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蘊秀笑意不達眼底,「桑梓故人,自然認得。」
讀書人走到這一步自會追逐些名聲,這些青年宴罷便趕了過來,似乎也有加入的趨勢,開始圍觀起小童學習的教材教具來。安蘊秀樂得如此,便陪著介紹兩句,也聽他們說了許多宴上見聞,哪位醉酒後耍了酒瘋,誰辦了好差事風頭正盛,甚至還有幾個被榜下捉婿的。
說著說著,又提起了宴上所知的另一樁事。
周遭氣息略微沉凝,娃娃臉青年語氣嚴肅:「聽說啊,今年這批進士,多半要被外派。」
安蘊秀有些疑惑:「外派豈非很正常?」以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留在京城為官啊。
「今年不一樣。」又有人湊上來,壓低聲音道,「今年,西邊有了好大的空缺。」
「西北本就是苦寒之地,又與大淵接壤,近年來不甚太平。告老還鄉的,稱病請辭的,擢升的,調遣東南的,五花八門。方才在宴上我也算聽明白了,朝廷要重新委任西北官員,人選十有八成會落到我們身上。」
「在京中站穩腳跟的咱們比不了,同年中有權有勢的也自有運作之法,可不就剩我們了?你瞧那落墨公子——」
話未說完便被身邊同窗撞了一下。
落墨公子,徐開榮嘛。
安蘊秀眯了眯眼,順著噤聲的眾人的目光轉過身去,就看見徐開榮搖著摺扇出現在巷口。
落墨答卷之事本就令眾人不齒,沒想到這事還能被壓下去,而徐開榮低調了那段時日後,亦恢復了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他們心知徐開榮必定不會被外派,連帶著跟他交好的李明知也沾了光,現在都能在宴席上說得上話了。而自己卻依舊前途未卜,若真被外派西北,且不說政績難掙回京無望,什麽時候遇上動亂丟了小命也說不定。
眾人不免心有戚戚,也正是因為憂心此事,才會在聽說巷間教學後匆匆趕來,除了滿腔熱血,亦是隱秘地希望能掙些名聲保全自己。
徐開榮負手走上前來,輕蔑地瞟了一圈敢怒不敢言的眾人,目光最後落在安蘊秀身上。這是他第一次坦然麵對這位死而復生的同窗,語氣依然有些僵硬:「蘊林巷間教學美名遠播,我可是老早就聽說了。」
安蘊秀還沒忘記指點眾人來此的是李明知:「還得多謝徐兄李兄替我傳了這美名才是。」
「……」徐開榮麵色一僵,陰陽怪氣道,「不妨事,既是美名,自當傳揚。摸索些經驗,將來任一方父母官時開啟民智也方便得多。」
眾人在他們二人之間來回瞟著,自是聽出了話中不睦。開啟民智,這話說得好像要將安蘊林發配到蠻荒之地一樣。
「開榮,不可妄言。」
一位老者的聲音傳來,徐開榮立刻變了神色,轉身迎上去。眾人隻見是一個鬚髮盡白的老人,被侍從一左一右地攙扶著,身後則浩浩蕩蕩地跟著許多學子。為首的兩個眾人都認識,一個是聲名鵲起的江抒懷,另一個則是出手闊綽的田鵬程。
徐開榮走到老者麵前,亦是一副無比恭謙的模樣,躬身垂首聆聽示下。周遭默然半晌,忽然有人道:「那位是洪老太爺!」
洪老太爺?
在府中頤養天年的洪太師並不容易見到,可年輕時叱吒朝堂的洪永壽確是人人皆知。他們還知道,如今掌管官員選調任命的吏部權臣,正是他的兒子。
眾人頓時如夢初醒,紛紛拜見。
在一眾彎腰行禮的學子中,直挺挺站著的安蘊秀極為顯眼。徐開榮道:「會元這是哪家的道理?」
安蘊秀垂下眼瞼。
方才看到江抒懷,她恍惚間以為他被洪家挾持了,袖中的手攥緊又鬆開,臨了還是得向明知道不懷好意的人彎下腰:「晚生見過洪太師。」
她鞠躬的方向,江抒懷依舊無甚反應,倒是田鵬程朝這邊瞟了一眼,嫌惡一般地哼了聲。
田鵬程自入京以來便熱衷於交友送禮,同窗之間的花銷一應包攬不說,住處附近幾條街的人都塞過荷包。學子們顧惜名聲大多婉拒,行止間更是不約而同地多了幾分蔑視,輕飄飄地評價一句商人做派。
可他送著送著,竟然送到了洪家麵前,得以在權貴跟前時常露臉。眾人自然羨慕不已,卻也隻能酸溜溜地說一句走大運了。
可得了這般好處,田鵬程臉色反而越來越臭。如今都能陪著老太爺一起出行了,他還是梗著個脖子不成體統,簡直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片靜默中,洪永壽朝安蘊秀抬了抬手:「開榮心直口快,你莫要在意。以你之才,當留在京中為天子盡忠才對,怎能外派?」
安蘊秀:「……」
合著你跟徐開榮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想讓我與眾為敵啊?
以往交鋒皆是坐鎮後方,她這也是頭一次見洪太師,鬚髮盡白麵貌和藹,心倒是挺黑。這話一出,方才還熱絡地湊上來抱團取暖的同年,看向自己的眼神明顯微妙起來。
「太師抬愛了,貢生之中人才輩出,皆懷報國之念;若京外有需,晚生亦在所不辭。」
「老夫喜歡你。」洪太師笑答,仿佛真是欣賞後生的前輩,「以你之才,即便狀元也是當得的,一甲三名入翰林院是慣例,自然不會外派。」
圍在安蘊秀身邊的學子不著痕跡地後退兩步。
慣常不出門的洪太師親臨足以引起各方側目,老爺子大庭廣眾之下開了金口,眾人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安蘊林,是洪氏一族要保的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讀書人走到這一步自會追逐些名聲,這些青年宴罷便趕了過來,似乎也有加入的趨勢,開始圍觀起小童學習的教材教具來。安蘊秀樂得如此,便陪著介紹兩句,也聽他們說了許多宴上見聞,哪位醉酒後耍了酒瘋,誰辦了好差事風頭正盛,甚至還有幾個被榜下捉婿的。
說著說著,又提起了宴上所知的另一樁事。
周遭氣息略微沉凝,娃娃臉青年語氣嚴肅:「聽說啊,今年這批進士,多半要被外派。」
安蘊秀有些疑惑:「外派豈非很正常?」以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留在京城為官啊。
「今年不一樣。」又有人湊上來,壓低聲音道,「今年,西邊有了好大的空缺。」
「西北本就是苦寒之地,又與大淵接壤,近年來不甚太平。告老還鄉的,稱病請辭的,擢升的,調遣東南的,五花八門。方才在宴上我也算聽明白了,朝廷要重新委任西北官員,人選十有八成會落到我們身上。」
「在京中站穩腳跟的咱們比不了,同年中有權有勢的也自有運作之法,可不就剩我們了?你瞧那落墨公子——」
話未說完便被身邊同窗撞了一下。
落墨公子,徐開榮嘛。
安蘊秀眯了眯眼,順著噤聲的眾人的目光轉過身去,就看見徐開榮搖著摺扇出現在巷口。
落墨答卷之事本就令眾人不齒,沒想到這事還能被壓下去,而徐開榮低調了那段時日後,亦恢復了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他們心知徐開榮必定不會被外派,連帶著跟他交好的李明知也沾了光,現在都能在宴席上說得上話了。而自己卻依舊前途未卜,若真被外派西北,且不說政績難掙回京無望,什麽時候遇上動亂丟了小命也說不定。
眾人不免心有戚戚,也正是因為憂心此事,才會在聽說巷間教學後匆匆趕來,除了滿腔熱血,亦是隱秘地希望能掙些名聲保全自己。
徐開榮負手走上前來,輕蔑地瞟了一圈敢怒不敢言的眾人,目光最後落在安蘊秀身上。這是他第一次坦然麵對這位死而復生的同窗,語氣依然有些僵硬:「蘊林巷間教學美名遠播,我可是老早就聽說了。」
安蘊秀還沒忘記指點眾人來此的是李明知:「還得多謝徐兄李兄替我傳了這美名才是。」
「……」徐開榮麵色一僵,陰陽怪氣道,「不妨事,既是美名,自當傳揚。摸索些經驗,將來任一方父母官時開啟民智也方便得多。」
眾人在他們二人之間來回瞟著,自是聽出了話中不睦。開啟民智,這話說得好像要將安蘊林發配到蠻荒之地一樣。
「開榮,不可妄言。」
一位老者的聲音傳來,徐開榮立刻變了神色,轉身迎上去。眾人隻見是一個鬚髮盡白的老人,被侍從一左一右地攙扶著,身後則浩浩蕩蕩地跟著許多學子。為首的兩個眾人都認識,一個是聲名鵲起的江抒懷,另一個則是出手闊綽的田鵬程。
徐開榮走到老者麵前,亦是一副無比恭謙的模樣,躬身垂首聆聽示下。周遭默然半晌,忽然有人道:「那位是洪老太爺!」
洪老太爺?
在府中頤養天年的洪太師並不容易見到,可年輕時叱吒朝堂的洪永壽確是人人皆知。他們還知道,如今掌管官員選調任命的吏部權臣,正是他的兒子。
眾人頓時如夢初醒,紛紛拜見。
在一眾彎腰行禮的學子中,直挺挺站著的安蘊秀極為顯眼。徐開榮道:「會元這是哪家的道理?」
安蘊秀垂下眼瞼。
方才看到江抒懷,她恍惚間以為他被洪家挾持了,袖中的手攥緊又鬆開,臨了還是得向明知道不懷好意的人彎下腰:「晚生見過洪太師。」
她鞠躬的方向,江抒懷依舊無甚反應,倒是田鵬程朝這邊瞟了一眼,嫌惡一般地哼了聲。
田鵬程自入京以來便熱衷於交友送禮,同窗之間的花銷一應包攬不說,住處附近幾條街的人都塞過荷包。學子們顧惜名聲大多婉拒,行止間更是不約而同地多了幾分蔑視,輕飄飄地評價一句商人做派。
可他送著送著,竟然送到了洪家麵前,得以在權貴跟前時常露臉。眾人自然羨慕不已,卻也隻能酸溜溜地說一句走大運了。
可得了這般好處,田鵬程臉色反而越來越臭。如今都能陪著老太爺一起出行了,他還是梗著個脖子不成體統,簡直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片靜默中,洪永壽朝安蘊秀抬了抬手:「開榮心直口快,你莫要在意。以你之才,當留在京中為天子盡忠才對,怎能外派?」
安蘊秀:「……」
合著你跟徐開榮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想讓我與眾為敵啊?
以往交鋒皆是坐鎮後方,她這也是頭一次見洪太師,鬚髮盡白麵貌和藹,心倒是挺黑。這話一出,方才還熱絡地湊上來抱團取暖的同年,看向自己的眼神明顯微妙起來。
「太師抬愛了,貢生之中人才輩出,皆懷報國之念;若京外有需,晚生亦在所不辭。」
「老夫喜歡你。」洪太師笑答,仿佛真是欣賞後生的前輩,「以你之才,即便狀元也是當得的,一甲三名入翰林院是慣例,自然不會外派。」
圍在安蘊秀身邊的學子不著痕跡地後退兩步。
慣常不出門的洪太師親臨足以引起各方側目,老爺子大庭廣眾之下開了金口,眾人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安蘊林,是洪氏一族要保的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