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平原本還在寒冬臘月中騷包地搖著摺扇等著蕭子衿猜,這下是一口口水噎住,猛咳起來:「王爺,你們就不能想要點別的嗎?」
邱瑩聞言不大樂意:「送頭怎麽不好了?人頭既是軍功!你去問問西北三州誰能不喜歡別人送頭?」
江海平:「……」
行吧,你們喜歡就好。
他打開手邊的木箱,又解開了束著口的麻袋,伸手抓了一把,白花花的大米自他手縫間落下。
蕭子衿果然如他所預料,眼睛一亮。
「三十八車糧食,十車草料。」
「我潮州江氏,傾全族之力,助王爺你護城安邦。」
一段時間的打仗下來,三州的糧草軍備確實已經所剩無幾,江海平這下倒真是及時雨。
不光是蕭子衿,連軍中幾個大老粗都明顯對江家的人態度好了不止一點,吃飯時候還給他們多打了兩碗米飯,撐得江海平肚皮溜圓,險些滾著離開,最後還是被家將們給扶上了馬車的。
蕭子衿並未留他,江家能送糧草已經出乎了他的意料,更多的並不做強求。
更何況那些家將即便是留在了軍中也就是多幾個稍微魁梧點的沙包,送上戰場不過是讓他們去死罷了。
他幾口就吃完了飯,隨後獨自去了傷兵營看望負傷的士兵。
床位滿滿當當,秦箏和邱瑩先他了一步,這會兒一個坐在傷員的床側替軍醫摁住了人,一個百無聊賴地站在門旁吹著不成調子的小口哨——聽得蕭子衿腦殼突突地疼。
「前兩日不是還有意見,這會兒沒了?」
蕭子衿隨口問。
邱瑩立刻站好,抬手尷尬地摸摸自己後脖頸:「這不是……那會兒不認識嘛。」
「如今大家也是共患難過了。」她貼近蕭子衿,又小聲說,「我前兩日還看到她在晚上給重傷不好動彈的傷兵清洗髒褥子。」
邱瑩「嘖」了一聲:「本來以為是個花瓶,沒想到能做到這種地步,是我之前多想了。」
聽她這麽說蕭子衿有些欣慰。
軍中最忌各有私心,相互提防,尤其是如今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
能同心協力,自然就是最好的。
聽到動靜又見他進來,不少士兵掙紮著想要從床鋪上爬起身。
「王爺……」
「王爺!」
「王爺——」
軍醫眼看著眼前的病患要下床,氣得火冒三丈:「你你你亂動什麽呢!!」
蕭子衿隨手摁住了一個:「給本王好好躺著。」
原先還鬧騰的傷患們齊刷刷在床上不動了。
被蕭子衿摁住的是個十七八出頭的少年,左手撐在床位上,右手隻剩下了手肘的上半部分,被包了繃帶止了血,但還是能看到周圍沾上了不少的血跡。
「王爺。」
蕭子衿拍了拍他的左肩,放輕了聲音:「辛苦了,好好養傷。」
少年抬起頭,雙目明亮,殷切問:「我們完成任務了嗎?」
旁邊的一圈人頓時都看向了蕭子衿。
蕭子衿在他們注視下一頷首:「多虧了你們。」
幾人臉上頓時露出了藏不住的燦爛笑意。
「太好了。」少年紅著眼眶喃喃自語,「阿爹阿娘你們看到了嗎,我沒給我們老張家丟人。」
秦箏看著身側也沒忍住紅了鼻子的士兵,嘆了口氣,抬手掀開他的被褥,給他擦了擦隻剩下半截的右腿,揉了兩下,防止他的腿部肌肉因為過久沒活動而萎縮。
蕭子衿在裏頭轉了一圈,把每個人都安慰了一遍,這才準備離開,離開的時候還把邱瑩叫走了。
邱瑩跟在他身後,隨他穿過已經開始訓練的校場。
不少士兵這會兒身上臉上還帶著傷口,但沒一人偷奸耍滑渾水摸魚,所有人都很認真,甚至沒啥人注意到從後麵走過的蕭子衿和邱瑩。頭上包著白紗布,臉上稚氣未脫的小士兵「哈」地一下出槍轉身,餘光瞥見了走過的邱瑩,剛要叫出聲就看邱瑩沖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又比了個大拇指。
小士兵見過她幾次,也聽過她的大名,被她表揚了有些興奮又雀躍,然而再一看她已經隻剩下了遠遠的背影。
「我收到了方詩來信說是近日便能到,」蕭子衿邊走邊囑咐,「這幾日滄州的邊防要加嚴,一定得拖到方家軍支援。」
「王爺你就放心吧。」邱瑩道,「剛才我已經將沒剩多少人的幾隊併入了其他列隊,重新安排好了巡防和盯梢的人數,飛鳶也分為兩隊隨時在角樓待命。」
蕭子衿沉吟片刻:「滄州通往晉州的永彰橋額外派人看守,無論誰人靠近,一律攔下。」
邱瑩有些猶豫:「可晉州前有天險靈澤山,又正好處在渡河湍急之段,十三部落的人便是會飛也過不去吧?」她頓住,「王爺你是怕——」
蕭子衿沒有反駁,算是默認:「如今十三部落占上風,誰能保證不會有人異心陡生?隻要能活下去,有的是人不擇手段,防著點吧。若是一切如常……你就當是我多心了。」
邱瑩知道他說的是理,現在長了眼睛的都能看出兩方形勢對於元國來說並不樂觀,況且自武帝嚴政到如今幼帝無道,免不了有人覺得投靠十三部落更有前途也過得更好。
人心難測,特別是麵對生死的時候,什麽都有可能發生。
隻是她心裏到底不平,眾多將士拋頭顱灑熱血,不是為了防著自己人的。
邱瑩聞言不大樂意:「送頭怎麽不好了?人頭既是軍功!你去問問西北三州誰能不喜歡別人送頭?」
江海平:「……」
行吧,你們喜歡就好。
他打開手邊的木箱,又解開了束著口的麻袋,伸手抓了一把,白花花的大米自他手縫間落下。
蕭子衿果然如他所預料,眼睛一亮。
「三十八車糧食,十車草料。」
「我潮州江氏,傾全族之力,助王爺你護城安邦。」
一段時間的打仗下來,三州的糧草軍備確實已經所剩無幾,江海平這下倒真是及時雨。
不光是蕭子衿,連軍中幾個大老粗都明顯對江家的人態度好了不止一點,吃飯時候還給他們多打了兩碗米飯,撐得江海平肚皮溜圓,險些滾著離開,最後還是被家將們給扶上了馬車的。
蕭子衿並未留他,江家能送糧草已經出乎了他的意料,更多的並不做強求。
更何況那些家將即便是留在了軍中也就是多幾個稍微魁梧點的沙包,送上戰場不過是讓他們去死罷了。
他幾口就吃完了飯,隨後獨自去了傷兵營看望負傷的士兵。
床位滿滿當當,秦箏和邱瑩先他了一步,這會兒一個坐在傷員的床側替軍醫摁住了人,一個百無聊賴地站在門旁吹著不成調子的小口哨——聽得蕭子衿腦殼突突地疼。
「前兩日不是還有意見,這會兒沒了?」
蕭子衿隨口問。
邱瑩立刻站好,抬手尷尬地摸摸自己後脖頸:「這不是……那會兒不認識嘛。」
「如今大家也是共患難過了。」她貼近蕭子衿,又小聲說,「我前兩日還看到她在晚上給重傷不好動彈的傷兵清洗髒褥子。」
邱瑩「嘖」了一聲:「本來以為是個花瓶,沒想到能做到這種地步,是我之前多想了。」
聽她這麽說蕭子衿有些欣慰。
軍中最忌各有私心,相互提防,尤其是如今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
能同心協力,自然就是最好的。
聽到動靜又見他進來,不少士兵掙紮著想要從床鋪上爬起身。
「王爺……」
「王爺!」
「王爺——」
軍醫眼看著眼前的病患要下床,氣得火冒三丈:「你你你亂動什麽呢!!」
蕭子衿隨手摁住了一個:「給本王好好躺著。」
原先還鬧騰的傷患們齊刷刷在床上不動了。
被蕭子衿摁住的是個十七八出頭的少年,左手撐在床位上,右手隻剩下了手肘的上半部分,被包了繃帶止了血,但還是能看到周圍沾上了不少的血跡。
「王爺。」
蕭子衿拍了拍他的左肩,放輕了聲音:「辛苦了,好好養傷。」
少年抬起頭,雙目明亮,殷切問:「我們完成任務了嗎?」
旁邊的一圈人頓時都看向了蕭子衿。
蕭子衿在他們注視下一頷首:「多虧了你們。」
幾人臉上頓時露出了藏不住的燦爛笑意。
「太好了。」少年紅著眼眶喃喃自語,「阿爹阿娘你們看到了嗎,我沒給我們老張家丟人。」
秦箏看著身側也沒忍住紅了鼻子的士兵,嘆了口氣,抬手掀開他的被褥,給他擦了擦隻剩下半截的右腿,揉了兩下,防止他的腿部肌肉因為過久沒活動而萎縮。
蕭子衿在裏頭轉了一圈,把每個人都安慰了一遍,這才準備離開,離開的時候還把邱瑩叫走了。
邱瑩跟在他身後,隨他穿過已經開始訓練的校場。
不少士兵這會兒身上臉上還帶著傷口,但沒一人偷奸耍滑渾水摸魚,所有人都很認真,甚至沒啥人注意到從後麵走過的蕭子衿和邱瑩。頭上包著白紗布,臉上稚氣未脫的小士兵「哈」地一下出槍轉身,餘光瞥見了走過的邱瑩,剛要叫出聲就看邱瑩沖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又比了個大拇指。
小士兵見過她幾次,也聽過她的大名,被她表揚了有些興奮又雀躍,然而再一看她已經隻剩下了遠遠的背影。
「我收到了方詩來信說是近日便能到,」蕭子衿邊走邊囑咐,「這幾日滄州的邊防要加嚴,一定得拖到方家軍支援。」
「王爺你就放心吧。」邱瑩道,「剛才我已經將沒剩多少人的幾隊併入了其他列隊,重新安排好了巡防和盯梢的人數,飛鳶也分為兩隊隨時在角樓待命。」
蕭子衿沉吟片刻:「滄州通往晉州的永彰橋額外派人看守,無論誰人靠近,一律攔下。」
邱瑩有些猶豫:「可晉州前有天險靈澤山,又正好處在渡河湍急之段,十三部落的人便是會飛也過不去吧?」她頓住,「王爺你是怕——」
蕭子衿沒有反駁,算是默認:「如今十三部落占上風,誰能保證不會有人異心陡生?隻要能活下去,有的是人不擇手段,防著點吧。若是一切如常……你就當是我多心了。」
邱瑩知道他說的是理,現在長了眼睛的都能看出兩方形勢對於元國來說並不樂觀,況且自武帝嚴政到如今幼帝無道,免不了有人覺得投靠十三部落更有前途也過得更好。
人心難測,特別是麵對生死的時候,什麽都有可能發生。
隻是她心裏到底不平,眾多將士拋頭顱灑熱血,不是為了防著自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