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這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百萬字慶祝】
開局當麵壁者,投靠三體震驚全球 作者:方莫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陽係,星環集團。
從畢雲峰發動政變成功奪權後,地聯在這四年內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不單純是科技的進步,文化方麵,地聯也彌補上了這塊一直缺失的短板。
自從數字生命技術被攻克以後,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便變得更加大膽了。
一些年輕人組建了作死興趣愛好者聯盟,挑戰各種各樣新奇且有創意的作死挑戰,並用設備將整個過程錄製成體感cd,在市場上進行售賣。
畢竟他們的意識都已經在超夢服務器中進行了備份,除非所有節點全部癱瘓,否則他們可以隨時重塑自己的身體。
值得一提的是,科學院曾經嚐試過增設第二個超夢係統的信息調度站,畢竟林璿已經離開了多年,調度站的位置,總是空著也不是辦法。
但很快人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除了林璿之外,沒有一個人的意識體,能夠承載下這全人類的調度工作。
一開始,測試都還很正常,調度工作也在順利的進行,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信息湧入受試者的腦海之中,對方的意識體就像是沙灘上的印記一般,被海浪直接給衝散了。
截止到現在,人類對意識體的探索與研究,仍然存在著一大片未知數,即使他們已經能夠完成基本的意識體與肉體分離,但想要將其如電能燃油一樣靈活應用,人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那麽問題來了,林璿是怎麽做到的。
他是怎麽不被這海量的意識流將自己原本的意識體衝散的?
之前還從未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大家都覺得這件事理所應當,林璿提出了超夢服務器的分層方式,那麽承擔中樞調控作用的人自然是他。
但現在人們才突然意識到,這玩意好像隻有他才行。
“其實也不是什麽太令人意外的事,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我也許還會驚訝一下,但是林璿嘛……害,我覺得這才是他的常態。”
最後,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除了幾個對這方麵比較感興趣的長江學者,以及他們手底下冤種的牛馬博士生在繼續研究,科學院幾乎沒人再提這件事。
無他,你告訴我這種事你打算怎麽研究?
唯一的樣本現在還在機械地球,唯一的知情人智子也已經金蟬脫殼。
當年林璿被選為麵壁者,完全就是因為他被列入了三體人的保護名單裏,但後來也被一個什麽所謂的觀測者身份搞的大家雲裏霧裏了。
那還能說什麽,隻能是將這兩者之間聯係起來,也許觀測者與普通人有所不同,他們的意識體比普通人強大數以萬倍,才能承受住超夢服務器每秒鍾的海量數據流衝擊。
不然,大家也已經想不到更好的解釋了。
“艾aa,星環集團近三個季度的財報顯示,有一筆130億的資金被投入到了地聯的教育建設中,但是,這筆錢的投資,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未看到一分錢的回報。”
“我想問問你,到底用這筆錢做什麽了?”
圓桌會議室內,艾aa端坐在首位之上,在她兩邊,則是星環集團的股東代表。
此時,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個女人身上,等待著她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相比較於四年前,如今的艾aa,已經褪去了那種稚氣,若說曾經的她隻是一個頗有小聰明,擅長遊走在各大財閥之間的社交名媛,那麽現在的艾aa,才真正意義上是星環集團的掌權者。
聽到股東的質問,艾aa麵不改色,修長的指甲將她那張不知道修整了多少次的美顏臉龐托起,一雙美眸永遠帶著一絲討好的笑意。
“我是星環集團的執行ceo,難道連這點資金的支配權都不配擁有嗎?”
“別忘了,星環集團現在的輝煌,是誰帶來的。”
扶持畢雲峰上位後,星環集團搖身一變,成為了地聯最大的資本集團。
不……以前也是,但是以前的星環集團,一直被地聯所防備,所以就算手裏有充足的資源,但也無法幹涉政治走向。
而現在則有所不同,星環集團與地聯早已深深捆綁在一起,說是將其滲透進了骨髓裏也不為過。
股東們聞言,臉色全都不是太好看。
“艾aa,請你擺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ceo不假,但同樣的,你也應該有權告知董事會所有的資金流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意孤行,甚至連個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下決定。”
“你把星環集團當成什麽了,你個人的一言堂嗎?”
“那你有本事就把我開除了,換個新的ceo上來。”
艾aa有恃無恐,直接懟了回去。
現在的她簡直就像是考研上岸後的考生,別管之前我怎麽跪著求你錄取,真把我錄取了,那就該老子翹著二郎腿當爺爺了。
這樣的爭吵,幾乎已經成為了每次董事會的常態,其根本原因還是艾aa如今的實權過大,甚至已經超出了星環集團這個集體本身。
董事會們發現這個原本可以被自己隨意拿捏的小女孩,已經隱隱有了要脫離自己掌控的意圖,故此才會如此感到不安。
但就像艾aa說的,他們又對這個女人無可奈何,不管是再培養一個新的人接替她,還是其它的什麽辦法,似乎都有些劃不來。
“教育的投產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如今,大撤退在即,我個人認為這種長線投資,仍可以為星環集團爭取到未來在新世界的一席之地,在這一點上,我不得不佩服前總統羅聰敏的智慧。”
艾aa說的義正言辭,但下方的董事會成員,卻有人繃不住笑出了聲。
“好個小女娃,要不怎麽說是社會學畢業的,這扯虎皮的能力,堪稱一絕。”
“別人不知道你怎麽想的,難道我們這些自己人還不清楚?”
“你搞的那些洗腦教育,完全就是在為抵達新世界後,給你自己培養私軍做打算,真當我們所有人都是傻子?讓你拿著星環集團的錢,培養自己的勢力,若是老股東還在太陽係,我看你敢不敢這樣幹!”
環世界的建造已經全部完工,這座設施,足以容納下30億人類的生態自我循環,再加上有太陽這顆恒星提供能源,足以支撐起全人類的種族遷移行動。
當然,30億這個數字,隻是來自魏成的計算,如果是滿載狀態下,則可以運載45億,正好與如今地聯的人口保持一致。
但那樣的話,就隻能盡可能的壓縮生活空間了,高爾夫球場,賽馬場,以及官老爺們最喜歡的人造海洋的數量就得減少。
這是令地聯官員無法接受的,畢竟多帶15億人撤離,就得讓他們犧牲掉這麽多精神娛樂項目,這種事情他們決不允許。
對此,有不少官員選擇了提前購買星環集團的曲率驅動飛船撤離,不跟著大部隊一起,但更多的官員,既不想付這筆錢,又想要更好的生活。
於是,一條不成文的政策就在暗中實施了,每家每戶若是有人自願安樂死,那麽全家都可以享受更一級的生存艙待遇。
畢雲峰將大撤退的時間,定在了永恒紀元5年,按照魏成以及丁儀等人之前留下的計算數據,這個逃亡的過程,被拆分成了三個計劃。
第一步,環世界需要盡可能多的榨取太陽所散發出的能量,而後通過其上搭載的1550個引力推進裝置,將這些能量轉化為一個足以拉近太陽原定軌道的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要求太陽直接脫軌,而是在原有軌道上進行加速。
太陽的運行軌道大致呈橢圓形,整個銀河係的恒星係統都在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
環世界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加速太陽的運行,迫使其在原定軌道內,拉近與他們最終目的地的距離。
在太陽的預設軌道上,提前乘坐曲率驅動飛船逃亡到那裏的人類會為環世界建立第一個著力點,當然,如果環世界被黑暗森林打擊了,那麽他們就是地聯最後的人類了。
所以,但凡是有些權勢的,都會盡可能的想辦法買到這提前批撤離的飛船,地聯的官方將這種行為大肆宣傳為一種先撤帶動後撤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方案。
不過沒多少人信就是了。
不過對太陽的這種加速,也許可以改變黑暗森林打擊的最終落點,畢竟對他們實施打擊的文明所接收到的引力波信號是來自多年前的,他們推算的打擊落點,也有可能是按照太陽的常速運行軌跡計算的。
如果太陽在自身軌道內被環世界加速,那麽最終的結果可能會使黑暗森林打擊的最終落點與實際的太陽位置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這算是在賭對方的預判失誤。
當然,這隻是最理想的狀態,有了三體文明的教訓,地聯也算是學乖了,他們從來不會將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也當成別人也辦不到。
萬一人家的預判,預判了你的預判,那大家都得玩完,況且帶著一整個恒星逃跑,這就像是在茅坑裏打著手電找死。
能躲過第一發打擊,還會有第二發。
這個加速過程大約需要5-8年,太陽最終會帶著整個環世界以及地球,抵達第一個預設好的著力點。
此時,地聯距離厄爾巴托星團,已經較為接近了,而這個計劃,也被稱為斜塔計劃。
通過順勢,借力打力,將太陽原本發散的引力修正到一個推進方向,如同斜塔一般,產生奇跡一般的連鎖反應。
第二步,則需要環世界與太陽脫軌,就像是一個榨取幹淨太陽剩餘價值的吸血蟲一般,吃飽喝足後,攜帶著太陽的能量,開始嚐試脫離太陽的原有軌道。
這一步的主要難點不在於與太陽脫軌,畢竟環世界設計之初,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真正的難點,在於怎麽製造一個能夠牽引住地球的引力場,也就是將整個環世界,變成一顆人造恒星。
科學院想過很多種方案,但最終敲定的,還是戴森球這種理論與實踐都具有可行性的辦法。
將環世界改造為一顆戴森球,而後攜帶著地球,將其從太陽係的原有軌道上脫離出來。
這種操作的精細程度,無異於是在用一根吸管將人眼的晶體剝離,稍有偏差,地球原本的生態環境就會直接毀滅,成為一顆無用的死星。
這其實是個很蛋疼的問題,太陽係現在被地聯拆的,就剩下個地球了,如果直接將其一並拆了融合到環世界裏,根本沒有這麽多的麻煩。
但問題就在於,洛城的那個地下裝置。
它根本就拆不掉!
地聯嚐試過了很多種辦法,想要將其從地底下拆除,畢竟這玩意現在到底有啥用,誰也不知道,萬一丟在這裏,到時候出啥問題,他們也不好跟林璿交代。
但是帶著它吧,這東西就像是和整個地球死死捆綁住了一樣,無論地聯嚐試何種辦法,都不能將其分離。
其堅硬程度,讓人們都回想起了當年的水滴。
所以,大家一致認定,這玩意絕對不是地球的造物,但到底是誰把它放在這裏的,又沒人知道。
最終的方案就如現在這樣,他們打算把地球一並帶著逃跑,畢竟要是連地球都沒了,那還叫個屁的地聯。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林璿走時,將厄爾巴托星團的星圖坐標留給了地聯,但這畢竟過去了很多年,林璿是否還活著是個未知數,裏麵到底是否危險,也同樣是個未知數。
所以地聯需要一支艦隊,先一步進入裏麵進行探測,擔任斥候的工作。
但問題就出在這裏。
因為思想鋼印的存在,大家都清楚外星文明是具備幹擾人類正常思想能力的。
那麽該如何驗證,進入進去的艦隊所提供的安全信息絕對準確呢?
曹彬提供了一個看似可行的方案,類似於計算機的三次握手。
具體操作,是讓艦隊先進行一次進入,確認厄爾巴托星團內部安全的信號後,再從裏麵折返回來。
隨後地聯會對這些人施加上一層新的思想鋼印,因為思想鋼印無法被覆蓋,那麽如果他們已經被修正了思想,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兩種反應,從而陷入思想混亂。
這一點,是得到過實驗結論驗證的。
如果先給一個人打入水有劇毒的思想鋼印,隨後再給他打入一個不接觸水就會死的這思想鋼印,那麽第二次的思想鋼印和第一次的思想鋼印並不是覆蓋關係,而是衝突關係。
最終,這個受試者以極為痛苦的方式死去,法醫解剖他的屍體後,發現他竟是在完全未接觸水的情況下溺死。
這種方式雖然殘忍,但也是地聯為數不多能想到的驗證方式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啟大撤退的日子也越發接近,隻是讓畢雲峰仍然覺得如鯁在喉的,是羅聰敏等人至今下落不明。
他剛擔任總統時,非常興奮,很多問題都沒有去深思,但是如今過去了五年,每當他複盤自己的奪權計劃時,都覺得整個過程顯得太過於順利了。
就好像,這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一樣。
從畢雲峰發動政變成功奪權後,地聯在這四年內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不單純是科技的進步,文化方麵,地聯也彌補上了這塊一直缺失的短板。
自從數字生命技術被攻克以後,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便變得更加大膽了。
一些年輕人組建了作死興趣愛好者聯盟,挑戰各種各樣新奇且有創意的作死挑戰,並用設備將整個過程錄製成體感cd,在市場上進行售賣。
畢竟他們的意識都已經在超夢服務器中進行了備份,除非所有節點全部癱瘓,否則他們可以隨時重塑自己的身體。
值得一提的是,科學院曾經嚐試過增設第二個超夢係統的信息調度站,畢竟林璿已經離開了多年,調度站的位置,總是空著也不是辦法。
但很快人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除了林璿之外,沒有一個人的意識體,能夠承載下這全人類的調度工作。
一開始,測試都還很正常,調度工作也在順利的進行,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信息湧入受試者的腦海之中,對方的意識體就像是沙灘上的印記一般,被海浪直接給衝散了。
截止到現在,人類對意識體的探索與研究,仍然存在著一大片未知數,即使他們已經能夠完成基本的意識體與肉體分離,但想要將其如電能燃油一樣靈活應用,人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那麽問題來了,林璿是怎麽做到的。
他是怎麽不被這海量的意識流將自己原本的意識體衝散的?
之前還從未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大家都覺得這件事理所應當,林璿提出了超夢服務器的分層方式,那麽承擔中樞調控作用的人自然是他。
但現在人們才突然意識到,這玩意好像隻有他才行。
“其實也不是什麽太令人意外的事,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我也許還會驚訝一下,但是林璿嘛……害,我覺得這才是他的常態。”
最後,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除了幾個對這方麵比較感興趣的長江學者,以及他們手底下冤種的牛馬博士生在繼續研究,科學院幾乎沒人再提這件事。
無他,你告訴我這種事你打算怎麽研究?
唯一的樣本現在還在機械地球,唯一的知情人智子也已經金蟬脫殼。
當年林璿被選為麵壁者,完全就是因為他被列入了三體人的保護名單裏,但後來也被一個什麽所謂的觀測者身份搞的大家雲裏霧裏了。
那還能說什麽,隻能是將這兩者之間聯係起來,也許觀測者與普通人有所不同,他們的意識體比普通人強大數以萬倍,才能承受住超夢服務器每秒鍾的海量數據流衝擊。
不然,大家也已經想不到更好的解釋了。
“艾aa,星環集團近三個季度的財報顯示,有一筆130億的資金被投入到了地聯的教育建設中,但是,這筆錢的投資,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未看到一分錢的回報。”
“我想問問你,到底用這筆錢做什麽了?”
圓桌會議室內,艾aa端坐在首位之上,在她兩邊,則是星環集團的股東代表。
此時,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個女人身上,等待著她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相比較於四年前,如今的艾aa,已經褪去了那種稚氣,若說曾經的她隻是一個頗有小聰明,擅長遊走在各大財閥之間的社交名媛,那麽現在的艾aa,才真正意義上是星環集團的掌權者。
聽到股東的質問,艾aa麵不改色,修長的指甲將她那張不知道修整了多少次的美顏臉龐托起,一雙美眸永遠帶著一絲討好的笑意。
“我是星環集團的執行ceo,難道連這點資金的支配權都不配擁有嗎?”
“別忘了,星環集團現在的輝煌,是誰帶來的。”
扶持畢雲峰上位後,星環集團搖身一變,成為了地聯最大的資本集團。
不……以前也是,但是以前的星環集團,一直被地聯所防備,所以就算手裏有充足的資源,但也無法幹涉政治走向。
而現在則有所不同,星環集團與地聯早已深深捆綁在一起,說是將其滲透進了骨髓裏也不為過。
股東們聞言,臉色全都不是太好看。
“艾aa,請你擺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ceo不假,但同樣的,你也應該有權告知董事會所有的資金流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意孤行,甚至連個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下決定。”
“你把星環集團當成什麽了,你個人的一言堂嗎?”
“那你有本事就把我開除了,換個新的ceo上來。”
艾aa有恃無恐,直接懟了回去。
現在的她簡直就像是考研上岸後的考生,別管之前我怎麽跪著求你錄取,真把我錄取了,那就該老子翹著二郎腿當爺爺了。
這樣的爭吵,幾乎已經成為了每次董事會的常態,其根本原因還是艾aa如今的實權過大,甚至已經超出了星環集團這個集體本身。
董事會們發現這個原本可以被自己隨意拿捏的小女孩,已經隱隱有了要脫離自己掌控的意圖,故此才會如此感到不安。
但就像艾aa說的,他們又對這個女人無可奈何,不管是再培養一個新的人接替她,還是其它的什麽辦法,似乎都有些劃不來。
“教育的投產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如今,大撤退在即,我個人認為這種長線投資,仍可以為星環集團爭取到未來在新世界的一席之地,在這一點上,我不得不佩服前總統羅聰敏的智慧。”
艾aa說的義正言辭,但下方的董事會成員,卻有人繃不住笑出了聲。
“好個小女娃,要不怎麽說是社會學畢業的,這扯虎皮的能力,堪稱一絕。”
“別人不知道你怎麽想的,難道我們這些自己人還不清楚?”
“你搞的那些洗腦教育,完全就是在為抵達新世界後,給你自己培養私軍做打算,真當我們所有人都是傻子?讓你拿著星環集團的錢,培養自己的勢力,若是老股東還在太陽係,我看你敢不敢這樣幹!”
環世界的建造已經全部完工,這座設施,足以容納下30億人類的生態自我循環,再加上有太陽這顆恒星提供能源,足以支撐起全人類的種族遷移行動。
當然,30億這個數字,隻是來自魏成的計算,如果是滿載狀態下,則可以運載45億,正好與如今地聯的人口保持一致。
但那樣的話,就隻能盡可能的壓縮生活空間了,高爾夫球場,賽馬場,以及官老爺們最喜歡的人造海洋的數量就得減少。
這是令地聯官員無法接受的,畢竟多帶15億人撤離,就得讓他們犧牲掉這麽多精神娛樂項目,這種事情他們決不允許。
對此,有不少官員選擇了提前購買星環集團的曲率驅動飛船撤離,不跟著大部隊一起,但更多的官員,既不想付這筆錢,又想要更好的生活。
於是,一條不成文的政策就在暗中實施了,每家每戶若是有人自願安樂死,那麽全家都可以享受更一級的生存艙待遇。
畢雲峰將大撤退的時間,定在了永恒紀元5年,按照魏成以及丁儀等人之前留下的計算數據,這個逃亡的過程,被拆分成了三個計劃。
第一步,環世界需要盡可能多的榨取太陽所散發出的能量,而後通過其上搭載的1550個引力推進裝置,將這些能量轉化為一個足以拉近太陽原定軌道的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要求太陽直接脫軌,而是在原有軌道上進行加速。
太陽的運行軌道大致呈橢圓形,整個銀河係的恒星係統都在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
環世界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加速太陽的運行,迫使其在原定軌道內,拉近與他們最終目的地的距離。
在太陽的預設軌道上,提前乘坐曲率驅動飛船逃亡到那裏的人類會為環世界建立第一個著力點,當然,如果環世界被黑暗森林打擊了,那麽他們就是地聯最後的人類了。
所以,但凡是有些權勢的,都會盡可能的想辦法買到這提前批撤離的飛船,地聯的官方將這種行為大肆宣傳為一種先撤帶動後撤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方案。
不過沒多少人信就是了。
不過對太陽的這種加速,也許可以改變黑暗森林打擊的最終落點,畢竟對他們實施打擊的文明所接收到的引力波信號是來自多年前的,他們推算的打擊落點,也有可能是按照太陽的常速運行軌跡計算的。
如果太陽在自身軌道內被環世界加速,那麽最終的結果可能會使黑暗森林打擊的最終落點與實際的太陽位置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這算是在賭對方的預判失誤。
當然,這隻是最理想的狀態,有了三體文明的教訓,地聯也算是學乖了,他們從來不會將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也當成別人也辦不到。
萬一人家的預判,預判了你的預判,那大家都得玩完,況且帶著一整個恒星逃跑,這就像是在茅坑裏打著手電找死。
能躲過第一發打擊,還會有第二發。
這個加速過程大約需要5-8年,太陽最終會帶著整個環世界以及地球,抵達第一個預設好的著力點。
此時,地聯距離厄爾巴托星團,已經較為接近了,而這個計劃,也被稱為斜塔計劃。
通過順勢,借力打力,將太陽原本發散的引力修正到一個推進方向,如同斜塔一般,產生奇跡一般的連鎖反應。
第二步,則需要環世界與太陽脫軌,就像是一個榨取幹淨太陽剩餘價值的吸血蟲一般,吃飽喝足後,攜帶著太陽的能量,開始嚐試脫離太陽的原有軌道。
這一步的主要難點不在於與太陽脫軌,畢竟環世界設計之初,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真正的難點,在於怎麽製造一個能夠牽引住地球的引力場,也就是將整個環世界,變成一顆人造恒星。
科學院想過很多種方案,但最終敲定的,還是戴森球這種理論與實踐都具有可行性的辦法。
將環世界改造為一顆戴森球,而後攜帶著地球,將其從太陽係的原有軌道上脫離出來。
這種操作的精細程度,無異於是在用一根吸管將人眼的晶體剝離,稍有偏差,地球原本的生態環境就會直接毀滅,成為一顆無用的死星。
這其實是個很蛋疼的問題,太陽係現在被地聯拆的,就剩下個地球了,如果直接將其一並拆了融合到環世界裏,根本沒有這麽多的麻煩。
但問題就在於,洛城的那個地下裝置。
它根本就拆不掉!
地聯嚐試過了很多種辦法,想要將其從地底下拆除,畢竟這玩意現在到底有啥用,誰也不知道,萬一丟在這裏,到時候出啥問題,他們也不好跟林璿交代。
但是帶著它吧,這東西就像是和整個地球死死捆綁住了一樣,無論地聯嚐試何種辦法,都不能將其分離。
其堅硬程度,讓人們都回想起了當年的水滴。
所以,大家一致認定,這玩意絕對不是地球的造物,但到底是誰把它放在這裏的,又沒人知道。
最終的方案就如現在這樣,他們打算把地球一並帶著逃跑,畢竟要是連地球都沒了,那還叫個屁的地聯。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林璿走時,將厄爾巴托星團的星圖坐標留給了地聯,但這畢竟過去了很多年,林璿是否還活著是個未知數,裏麵到底是否危險,也同樣是個未知數。
所以地聯需要一支艦隊,先一步進入裏麵進行探測,擔任斥候的工作。
但問題就出在這裏。
因為思想鋼印的存在,大家都清楚外星文明是具備幹擾人類正常思想能力的。
那麽該如何驗證,進入進去的艦隊所提供的安全信息絕對準確呢?
曹彬提供了一個看似可行的方案,類似於計算機的三次握手。
具體操作,是讓艦隊先進行一次進入,確認厄爾巴托星團內部安全的信號後,再從裏麵折返回來。
隨後地聯會對這些人施加上一層新的思想鋼印,因為思想鋼印無法被覆蓋,那麽如果他們已經被修正了思想,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兩種反應,從而陷入思想混亂。
這一點,是得到過實驗結論驗證的。
如果先給一個人打入水有劇毒的思想鋼印,隨後再給他打入一個不接觸水就會死的這思想鋼印,那麽第二次的思想鋼印和第一次的思想鋼印並不是覆蓋關係,而是衝突關係。
最終,這個受試者以極為痛苦的方式死去,法醫解剖他的屍體後,發現他竟是在完全未接觸水的情況下溺死。
這種方式雖然殘忍,但也是地聯為數不多能想到的驗證方式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啟大撤退的日子也越發接近,隻是讓畢雲峰仍然覺得如鯁在喉的,是羅聰敏等人至今下落不明。
他剛擔任總統時,非常興奮,很多問題都沒有去深思,但是如今過去了五年,每當他複盤自己的奪權計劃時,都覺得整個過程顯得太過於順利了。
就好像,這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