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起來遙遙無期啊。”說話之人似懂非懂。


    “是不是遙遙無期,要看我們自己。我想我們可以先從這份邸報開始。”


    “一份都還不能確定所刊載的消息是真是假的邸報能說明什麽。”昨日在小翠身上盡情宣泄一番之後,馬致遠的理智回籠,今天一早便來了清風茶樓探消息。


    “我倒是覺得茂昇兄說的甚為有理。天下的興亡非一人之責,而當世人共擔之。這邸報之上愚世之言確是不少,但天地萬古長存,從不因一人而仁,大丈夫順勢而為擇機而斷方為英雄本色。”


    這書生平時話極少,關鍵時刻卻以一當十,君子之風盡顯。


    “好,馬某拭目以待。”馬致遠臉上的譏誚顯而易見。


    那書生並不理他,隻繼續說:“敬平要的‘帶著父親的屍骨大大方方的回故鄉’的前提是和平,而且是那種大範圍、長時間的和平,而不是像我們這樣沿著戰爭的裂縫四處遊走,以求一線生機。”


    “是啊。”


    眾人紛紛感慨,接著又有人道:“說起來,這野心勃勃的宋國倒是比之前的梁唐晉漢周都好上許多,到今年已經二十二個年頭了,而且版圖還在一直擴大。”


    說話之人看了一眼洪秀才——他的故國南唐,就是在七年前被宋國所滅的——見他神色如常,才繼續道:“如今七年過去,她厲兵秣馬養精蓄銳的怕是差不多了,想來不出三年就會與遼國有一場排位戰。”


    “對,通過這場排位戰,雙方分個大哥、二哥,之後就可以相安無事了。所以,敬平的願望指日可實現。”顯然,說話之人頗為樂觀。


    “不要盲目樂觀,兩個大國之間的排位戰,十個月八個月是它,十年八年可能也是它。”


    “荒謬,契丹騎兵最大的優勢就在一個快字,講究一個來去如風。最長兩年時間,要麽契丹打垮大宋,要麽契丹退出中原。”


    “言外之意,你還是覺得契丹略勝一籌了?否則為什麽不能是大宋攻擊契丹呢?要知道大宋這二十年間,可是出了不少驚才絕豔的將領,在戰場上開發了很多新工具、新技術。所以契丹打垮大宋是不可能的。”


    “沒錯,契丹騎兵再厲害總還是需要近身方可一戰,可是大宋的弩機已經有幾百步的射程了。就算單兵作戰能力敵不過契丹騎兵,可是有了這樣的技術加持,總還是宋國的贏麵更大些。”


    “有道理,細想想的話,將兵布陣雖然是戰爭的主體,可是真正決定戰爭勝敗的核心還是技術。所以國力強盛與否的關鍵就在於技術先進與否。”


    “別說,好像還真是這樣。”


    “如此說來,可能五年之後,我們就能返回故鄉了。”說話之人滿心驚喜。


    七嘴八舌之間,眾人漸漸找到了方向。馬致遠卻在此時將一盆涼水兜頭潑下。


    “子銘兄,先不要高興的太早,我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


    剛才我們說的隻是宋遼兩國之間的事情,可是和平這件事不僅取決於兩國的力量對比。


    假如,按照我們剛才推想,遼國成為了二哥,惱羞成怒之下閉關鎖國,禁止與遼國互通有無,你根本出不了山海關該怎麽辦?


    再假如,宋國雖然成為了大哥,可是內部還依然常年戰火連綿,你即使出了山海關卻過不了得勝口又該怎麽辦?


    我可是聽說,蜀地的匪患一直沒有解決呐。”


    被叫子銘的人,被馬致遠如此一噎,訕訕地說不出話來。旁邊一個何姓男子沉穩地開口分析:


    “說得好!


    馬兄所說的這個問題,本質上是掌權者的管理能力問題。管理能力強自然一統江山物阜民豐,管理能力沒有那麽強,就可能出現馬兄所說的狼煙四四分五裂的情況。


    遼國這邊,建國已近八十年,當朝皇帝雖然體弱,但頭腦清明,目光長遠,行事果斷,掌政不過十餘年,卻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反觀宋國,建國二十二年,實現南方的統一更是才剛滿兩年。宋國的建國不過是太祖皇帝欺負了人家孤兒寡母,現任皇帝更是不僅荒淫無道,還斧聲燭影弑兄奪權戕害子侄。


    所以即便宋朝有了機弩這樣的奇技淫巧,可是在道義上怕是難以站住腳。


    得小用而失大體,宋國未必不是下一個後唐。”


    何書生的這番話說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以至於剛才覺得‘宋國比遼國強’的那些書生,又一邊倒地覺得‘還是遼國更勝一籌’起來。


    “寶林兄所言甚妙啊。技術為用,製度為體,這麽簡單的道理,我們怎麽就沒有意識到呢。”


    “這技術就像是手腳四肢,製度就像是筋脈,如果沒有筋脈的調動配合,手腳四肢就算是在壯碩,也隻有任人欺侮的份。”


    就在趨勢逐漸形成的時候,角落裏又一位書生開口了:


    “對於寶林兄的體用之說,小弟甚為佩服。隻是對於宋遼製度強弱的分析上,我有不同的看法。


    宋國建國時間短,是弊卻也恰恰是利:


    首先,宋國的領地以中原為主,在過去的百年間一直處在戰亂割據的狀態,百姓飽受戰火屠戮,就說我們中就有多少人是不堪忍受戰火才一路遷徙至此的。宋用二十年的時間實現一統,是眾望所歸,未來大有可期。


    其次,相國趙普是一位頗有才能的人,正式他在宋國軍製上的改革,才有了這二十二年的開疆拓土,這是一個良好的實驗結果的呈現;


    再次,太祖皇帝當年‘雪夜問策’的時候,趙普定下的就是先南後北的方針。也就是說,從南唐降宋到現在的這七年是休養生息的七年,也是厲兵秣馬的七年。


    剛才馬兄提到蜀地匪患,難道你們不覺得奇怪嗎?蜀地可是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稱號,百姓怎麽窮困到生計無著?這七年裏產出來的稻米錢糧都去了哪裏呢?”


    “你是說……?”一位書生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驚詫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維有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貞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貞寧並收藏君子維有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