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未了的心結
上海弄堂裏吃泡飯的咪道 作者:用上海話寫作的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者:沈東生
黃伯伯正在搶救室裏,命懸一線,危在旦夕,能不能救回來,要問天老爺了。
黃伯伯是一個要死快的人了,照道理,逝者為大,不該再議論伊了。
不過,黃伯伯還有一樁沒有了結的心願,是半輩子的糾結,假使一翹辮子,帶著這樁未了的心結去見了閻羅王,叫人不免有點扼腕。再講這樁事體本身也有點警世意義。所以,專門辟一個章節專門來講一講。
講這樁事體前頭,先要講講上海的一句俚語:“托了一個黃伯伯”,意思是講把事體托付給了脫頭落襻的人,就是托錯了人,到頭來肯定一場空。可見,在上海地方,\"黃伯伯\"的稱謂是貶人的閑話。
黃伯伯其實姓李,弄堂裏的人卻都叫伊黃伯伯,叫到後來,弄堂裏的人幾乎已經不記得伊姓李了。可見黃伯伯在弄堂裏是人微言輕的。
弄堂裏的晚輩、小囡一叫伊“黃伯伯”,黃伯伯就會光火,在小囡麵前伊還想要有點尊嚴的,就會一記頭撻打上去。
頭撻雖然不重,小囡都有點摸不著頭腦。問伊:\"為啥打人?\"
伊講:\"儂罵人。\"
小囡當然聽得糊塗,弄不明白錯在哪裏。
大人則暗暗好笑,背過身,對小囡講::\"儂要記牢,做人要踏實牢靠,否則就要變成\"黃伯伯\"了。
黃伯伯聽到了,也隻好無奈地苦笑而已。
其實,黃伯伯並非真的辦事不牢靠,隻是脾氣倔,自家管自家,一條道走到黑,非要分出個子醜寅卯來,結果常常碰得頭破血流,還不曉得啥道理。
解放前夕,上海的四麵八方都是槍炮聲,馬路上溜達著搞破壞的特務,碼頭上工人差不多都逃光了,黃伯伯戴上紅袖章,參加了護廠隊,死都不怕,一腔熱血,憑著身軀為保護碼頭的財產立下過汗馬功勞。解放後被提拔做幹部了,不過,黃伯伯嫌做幹部收入低,還是五斤哼六斤地在碼頭上抗大包,堆樁頭,有人問伊,為啥不坐辦公室。他的回答倒也蠻實惠的:“我天生是碼頭工的料。做生活,津貼高,收入好。\"等到後來,幹部待遇上去了,派給黃伯伯的一張辦公台子,不曉得啥辰光已經被人搬出了辦公室。看起來黃伯伯有點戇,不過人各有誌,別人也沒啥閑話好說。
再講,從外表看,他也確實像做碼頭生活的人:人高馬大,威猛無比,濃眉大眼,一臉正氣。也因為有這副外表,討小姑娘喜歡,所以尋了個香煙廠的漂亮女工做了老婆,從此黃伯伯得了“妻管嚴”,講閑話也要看看三四再講。不過,老婆號稱香煙廠一枝花,人還賢惠。算圓滿了。
講到黃伯伯執著了半輩子的心結,就有點讓人大跌眼鏡了。
想當初,因為黃伯伯是碼頭的功臣,待遇蠻高的,一個月一百多塊工資,還有超額獎勵,記件製算成工資,一個月要近二百塊工資。算起來黃伯伯賺的真不算少。儂想想看,當年國家主席也隻有五百塊工資。再加上黃伯伯的老婆李家嬸嬸又在香煙廠做生活,工資也不低,黃伯伯當然覺得財大氣粗。
討老婆的辰光,黃伯伯摸到了額骨頭上的一塊傷疤,這塊疤是小辰光,看到有銅鈿人家結婚,想軋進去湊鬧猛,被保鏢一把拖出來:“窮癟三也來釓鬧猛,晦氣。”一把被摜了出去,在煤絲路麵上搓出去老遠,額骨頭搓得血淋淌滴,留下的傷疤消也消不掉。黃伯伯想想,現在窮癟三要也結婚了,也出頭了,豪氣萬丈起來,跟老婆講:“也要辦婚禮,要辦一場像像樣樣的婚禮。”黃伯伯摸出所有積蓄,一弄堂裏的人統統出動,左鄰右舍統統把眠床翻掉,擺起了圓台麵,大油筒砌的爐子弄了好幾隻,一字排開,排門板搭的料理台,上頭小菜堆得像小山,碼頭食堂的飯師傅也請來了,頭戴白顏色高帽子,在爐子前頭一字排開,一手端炒鍋,一手握大勺,炒菜聲“乒乒乓乓”傳得老老遠,香咪道飄遍了整條弄堂,開席前頭,炮仗放得震天響,整條弄堂的地上像鋪上了一條紅地毯。開席的辰光,碼頭上的領導也來了,弄堂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統統上台麵,香煙挺吃,老酒挺喝,小菜吃也吃不光,吃好了,還帶點回去,明早中飯,加上夜飯統統不要燒了……
一個禮拜以後,弄堂裏談的還是黃伯伯結婚吃喜酒的事體。也算是風光了一把。黃伯伯要的就是這種排場,覺得值了。
當然,暗地裏也有人講:“戇浮屍,鈔票用不掉了。”
弄堂裏,這種吃了人家,用了人家,還要嫌鄙人家的人總歸有的。確實有點不地道。
還是老年記人講的對:好人有好報。果然,黃伯伯隔年就生了個大胖兒子,長得像黃伯伯,眼睛又大又圓像桂圓,烏黑水靈,還白白胖胖,黃伯伯開心得抱著兒子走東家串西門,收獲了一大堆的誇獎,困夢頭裏也會笑醒。
黃伯伯計劃好了,明年再生個女兒,就收工歇擱。到辰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講得響,圓滿。
黃伯伯常常跟人家講,兒子是防老,女兒是爺娘的小棉襖嘛,暖心暖肺,絕對不能少。
果然,蠻爭氣,李家嬸嬸又懷孕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黃伯伯心裏也有過一點忐忑,不過總體來講,還是蠻自信的。
分娩的一天,黃伯伯特意請了假,早早候在了產房的門口等消息。
當護士叫到黃伯伯的名字,黃伯伯屁股下頭像裝了彈簧一樣,一記頭跳了起來。護士笑嘻嘻講完\"生好啦”。轉身就要走了,黃伯伯一急,衝上去一把拉住護士:\"男小囡還是女小囡?\"
護士還是常規思路:\"放心,是個大胖兒子。\"護士走了。
黃伯伯站在原地,有點懵,不明白錯在哪裏了。不過馬上就想開了:還有來年……
當然還有來年,李家嬸嬸又懷孕了,這次黃伯伯不敢怠慢了,隨時隨地細心觀察著李家嬸嬸慢慢大起來的肚子,漸漸覺得有點不對頭,李家嬸嬸的肚子是尖尖的朝前鼓著大起來的。背後看,好像沒懷孕一樣,腰身清晰。和前兩胎的模樣一般無二,顯然是典型的兒子胎,黃伯伯疑惑了:\"會不會又是兒子?\"黃伯伯這樣一鬧騰,左鄰右舍也來參加議論了:有的講:\"生男生女是天數。\"有的講:\"不要瞎講,心誠自然成。\"黃伯伯聽來聽去都是模棱兩可的閑話,心裏更加活裏活絡了。李家嬸嬸倒幹脆:\"那就不要算了。不不不,萬一是女兒呢,再等等,再看看……\"
結果一等就等僵了,等到黃伯伯確信不是女兒胎時,已經晚了,隻好等待分娩了。果然生下的又是個兒子。
三個兒子幾乎一般大小,李家嬸嬸還要上班,實在有點難以應付了。黃伯伯決定:\"老婆,你就專門管家吧,我養得起。\"
啥人叫李家嬸嬸是個賢惠女人呢?大事情都聽老公的,真的回家當起了專職媽媽。兩口子也說好不再生小囡了,尤其黃伯伯講:\"想穿了,三個小赤佬也蠻好。\"如果到此為止。黃伯伯和李家嬸嬸,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家人還是可以過得滋滋潤潤的。
黃伯伯畢竟還年輕,夜裏的開心事體還是要做的。結果,李家嬸嬸不又懷孕了。
這次李家嬸嬸做主了:\"不要了。\"
黃伯伯也講:\"好,明天就去醫院。\"
真的到了醫院,鈔票也付了,單子也交了,剩下的就是等著進手術室了。不等也罷,一等就出事了。
當時,黃伯伯陪著老婆坐在候診間候診,鄰座一對夫婦抱著著小囡在等著複診。興許等得無聊,那個男的湊過來搭話了:\"我總算生了個兒子。\"這個男人也許急著和人分享生兒子的喜悅,也不顧別人的感受,有點唐突。黃伯伯已經有三個兒子了,這種話題根本不感興趣,理也沒理那個男人,而且黃伯伯還有自己的心思:他雖然已經決定讓老婆終止懷孕了,真的到了臨陣一刻,內心還有一絲的不甘,隱隱地糾結著。特別是前兩天夜裏乘風涼,三號裏的“好姆媽”講起自己的兒子阿阿強:\"兒子沒有結婚的辰光,天天盼伊兒子結婚,現在兒子一結婚,人也看不見了,老頭子又死得早,我弄成了孤老太了。當初生個女兒,也不會這副落場勢。\"黃伯伯一想起好姆媽眼淚汪汪的樣子,心到現在還酸酸的。根本沒有心思聽個陌生人瞎聊。
那個男人也不在乎黃伯伯不理他,還是一個勁地講著:\"儂不曉得,當時阿拉老婆懷孕格辰光,真真嚇死了……\"
黃伯伯有點不耐煩地朝旁邊挪了挪屁股,不想聽下去。
那個男人好像沒有感覺到一樣,繼續講:\"儂想想看,已經生了三個女兒了,要是再生一個女兒哪能吃得消……\"
講到這裏,黃伯伯有點聽進去了,心弦好像被輕輕撥動了一下,扭頭看了那個男人一眼,問:\"後來呢。\"
這一問,那個男人更加來勁道了,講:\"後來到廟裏燒香了。和尚講了,生過三胎一定會變。和尚的話真靈光,第四胎果然生了男孩。\"那個男的說著把孩子的雙腿叉開,開襠褲裏露出了小雞雞,那個男的心滿意足地笑著。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黃伯伯心動了,拍了拍坐在一邊打瞌睡的老婆:\"走,我有話跟你說。\"他老婆睡眼朦朧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就跟黃伯伯走了。
這一走就走得夠遠的。他老婆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而且大得出奇,足足比一般人懷孕大出一倍還不止,也不再是尖尖的朝前鼓,而且還往橫裏鼓,他老婆整個身體都變了形,走路都有點困難,和前幾胎的狀況完全兩樣了。黃伯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常常攙著老婆在弄堂裏走走,有點招搖過市。
弄堂裏的人都講:\"喔呦,這趟是女兒胎了。\"黃伯伯更加信心滿滿的了。
可惜不湊巧。臨產前,碼頭上有一樁要緊的事情讓黃伯伯出差。黃伯伯從來沒有因為私事耽誤過工作的,隻好把在蘇北的阿姐請來幫忙。臨走時關照阿姐:\"照顧好弟妹,如果生女兒一定要拍電報給我。\"意思裏講,假如生兒子也就免了。那個年代,隻有重大的事情才會發個電報,可見黃伯伯對生女兒的重視了。
黃伯伯真的收到電報了。黃伯伯立馬趕回上海,直奔醫院。黃伯伯一到醫院,差點沒暈過去。這一次還是生了兒子,而且是三胞胎。黃伯伯一下子有了六個兒子。
黃伯伯這次徹底死心了,見人就講:\"我隻想要一個女小囡,老天也不肯開恩。想穿了,想穿了,沒有女小囡是天數。\"但是黃伯伯想穿得有點晚,生女兒沒能如願,還把自己硬生生弄成了困難戶。
時過境遷,黃伯伯的日子過得比過去困難多了。但是黃伯伯從來不避窮,隻要天熱,每天一清早,一張小台子就搬到門口,門口地方寬敞,亮,不用開燈,省電。屋裏地方小,七、八個人,屁股碰屁股轉不過身來,還黑洞洞,吃飯還擔心把飯吃到鼻孔裏去呢。上海當時有一種流行講法: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不過照黃伯伯的講法:巴不得到浦東去了,但是沒有人安排伊到浦東去,於是隻好還是孵在浦西的床上了。
黃伯伯也後悔過,當初家裏有條件的時候,光顧著想養女兒的事情,鄰居好幾家人家都把房子翻成了兩層樓,自己卻沒有翻,現在沒這個經濟能力了……黃伯伯一麵零零星星地想些過往事情。一麵把一小碟乳腐,和一大鍋泡飯端到小台子上。六個兒子嘩的一下圍了過來,六個兒子個個如狼似虎,胃口一個比一個大,每次都吃得稀裏呼嚕的,黃伯伯一個勁地說:\"留一點、留一點,娜姆媽還在鋪麵床……\"一息息一大鍋秈米泡飯還是所剩無幾了……
黃伯伯也曉得,自己曾經的風光,不要講弄堂裏的人,連自己也快忘光了,有人暗底裏還取笑自己是隻憨棺材,雖然有點窩澀,不過想想,也想得穿:啥人不被人後說。受不了的是,汪家好婆捏根油條再弄堂裏兜圈子的辰光,還會湊到黃伯伯的小台子邊頭,還剩半根油條,一分兩,塞到小五子和小六子手裏:\"喏,開開洋葷。\"小五子和小六子一陣欣喜,接過油條剛想往嘴裏送,黃伯伯一把奪過油條還給汪家好婆:\"謝謝了,小赤佬不太歡喜吃油條。\"這叫爭口氣。
小五子和小六子眼看到口的美食沒了,哇的一聲哭了。汪家好婆不開心了:\"不識抬舉的戇棺材。\"轉身走了。\"黃伯伯也不是沒有血性,也想和汪家好婆爭個明白。隻不過黃伯伯樣樣事情都能想得穿,照黃伯伯的講法:\"講講又不會多塊肉,聽聽又不會少塊肉。\"而且黃伯伯就是喜歡看著兒子們像搶一樣的吃東西。黃伯伯講起來:\"能吃就能長,能吃能長,就是希望。李家將來就靠六個小赤佬了撐門麵。\"粗茶淡飯也能養人,眼看著黃伯伯的兒子們一個個長得壯壯實實的。
黃伯伯也有奢侈的時候,每個月的月底,是黃伯伯發獎金的日子。黃伯伯生活做得比別人多,獎金也常常比別人多。李家嬸嬸就會拿出點獎金,幫黃伯伯買一瓶綠豆燒(一種酒的名稱)五分錢買一包油氽花生、兩角兩分買一包豬頭肉,老酒和小菜都有了,還把六個小赤佬哄到弄堂外去玩。黃伯伯總算可以一個人坐一張小台子吃飯了。黃伯伯把油氽花生、豬頭肉的包裝紙攤開,也不用碗裝,這樣可以少洗兩個碗,省點水也好的,苦日子就是這樣過的。然後在兩個酒盅裏倒好酒,朝對門張老師家的窗口望一眼,看見張老師在屋裏,聲音放得老胖:\"張老師,來咪一口。\"黃伯伯總覺得弄堂裏張老師做人最實惠。從來沒有看不起黃伯伯,平常看黃伯伯家小孩多,還總想要接濟點黃伯伯,黃伯伯雖然總是一口拒絕的,但是心裏是記得的,一直是感激的。所以兩人談得來。那時張老師還在中學裏當體育老師,有空餘的時間,每次聽到黃伯伯叫,總是來者不拒,張老師也不是吃白食,總是端兩盆炒螺絲、白切羊肉或者香蔥炒蛋、五香牛肉過來,這時黃伯伯也會客氣兩句:\"哪能這樣客氣……\"這樣的時候,說歸說,黃伯伯也不會硬生生拒絕的,酒肉不分家嘛。兩人說說談談,可以忘記時間,黃伯伯菜吃得很少,一個螺絲,往嘴裏含一下,可以喝一口酒,再嘬一口螺絲裏的湯汁,又是一口酒,把螺絲肉嘬出來後,在嘴裏慢慢嚼著,就可以喝好幾口酒。就這樣三、四個螺絲吃下來,黃伯伯已經麵孔通通紅了,話也多了:\"張老師,憑良心講,人家叫我黃伯伯,我嘴裏應著,心裏是不開心的。講我戇,我隻是負我自己,沒負過別人……我知道知道。我人窮誌不短……我靠兩隻手要把六個小赤佬養大成才……\"黃伯伯說的話都沒錯,就是有點不連貫了。張老師朝黃伯伯屋裏叫著:\"阿嫂,阿哥困了。\"李家嬸嬸立馬從屋裏竄出來,要扶著黃伯伯進屋去睡了,黃伯伯也從來不撒酒瘋掙紮,乖乖地隨李家嬸嬸進屋裏去了。門口小台子上的菜幾乎沒動過,張老師找來空盆子,把菜都蓋蓋好,把小台子收拾幹淨,朝黃伯伯的屋裏叫道:\"阿嫂,台子上的菜蓋好了,不要忘記了壞掉。\"屋裏傳出李家嬸嬸一連串的謝謝聲。張老師回家去了,一路上心裏在想,六個小赤佬今天總算可以改善一下夥食了。
黃伯伯正在搶救室裏,命懸一線,危在旦夕,能不能救回來,要問天老爺了。
黃伯伯是一個要死快的人了,照道理,逝者為大,不該再議論伊了。
不過,黃伯伯還有一樁沒有了結的心願,是半輩子的糾結,假使一翹辮子,帶著這樁未了的心結去見了閻羅王,叫人不免有點扼腕。再講這樁事體本身也有點警世意義。所以,專門辟一個章節專門來講一講。
講這樁事體前頭,先要講講上海的一句俚語:“托了一個黃伯伯”,意思是講把事體托付給了脫頭落襻的人,就是托錯了人,到頭來肯定一場空。可見,在上海地方,\"黃伯伯\"的稱謂是貶人的閑話。
黃伯伯其實姓李,弄堂裏的人卻都叫伊黃伯伯,叫到後來,弄堂裏的人幾乎已經不記得伊姓李了。可見黃伯伯在弄堂裏是人微言輕的。
弄堂裏的晚輩、小囡一叫伊“黃伯伯”,黃伯伯就會光火,在小囡麵前伊還想要有點尊嚴的,就會一記頭撻打上去。
頭撻雖然不重,小囡都有點摸不著頭腦。問伊:\"為啥打人?\"
伊講:\"儂罵人。\"
小囡當然聽得糊塗,弄不明白錯在哪裏。
大人則暗暗好笑,背過身,對小囡講::\"儂要記牢,做人要踏實牢靠,否則就要變成\"黃伯伯\"了。
黃伯伯聽到了,也隻好無奈地苦笑而已。
其實,黃伯伯並非真的辦事不牢靠,隻是脾氣倔,自家管自家,一條道走到黑,非要分出個子醜寅卯來,結果常常碰得頭破血流,還不曉得啥道理。
解放前夕,上海的四麵八方都是槍炮聲,馬路上溜達著搞破壞的特務,碼頭上工人差不多都逃光了,黃伯伯戴上紅袖章,參加了護廠隊,死都不怕,一腔熱血,憑著身軀為保護碼頭的財產立下過汗馬功勞。解放後被提拔做幹部了,不過,黃伯伯嫌做幹部收入低,還是五斤哼六斤地在碼頭上抗大包,堆樁頭,有人問伊,為啥不坐辦公室。他的回答倒也蠻實惠的:“我天生是碼頭工的料。做生活,津貼高,收入好。\"等到後來,幹部待遇上去了,派給黃伯伯的一張辦公台子,不曉得啥辰光已經被人搬出了辦公室。看起來黃伯伯有點戇,不過人各有誌,別人也沒啥閑話好說。
再講,從外表看,他也確實像做碼頭生活的人:人高馬大,威猛無比,濃眉大眼,一臉正氣。也因為有這副外表,討小姑娘喜歡,所以尋了個香煙廠的漂亮女工做了老婆,從此黃伯伯得了“妻管嚴”,講閑話也要看看三四再講。不過,老婆號稱香煙廠一枝花,人還賢惠。算圓滿了。
講到黃伯伯執著了半輩子的心結,就有點讓人大跌眼鏡了。
想當初,因為黃伯伯是碼頭的功臣,待遇蠻高的,一個月一百多塊工資,還有超額獎勵,記件製算成工資,一個月要近二百塊工資。算起來黃伯伯賺的真不算少。儂想想看,當年國家主席也隻有五百塊工資。再加上黃伯伯的老婆李家嬸嬸又在香煙廠做生活,工資也不低,黃伯伯當然覺得財大氣粗。
討老婆的辰光,黃伯伯摸到了額骨頭上的一塊傷疤,這塊疤是小辰光,看到有銅鈿人家結婚,想軋進去湊鬧猛,被保鏢一把拖出來:“窮癟三也來釓鬧猛,晦氣。”一把被摜了出去,在煤絲路麵上搓出去老遠,額骨頭搓得血淋淌滴,留下的傷疤消也消不掉。黃伯伯想想,現在窮癟三要也結婚了,也出頭了,豪氣萬丈起來,跟老婆講:“也要辦婚禮,要辦一場像像樣樣的婚禮。”黃伯伯摸出所有積蓄,一弄堂裏的人統統出動,左鄰右舍統統把眠床翻掉,擺起了圓台麵,大油筒砌的爐子弄了好幾隻,一字排開,排門板搭的料理台,上頭小菜堆得像小山,碼頭食堂的飯師傅也請來了,頭戴白顏色高帽子,在爐子前頭一字排開,一手端炒鍋,一手握大勺,炒菜聲“乒乒乓乓”傳得老老遠,香咪道飄遍了整條弄堂,開席前頭,炮仗放得震天響,整條弄堂的地上像鋪上了一條紅地毯。開席的辰光,碼頭上的領導也來了,弄堂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統統上台麵,香煙挺吃,老酒挺喝,小菜吃也吃不光,吃好了,還帶點回去,明早中飯,加上夜飯統統不要燒了……
一個禮拜以後,弄堂裏談的還是黃伯伯結婚吃喜酒的事體。也算是風光了一把。黃伯伯要的就是這種排場,覺得值了。
當然,暗地裏也有人講:“戇浮屍,鈔票用不掉了。”
弄堂裏,這種吃了人家,用了人家,還要嫌鄙人家的人總歸有的。確實有點不地道。
還是老年記人講的對:好人有好報。果然,黃伯伯隔年就生了個大胖兒子,長得像黃伯伯,眼睛又大又圓像桂圓,烏黑水靈,還白白胖胖,黃伯伯開心得抱著兒子走東家串西門,收獲了一大堆的誇獎,困夢頭裏也會笑醒。
黃伯伯計劃好了,明年再生個女兒,就收工歇擱。到辰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講得響,圓滿。
黃伯伯常常跟人家講,兒子是防老,女兒是爺娘的小棉襖嘛,暖心暖肺,絕對不能少。
果然,蠻爭氣,李家嬸嬸又懷孕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黃伯伯心裏也有過一點忐忑,不過總體來講,還是蠻自信的。
分娩的一天,黃伯伯特意請了假,早早候在了產房的門口等消息。
當護士叫到黃伯伯的名字,黃伯伯屁股下頭像裝了彈簧一樣,一記頭跳了起來。護士笑嘻嘻講完\"生好啦”。轉身就要走了,黃伯伯一急,衝上去一把拉住護士:\"男小囡還是女小囡?\"
護士還是常規思路:\"放心,是個大胖兒子。\"護士走了。
黃伯伯站在原地,有點懵,不明白錯在哪裏了。不過馬上就想開了:還有來年……
當然還有來年,李家嬸嬸又懷孕了,這次黃伯伯不敢怠慢了,隨時隨地細心觀察著李家嬸嬸慢慢大起來的肚子,漸漸覺得有點不對頭,李家嬸嬸的肚子是尖尖的朝前鼓著大起來的。背後看,好像沒懷孕一樣,腰身清晰。和前兩胎的模樣一般無二,顯然是典型的兒子胎,黃伯伯疑惑了:\"會不會又是兒子?\"黃伯伯這樣一鬧騰,左鄰右舍也來參加議論了:有的講:\"生男生女是天數。\"有的講:\"不要瞎講,心誠自然成。\"黃伯伯聽來聽去都是模棱兩可的閑話,心裏更加活裏活絡了。李家嬸嬸倒幹脆:\"那就不要算了。不不不,萬一是女兒呢,再等等,再看看……\"
結果一等就等僵了,等到黃伯伯確信不是女兒胎時,已經晚了,隻好等待分娩了。果然生下的又是個兒子。
三個兒子幾乎一般大小,李家嬸嬸還要上班,實在有點難以應付了。黃伯伯決定:\"老婆,你就專門管家吧,我養得起。\"
啥人叫李家嬸嬸是個賢惠女人呢?大事情都聽老公的,真的回家當起了專職媽媽。兩口子也說好不再生小囡了,尤其黃伯伯講:\"想穿了,三個小赤佬也蠻好。\"如果到此為止。黃伯伯和李家嬸嬸,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一家人還是可以過得滋滋潤潤的。
黃伯伯畢竟還年輕,夜裏的開心事體還是要做的。結果,李家嬸嬸不又懷孕了。
這次李家嬸嬸做主了:\"不要了。\"
黃伯伯也講:\"好,明天就去醫院。\"
真的到了醫院,鈔票也付了,單子也交了,剩下的就是等著進手術室了。不等也罷,一等就出事了。
當時,黃伯伯陪著老婆坐在候診間候診,鄰座一對夫婦抱著著小囡在等著複診。興許等得無聊,那個男的湊過來搭話了:\"我總算生了個兒子。\"這個男人也許急著和人分享生兒子的喜悅,也不顧別人的感受,有點唐突。黃伯伯已經有三個兒子了,這種話題根本不感興趣,理也沒理那個男人,而且黃伯伯還有自己的心思:他雖然已經決定讓老婆終止懷孕了,真的到了臨陣一刻,內心還有一絲的不甘,隱隱地糾結著。特別是前兩天夜裏乘風涼,三號裏的“好姆媽”講起自己的兒子阿阿強:\"兒子沒有結婚的辰光,天天盼伊兒子結婚,現在兒子一結婚,人也看不見了,老頭子又死得早,我弄成了孤老太了。當初生個女兒,也不會這副落場勢。\"黃伯伯一想起好姆媽眼淚汪汪的樣子,心到現在還酸酸的。根本沒有心思聽個陌生人瞎聊。
那個男人也不在乎黃伯伯不理他,還是一個勁地講著:\"儂不曉得,當時阿拉老婆懷孕格辰光,真真嚇死了……\"
黃伯伯有點不耐煩地朝旁邊挪了挪屁股,不想聽下去。
那個男人好像沒有感覺到一樣,繼續講:\"儂想想看,已經生了三個女兒了,要是再生一個女兒哪能吃得消……\"
講到這裏,黃伯伯有點聽進去了,心弦好像被輕輕撥動了一下,扭頭看了那個男人一眼,問:\"後來呢。\"
這一問,那個男人更加來勁道了,講:\"後來到廟裏燒香了。和尚講了,生過三胎一定會變。和尚的話真靈光,第四胎果然生了男孩。\"那個男的說著把孩子的雙腿叉開,開襠褲裏露出了小雞雞,那個男的心滿意足地笑著。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黃伯伯心動了,拍了拍坐在一邊打瞌睡的老婆:\"走,我有話跟你說。\"他老婆睡眼朦朧還不知道怎麽回事,就跟黃伯伯走了。
這一走就走得夠遠的。他老婆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而且大得出奇,足足比一般人懷孕大出一倍還不止,也不再是尖尖的朝前鼓,而且還往橫裏鼓,他老婆整個身體都變了形,走路都有點困難,和前幾胎的狀況完全兩樣了。黃伯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常常攙著老婆在弄堂裏走走,有點招搖過市。
弄堂裏的人都講:\"喔呦,這趟是女兒胎了。\"黃伯伯更加信心滿滿的了。
可惜不湊巧。臨產前,碼頭上有一樁要緊的事情讓黃伯伯出差。黃伯伯從來沒有因為私事耽誤過工作的,隻好把在蘇北的阿姐請來幫忙。臨走時關照阿姐:\"照顧好弟妹,如果生女兒一定要拍電報給我。\"意思裏講,假如生兒子也就免了。那個年代,隻有重大的事情才會發個電報,可見黃伯伯對生女兒的重視了。
黃伯伯真的收到電報了。黃伯伯立馬趕回上海,直奔醫院。黃伯伯一到醫院,差點沒暈過去。這一次還是生了兒子,而且是三胞胎。黃伯伯一下子有了六個兒子。
黃伯伯這次徹底死心了,見人就講:\"我隻想要一個女小囡,老天也不肯開恩。想穿了,想穿了,沒有女小囡是天數。\"但是黃伯伯想穿得有點晚,生女兒沒能如願,還把自己硬生生弄成了困難戶。
時過境遷,黃伯伯的日子過得比過去困難多了。但是黃伯伯從來不避窮,隻要天熱,每天一清早,一張小台子就搬到門口,門口地方寬敞,亮,不用開燈,省電。屋裏地方小,七、八個人,屁股碰屁股轉不過身來,還黑洞洞,吃飯還擔心把飯吃到鼻孔裏去呢。上海當時有一種流行講法: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不過照黃伯伯的講法:巴不得到浦東去了,但是沒有人安排伊到浦東去,於是隻好還是孵在浦西的床上了。
黃伯伯也後悔過,當初家裏有條件的時候,光顧著想養女兒的事情,鄰居好幾家人家都把房子翻成了兩層樓,自己卻沒有翻,現在沒這個經濟能力了……黃伯伯一麵零零星星地想些過往事情。一麵把一小碟乳腐,和一大鍋泡飯端到小台子上。六個兒子嘩的一下圍了過來,六個兒子個個如狼似虎,胃口一個比一個大,每次都吃得稀裏呼嚕的,黃伯伯一個勁地說:\"留一點、留一點,娜姆媽還在鋪麵床……\"一息息一大鍋秈米泡飯還是所剩無幾了……
黃伯伯也曉得,自己曾經的風光,不要講弄堂裏的人,連自己也快忘光了,有人暗底裏還取笑自己是隻憨棺材,雖然有點窩澀,不過想想,也想得穿:啥人不被人後說。受不了的是,汪家好婆捏根油條再弄堂裏兜圈子的辰光,還會湊到黃伯伯的小台子邊頭,還剩半根油條,一分兩,塞到小五子和小六子手裏:\"喏,開開洋葷。\"小五子和小六子一陣欣喜,接過油條剛想往嘴裏送,黃伯伯一把奪過油條還給汪家好婆:\"謝謝了,小赤佬不太歡喜吃油條。\"這叫爭口氣。
小五子和小六子眼看到口的美食沒了,哇的一聲哭了。汪家好婆不開心了:\"不識抬舉的戇棺材。\"轉身走了。\"黃伯伯也不是沒有血性,也想和汪家好婆爭個明白。隻不過黃伯伯樣樣事情都能想得穿,照黃伯伯的講法:\"講講又不會多塊肉,聽聽又不會少塊肉。\"而且黃伯伯就是喜歡看著兒子們像搶一樣的吃東西。黃伯伯講起來:\"能吃就能長,能吃能長,就是希望。李家將來就靠六個小赤佬了撐門麵。\"粗茶淡飯也能養人,眼看著黃伯伯的兒子們一個個長得壯壯實實的。
黃伯伯也有奢侈的時候,每個月的月底,是黃伯伯發獎金的日子。黃伯伯生活做得比別人多,獎金也常常比別人多。李家嬸嬸就會拿出點獎金,幫黃伯伯買一瓶綠豆燒(一種酒的名稱)五分錢買一包油氽花生、兩角兩分買一包豬頭肉,老酒和小菜都有了,還把六個小赤佬哄到弄堂外去玩。黃伯伯總算可以一個人坐一張小台子吃飯了。黃伯伯把油氽花生、豬頭肉的包裝紙攤開,也不用碗裝,這樣可以少洗兩個碗,省點水也好的,苦日子就是這樣過的。然後在兩個酒盅裏倒好酒,朝對門張老師家的窗口望一眼,看見張老師在屋裏,聲音放得老胖:\"張老師,來咪一口。\"黃伯伯總覺得弄堂裏張老師做人最實惠。從來沒有看不起黃伯伯,平常看黃伯伯家小孩多,還總想要接濟點黃伯伯,黃伯伯雖然總是一口拒絕的,但是心裏是記得的,一直是感激的。所以兩人談得來。那時張老師還在中學裏當體育老師,有空餘的時間,每次聽到黃伯伯叫,總是來者不拒,張老師也不是吃白食,總是端兩盆炒螺絲、白切羊肉或者香蔥炒蛋、五香牛肉過來,這時黃伯伯也會客氣兩句:\"哪能這樣客氣……\"這樣的時候,說歸說,黃伯伯也不會硬生生拒絕的,酒肉不分家嘛。兩人說說談談,可以忘記時間,黃伯伯菜吃得很少,一個螺絲,往嘴裏含一下,可以喝一口酒,再嘬一口螺絲裏的湯汁,又是一口酒,把螺絲肉嘬出來後,在嘴裏慢慢嚼著,就可以喝好幾口酒。就這樣三、四個螺絲吃下來,黃伯伯已經麵孔通通紅了,話也多了:\"張老師,憑良心講,人家叫我黃伯伯,我嘴裏應著,心裏是不開心的。講我戇,我隻是負我自己,沒負過別人……我知道知道。我人窮誌不短……我靠兩隻手要把六個小赤佬養大成才……\"黃伯伯說的話都沒錯,就是有點不連貫了。張老師朝黃伯伯屋裏叫著:\"阿嫂,阿哥困了。\"李家嬸嬸立馬從屋裏竄出來,要扶著黃伯伯進屋去睡了,黃伯伯也從來不撒酒瘋掙紮,乖乖地隨李家嬸嬸進屋裏去了。門口小台子上的菜幾乎沒動過,張老師找來空盆子,把菜都蓋蓋好,把小台子收拾幹淨,朝黃伯伯的屋裏叫道:\"阿嫂,台子上的菜蓋好了,不要忘記了壞掉。\"屋裏傳出李家嬸嬸一連串的謝謝聲。張老師回家去了,一路上心裏在想,六個小赤佬今天總算可以改善一下夥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