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陽在格子裏見到這個女孩,那真是人間的尤物,天上的仙女。他十分滿足,姑娘雖然沒有告訴他府裏有白海龜,但是白海龜的確流落到了民間,得到這個信息以後。對他來說就是一件出奇意外的事情了,他帶著這個信息,回來向王爺稟告說,“公主彈琴的閣子很適合烘烤龍床,我能不能在那裏做這件事情。”


    老王爺一聽可以呀,他就派人把公主的一些東西都給騰出來,空出那個閣子。空出來之後,李開陽就開始準備他這些事情,首先他先讓人們把龍床抬到了閣子裏,大家都十分小心,抬這個龍床也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為了不損害龍床。大家用兩個非常長的木杆子。像抬轎一樣的,把龍床抬起來,固定龍床的時候,也是用布包在龍床的四個腿上,然後又纏到這木杠上。前邊兒一個杠上五個人,後邊一個杠上五個人,二十個人將這龍床才抬起來,但是大家還是壓的難受的不行。


    最危險的是龍床進進出出這些門口需要兩側各有四五個人來保護。哪怕輕微的被樹枝劃一下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他們做到了,寧可讓龍床撞到自己的身上,把自己的骨頭碾碎,也要保護龍床。


    這龍床從儲存它的倉庫運到那個小亭子,所走的路程還真不近,光靠這二十個人抬,他們還受不了,需要不時的換班,李開陽就組織了兩班人,他也在其中的一班。到了平整的地方之後,他們就會把龍床放下來休息一下,而那些路段不好的地方,尤其還要過一個石橋,石橋旁邊還有假山,這段路是最驚險的。前邊的人走下台階,後邊的人還在橋上。龍床的底部難免會發生刮蹭,所以他們的動作慢的出奇,肩膀壓的生疼,但是也沒辦法,咬著牙一點一點的才把龍床抬過了這石橋,接著又是一段假山,假山的道路迂回,有時候龍床真的拐不過來,最危險的時候有人甚至都要站在水裏的船上,才能讓正常的一個隊伍拐過去,為了保護龍床,寧可有人落水都在所不惜,這一次李開陽差點就沒掉到水裏,旁邊的小蘭也是給他捏了一把汗。小蘭在隊伍之中沒有抬龍床,她起的作用是在一旁護衛龍床,其實他這個任務也是很艱巨的,在通過假山的一個尖角的時候,他把自己的身體擋在了最尖角處。萬一龍床擠住他的身體。那也有生命危險,還好人們都注意避讓,所有的驚險處都順利化解。


    大家抬到了小亭子的跟前,又意識到了一個困難,想抬上去,亭子有一節一節的台階。是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這麽大的隊伍上去非常的困難,然而不上去又辦不成這件事情,所以領頭的和李開陽就犯難了,他對李開陽說:“這怎麽辦?路太窄,站不開這麽多人。”


    李開陽聽大家這麽說,自己就想先走一走試一試。他讓大家停在這個小山之下。然後徒步向上,拾級而上。這裏前兩天他已經來過一次,那時候他感覺龍床上去應該沒什麽問題,但是這一次經過他抬龍床的體驗,知道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龍床太重了,它不是一個輕巧的東西,即便是路難走也能上去,路不平路難走,把人們壓死也抬不上去,但是當他走進這個涼亭之後,又實實在在的感覺,除非這個涼亭才能起到這作用,其他地方真是辦不到。


    生著火盆之後,它四處都可以散煙,而且這些窗戶隻打開一條縫,既可以起到預定的效果。又能把這些煙氣迅速的散出去。這個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可以比擬的。看到這個地方他就心裏就堅定起來,一定要抬上來。


    那個領頭的見他久久不下來也就跟了上來,他在閣子裏悄悄的對李開陽說,“你這人也太死心眼了,你瞧大家抬這麽遠多費勁,你瞧我這肩膀壓的都出血了,讓人扒開衣服讓他看。”


    李開陽心想我的肩膀也很疼,說不定也出血了,他就對李開陽說,“你說你折騰大家,何必呢?就在那倉庫裏烘幹一下不就得了,非跑這裏來,沒人念你好。”


    他的這一番話讓李開陽沉默了,難道自己是在折騰大家嗎?他又一次的對這個小亭子進行了考察,這絕對是一個難得的地方,而且不會存在風險,即便是有些火炭煙氣也捂不到龍床,還能起到快速烘幹的作用,他轉了所有的房間,所有的地方沒有一處可以和這裏相比的。所以他立刻有堅定的信念說道。“大哥你費心了,下麵所有的兄弟都費心了,但是你知道不知道?錯了這裏,別的地方不行的,如果我們不趕快把它烘幹,那床的斑點就會進一步的擴大惡化,到時候龍床交不了差,王爺的性命都難保,我們更是受到處罰,你想想哪頭輕哪頭重,大家現在雖然有點受累,可是抬上去咱們就算大功告成了。”


    那人嘿嘿的笑了兩聲說:“你小子太簡單了,烘幹好之後,縱然是達到完美的效果,要不要抬下來?又是一番費力折騰,你要不要在抬回倉庫?”


    李開陽告訴他說“不用,這裏通向園子的大路,我們烘幹好之後,就放在這裏,什麽時候啟程運到北京。我們就從這裏抬下去,直接放上大車。”


    他的話說的斬釘截鐵,那個帶頭的也就不好意思,他們兩個就順著台階走下來,這時候那些抬龍船的人怨聲載道,你言我語都在指責李開陽,說他事兒太多,給人們造成這麽大的負擔,有必要嗎?


    李開陽也不給大家解釋,重新把杆子壓在自己肩膀上,對家在說:“走吧,一鼓作氣,即便是難,咱們一定要完成任務。”


    誰也不敢違抗啊,因為這是王爺的旨意,他說出來的話就代表著王爺的意見,所以人們一鼓作氣,又把這龍床給抬了起來,順著這條小路往上走的話,兩排人有一排要在斜坡上走,非常的危險。但是人們奮勇當先,還是把他抬上了半山腰,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個人失足滾落下去,好在這是一個小山,就是土做的假山,並不太高,他滾下去之後,大夥也不敢停留,有新的人給頂上來,人們咬著牙喊著耗子,一二一二……,就這樣緩緩的就到了上麵這個小平台,這個平台前麵就是亭子,李開陽讓大家放下來喘一口氣,後邊就有人開始罵起來,“你小子王八蛋,這是幹的什麽事兒?把我們累的七葷八素你就滿意了是不是?大家在這裏混口飯吃也不那麽容易。讓你小子整的稀裏嘩啦,你安的什麽心呢?”


    李開陽知道他雖然沒有提名道姓,但是字字句句指的是自己,嫌自己多管閑事,給他們造成了麻煩。


    李開陽真想上去給那小子兩巴掌,讓他老實一點,但是在這個用人之際,他也不想得罪人,所以就是硬生生的把這想罵人的話吞了進去,等到大家緩過這口氣之後。再有一步,人們就可以把它抬到亭子裏了,這時候泄氣,實在是有點可氣。


    這李開陽開始給大家打氣。“兄弟們,咱馬上就抬到了,咬咬牙再堅持幾步,抬到了咱們就算大功一件。”


    他的話音剛落,有一個胖胖大大的家丁就非常不願意的說道。“你這個人就是愛多管閑事兒,我忍你已經很久了,你在這裏裝模作樣,冒充什麽能工巧匠,其實你狗屁不是,你會什麽,你那兩下子那都是唬人的,我們這裏的師傅都幹了多少年了,精雕細刻那龍紋那鳳凰,那各種吉祥的花紋,那都是他們耗盡了多大心血雕刻的,你會嗎?你能辦到嗎?”


    他的一番話讓在場的人情緒激動,有的人甚至就把抬的杠子扔在地上,躍躍欲試,想揍李開陽一頓。


    李開陽心想我招你們來惹你們來了,就讓你們抬抬這杠子,你們就這麽大的抵觸情緒。


    就在這時候,小蘭站出來了,他怒斥大家說道,“你們鬧什麽情緒,我們公子說實在的,他在家裏也是養尊處優的,到了這裏和你們一樣抬杠子,你們都覺得你們不容易,你瞧瞧他,看看他的脖子,看他的肩膀,那都流血了,我們是為了自己嗎?我們是為了得到多少賞賜嗎?我們是為了老王爺排憂解困,如果王爺不把這個龍椅龍床完整的交到皇上那裏,他可能就要受到處罰,而你們呢,誰也跑不了。”


    他的這一番話說出來之後,令所有的大男人都有點慚愧,一個女孩都舍身不辜體的守護著龍床一直運到這裏,而他們這二十多個男人呢,正應該無所怨言才行,可是人們就有這股情緒,倒不是抬一個龍床,主要是他們看不起李開陽。


    李開陽也不管他們這些,他率先又把那杠子抬起來。然後吆喝著,大家一鼓作氣,把這個床抬進了閣子,抬進去之後,然後才開始卸這些包裝,任務完成了,大家的情緒就緩和多了,再也沒有人說三道四了,人們似乎已經冷靜了,步入了現實。


    李開陽一一的向大家作揖致謝,那些人蔫不唧的一個個甩手離開了,剩下的隻是他和小蘭,還一個跟著他幹活的。他們三個就開始準備火盆。火盆並不難找到,因為人們冬天的時候取暖都是用火盆,上麵放的是木炭,然而他要的是放劈好的柴火。人們圍著龍床擺了一圈火盆。火盆圍起這張龍床來,大約用了二十三個。二十三火盆全部點燃。李開陽讓他們點燃的木料也很有意思,他說一般的木料是不能在上麵用的,必須要用上好的鬆木,他們要這種東西很容易。王府裏有好多劈好的幹柴,他們可以拿回來用。


    小蘭說:“儲藏木材的庫房離這裏還很遠,我們要不要找一個牛車把他拉過來?”


    李開陽想著好啊,可是你是從哪裏去找?李開陽說:“王府曆史沒有,那隻能從外麵去找了。”


    那個跟班的小廝對他說,“你別費這個心了。咱們府裏有的是丫鬟,把他們叫來一人抱一捆就夠了。”


    李開陽當然也想過這些,不過他不是府裏的人,動用人家有點不好意思,既然這個小司這麽說,那麽他就很樂意的說道,“那好吧,這件事情就讓你去做。”


    小司也不客氣,直接找到了管家,管家一聽是烘烤龍床,你想想他敢不聽從嗎?馬上就組織了府裏的丫鬟老婆子烏丫丫的上百號人,一人抱三根五根也很快就夠了,隻不過這抱柴的時候形成了一道壯麗的風景線。從倉庫到這裏。也有一段距離,但是人連人。一排人連成了一條線,大夥把這些柴運的滿滿的堆在了亭子前麵。


    李開陽和小蘭就把這些柴分派到每個火盆裏,都不能放太多太多了,煙氣太大也不行。他們又重複利用了一些木炭,把這些柴引燃,小火慢烤,這是他的原則,李開陽不敢離開這裏,他就住在了亭子的外麵,多少天能起到效果他也不知道,反正他每天都要進行觀察。


    老王也得知情況之後就讓人給他在外邊搭一個簡易的窩棚,讓他先在這裏住著,小蘭也和他一起在窩棚裏住,大夥都風言風語的,說三道四,但是李開陽小蘭也不介意這些,他們知道龍床的好壞才是他們性命攸關的事情。


    兩個人每天都看這裏的溫度,當然那時候還沒有體溫表,他們主要靠體感溫度。就這樣,每天亭子裏都冒出好多的煙氣,過了兩天李開陽觀察,那龍床上的斑點有沒有退去?他用幹淨的白布擦了擦,斑點還很牢固,這讓他有點擔心。但是小蘭卻從中發現了一絲進步,那就是有的斑點的顏色變了,以前是深黑色,現在逐漸的變得有點淡了。李開陽欣喜有這種變化,他也知道烘幹的效果產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光戰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農並收藏神光戰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