光,實在難過。委屈、失望,傷心到了極點。一轉身,甩門走了,衝出門外,門“呯”的一聲關上了,外頭還傳來阿大哇哇的哭聲,哭聲響徹了整條弄堂。
李家嬸嬸看在眼裏,聽在耳朵裏,心裏也不舍得起來,想追出門去,一想到五角洋鈿,可以一家門兩三天的小菜開銷,確實有點不舍得,不是自家小氣,也不是做娘的心狠,實在屋裏沒有閑鈔票。想想,心裏煩起來了:嗨,真是一鈿能夠逼死英雄漢,小赤佬哪能一點不體諒做娘的心呢?一副強頭倔腦,管也管不牢了的腔調,讓做娘的心裏窩澀,還有點委屈,就收住了想追出去的腳步,也就讓阿大哭一歇,心想不會出啥事體的。小赤佬哭夠了,自然就會回來的。
想不到真出事體了。
李家嬸嬸到北站長途汽車站送走蘇北阿姐,回到屋裏,不看見阿大,問黃伯伯:“阿大人呢?”黃伯伯講;“已經一下半天不看見阿大的人影子了”。李家嬸嬸心裏有點發毛,拔腳就到弄堂裏尋了一圈,不看見阿大,又到馬路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地兜了一遍。跑得兩條腿發硬,還是不看見阿大的影蹤。心想,阿大大概已經回屋裏了,急匆匆回到屋裏,黃伯伯問:“沒有尋到?”李家嬸嬸心裏一驚,不響。黃伯伯有點埋怨地講:“小囡大了,有啥閑話好好講,不興動手動腳了。”
李家嬸嬸一撅身,朝外就跑,呆篤篤地坐到門口頭的小板凳上,生悶氣,連燒夜飯的心思也沒有了。心裏想,屋裏真是太平不下來,老公毛病剛剛好,兒子又來湊熱鬧。李家嬸嬸想起了在醫院裏護士台看過的書,正像書裏講的,這就是命,命真苦,不由眼淚汪汪起來……
這個辰光,其他幾個小赤佬倒是識相了,不吵不鬧,不奔不跑,老老實實。
到了老晚的辰光,阿大回來了,一進門,幾個弟弟衝上去抱牢阿大,欣喜得不得了。
李家嬸嬸也一陣驚喜,起身迎了上去,問:“餓煞了?快點吃飯。”
想不到,阿大理也不理,一聲不響,連夜飯也不吃,爬到雙人床的上鋪,倒頭就困。
阿大的腔調,變得快不認得了,李家嬸嬸頭上冒火了,要衝上去,弄個明白。
黃伯伯提高了聲音講:“回來了,就好。一頓飯不吃,餓不死的。”
李家嬸嬸收住了腳步,嘴巴裏還是忍不住嘀咕幾句:“肯定是儂阿姐寵的,寵了幾個號頭了,再寵下去,小赤佬都要被寵壞掉了,早晚要闖禍。”
困了眠床上的黃伯伯聽到老婆責怪自家阿姐,想起身講兩句閑話,還阿姐一個公道。
李家嬸嬸看到黃伯伯的腔勢,曉得黃伯伯的心思,湊了過去講:“哪能?講錯啦!”
黃伯伯歎了口氣,不響了,又困了下去。
一夜無事。
到了早上頭,到了該吃早飯的辰光,全家人大大地嚇了一跳,阿大不見了,阿大不曉得啥辰光已經離開了屋裏,也不曉得到啥地方去了……
全家出動,尋也尋過了,左鄰右舍打聽也打聽過了。阿大像蒸發了一樣。
到了吃中飯的辰光,還不看見阿大回來,全家人還僥幸地認為,小赤佬肚皮餓了,自然而然地會回來的。結果吃飯辰光也過掉了,阿大還是沒有回來,弄得全家人吃飯的心思也沒有了,餓著肚皮,眼睛統統盯牢門口,耳朵統統聽著門外頭,隻要門外頭有一點點聲音,隻要大門有一點動靜,全家人就會齊刷刷地立起來,朝門口頭衝過去,結果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了,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到了下半天,還不看見阿大回來,黃伯伯心裏慌了,李家嬸嬸心裏也慌了,連一群小赤佬也不停地問:“阿哥哪能還不回來呀?”
一家門的人實在熬不下去了。要去尋派出所了……
黃伯伯要出醫院了,李家嬸嬸把東西都收拾好了,陪牢黃伯伯坐在護士台邊頭的凳子上,等醫生簽字辦手續。李家嬸嬸在護士台的桌子上看到有一本書,李家嬸嬸拿起來隨手翻翻,識字不多的李家嬸嬸竟然看進去。
書裏講的大概意思是,有叫關人相信“命運在天”。就是講把“命運”交給老天爺來安排,雖然有點像玄說,叫關人就是相信。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相信了,日子就過得輕鬆,沒有壓力。譬如講,假使發財了,假使幸福了,假使開心了,就講是老天爺的安排,順其自然,就不會樂極生悲,也就不會有範進中舉的故事了。假使碰到災禍了,有病有難,假使變窮了,成了癟三,就去拜個菩薩,求個佛,央求菩薩顯顯靈,保佑保佑,應驗了,一番欣慰,心存感激,心想:老天爺心裏還是有我的。假使沒有應驗,也有托辭:“認命”。
李家嬸嬸合上書,想想,書裏講得蠻對,自家就是這副腔調過了半輩子。
小姑娘的辰光,李家嬸嬸像一朵花一樣漂漂亮亮,眼門前,有叫關男小可以揀揀,爺娘講嫁給黃伯伯,李家嬸嬸順從了,就嫁給了黃伯伯,結果,還真嫁了個好男人,知熱知冷,貼心貼肺。有個好男人,有個好老公,比金子還貴,還求啥?這就是命。後來小囡多了,鈔票不夠用,糧食不夠吃,李家嬸嬸不怨天不怨地,小心經營,小赤佬圍了一大圈,姆媽、阿爸地喊個不停,看牢小赤佬一天一天長大,沒病沒災,還有啥好怨的?這也是命。在醫院裏照顧黃伯伯的一段辰光裏,黃伯伯的毛病生得要死要活,李家嬸嬸跟了一道,也差點要尋死尋活。結果碰到了好單位,送來了救命銅鈿。又碰到了好同事,像塌鼻頭又募捐鈔票,又送吃的送喝的,同事都來探望,天天不斷人。還碰到了好醫生,醫生人好,醫道又高明,黃伯伯救活了,人家生癌,必死無疑,黃伯伯照樣是囫圇一個人了,不是命是啥……
現在,屋裏鈔票雖然用得淨光,黃伯伯到底出醫院了,人比鈔票金貴,鈔票算啥,鈔票是人賺來的。李家嬸嬸想著想著,自說自話地笑了起來。
黃伯伯問:“笑啥?”
李家嬸嬸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醫生送來了出院證……
一部三輪車,載著黃伯伯和李家嬸嬸夫妻兩個人一進弄堂,一弄堂裏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差不多統統出來了,一弄堂的人老早曉得黃伯伯生癌,死也要死快了,結果,死裏逃生,回來了,驚喜地圍牢子三輪車,七嘴八舌地問東問西,講不敗地講,停也停不下來。假使不是張老師講:“讓一條路,讓三輪車先走,三輪車夫被圍得走不得,講不得,哭笑不得……真真急煞人。
三輪車一走,左鄰右舍七手八腳地來扶牢黃伯伯朝屋裏走去,一歇歇功夫,就滿滿叫釓了一房間的人,一房間的歡聲笑語,一房間的噓寒問暖,熱氣騰騰,就像一家人家。李家嬸嬸看到黃伯伯眼圈紅紅的樣子,曉得黃伯伯是一種滿足。心一熱,眼圈也紅了。
好幾個號頭了,孵了醫院裏,想鈔票,想屋裏,想小赤佬,真是想得要死要活,想得肚腸根發癢發痛。現在總算都過去了,終於回來了,雖然又回到了螺螄殼裏做道場的屋裏,老古話講: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房間裏依舊是釓得要命,左鄰右舍一來,更加連立腳的地方也沒有了,還有六個小赤佬人來瘋了,在人堆竄來竄去,從人堆縫隙裏鑽出來,抱牢黃伯伯,抱牢李家嬸嬸,又是蹦又是跳,阿爸、姆媽叫個不停。經過一場生與死的搏鬥,全身而退,又回來了,回到了屋裏——自家的屋裏,一家門團圓了,一個不少,李家嬸嬸感概萬千,緊緊抱牢幾個小赤佬,親親阿大,又親親阿膩……一個一個親下來,親到後來,終於熬不牢了,眼淚水嘩嘩地流著,喜極而泣起來……
左鄰右舍受到了感染,有叫關人也揩起了眼淚水……
潮水退去,熱鬧漸息,一直立了角落裏的蘇北阿姐開始燒飯了,李家嬸嬸挽起衣袖,要一道動手,被蘇北阿姐一把撳在凳子上,不許動手,眼睜睜看牢蘇北阿姐忙東忙西,心裏一陣感激……
一家門吃著由蘇北阿姐燒的中飯,小菜豐盛,竟然有紅燒肉,有番茄炒蛋,酸辣湯,還有一條河鯽魚,河鯽魚遇刺多,小囡要鯁喉嚨,卻是黃伯伯的最愛,屋裏人都曉東黃伯伯這點喜好,黃伯伯沒有戒酒的前頭,歡喜慢慢地吮吮鯽魚肉,咪咪老酒……蘇北阿姐講,今早為黃伯伯接風。
黃伯伯笑了,長遠沒有如此暢快地笑過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講:“要不是剛剛生過毛病,真想開戒了,喝膩兩“綠豆燒”開心開心。
李家嬸嬸卻講:“阿姐屋裏的兩鈿積蓄都用到我們屋裏了,我哪能謝儂……”講著講著,眼圈紅了。
六個小赤佬趁大人講閑話的機會。吃的得呼天搶地。一歇歇功夫,台子上已經是風卷殘羹了。
飯吃好,碗筷汰停當,剛剛坐下來,蘇北阿姐就講要連夜回蘇北屋裏去了,蘇北屋裏也有一家老小,也有叫關事體等牢伊。
李家嬸嬸心裏又難過起來。幾個號頭來,屋裏的夥倉,起居,六個小赤佬的照顧,全靠蘇北阿姐既出力又出鈔票地維持著,小赤佬個個養得白白胖胖,屋裏弄得清清爽爽。江北阿姐是功臣啊,說走就要走了,心裏實在不舍得,也講不過去。想留,屋裏又實在釓不下來,不要講困覺的地方沒有,連立腳的地方也不寬裕。李家嬸嬸一把拉牢阿姐的手,囁嚅著:“阿姐,我哪能謝儂也謝不過來,儂的鈔票我早晚會還儂的……”再也講不出其他閑話了……心裏難過……心裏愧疚。
蘇北阿姐拍拍李家嬸嬸的手,剛剛講了一句:“自家人,講啥鈔票……”還想講點其他啥格閑話的辰光,阿大來告狀了,講:“姆媽,江北娘娘最壞了。“
李家嬸嬸一聽,嚇一跳,小赤佬亂話三千地啥?馬上用手指頭戳牢阿大的額骨頭,嗬斥地講:“沒有良心的東西,不許瞎講,”
阿大講:“江北娘娘就是壞嘛,學堂裏明早要春遊,江北娘娘就是不許我去。”
“春遊”?李家嬸嬸聽也沒有聽見過,老早的學堂裏從來沒有春遊一說,是教育改革後才行起來的,李家嬸嬸當然不曉得,問:“春遊是啥東西?”
阿大不屑地講:“春遊就是到動物園去白相,隻要出五角洋鈿就可以白相一整天。”
李家嬸嬸一聽火大了,書不讀,出去“白相”,還要出五角洋鈿,屋裏啥地方來閑鈔票?火就更加大了。講:“不許去,又不是禮拜天,書不讀,出去白相,還要出鈔票,算啥個路道精!娘娘做得對,就是不許去。”
阿大失望了,想不到姆媽跟娘娘一鼻孔出氣,一樣小氣。哼了一聲轉向黃伯伯,想哭,用央求的眼光看向黃伯伯,盼望阿爸發一句閑話。
黃伯伯困在眠床上,講:“難得的,就給伊五角洋鈿,讓伊去白相一趟。”
想不到李家嬸嬸不買賬,態度堅決:“不許去。啥地方學來的臭脾氣,瞎三話四一氣,向娘娘道歉。”
阿大不開心了,立著一動不動,擰著頭頸,連眼睛也不朝娘娘看一眼,一副強頭倔腦的腔調。
李家嬸嬸火氣朝頭頂竄上來了,哇啦一聲:“實相點,向娘娘道歉。不識相,當心吃生活。”
蘇北阿姐看不下去了,想拉阿大走開:“好了,好了,娘娘歡喜阿大,娘娘不要阿大道歉。”
想不到阿大的氣沒有地方出,正好統統泄到娘娘的頭上,一把甩開娘娘的手,惡狠狠地朝蘇北阿姐講:“儂隻江北人,不要儂管!”在上海,“江北人”等於是罵人的閑話。
“啪”的一聲,李家嬸嬸伸手一記重重的耳光甩到阿大的麵孔上。手一摔出去,李家嬸嬸有點後悔,從小到大,對幾個小赤佬還從來不曾有過如此的重手重腳,
阿大麵孔上立時三刻印出了五隻指頭印,辣豁豁地痛到了心裏。阿大“哇”地一聲哭開了。
蘇北阿姐心痛了,上去護著阿大,講:“小囡還小,不懂事體,教育小囡,手腳太重。”說著摸出五角洋鈿,一麵朝阿大遞過去,一麵講:“娘娘歡喜阿大,鈔票拿好,明早去春遊。”
阿大卻不領情,接過鈔票重重地摔到地上,一把推開蘇北阿姐,哭得呼天嗆地……
學堂裏,從來沒有搞過“春遊”,是新發明出來的活動,老師一宣布,全班級的同學統統開心得不得了,歡呼了起來,從老師宣布的一天開始,就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盼望“春遊”的日子快點到來,盼了好幾個禮拜,願望眼看終於要實現了,竟然去不成功了。娘娘是外頭人,講不許去,還氣得過,連姆媽也講不許去,還要吃耳光,實在難過。委屈、失望,傷心到了極點。一轉身,甩門走了,衝出門外,門“呯”的一聲關上了,外頭還傳來阿大哇哇的哭聲,哭聲響徹了整條弄堂。
李家嬸嬸看在眼裏,聽在耳朵裏,心裏也不舍得起來,想追出門去,一想到五角洋鈿,可以一家門兩三天的小菜開銷,確實有點不舍得,不是自家小氣,也不是做娘的心狠,實在屋裏沒有閑鈔票。想想,心裏煩起來了:嗨,真是一鈿能夠逼死英雄漢,小赤佬哪能一點不體諒做娘的心呢?一副強頭倔腦,管也管不牢了的腔調,讓做娘的心裏窩澀,還有點委屈,就收住了想追出去的腳步,也就讓阿大哭一歇,心想不會出啥事體的。小赤佬哭夠了,自然就會回來的。
想不到真出事體了。
李家嬸嬸到北站長途汽車站送走蘇北阿姐,回到屋裏,不看見阿大,問黃伯伯:“阿大人呢?”黃伯伯講;“已經一下半天不看見阿大的人影子了”。李家嬸嬸心裏有點發毛,拔腳就到弄堂裏尋了一圈,不看見阿大,又到馬路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地兜了一遍。跑得兩條腿發硬,還是不看見阿大的影蹤。心想,阿大大概已經回屋裏了,急匆匆回到屋裏,黃伯伯問:“沒有尋到?”李家嬸嬸心裏一驚,不響。黃伯伯有點埋怨地講:“小囡大了,有啥閑話好好講,不興動手動腳了。”
李家嬸嬸一撅身,朝外就跑,呆篤篤地坐到門口頭的小板凳上,生悶氣,連燒夜飯的心思也沒有了。心裏想,屋裏真是太平不下來,老公毛病剛剛好,兒子又來湊熱鬧。李家嬸嬸想起了在醫院裏護士台看過的書,正像書裏講的,這就是命,命真苦,不由眼淚汪汪起來……
這個辰光,其他幾個小赤佬倒是識相了,不吵不鬧,不奔不跑,老老實實。
到了老晚的辰光,阿大回來了,一進門,幾個弟弟衝上去抱牢阿大,欣喜得不得了。
李家嬸嬸也一陣驚喜,起身迎了上去,問:“餓煞了?快點吃飯。”
想不到,阿大理也不理,一聲不響,連夜飯也不吃,爬到雙人床的上鋪,倒頭就困。
阿大的腔調,變得快不認得了,李家嬸嬸頭上冒火了,要衝上去,弄個明白。
黃伯伯提高了聲音講:“回來了,就好。一頓飯不吃,餓不死的。”
李家嬸嬸收住了腳步,嘴巴裏還是忍不住嘀咕幾句:“肯定是儂阿姐寵的,寵了幾個號頭了,再寵下去,小赤佬都要被寵壞掉了,早晚要闖禍。”
困了眠床上的黃伯伯聽到老婆責怪自家阿姐,想起身講兩句閑話,還阿姐一個公道。
李家嬸嬸看到黃伯伯的腔勢,曉得黃伯伯的心思,湊了過去講:“哪能?講錯啦!”
黃伯伯歎了口氣,不響了,又困了下去。
一夜無事。
到了早上頭,到了該吃早飯的辰光,全家人大大地嚇了一跳,阿大不見了,阿大不曉得啥辰光已經離開了屋裏,也不曉得到啥地方去了……
全家出動,尋也尋過了,左鄰右舍打聽也打聽過了。阿大像蒸發了一樣。
到了吃中飯的辰光,還不看見阿大回來,全家人還僥幸地認為,小赤佬肚皮餓了,自然而然地會回來的。結果吃飯辰光也過掉了,阿大還是沒有回來,弄得全家人吃飯的心思也沒有了,餓著肚皮,眼睛統統盯牢門口,耳朵統統聽著門外頭,隻要門外頭有一點點聲音,隻要大門有一點動靜,全家人就會齊刷刷地立起來,朝門口頭衝過去,結果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了,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到了下半天,還不看見阿大回來,黃伯伯心裏慌了,李家嬸嬸心裏也慌了,連一群小赤佬也不停地問:“阿哥哪能還不回來呀?”
一家門的人實在熬不下去了。要去尋派出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