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之後.那一脈昏昏的天光篩灑進偌大的殿堂.少了身邊兒伴著的簇錦.便更叫我忽生一種似乎極久違的寥落.
是啊.這些年來一個人在這世上踽踽獨行.卻又何曾當真感到過這樣清晰嗜骨的寥落.沒有.因為那心早就成了灰.會覺寥落則證明那心又重新倏然複蘇了起來、有了一瞬的貼切的存活感.
然而我卻不願看到其餘人.側目抬手對那林立的宮人們揮了揮袖子.將他們盡數退下去.
永泰宮裏.已成太後的我端然獨坐在一闋鋪就著軟款綺羅、熏染著花卉芬香的貴妃椅上.背靠著牡丹屏風.倏倏然不受控的回憶起那幕幕舊事.
其實這麽多年來.我也有過意誌渙散、看著就要分崩離析的那麽一個時刻.時常會有.即便這心已死.其實是將死未死.我並不曾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剛強啊.每到那個時刻如水漫溯時.我對自己說.算了吧.不然就算了.太累、太辛苦、也太壓迫太沉仄了……
我不想純粹的為活而活.但我已經不知道活著是要做什麽.我問我自己活著為了什麽.然而卻悲哀的發現我隻能找到一個答案.活著是為了活著……當生命已經變得如此喪失了期許與希翼.當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在我眼裏都再沒有了半點兒合該的吸引力.我又.為什麽要活著.
所以我悲哀的發現.如果當真將這一份彼身積蓄沉澱的背負就此放下、一切都算了、再也不讓自己這麽累了.那麽我活著.當真是無事可做、且不能知道自己合該再去做些什麽.
然而我又不想死去.不想就這麽死了.若是當日大軍破城時我那縱身淩空的一躍過後.當真就那麽去了也好;但往後這若許年裏我已經重又走過了那樣多的路、滋生出了那樣多的磨礪和費心鋪墊的謀劃.我便忽然不那麽容易能做到萬般皆放了.我開始有了執念.執念的再也放不下這一切.
不想承認卻又不得不承認的.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呐……所以.我活著.活著來身心皆受這累累的負罪與彌深的造孽.讓這份浮世裏由因果締結的孽業把我一點一點徹底徹心嗜骨的焚毀.我忘了我自己是誰.我也不能再記得我自己是誰.一直如是.但始至如今我惶惶然還是發現.我仍然尋不回了那個舊日裏的自己.不能知道我自己究竟是誰.
是啊.隔著往昔的洪荒河流與歲月的遙不可及.望穿了山的那端海的那邊兒後幽幽的回想起來.弘德帝曾對我說過.“你若敢賭我一生.我絕不會讓你輸.”他曾讓我一定要逃出去.這座美麗的皇宮從不是什麽洞天福地.而是一座禁錮的囚牢、是野獸貪婪悉張的一張大口.我們兩個人不能都陷在這裏.至少得有一個可以成功走脫、九死一生……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當真在賭.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履行承諾不曾讓我輸.但當遼世子的大軍勢如破竹亂宮而入時.在這國破的一瞬.家亦是跟著亡了.因為他不在了.那曾熾灼迫切熱誠肯肯的諾言也一早便飄曳在繆轉的天風.當真不知道還是不是仍在作數.嗬……
還有那時.弘德帝的莊妃曾說我.“瞧著那副牙尖嘴利兩腮淺、下顎錐的輕薄相.分明是個草木修了百十年成了個小精怪.連狐媚都算不上.福薄命薄的揚花樣兒.能成個什麽大器.”那日的她自然不會預見日後的榮耀顛覆、江山傾頹.甚至連同朝後期我的為妃為後都是不能預見到的.現下看來.“薄福薄命”.卻得著天命;“揚花”水性.卻順勢而為、應時而生的成就了時今永泰宮裏的一朝陳太後.
還有當初霍清漪也曾說過我.他說.“‘妙姝’這個名字太盈薄、太浮燥.‘引娣’就比‘妙姝’厚重多了.且這女字之‘娣’又比單單一個‘弟’字平添太多內斂智慧.這個名字改得委實好.嗯.方可載無量福.”也誠然不知道是不是一語成讖.現今看來.清漪這話有如一道一早便把一切洞悉判定了好的呪願符蠱.他在興許一個不經意的順勢隨意間.成了最聰明的那個有著先見洞悉的人.
是命耶.非命耶.我不知道.也委實是無從可以知道的了.
或許我真的早就已經死了.死在弘德末年大軍破城那如血壯烈的一瞬間.帶走了橫跨經年的浮華與潦草.撕毀了焚燒天地間一份揭不開的陰霾與虛妄……
早在記不得是永慶幾年的時候.九歲的我進了這西遼帝宮.自此開始了我這一輩子都深陷牢籠、遁逃不出的欽定宿命.
十一歲時我服侍在恭懿翽昭聖皇後身邊.以為那時的歲月可謂是安定了.但中途堪堪又曆了永慶帝去世、弘德帝登基.於是在服侍了恭懿翽昭聖皇後近十年之後.我再次服侍在已為弘德帝妃的傾煙身邊.又是三年.
弘德三年.深冬時.二十有三的我被弘德帝以“其人雖係宮婢.然其心智若蘭、溫惠淑德.可為貴主.”之名.敕封從七品元答應.居漱慶宮、蘅華苑.並自此恢複了我入宮前的原名“陳引娣”.自此後“妙姝”這個為宮婢時的舊名便塵封在丹青史書的卷軸裏.再也沒了蹤跡可尋.
我的運氣似乎不壞.才一承寵敕封答應.便又在兩日後被皇上“莫問緣由、緣由莫須有”而親口晉封正七品元淑女.
緊接著那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極順勢.一年後的弘德四年.三月春和景明時.聖上下旨讚我.“元淑女陳氏引娣蘭心蕙質、雅嫻得體、禮敬上殿.可為後宮表率.遂晉為正五品元婕妤.仍居原宮蘅華苑.”
同年四月正身值聖寵、無邊無量的我.再一次被以“莫須有緣由”之名.皇上親口晉封為元昭儀.
待兩月之後六月暖夏.我順風順水的得了一宮嬪位.是為元嬪.如是莫須有緣由.
那個時候是我浮生裏最荒.淫的一段時間.我與清歡兩人竟日一起伴在皇上的身邊.奏樂起舞、皇上以歌相和.身加恩寵又是百倍.但皇上從來明白.他看穿了清歡一開始時的早有所圖.在將清歡手下一鬆的放出帝宮、也在同時欽定了日後最終宿命的那個時刻.我卻跟著沾了苦難大劫的光.那是在六月中旬.弘德帝就遼王世子一事“論功行賞”.把當時我這個得天下唾罵的妖妃晉升了元妃.並加封為漱慶宮側主妃.
弘德帝李梓涵.我的丈夫.我此生此世唯一的丈夫.他在心裏當真是愛我的.我始終都記得那一年.那隻曆四載的弘德一朝最後的一年.腹背受敵、國運動蕩的節骨眼兒上.弘德帝在渾不理政務朝事之後突有一日再度臨朝.
那一次的臨朝並沒有重新點燃朝臣文武、坊間百姓一絲半點兒的希望.因為他這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臨朝卻隻辦了一件事.一件怎麽看都覺的其實是在了卻畢生殘願、不願此生再有遺憾的既是家事也是國事的事情.
他力排眾議.以鐵血的手腕與動輒不移的磐石般的堅韌.立了元妃這個出身低微的女人為西遼新一任皇後.
那年七月暮.浩浩蕩蕩、傾舉國之力不管亂軍破城之靡靡之音的盛大封後大典上.乾元殿長樂宮前.我一步步登上禦道高台、受了鳳印與皇後的丹鳳朝服.“原漱慶宮側主位、元妃陳氏引娣.恭賢謙和、慧智端然.自封妃之後更為縝密玲瓏、性桂寬睦;且自雅貞毓秀皇貴妃大去之後.將漱慶一宮事務打理的井然有序、不見亂卻;更甚.於朕禦前毓秀流珠、端儀周成.大有母儀之風.可母天下、為帝後.故.直此鸞鳥呈祥、凰鳳於天之日.特將陳氏引娣立為皇後.由漱慶宮蘅華苑牽往長樂宮正殿.執掌鳳印.打理後宮一切事務.承宗廟、母天下.滋與朕同體.欽此..”
好景不長.我成為了弘德帝的第二任皇後.卻隻做了短短半月的皇後.時值八月.起兵的遼世子攻入都城、興兵宮禁.世人並著稗官、正史亦或野史還都在這樣道著.道就在這一天.這位西遼曆史上時任最短的一位皇後陳皇後躍下高牆、殉弘德帝而去……
到這裏就結束了吧.丹青史書走筆如斯後.關乎我的一切便都跟著就此結束.塵封的真相是什麽.永遠都隻能猜度.
九月初九黃道吉日.遼王世子清歡登基為帝.更迭國號為“興安”.取意為“興國安邦”之意.元年大冊後宮.冊陳紅妝為宣嬪.
自此後陳引娣又死.我已成陳紅妝……
興安二年春動.我因誕下皇長子而被晉宣妃.那一年.我二十六歲.
興安十二年五月.興安帝將念兮更名為擎宇.是為擎天撐地、扶正西遼國風;並立為皇太子.我被晉為正二品雙字妃.賜字“慧”.是為宣慧妃.同月又以“多年協理皇後處置後宮事務.且又悉心教導皇太子.以至後宮井然有條、皇太子仁孝賢聰.為朕與皇後分憂解愁.是以理當褒獎”為名.又追加一道旨意晉升宣慧妃為正一品皇貴妃.是為宣皇貴妃.位同側後.
這往後的若許年來.一輾轉便又到了皇兒登基、康順改元時.我由崇華宮天青苑轉居入住永泰宮正殿.成為一朝陳皇太後.
歲月至如斯.我已四十有四.
算來一夢浮生.其間坎坷艱辛、那些厚重歸根結底追究起來.一生履曆原不過也隻是這短短的幾行淺墨小字.
終其一生我可曾真正的擁有過什麽.又都留不住的最終失去了什麽.
我羨慕恭懿翽昭聖皇後.一直都羨慕.即便她走過整整十多年的路似乎我隻走了簡單的四年便已經走完.即便在那四年之後我又走過了許多她永遠不曾走過的路.即便我得到了她一輩子都沒有能夠登臨到的高點.譬如她那一生活著時就隻到了一個從一品的貴妃.而我做過皇後、皇貴妃、以及最終的太後.但是我的舊主恭懿翽昭聖皇後、鎮國公霍清漪的同母胞妹.她的一生至少得到了安大總管一生一世完整的愛;而我卻冷冷清清、淒荒蕪雜.什麽都沒有……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是誰.我.究竟是誰……是永慶年間名不見經傳的二等女官.是弘德帝的陳皇後.是興安帝的宣皇貴妃.還是康順帝的陳太後.
與我糾葛了一生一世的.生命裏至關一切的三個最為重要的男人:
一個是我所深愛、我的無涯摯愛、我唯一愛的.我的丈夫弘德帝李梓涵;這個男人要我與他及他的錦繡河山一起赴死殉葬.葬盡一世繁華夢.其實共死未必不好.活著才最痛苦艱難.
一個是我似乎曾有過動心、卻終究成了摯恨無疆的.名義上的第二任丈夫興安帝李瑾域.我還是習慣稱他為清歡;這個男人他卻包容了我綿綿不絕的恨.以生命、江山、與性命任我傾一世天下將此恨綿綿終化燼.
一個是我仰慕深深與隱有怦然的無雙天人.國舅爺、鎮國公霍清漪;在憶起他的時候我誠是茫然的.我已不知道該怎樣稱呼他.永慶一朝的國舅.弘德一朝的國舅或鎮國公.還是興安一朝的術士亦或國師.一如我已不知道我自己是誰一樣.這個男人到底與我默契一世、唯命相依.在最困難潦倒的日子裏相濡以沫、在榮耀的巔峰相視一笑.最終與我自起始走到終結.至一切走向看似終了的終了……我們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曖昧莫名.糾葛太多、感情太繁複.愛與不愛.已然說不清楚.
惑情、惑意、惑心、惑命、惑國、惑朝綱、惑天下..誘、魅、媚、與惑.宮·惑.
惑了新情舊愛.惑了萬念諸意.惑了世境人心.惑了無涯命途.惑了舉國上下君王朝臣.惑了一朝前景走勢.惑了西遼茫茫芸芸天下萬民……
一生機關算盡.這一場局.我用盡了一生在謀……但終了的終了卻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也沒有誰真正得到了理想中夢寐以求的真正快樂.
到頭來.不過是傾盡一生.以血淚性命譜寫一闋媚了宮闈、惑了浮生的囈囈吟唱.
如許.就這樣吧.
.
入暮更甚的時候.宮人謙卑一稟、低眉順目道霍國公求見.
我沉寂的心海忽有無限動容染就.便起了身子.叫她攙扶著我往進深處親自去迎.
微紗簾幕徐徐一挑.四目相對時我與清漪相視一笑.靈犀一點、會意於心.
暗沉色若了潑墨的玄冥天幕忽而揚起一陣清雨.冷雨敲窗.鬢發蒼茫的我與清漪二人守著滿目燦然的宮燭、目染嫋嫋茶煙.靜守一處而坐.周遭氛圍委實安寧祥和.
多少年了.多少年的擔驚受怕、苦心苦意耗神熬心的.時今終於把這一切全部鬆弛.重新拾起極好的悠然心境平和一切.
我抬指撫琴、清漪低低吹簫.
窗外微雨泠淙、但晴光尚好.月華如洗、桃花似冶.一陣晚風合著雨珠習習撩起.便有簇簇桃花並著草卉當空漫舞;漲滿視野的脈脈流光織就成網.空氣裏摻雜起草木的芬幽與桃瓣兒的甜膩;亂紅飛過秋千去.飛過秋千.千秋萬世.
一切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時的那段無邪時光、青蔥歲月、那些樣子、那些人……
生命還在.魂魄還未離體.可這一生已經結束.
[全文完]
`1
是啊.這些年來一個人在這世上踽踽獨行.卻又何曾當真感到過這樣清晰嗜骨的寥落.沒有.因為那心早就成了灰.會覺寥落則證明那心又重新倏然複蘇了起來、有了一瞬的貼切的存活感.
然而我卻不願看到其餘人.側目抬手對那林立的宮人們揮了揮袖子.將他們盡數退下去.
永泰宮裏.已成太後的我端然獨坐在一闋鋪就著軟款綺羅、熏染著花卉芬香的貴妃椅上.背靠著牡丹屏風.倏倏然不受控的回憶起那幕幕舊事.
其實這麽多年來.我也有過意誌渙散、看著就要分崩離析的那麽一個時刻.時常會有.即便這心已死.其實是將死未死.我並不曾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樣剛強啊.每到那個時刻如水漫溯時.我對自己說.算了吧.不然就算了.太累、太辛苦、也太壓迫太沉仄了……
我不想純粹的為活而活.但我已經不知道活著是要做什麽.我問我自己活著為了什麽.然而卻悲哀的發現我隻能找到一個答案.活著是為了活著……當生命已經變得如此喪失了期許與希翼.當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在我眼裏都再沒有了半點兒合該的吸引力.我又.為什麽要活著.
所以我悲哀的發現.如果當真將這一份彼身積蓄沉澱的背負就此放下、一切都算了、再也不讓自己這麽累了.那麽我活著.當真是無事可做、且不能知道自己合該再去做些什麽.
然而我又不想死去.不想就這麽死了.若是當日大軍破城時我那縱身淩空的一躍過後.當真就那麽去了也好;但往後這若許年裏我已經重又走過了那樣多的路、滋生出了那樣多的磨礪和費心鋪墊的謀劃.我便忽然不那麽容易能做到萬般皆放了.我開始有了執念.執念的再也放不下這一切.
不想承認卻又不得不承認的.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呐……所以.我活著.活著來身心皆受這累累的負罪與彌深的造孽.讓這份浮世裏由因果締結的孽業把我一點一點徹底徹心嗜骨的焚毀.我忘了我自己是誰.我也不能再記得我自己是誰.一直如是.但始至如今我惶惶然還是發現.我仍然尋不回了那個舊日裏的自己.不能知道我自己究竟是誰.
是啊.隔著往昔的洪荒河流與歲月的遙不可及.望穿了山的那端海的那邊兒後幽幽的回想起來.弘德帝曾對我說過.“你若敢賭我一生.我絕不會讓你輸.”他曾讓我一定要逃出去.這座美麗的皇宮從不是什麽洞天福地.而是一座禁錮的囚牢、是野獸貪婪悉張的一張大口.我們兩個人不能都陷在這裏.至少得有一個可以成功走脫、九死一生……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當真在賭.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履行承諾不曾讓我輸.但當遼世子的大軍勢如破竹亂宮而入時.在這國破的一瞬.家亦是跟著亡了.因為他不在了.那曾熾灼迫切熱誠肯肯的諾言也一早便飄曳在繆轉的天風.當真不知道還是不是仍在作數.嗬……
還有那時.弘德帝的莊妃曾說我.“瞧著那副牙尖嘴利兩腮淺、下顎錐的輕薄相.分明是個草木修了百十年成了個小精怪.連狐媚都算不上.福薄命薄的揚花樣兒.能成個什麽大器.”那日的她自然不會預見日後的榮耀顛覆、江山傾頹.甚至連同朝後期我的為妃為後都是不能預見到的.現下看來.“薄福薄命”.卻得著天命;“揚花”水性.卻順勢而為、應時而生的成就了時今永泰宮裏的一朝陳太後.
還有當初霍清漪也曾說過我.他說.“‘妙姝’這個名字太盈薄、太浮燥.‘引娣’就比‘妙姝’厚重多了.且這女字之‘娣’又比單單一個‘弟’字平添太多內斂智慧.這個名字改得委實好.嗯.方可載無量福.”也誠然不知道是不是一語成讖.現今看來.清漪這話有如一道一早便把一切洞悉判定了好的呪願符蠱.他在興許一個不經意的順勢隨意間.成了最聰明的那個有著先見洞悉的人.
是命耶.非命耶.我不知道.也委實是無從可以知道的了.
或許我真的早就已經死了.死在弘德末年大軍破城那如血壯烈的一瞬間.帶走了橫跨經年的浮華與潦草.撕毀了焚燒天地間一份揭不開的陰霾與虛妄……
早在記不得是永慶幾年的時候.九歲的我進了這西遼帝宮.自此開始了我這一輩子都深陷牢籠、遁逃不出的欽定宿命.
十一歲時我服侍在恭懿翽昭聖皇後身邊.以為那時的歲月可謂是安定了.但中途堪堪又曆了永慶帝去世、弘德帝登基.於是在服侍了恭懿翽昭聖皇後近十年之後.我再次服侍在已為弘德帝妃的傾煙身邊.又是三年.
弘德三年.深冬時.二十有三的我被弘德帝以“其人雖係宮婢.然其心智若蘭、溫惠淑德.可為貴主.”之名.敕封從七品元答應.居漱慶宮、蘅華苑.並自此恢複了我入宮前的原名“陳引娣”.自此後“妙姝”這個為宮婢時的舊名便塵封在丹青史書的卷軸裏.再也沒了蹤跡可尋.
我的運氣似乎不壞.才一承寵敕封答應.便又在兩日後被皇上“莫問緣由、緣由莫須有”而親口晉封正七品元淑女.
緊接著那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極順勢.一年後的弘德四年.三月春和景明時.聖上下旨讚我.“元淑女陳氏引娣蘭心蕙質、雅嫻得體、禮敬上殿.可為後宮表率.遂晉為正五品元婕妤.仍居原宮蘅華苑.”
同年四月正身值聖寵、無邊無量的我.再一次被以“莫須有緣由”之名.皇上親口晉封為元昭儀.
待兩月之後六月暖夏.我順風順水的得了一宮嬪位.是為元嬪.如是莫須有緣由.
那個時候是我浮生裏最荒.淫的一段時間.我與清歡兩人竟日一起伴在皇上的身邊.奏樂起舞、皇上以歌相和.身加恩寵又是百倍.但皇上從來明白.他看穿了清歡一開始時的早有所圖.在將清歡手下一鬆的放出帝宮、也在同時欽定了日後最終宿命的那個時刻.我卻跟著沾了苦難大劫的光.那是在六月中旬.弘德帝就遼王世子一事“論功行賞”.把當時我這個得天下唾罵的妖妃晉升了元妃.並加封為漱慶宮側主妃.
弘德帝李梓涵.我的丈夫.我此生此世唯一的丈夫.他在心裏當真是愛我的.我始終都記得那一年.那隻曆四載的弘德一朝最後的一年.腹背受敵、國運動蕩的節骨眼兒上.弘德帝在渾不理政務朝事之後突有一日再度臨朝.
那一次的臨朝並沒有重新點燃朝臣文武、坊間百姓一絲半點兒的希望.因為他這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臨朝卻隻辦了一件事.一件怎麽看都覺的其實是在了卻畢生殘願、不願此生再有遺憾的既是家事也是國事的事情.
他力排眾議.以鐵血的手腕與動輒不移的磐石般的堅韌.立了元妃這個出身低微的女人為西遼新一任皇後.
那年七月暮.浩浩蕩蕩、傾舉國之力不管亂軍破城之靡靡之音的盛大封後大典上.乾元殿長樂宮前.我一步步登上禦道高台、受了鳳印與皇後的丹鳳朝服.“原漱慶宮側主位、元妃陳氏引娣.恭賢謙和、慧智端然.自封妃之後更為縝密玲瓏、性桂寬睦;且自雅貞毓秀皇貴妃大去之後.將漱慶一宮事務打理的井然有序、不見亂卻;更甚.於朕禦前毓秀流珠、端儀周成.大有母儀之風.可母天下、為帝後.故.直此鸞鳥呈祥、凰鳳於天之日.特將陳氏引娣立為皇後.由漱慶宮蘅華苑牽往長樂宮正殿.執掌鳳印.打理後宮一切事務.承宗廟、母天下.滋與朕同體.欽此..”
好景不長.我成為了弘德帝的第二任皇後.卻隻做了短短半月的皇後.時值八月.起兵的遼世子攻入都城、興兵宮禁.世人並著稗官、正史亦或野史還都在這樣道著.道就在這一天.這位西遼曆史上時任最短的一位皇後陳皇後躍下高牆、殉弘德帝而去……
到這裏就結束了吧.丹青史書走筆如斯後.關乎我的一切便都跟著就此結束.塵封的真相是什麽.永遠都隻能猜度.
九月初九黃道吉日.遼王世子清歡登基為帝.更迭國號為“興安”.取意為“興國安邦”之意.元年大冊後宮.冊陳紅妝為宣嬪.
自此後陳引娣又死.我已成陳紅妝……
興安二年春動.我因誕下皇長子而被晉宣妃.那一年.我二十六歲.
興安十二年五月.興安帝將念兮更名為擎宇.是為擎天撐地、扶正西遼國風;並立為皇太子.我被晉為正二品雙字妃.賜字“慧”.是為宣慧妃.同月又以“多年協理皇後處置後宮事務.且又悉心教導皇太子.以至後宮井然有條、皇太子仁孝賢聰.為朕與皇後分憂解愁.是以理當褒獎”為名.又追加一道旨意晉升宣慧妃為正一品皇貴妃.是為宣皇貴妃.位同側後.
這往後的若許年來.一輾轉便又到了皇兒登基、康順改元時.我由崇華宮天青苑轉居入住永泰宮正殿.成為一朝陳皇太後.
歲月至如斯.我已四十有四.
算來一夢浮生.其間坎坷艱辛、那些厚重歸根結底追究起來.一生履曆原不過也隻是這短短的幾行淺墨小字.
終其一生我可曾真正的擁有過什麽.又都留不住的最終失去了什麽.
我羨慕恭懿翽昭聖皇後.一直都羨慕.即便她走過整整十多年的路似乎我隻走了簡單的四年便已經走完.即便在那四年之後我又走過了許多她永遠不曾走過的路.即便我得到了她一輩子都沒有能夠登臨到的高點.譬如她那一生活著時就隻到了一個從一品的貴妃.而我做過皇後、皇貴妃、以及最終的太後.但是我的舊主恭懿翽昭聖皇後、鎮國公霍清漪的同母胞妹.她的一生至少得到了安大總管一生一世完整的愛;而我卻冷冷清清、淒荒蕪雜.什麽都沒有……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是誰.我.究竟是誰……是永慶年間名不見經傳的二等女官.是弘德帝的陳皇後.是興安帝的宣皇貴妃.還是康順帝的陳太後.
與我糾葛了一生一世的.生命裏至關一切的三個最為重要的男人:
一個是我所深愛、我的無涯摯愛、我唯一愛的.我的丈夫弘德帝李梓涵;這個男人要我與他及他的錦繡河山一起赴死殉葬.葬盡一世繁華夢.其實共死未必不好.活著才最痛苦艱難.
一個是我似乎曾有過動心、卻終究成了摯恨無疆的.名義上的第二任丈夫興安帝李瑾域.我還是習慣稱他為清歡;這個男人他卻包容了我綿綿不絕的恨.以生命、江山、與性命任我傾一世天下將此恨綿綿終化燼.
一個是我仰慕深深與隱有怦然的無雙天人.國舅爺、鎮國公霍清漪;在憶起他的時候我誠是茫然的.我已不知道該怎樣稱呼他.永慶一朝的國舅.弘德一朝的國舅或鎮國公.還是興安一朝的術士亦或國師.一如我已不知道我自己是誰一樣.這個男人到底與我默契一世、唯命相依.在最困難潦倒的日子裏相濡以沫、在榮耀的巔峰相視一笑.最終與我自起始走到終結.至一切走向看似終了的終了……我們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曖昧莫名.糾葛太多、感情太繁複.愛與不愛.已然說不清楚.
惑情、惑意、惑心、惑命、惑國、惑朝綱、惑天下..誘、魅、媚、與惑.宮·惑.
惑了新情舊愛.惑了萬念諸意.惑了世境人心.惑了無涯命途.惑了舉國上下君王朝臣.惑了一朝前景走勢.惑了西遼茫茫芸芸天下萬民……
一生機關算盡.這一場局.我用盡了一生在謀……但終了的終了卻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也沒有誰真正得到了理想中夢寐以求的真正快樂.
到頭來.不過是傾盡一生.以血淚性命譜寫一闋媚了宮闈、惑了浮生的囈囈吟唱.
如許.就這樣吧.
.
入暮更甚的時候.宮人謙卑一稟、低眉順目道霍國公求見.
我沉寂的心海忽有無限動容染就.便起了身子.叫她攙扶著我往進深處親自去迎.
微紗簾幕徐徐一挑.四目相對時我與清漪相視一笑.靈犀一點、會意於心.
暗沉色若了潑墨的玄冥天幕忽而揚起一陣清雨.冷雨敲窗.鬢發蒼茫的我與清漪二人守著滿目燦然的宮燭、目染嫋嫋茶煙.靜守一處而坐.周遭氛圍委實安寧祥和.
多少年了.多少年的擔驚受怕、苦心苦意耗神熬心的.時今終於把這一切全部鬆弛.重新拾起極好的悠然心境平和一切.
我抬指撫琴、清漪低低吹簫.
窗外微雨泠淙、但晴光尚好.月華如洗、桃花似冶.一陣晚風合著雨珠習習撩起.便有簇簇桃花並著草卉當空漫舞;漲滿視野的脈脈流光織就成網.空氣裏摻雜起草木的芬幽與桃瓣兒的甜膩;亂紅飛過秋千去.飛過秋千.千秋萬世.
一切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時的那段無邪時光、青蔥歲月、那些樣子、那些人……
生命還在.魂魄還未離體.可這一生已經結束.
[全文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