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頭子活到這把年紀,越來越覺得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值得玩味。


    這萬物自然也是包括人性的。


    芻狗是什麽,一隻草編的小狗。


    祭祀的時候它安坐在祭台上接受人們的跪拜,祭祀結束它就被人丟在一邊,甚至被人踩在腳下。


    盛衰榮辱天差地別,可芻狗一直都是那個芻狗。


    人性也是一樣,並不是一個單純美好的詞。


    它隻是根據你的需要或者美好,或者暗黑——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份需要。


    然而不論它是美好還是暗黑,都不是它應然的狀態。


    應然之下,它還是一團稻草,隻是被紮成了狗的模樣。


    人性也是一樣,並不會一直神聖美好。”


    接著裴忠轉回到裴解剛才說的事情上:


    “從你的角度來說,你那樣做,隻是在順著對方的人性去施為,也就是在順應天道而為。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你那樣做是在幫別人導順他們自身沒有足夠能力導順的人性中擰巴的部分,也是在順應天道。


    而順道即正義。”


    “可是,那天我看到韓製心很痛苦地時候,感到被深深地刺痛了。


    我忍不住地反思:我們都是平等的人,我有什麽權力沒有經過別人允許,就去操控其他生命?


    當我在這樣操控別人的時候,我是不是就在草菅人命?是不是就失去了對生命的敬畏?


    這樣的我真的有道德上的資格去人類文明的邊界之外墾荒嗎?”裴解痛苦地說。


    “你說的這些我不是很明了,不過此刻想起來你爹爹在十幾歲的年紀,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他初露鋒芒,被安置在家族中一個比較高的位置,每天要和那些比他年長的人打交道,指導他們,讓他們按照他的意願行事。


    他也一樣經曆過你現在的掙紮,那個時候我經常聽他念叨:


    ‘生而平等隻是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智識能力上一定是不平等的。


    你的智識能力高於對方,你就天然具有引領、啟發對方之責。


    而竭盡所能的盡責,就是你生而為人的意義’。”


    裴忠回憶者當年裴章武的語氣說完這段話,轉向裴解特意強調:


    “在你爹爹眼裏,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是責任,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非可以放棄的權力。


    在我的眼裏,你爹爹的話就是這世間的至理。


    所以,若你天生智識能力過人,不論你選擇哪條路,我都希望你能盡到導順和啟迪他人的責任。


    至於你剛才說到的痛苦,依老頭子看來,根苗在於行事方式。


    如果你能更圓融的去對待那些人,會不會就沒有這麽痛苦了呢?”


    “怎麽講?”


    “對於那些智識不足,難以開竅的,盡管去導順他們的行為;


    對於那些智識足夠開竅,能夠理解你,主動地配合你的,你就進一步啟迪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更有勁兒。”


    裴解一時間不能理解,但朦朧中覺得裴忠說的是對的,便沉默著細細思考這句話。


    裴解在考慮自己的人生課題,其餘幾人也在考慮他們自己的人生課題。


    “忠翁,您剛才說人性的擰巴,那是什麽?每個人都有嗎?”三子問。


    “老頭子比你們虛長些年歲,在這幾十年中,眼見得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人們普遍心思更加貪婪,行為卻更加懶惰。


    我說的那個擰巴就是:想要過得更好,卻不願行動。


    這樣的擰巴越來越普遍地出現,幾乎已經出現在每個人身上了。”


    這番話無疑觸動了李根的痛處,他原是做偷兒的,最是被人說成貪心懶惰的。


    他挑釁地問:“人想要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利益有錯嗎?”


    裴忠哈哈一笑:“當然沒錯。非但沒錯,而且十分正確。


    所以我非常支持我們姐兒,在你沒有路的時候,為你指出一條路來。”


    李根得到了想要的情緒安慰,滿意地退了回去,可旋即又覺得似乎哪裏不對,隻是一時間又說不出來。


    史延明和代素娥對於裴忠所謂的擰巴看得很清晰,因此並不糾結。


    出身破落家庭的代素娥,沒有體味過家庭的溫情,更沒有經曆過家族責任,因而對於這番論證的意義頗多誹聲。


    隻聽她笑著說:“今天我算是真正見識了這大家族的規矩,也有些體會到了那些書生們常說的‘一念起萬物生’的意境。


    看若是單就我個人看來,管它什麽資格不資格的,成王敗寇,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資格和標準自然也是由勝利者定義的。


    所以自己想做便去做罷了,哪用得著這許多故事,這不是給自己平添煩擾嘛。”


    在裴忠麵前,代素娥已經收斂了很多,可是那種與裴解截然不同的,滲到骨子裏的嬌嗲依然讓裴忠看得嗬嗬直笑。


    “小娘子通透,不似我家姐兒又魯又強,知道的說她心善,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個鹵味蹄膀成了精呢。”


    沉思中的裴解緩過神來,就聽見裴忠說:


    “說到蹄膀,老頭子真的饞了。你們既然已經知道我在這裏了,明日給我送個蹄膀來不成問題吧?”


    “那是自然。”史延明乖覺應聲。


    裴解一臉奇怪:“怎麽突然說到蹄膀了?”


    眾人哈哈大笑。


    “想必你已經想通了,那就去做吧。


    不過不管結果如何,這蒲渠山都是要棄了的,你們需早做準備。”


    “若談判成功我們不就是名正言順的存在了嘛,為何還要棄了蒲渠山?”史延明不解。


    裴忠沒有回答,隻拿眼睛望著裴解。


    裴解無奈開口:“若你的全部身家是一罐金子,某一天你藏金子的地點被你的仇人發現了,你會不會給金子挪個地方?”


    史延明想了想,認真說:“可能不會,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以為我會挪走,可我就是不挪走。”


    裴解眼角抽搐地說:“好吧,我的比喻不恰當。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記住:離開蒲渠山我們才能真正的安全。”


    史延明還要再問,裴忠笑著插話說:“除了這個因素之外,蒲渠山本身也出了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維有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貞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貞寧並收藏君子維有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