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那位書生斬釘截鐵地說:“我斷言,宋國一定在積蓄力量準備對遼國開戰。”
“茂昇兄,說說你的看法吧。”有人發現,洪秀才到現在一語未發。
“各位的觀點都很受用,特別是寶林兄說的,好的製度比先進的技術更有力也更有效,我深受啟發。同時也在自問,有沒有一個比製度更厲害的東西呢?我想是有的,那就是道統傳承。”
說著,洪秀才舉了舉手中的邸報:“你們看,西夏為什麽帶著五萬民眾歸順宋國,是畏懼了宋國的軍事技術,還是治國經略?
又為什麽高麗國新王上任,要向宋國請封?而遼國幾次東征高麗不僅不臣服反而誓死抵抗?
為什麽我們這些人,不論是自己跑過來的,還是被擄來的,都心心念念地想要回去?
如果說我們想要回去是出於鄉愁,西夏和高麗呢,他們是為什麽?”
“為什麽?”在場所有人都被洪秀才的問題吸引了。
“道統傳承!
大唐盛世我們沒有經曆過,卻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那個時候,不論是西夏、高麗,還是大理、回鶻……唐國並沒有在疆域上占領他們,而是在文化道統上以威德征服了他們。
那個時候的華夏寰宇都在一套相同的道統傳承之下,各國之間言笑晏晏其樂融融,文化的角度來看,各國其實是一體的。
現在的我們不論身處西夏、高麗、大理、回鶻,還是其他的什麽國家,其實都是身處於兩百多年前被安祿山搗碎的唐朝道統的碎片之中。
而現在不論是宋國還是遼國,所真正麵臨的任務不是在戰爭中取勝,也不是單純的誰能夠讓國內的老百姓過得更好,而是如何讓世人信服自己才是唐朝文化正統繼承者。”
“也就是說,王天下的關鍵既不是技術也不是製度,而是文化!”彭儉若有所思。
“沒錯。”洪秀才難得地沒有謙遜之色。
“如此說來,遼國比宋國有優勢的多啊。畢竟遼太祖在立國之初可是完全效仿了唐國的政治體係,並且明確了效仿盛唐文化的原則。
相反在遼國休養生息的這八十多年裏,宋國可是戰火連連,其劣勢可見一斑。”何寶林很機敏,很快就接受了洪秀才的觀點,並做了延展。
“倒也未見得吧。唐國以前那些世家貴族們並不把皇權放在眼裏,他們依仗的是什麽?就是家族底蘊道統傳承。
在科舉未興之前,除世家子外,幾乎沒有人識字,所以世家能夠借此挾持權力。
唐國興科舉在心理上剪除了權力與世家之間的紐帶。但是還不夠,世家大族依然屹立不倒。
而宋國這多出來的幾十年戰火,則恰好打碎了世家大族的神壇,讓道統傳承更好的滲入到普通百姓的家中,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所以茂昇兄更看好宋國?”段銘一臉的若有所思。
“是也不是。是在於,如我剛才所說,宋國的根基深厚土壤適宜。不是在於,葉子戲的最終贏家,不僅要有一手好的牌葉子,還要有審時度勢順勢而為的玲瓏心思。”
“請問茂昇兄何為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彭儉雖然明白洪秀才的意思,卻也更明白自身的局限,因此他隻把這八個字作為仕途宏拓的關鍵來看。
可是洪秀才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字一頓地開口:
“我也不知道這時勢該如何審度,這世勢該如何順應。
我們需要找到一個人,一個能擔起‘帶領大家融合道統碎片’責任的人。”
“茂昇兄的意思是,即將有武神現世?”段銘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不,不必是武神。那是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精神上卻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人。他勇於打破規則,通過創造自己的邏輯、觀念,重新組合時間來豐富我們這個時代。”
“既生活在這個時代,又不屬於這個時代。這樣的人怎麽可能存在?
既然這個人生活在這個時代,就意味著他所處的環境和我們是一樣的,一樣的戰火紛飛,一樣的刀耕火種,一樣的需要吃五穀雜糧,一樣的生老病死……那麽他憑什麽跳出這個時代呢?”何寶林對於洪秀才後邊的說法有些不屑,覺得他像一個危言聳聽的神棍。
“是啊是啊,重新組合時間更是不可能。時間如流水滔滔不歸,流水尚不能重分解組合,時間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的就更不能了。”段銘也覺得不知所謂。
馬致遠也一臉諷刺地從旁說道:“茂昇兄你不會覺得找人像去我靈寶閣提貨一樣簡單吧?
咱就當這樣的人他是存在的,你又去哪裏找,如何找?有了明確具體的外在特征,找一個人都如同大海撈針了,你這可全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條件啊。”
靈寶閣的秘密任務實在是讓他頭疼不已。
“三,三位,這話會不會傲慢了些?”彭儉見到段何馬三人有些咄咄逼人,終究還是忍不住想要拉偏架。
“哈哈,敬平你剛好說反了,三位仁兄這話可不是出於傲慢,而是自卑。他們把我說的那個人神話了。
其實,我說的那種人不僅並不難尋,反而隨處可見。
每一個在自己的行業精益求精的人,都是這樣的人,隻是他們融合進化的是某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行業。而我們要找的人,是在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從未接觸過的行業而已。”
“你的意思是,你要尋找一位聖明皇帝?”
“不,皇帝隻是國家機器中的一環,本質與道統無關?”
“文壇宗師?”
“是也不是。文字、知識是道統的最直接承載者,可以涵蓋大部分道統,卻不是全部道統。
我們要找的是一個能掌握萬事萬物規律的人。”
“得,這說了半天又繞回來了。果然百無一用是書生。懶得跟你們在這逗悶子,爺出發采貨去了。”馬致遠撂下這麽一句後,轉身就出了清風樓。
其他人也是一臉的迷茫,卻又不知從何開口問起。
洪秀才看著眾人笑笑沒說話,端杯喝光殘茶,丟下一句“走了”也離開清風茶樓,往靈泉村去了。
“茂昇兄,說說你的看法吧。”有人發現,洪秀才到現在一語未發。
“各位的觀點都很受用,特別是寶林兄說的,好的製度比先進的技術更有力也更有效,我深受啟發。同時也在自問,有沒有一個比製度更厲害的東西呢?我想是有的,那就是道統傳承。”
說著,洪秀才舉了舉手中的邸報:“你們看,西夏為什麽帶著五萬民眾歸順宋國,是畏懼了宋國的軍事技術,還是治國經略?
又為什麽高麗國新王上任,要向宋國請封?而遼國幾次東征高麗不僅不臣服反而誓死抵抗?
為什麽我們這些人,不論是自己跑過來的,還是被擄來的,都心心念念地想要回去?
如果說我們想要回去是出於鄉愁,西夏和高麗呢,他們是為什麽?”
“為什麽?”在場所有人都被洪秀才的問題吸引了。
“道統傳承!
大唐盛世我們沒有經曆過,卻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那個時候,不論是西夏、高麗,還是大理、回鶻……唐國並沒有在疆域上占領他們,而是在文化道統上以威德征服了他們。
那個時候的華夏寰宇都在一套相同的道統傳承之下,各國之間言笑晏晏其樂融融,文化的角度來看,各國其實是一體的。
現在的我們不論身處西夏、高麗、大理、回鶻,還是其他的什麽國家,其實都是身處於兩百多年前被安祿山搗碎的唐朝道統的碎片之中。
而現在不論是宋國還是遼國,所真正麵臨的任務不是在戰爭中取勝,也不是單純的誰能夠讓國內的老百姓過得更好,而是如何讓世人信服自己才是唐朝文化正統繼承者。”
“也就是說,王天下的關鍵既不是技術也不是製度,而是文化!”彭儉若有所思。
“沒錯。”洪秀才難得地沒有謙遜之色。
“如此說來,遼國比宋國有優勢的多啊。畢竟遼太祖在立國之初可是完全效仿了唐國的政治體係,並且明確了效仿盛唐文化的原則。
相反在遼國休養生息的這八十多年裏,宋國可是戰火連連,其劣勢可見一斑。”何寶林很機敏,很快就接受了洪秀才的觀點,並做了延展。
“倒也未見得吧。唐國以前那些世家貴族們並不把皇權放在眼裏,他們依仗的是什麽?就是家族底蘊道統傳承。
在科舉未興之前,除世家子外,幾乎沒有人識字,所以世家能夠借此挾持權力。
唐國興科舉在心理上剪除了權力與世家之間的紐帶。但是還不夠,世家大族依然屹立不倒。
而宋國這多出來的幾十年戰火,則恰好打碎了世家大族的神壇,讓道統傳承更好的滲入到普通百姓的家中,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所以茂昇兄更看好宋國?”段銘一臉的若有所思。
“是也不是。是在於,如我剛才所說,宋國的根基深厚土壤適宜。不是在於,葉子戲的最終贏家,不僅要有一手好的牌葉子,還要有審時度勢順勢而為的玲瓏心思。”
“請問茂昇兄何為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彭儉雖然明白洪秀才的意思,卻也更明白自身的局限,因此他隻把這八個字作為仕途宏拓的關鍵來看。
可是洪秀才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字一頓地開口:
“我也不知道這時勢該如何審度,這世勢該如何順應。
我們需要找到一個人,一個能擔起‘帶領大家融合道統碎片’責任的人。”
“茂昇兄的意思是,即將有武神現世?”段銘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不,不必是武神。那是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精神上卻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人。他勇於打破規則,通過創造自己的邏輯、觀念,重新組合時間來豐富我們這個時代。”
“既生活在這個時代,又不屬於這個時代。這樣的人怎麽可能存在?
既然這個人生活在這個時代,就意味著他所處的環境和我們是一樣的,一樣的戰火紛飛,一樣的刀耕火種,一樣的需要吃五穀雜糧,一樣的生老病死……那麽他憑什麽跳出這個時代呢?”何寶林對於洪秀才後邊的說法有些不屑,覺得他像一個危言聳聽的神棍。
“是啊是啊,重新組合時間更是不可能。時間如流水滔滔不歸,流水尚不能重分解組合,時間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的就更不能了。”段銘也覺得不知所謂。
馬致遠也一臉諷刺地從旁說道:“茂昇兄你不會覺得找人像去我靈寶閣提貨一樣簡單吧?
咱就當這樣的人他是存在的,你又去哪裏找,如何找?有了明確具體的外在特征,找一個人都如同大海撈針了,你這可全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條件啊。”
靈寶閣的秘密任務實在是讓他頭疼不已。
“三,三位,這話會不會傲慢了些?”彭儉見到段何馬三人有些咄咄逼人,終究還是忍不住想要拉偏架。
“哈哈,敬平你剛好說反了,三位仁兄這話可不是出於傲慢,而是自卑。他們把我說的那個人神話了。
其實,我說的那種人不僅並不難尋,反而隨處可見。
每一個在自己的行業精益求精的人,都是這樣的人,隻是他們融合進化的是某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行業。而我們要找的人,是在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從未接觸過的行業而已。”
“你的意思是,你要尋找一位聖明皇帝?”
“不,皇帝隻是國家機器中的一環,本質與道統無關?”
“文壇宗師?”
“是也不是。文字、知識是道統的最直接承載者,可以涵蓋大部分道統,卻不是全部道統。
我們要找的是一個能掌握萬事萬物規律的人。”
“得,這說了半天又繞回來了。果然百無一用是書生。懶得跟你們在這逗悶子,爺出發采貨去了。”馬致遠撂下這麽一句後,轉身就出了清風樓。
其他人也是一臉的迷茫,卻又不知從何開口問起。
洪秀才看著眾人笑笑沒說話,端杯喝光殘茶,丟下一句“走了”也離開清風茶樓,往靈泉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