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早盤:年前幾個交易日比較無聊,沒量
沈同學擒牛:每日複盤 作者:袁黎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前最後幾個交易日比較無聊,也沒什麽成交量
而且很多朋友要回家過年了,開始準備過年,忙前忙後的,也無心看盤,不少朋友都留言說最近就控製好倉位暫時不做了,閑錢在利率高的時候買了國債逆回購,其他有什麽事情都等年後再說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雖然年前可能沒什麽朋友看文章,但我可能會堅持完成複盤,並且過年期間有時間也會繼續做一些分享,大家有時間可以來看看
行情方麵的判斷暫時沒有什麽變化,還是在3300-3150區間震蕩,暫時不認為可以直接開啟新的上漲行情,如果可以再探底幾波會更加紮實,所以這段時間行情漲起來我沒有去加倉,反而是倉位小幅下降了一點,兌現了一些利潤出來
如果年前繼續拉升,還會繼續減倉,如果有之前殺跌大膽越跌越買的朋友,目前有不錯收益的,也可以兌現一部分利潤出來,剛剛好過年,可以做一些證轉銀,這樣會比較好
證轉銀就是把股市裏麵的錢轉出來自己花,享受生活,多體驗證轉銀的快樂,才能感受到投資的真諦,千萬不要一輩子隻懂得往股市打錢,那相當於被賭性束縛,一直被投資控製
一定不能忘記,投資就是來賺錢的,就是讓生活越來越好的,在股市賺錢了就應該反哺生活,就一個證轉銀拿出來享受,並且不斷的這樣做,最終實現股市裏麵的錢都是從股市賺來的,這一點千萬千萬不要忘記
實現了0成本投資以後,再不斷的證轉銀,你才會真正懂得什麽是投資,對風險,機會,倉位控製這些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理解
從這一步開始,你的投資才能算是事業,算是做出來了一些成就,如果一直用自己的錢投資,還一直投錢進去,總是看不見回過頭,你都沒花過股市的一份錢,天天累死累活被股市賺錢,那這樣的投資是非常非常失敗
有些投資者在股市賺了挺多,但舍不得花,總想再多賺,也舍不得把本金拿出來,就巴不得股市裏麵錢越來越多,自己身邊都不留錢,這種風險就很大,還是心態不好,並且貪欲太大,最終肯定會經曆大虧,虧到清醒為止
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彎路,一開始就樹立健康的投資目標,正視貪婪和恐懼
也祝大家早日把投資做成事業,生活越來越好
開盤表現一般般,有點平淡,如果可以多跌一點會考慮加倉
無懼下跌,關鍵看能不能多給點機會
實戰投資策略
昨天交易策略沒有什麽變化,繼續獲利了結港股和a股,有買有賣,隻不過最近都沒有怎麽下跌,所以買回來的空間不大,所以總倉位不斷在下降,但還是沒有偏離太多70%,變化也不算太大
最近一段時間收益比較大的是港股和新興行業,有朋友問,什麽股票,什麽企業是我會長期持有的?
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因為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認為企業還有成長空間,我自己非常看好,我就會繼續持有
或者是股息率非常好,一直在5%以上,企業也沒有大問題我也一直持有
亦或者我買的很便宜,確實不可能再跌回來,已經通過分紅實現負成本了,當然我也會繼續持有
這些是我不想做短線的,就像我去年多次和大家聊過的港股持有了2年左右的盲盒龍頭企業,我認為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就不想獲利了結,想多吃有一段時間看看,除非什麽時候確實經營不太行了,暴雷了再一口氣賣出
還有就是我在很多年買的一些高股息企業,他們現在挺多現在業績沒有特別好,但股息不錯,買的早,沒有成本壓力,我覺得賣出也沒什麽意思,長期股息穩定,就和發工資和養老金一樣,挺舒服,這種底倉大概有30%左右,我也會一直持有
去年也買了一些比較看好的股票,成本沒有那麽低,但目前還在5%以上股息,我也沒有著急獲利了結,這就是為什麽我不會去空倉,最起碼也會有30%-40%左右倉位,因為我一直手裏就有不少長期布局的倉位,不會參與短期的高拋低吸
就拿黃金etf,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紅利etf這種類型的長期投資品種來說,我也不會去做波段,最多是覺得貴了不買,停止定投,但不會去做什麽波段,不是什麽資產都需要總是動來動去,資產的熟悉不一樣,投資的策略不一樣
最近盈利比較好的新興行業,成長科技就經常高拋低吸,為什麽?
因為沒什麽股息,也可以說根本沒有股息,說明企業不是非常賺錢
他們雖然是高科技,雖然淨利潤不錯,但不能分紅就不怎麽賺錢,賺錢以後可能要繼續投資買資產,也可能賺的應收賬款,以後收不回來還要減值,所以我是很明白的,他們是科技,是熱點,是有題材,但賺錢了就跑,我很清楚他們什麽水平,基本麵怎麽樣,這種就不可能長期持有
包括很多ai有關的,高端製造有關的,其實也就是一個概念,市場熱了,有人相信,有人玩,有成交量,可以找到對應的上市公司我覺得還可以就試一試,做好止損,錯了就馬上跑,賺錢了也找機會獲利了結
因為這些概念有可能5-10年都不可能實現,或者根本就賺不到錢,這些無所謂,炒作這些的資金大家也沒有想過他們真的可以賺錢,大家都是在博弈,博弈就不要想那麽多基本麵,就是看消息麵有沒有關係,有關係,有空間,有資金關注就可以試一試
這是我做短線博弈的核心,長線投資才是股息,企業發展,行業發展的問題,有時候有朋友可能會搞混長期投資和短線投資
總是希望有一個企業什麽都好,什麽都確定,還短線是熱點可以大漲,那很難,因為什麽都看清楚了就沒有什麽爆發力了,沒有想象空間了
按照我自己短線博弈的經驗來看,就是那種算不出來業績的高科技題材可能出現3-5倍的大牛股,甚至在牛市漲10-20倍
因為你沒辦法證偽,你沒有證據去證明到底能不能賺錢,但是確實從科技角度,從社會發展角度是好方向,企業也確實有點關係,這種就是最完美的妖股,我比較喜歡這種去做短線
什麽都搞清楚了,一下子就知道了大概未來淨利潤,那估值不就都知道了?
假如說一算估值30倍以上市盈率,甚至100以上,那還怎麽玩?或者算起來業績好,但又不分紅,也沒有長線資金喜歡
懂博弈的投資者,不是很喜歡太清晰的熱點,不然就很難去做,我個人第一桶金是做短線博弈,套利起家的,也比較喜歡玩這些,所以聊這些比較多,每天也會盡可能的把市場上最新的熱點和大家聊一聊
我明白這些東西風險大,不是讓大家去玩,而且我知道有朋友也喜歡這些,也對這些感興趣,所以我總會提一提
這就像很多新手投資者比較喜歡etf一樣,喜歡寬基一樣,我自己雖然這方麵倉位不會特別高,但我也堅持每天多提,也是考慮到了這方麵有朋友想聽
就是盡可能都複盤到位,讓不同投資者有收獲,具體做什麽,關注什麽,投資什麽,這些大家自己去安排
都有不一樣的玩法,不能說對錯,能賺錢就是對的,適合自己的就是對的
如果是短線博弈我其實根本不怎麽看未來業績問題,而是短期邏輯是不是到位,有沒有人玩,有沒有人接盤,國外市場是不是也火
確定了國內外都有人玩,邏輯不錯,有人接盤,我就會試一試,無所謂什麽熱點,什麽科技,都可以,有人相信,買了以後,有人高價買走我的籌碼就可以了
這個是短線博弈的思路,如果大家沒辦法習慣這樣做,就隻能多從長期入手,多考慮股息,企業未來長期發展,企業長期自由現金流這些入手去研究
實戰經驗分享
昨天有朋友專門谘詢怎麽做價值投資,我想詳細再聊聊
如果有一個上市公司,產品競爭力很強,品牌價值很高,在行業內是絕對的龍頭,並且這個行業沒有問題,每年的行業需求空間穩步增長
接下去就應該做財務報表的全麵分析,假如這個企業財務報表沒有異常,沒有問題,剩下就是買賣點的問題
很多投資者朋友企業選對了,最終還是虧錢,可能還是對一些交易,資金方麵的判斷出現了錯誤
股價上漲是需要資金推動的,再好的股票,沒有資金買,也不會漲,這個是先決條件,資金又分為幾大塊
人數最多的是散戶,有2億個賬號,但是很分散,很難形成合力,都是各自為戰,這一類資金不重要,因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並不會合力的買賣,就對市場沒有那麽大的衝擊,基本上都是在追漲殺跌
遊資,這一類資金不是主流資金,但也有一些實力,主要靠造勢,短期炒作賺錢,喜歡控盤一些小市值股票坐莊賺錢
主流大資金才是真正可以影響市場的資金,指數的成分股,大盤股基本上都是大資金在主導股價的方向
他們是會形成合力的,資金量大,且會經常交流,開會,調研,其實很多交易策略都會互相配合的
所以如果市場的這些主流資金決定了要運作某些板塊,那麽這些板塊就會大漲,基金的抱團就是這樣的一種行為
我們在選出了一個優質的企業以後,要判斷的就是市場主流資金的想法
遊資是天天在股市打遊擊的,也摸清他們的路數,因為他們買的也是很小眾的股票,散戶都是站隊的市場什麽火散戶就買什麽,大家隻要看看市場的主流是什麽就知道散戶會買什麽,這個也不需要去擔心
我們真正要去判斷和注意的就是主流大資金的想法,如果你和他們的想法是違背的就很難賺錢,尤其是很難賺到價值投資的錢,很難賺到大盤股,成分股的錢
各行各業其實都有被大資金關照的可能,隻不過頻率,時間長短不一樣,很多行業不錯,企業也不錯,但也處於業績下降的周期,大資金就暫時不會去做,也會故意不做,故意打壓,股價這樣還可以低一點,以後有了機會再漲起來賺的更多
這就為什麽說,你就算是做價值投資,也要做景氣度好的,做目前是賺錢越來越多的方向,不然很麻煩
就算是高股息的行業,如果開始調整,調整個2-3年,股價一樣腰斬,你如果不是很便宜的成本,你也難受
高股息又不是最近2-3年才火,為什麽之前沒什麽人關注,其實就是因為也有下跌的時候,跌起來也狠
你要真的是做價值投資,就不能不考慮這些,市場不喜歡的方向,暫時沒有機會的方向,也沒有見底的方向我是覺得不能亂買的
還有周期股,一些周期行業,每次在周期低點的時候,也會有主流資金來炒作個幾年年,然後再調整幾年年,循環往複
結合以上情況來看,我認為價值投資有2個好思路
1,買在差不多調整到位,跌的時間夠久,並且估值夠低,行情快要反轉的時候
2,買在上升趨勢,已經開始行業回暖,股價沒有那麽便宜,但剛剛走強不會停下來,可以繼續布局
最麻煩的就是剛剛開始下跌,已經漲了很多年,股價在高位的,這種最難做價值投資
第一個買點其實就是要符合——三低定律
股市低迷+股價低迷+行業,企業經營低迷
這個三低定律一旦實現,你買了最少是翻倍起步
股市低迷,你買在熊市,不需要最低點,相對低迷的股市買就行
一般來說3000點以下就是上證指數非常低迷的時候
行業低迷,就是行業剛剛好也調整了很多年,差不多要反轉了
企業的股價低迷,跌了很多年,但企業已經開始經營企穩,比行業整體情況要更好
這種買點不容易遇見,一旦出現買了其實可能很多年都不需要賣出,因為真的買的夠便宜,是價值投資很喜歡的買點
第二個買點買上升趨勢就是買確定性,放棄買在最低區域,節約時間,一般是一個行業啟動最少1-2年,前麵築底階段6個月-1年其實就可以看出來,就可以開始布局第二買點
這些都是價值投資者應該去思考的買點,隻有以上這兩種買點,是大資金喜歡的,大資金會布局的,如果是剛剛開始下跌的,其實大資金就在出貨,企業是好,行業是好,但人家已經做完了,你還想做價值投資,那肯定套你很久,要學會和大資金一樣的思維,才能做好價值投資
股市一定是在熊市——震蕩市——牛市——震蕩市——熊市之間無限轉換的
隻有新手才會認為股市牛了就一直牛,熊了就一直熊
想買的便宜一點,不僅僅要學會以上這些思路,還要懂人性
人在興奮,樂觀的時候都會把股價炒作的超過其價值
人在悲觀,恐慌的時候,也會把股價賣到遠遠低估其價值
我們作為聰明的投資者就是要把握人性的這種特點
盡可能珍惜熊市,行業調整比較久,企業調整比較久的時候去挖掘機會
可以是曙光前的挖掘,也可以是曙光初現的挖掘,都可以,都算是價值投資,都算是在挖掘便宜的機會
牛市,行業又火爆,股票又火爆,怎麽可能便宜?
不便宜就不是價值投資就是投機就是短線博弈了,就是題材熱點博弈了
把這些想清楚了,才會明白價值投資應該怎麽玩,而不是說好公司,無腦買,一直持有就是價值投資
如果結合倉位控製,那會做的更好,買的便宜,還控製好倉位,基本上等於高勝率,接近穩贏
大家可以多看看滬深300,中證a500,市值100億以上的企業,多尋找尋找低位的,或者曙光初現的機會去挖掘
這種比較容易賺錢,適合喜歡做價值投資,想持有時間長久一點的投資者
大家的各種支持都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今天是堅持寫複盤筆記的第1177天【每日打卡】
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是穩定的情緒和沉穩的性格,這些比過人的天賦更重要
謹記:貪念起,萬念俱灰!
控製住了風險,利潤會隨之而來
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
求時十之一,丟時十之九
個人倉位情況【不推薦模仿】
總倉位:66%
所有倉位未來短期都可能賣出,切勿參考!
而且很多朋友要回家過年了,開始準備過年,忙前忙後的,也無心看盤,不少朋友都留言說最近就控製好倉位暫時不做了,閑錢在利率高的時候買了國債逆回購,其他有什麽事情都等年後再說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雖然年前可能沒什麽朋友看文章,但我可能會堅持完成複盤,並且過年期間有時間也會繼續做一些分享,大家有時間可以來看看
行情方麵的判斷暫時沒有什麽變化,還是在3300-3150區間震蕩,暫時不認為可以直接開啟新的上漲行情,如果可以再探底幾波會更加紮實,所以這段時間行情漲起來我沒有去加倉,反而是倉位小幅下降了一點,兌現了一些利潤出來
如果年前繼續拉升,還會繼續減倉,如果有之前殺跌大膽越跌越買的朋友,目前有不錯收益的,也可以兌現一部分利潤出來,剛剛好過年,可以做一些證轉銀,這樣會比較好
證轉銀就是把股市裏麵的錢轉出來自己花,享受生活,多體驗證轉銀的快樂,才能感受到投資的真諦,千萬不要一輩子隻懂得往股市打錢,那相當於被賭性束縛,一直被投資控製
一定不能忘記,投資就是來賺錢的,就是讓生活越來越好的,在股市賺錢了就應該反哺生活,就一個證轉銀拿出來享受,並且不斷的這樣做,最終實現股市裏麵的錢都是從股市賺來的,這一點千萬千萬不要忘記
實現了0成本投資以後,再不斷的證轉銀,你才會真正懂得什麽是投資,對風險,機會,倉位控製這些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理解
從這一步開始,你的投資才能算是事業,算是做出來了一些成就,如果一直用自己的錢投資,還一直投錢進去,總是看不見回過頭,你都沒花過股市的一份錢,天天累死累活被股市賺錢,那這樣的投資是非常非常失敗
有些投資者在股市賺了挺多,但舍不得花,總想再多賺,也舍不得把本金拿出來,就巴不得股市裏麵錢越來越多,自己身邊都不留錢,這種風險就很大,還是心態不好,並且貪欲太大,最終肯定會經曆大虧,虧到清醒為止
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彎路,一開始就樹立健康的投資目標,正視貪婪和恐懼
也祝大家早日把投資做成事業,生活越來越好
開盤表現一般般,有點平淡,如果可以多跌一點會考慮加倉
無懼下跌,關鍵看能不能多給點機會
實戰投資策略
昨天交易策略沒有什麽變化,繼續獲利了結港股和a股,有買有賣,隻不過最近都沒有怎麽下跌,所以買回來的空間不大,所以總倉位不斷在下降,但還是沒有偏離太多70%,變化也不算太大
最近一段時間收益比較大的是港股和新興行業,有朋友問,什麽股票,什麽企業是我會長期持有的?
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因為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認為企業還有成長空間,我自己非常看好,我就會繼續持有
或者是股息率非常好,一直在5%以上,企業也沒有大問題我也一直持有
亦或者我買的很便宜,確實不可能再跌回來,已經通過分紅實現負成本了,當然我也會繼續持有
這些是我不想做短線的,就像我去年多次和大家聊過的港股持有了2年左右的盲盒龍頭企業,我認為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就不想獲利了結,想多吃有一段時間看看,除非什麽時候確實經營不太行了,暴雷了再一口氣賣出
還有就是我在很多年買的一些高股息企業,他們現在挺多現在業績沒有特別好,但股息不錯,買的早,沒有成本壓力,我覺得賣出也沒什麽意思,長期股息穩定,就和發工資和養老金一樣,挺舒服,這種底倉大概有30%左右,我也會一直持有
去年也買了一些比較看好的股票,成本沒有那麽低,但目前還在5%以上股息,我也沒有著急獲利了結,這就是為什麽我不會去空倉,最起碼也會有30%-40%左右倉位,因為我一直手裏就有不少長期布局的倉位,不會參與短期的高拋低吸
就拿黃金etf,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紅利etf這種類型的長期投資品種來說,我也不會去做波段,最多是覺得貴了不買,停止定投,但不會去做什麽波段,不是什麽資產都需要總是動來動去,資產的熟悉不一樣,投資的策略不一樣
最近盈利比較好的新興行業,成長科技就經常高拋低吸,為什麽?
因為沒什麽股息,也可以說根本沒有股息,說明企業不是非常賺錢
他們雖然是高科技,雖然淨利潤不錯,但不能分紅就不怎麽賺錢,賺錢以後可能要繼續投資買資產,也可能賺的應收賬款,以後收不回來還要減值,所以我是很明白的,他們是科技,是熱點,是有題材,但賺錢了就跑,我很清楚他們什麽水平,基本麵怎麽樣,這種就不可能長期持有
包括很多ai有關的,高端製造有關的,其實也就是一個概念,市場熱了,有人相信,有人玩,有成交量,可以找到對應的上市公司我覺得還可以就試一試,做好止損,錯了就馬上跑,賺錢了也找機會獲利了結
因為這些概念有可能5-10年都不可能實現,或者根本就賺不到錢,這些無所謂,炒作這些的資金大家也沒有想過他們真的可以賺錢,大家都是在博弈,博弈就不要想那麽多基本麵,就是看消息麵有沒有關係,有關係,有空間,有資金關注就可以試一試
這是我做短線博弈的核心,長線投資才是股息,企業發展,行業發展的問題,有時候有朋友可能會搞混長期投資和短線投資
總是希望有一個企業什麽都好,什麽都確定,還短線是熱點可以大漲,那很難,因為什麽都看清楚了就沒有什麽爆發力了,沒有想象空間了
按照我自己短線博弈的經驗來看,就是那種算不出來業績的高科技題材可能出現3-5倍的大牛股,甚至在牛市漲10-20倍
因為你沒辦法證偽,你沒有證據去證明到底能不能賺錢,但是確實從科技角度,從社會發展角度是好方向,企業也確實有點關係,這種就是最完美的妖股,我比較喜歡這種去做短線
什麽都搞清楚了,一下子就知道了大概未來淨利潤,那估值不就都知道了?
假如說一算估值30倍以上市盈率,甚至100以上,那還怎麽玩?或者算起來業績好,但又不分紅,也沒有長線資金喜歡
懂博弈的投資者,不是很喜歡太清晰的熱點,不然就很難去做,我個人第一桶金是做短線博弈,套利起家的,也比較喜歡玩這些,所以聊這些比較多,每天也會盡可能的把市場上最新的熱點和大家聊一聊
我明白這些東西風險大,不是讓大家去玩,而且我知道有朋友也喜歡這些,也對這些感興趣,所以我總會提一提
這就像很多新手投資者比較喜歡etf一樣,喜歡寬基一樣,我自己雖然這方麵倉位不會特別高,但我也堅持每天多提,也是考慮到了這方麵有朋友想聽
就是盡可能都複盤到位,讓不同投資者有收獲,具體做什麽,關注什麽,投資什麽,這些大家自己去安排
都有不一樣的玩法,不能說對錯,能賺錢就是對的,適合自己的就是對的
如果是短線博弈我其實根本不怎麽看未來業績問題,而是短期邏輯是不是到位,有沒有人玩,有沒有人接盤,國外市場是不是也火
確定了國內外都有人玩,邏輯不錯,有人接盤,我就會試一試,無所謂什麽熱點,什麽科技,都可以,有人相信,買了以後,有人高價買走我的籌碼就可以了
這個是短線博弈的思路,如果大家沒辦法習慣這樣做,就隻能多從長期入手,多考慮股息,企業未來長期發展,企業長期自由現金流這些入手去研究
實戰經驗分享
昨天有朋友專門谘詢怎麽做價值投資,我想詳細再聊聊
如果有一個上市公司,產品競爭力很強,品牌價值很高,在行業內是絕對的龍頭,並且這個行業沒有問題,每年的行業需求空間穩步增長
接下去就應該做財務報表的全麵分析,假如這個企業財務報表沒有異常,沒有問題,剩下就是買賣點的問題
很多投資者朋友企業選對了,最終還是虧錢,可能還是對一些交易,資金方麵的判斷出現了錯誤
股價上漲是需要資金推動的,再好的股票,沒有資金買,也不會漲,這個是先決條件,資金又分為幾大塊
人數最多的是散戶,有2億個賬號,但是很分散,很難形成合力,都是各自為戰,這一類資金不重要,因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並不會合力的買賣,就對市場沒有那麽大的衝擊,基本上都是在追漲殺跌
遊資,這一類資金不是主流資金,但也有一些實力,主要靠造勢,短期炒作賺錢,喜歡控盤一些小市值股票坐莊賺錢
主流大資金才是真正可以影響市場的資金,指數的成分股,大盤股基本上都是大資金在主導股價的方向
他們是會形成合力的,資金量大,且會經常交流,開會,調研,其實很多交易策略都會互相配合的
所以如果市場的這些主流資金決定了要運作某些板塊,那麽這些板塊就會大漲,基金的抱團就是這樣的一種行為
我們在選出了一個優質的企業以後,要判斷的就是市場主流資金的想法
遊資是天天在股市打遊擊的,也摸清他們的路數,因為他們買的也是很小眾的股票,散戶都是站隊的市場什麽火散戶就買什麽,大家隻要看看市場的主流是什麽就知道散戶會買什麽,這個也不需要去擔心
我們真正要去判斷和注意的就是主流大資金的想法,如果你和他們的想法是違背的就很難賺錢,尤其是很難賺到價值投資的錢,很難賺到大盤股,成分股的錢
各行各業其實都有被大資金關照的可能,隻不過頻率,時間長短不一樣,很多行業不錯,企業也不錯,但也處於業績下降的周期,大資金就暫時不會去做,也會故意不做,故意打壓,股價這樣還可以低一點,以後有了機會再漲起來賺的更多
這就為什麽說,你就算是做價值投資,也要做景氣度好的,做目前是賺錢越來越多的方向,不然很麻煩
就算是高股息的行業,如果開始調整,調整個2-3年,股價一樣腰斬,你如果不是很便宜的成本,你也難受
高股息又不是最近2-3年才火,為什麽之前沒什麽人關注,其實就是因為也有下跌的時候,跌起來也狠
你要真的是做價值投資,就不能不考慮這些,市場不喜歡的方向,暫時沒有機會的方向,也沒有見底的方向我是覺得不能亂買的
還有周期股,一些周期行業,每次在周期低點的時候,也會有主流資金來炒作個幾年年,然後再調整幾年年,循環往複
結合以上情況來看,我認為價值投資有2個好思路
1,買在差不多調整到位,跌的時間夠久,並且估值夠低,行情快要反轉的時候
2,買在上升趨勢,已經開始行業回暖,股價沒有那麽便宜,但剛剛走強不會停下來,可以繼續布局
最麻煩的就是剛剛開始下跌,已經漲了很多年,股價在高位的,這種最難做價值投資
第一個買點其實就是要符合——三低定律
股市低迷+股價低迷+行業,企業經營低迷
這個三低定律一旦實現,你買了最少是翻倍起步
股市低迷,你買在熊市,不需要最低點,相對低迷的股市買就行
一般來說3000點以下就是上證指數非常低迷的時候
行業低迷,就是行業剛剛好也調整了很多年,差不多要反轉了
企業的股價低迷,跌了很多年,但企業已經開始經營企穩,比行業整體情況要更好
這種買點不容易遇見,一旦出現買了其實可能很多年都不需要賣出,因為真的買的夠便宜,是價值投資很喜歡的買點
第二個買點買上升趨勢就是買確定性,放棄買在最低區域,節約時間,一般是一個行業啟動最少1-2年,前麵築底階段6個月-1年其實就可以看出來,就可以開始布局第二買點
這些都是價值投資者應該去思考的買點,隻有以上這兩種買點,是大資金喜歡的,大資金會布局的,如果是剛剛開始下跌的,其實大資金就在出貨,企業是好,行業是好,但人家已經做完了,你還想做價值投資,那肯定套你很久,要學會和大資金一樣的思維,才能做好價值投資
股市一定是在熊市——震蕩市——牛市——震蕩市——熊市之間無限轉換的
隻有新手才會認為股市牛了就一直牛,熊了就一直熊
想買的便宜一點,不僅僅要學會以上這些思路,還要懂人性
人在興奮,樂觀的時候都會把股價炒作的超過其價值
人在悲觀,恐慌的時候,也會把股價賣到遠遠低估其價值
我們作為聰明的投資者就是要把握人性的這種特點
盡可能珍惜熊市,行業調整比較久,企業調整比較久的時候去挖掘機會
可以是曙光前的挖掘,也可以是曙光初現的挖掘,都可以,都算是價值投資,都算是在挖掘便宜的機會
牛市,行業又火爆,股票又火爆,怎麽可能便宜?
不便宜就不是價值投資就是投機就是短線博弈了,就是題材熱點博弈了
把這些想清楚了,才會明白價值投資應該怎麽玩,而不是說好公司,無腦買,一直持有就是價值投資
如果結合倉位控製,那會做的更好,買的便宜,還控製好倉位,基本上等於高勝率,接近穩贏
大家可以多看看滬深300,中證a500,市值100億以上的企業,多尋找尋找低位的,或者曙光初現的機會去挖掘
這種比較容易賺錢,適合喜歡做價值投資,想持有時間長久一點的投資者
大家的各種支持都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今天是堅持寫複盤筆記的第1177天【每日打卡】
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是穩定的情緒和沉穩的性格,這些比過人的天賦更重要
謹記:貪念起,萬念俱灰!
控製住了風險,利潤會隨之而來
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
求時十之一,丟時十之九
個人倉位情況【不推薦模仿】
總倉位:66%
所有倉位未來短期都可能賣出,切勿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