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洪次輔還將洪小姐京郊遇險拿來說事,非要橫插一腳,安排自己的人進來一同調查。」
宿淩聞言置筆,若有所思。
在這場交鋒中,宋鴻卓推出了江抒懷打頭陣,洪繼昌則使出了洪雲韶這張牌,唯有安蘊林隱去了姓名。宿淩回憶起他曾直言「推不推行皆與我無關」,如今竟真是一副不會管的架勢,糊弄宋鴻卓的差事。
洞察敏銳,明哲保身,無論在何種意義上,安蘊林都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大多有自己的想法,若想收服就必須用些手段,比如讓他自己碰碰壁,再比如趁他恍惚,先忽悠著上了賊船。
宿淩輕哂,襄王尊位同王朝一併傳承了數百年,習得的帝王之術分毫不少。眼下安蘊林止步不前,為成大事,自己本應毫不猶豫地將他推入棋局才是。
可不知為何,他竟然猶豫起來。
忽然道德感增強不想再使手段利用他?這很沒道理。宿淩回憶起自己將他留在瑾王府的行徑,本意是寬慰自己以前就這樣使過手段,腦海卻不受控製地浮現出了王府門前安蘊林披頭散髮的模樣。
「……」那是利用,可似乎也隱秘地契合了自己心中不可名狀的念想。
他的目光落在畫卷中的發冠上,沉默半晌,忽然抬腳往王府東南方向走去。
瑾王府占地不小,安蘊秀的住處正是在府中東南角。小院有一個文雅別致的名字,叫別塵。
見眼下夜幕降臨,安蘊秀放下書卷,起身點燃了一根蠟燭。室內逐漸被暖光籠罩,火苗輕微地跳了兩下,散發出一陣淡香。
這個時代的燭火不算便宜,隻不過身為皇親貴胄的宿淩根本沒把這點花銷放在眼裏,連蠟燭的蠟油都要挑個順心的香味,連帶著自己也能沾一沾光。她還記得那日夜間,丫鬟笑盈盈地呈上了一個木箱:「殿下見安公子徹夜苦讀實在辛苦,特贈寶蠟聊表心意,您夜間讀書時點上,莫傷了眼睛。」
這東西雖是尋常用途,工序卻複雜繁瑣,放在後世也算一件精巧的奢侈品了。雖說這可能隻是宿淩順嘴提一句的功夫,可到底是承了情,安蘊秀心知他雖然裝逼了點,倒也不是壞人。
門扉忽然被敲響,正念叨的人忽然出現,安蘊秀挑了挑眉,起身開門相迎:「殿下深夜來此,可有要事?」
我來探探自己對你究竟是什麽心思。
宿淩心說,開口卻道:「探得了些稅弊之事,猛然發覺安會元已許久未曾為此事奔波。如今江公子風頭正盛,你可會為此感到落寞?」
安蘊秀愣了一下,垂眸遮掩情緒:「落寞倒談不上,隻是偶爾會懷疑,我與他到底誰對誰錯。」
江抒懷溫和守正,哪怕投靠宋鴻卓一事存有私心,做的也都是利民的好事。而自己仇恨當頭,從來都是把利己排在首位,在發覺宋鴻卓不能給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後,投誠的心思已然動搖,故而呈送給宋鴻卓的捲軸平平無奇。
想到這兒,便不由自主地想到無辜慘死的平民有多可憐,而隻顧利己的自己又有多狹隘。安蘊秀有些惱,這人大半夜的不睡跑來跟自己說這些,像是誠心要讓自己失眠。
宿淩從未涉足她的臥房,如今也是規矩地站在門前,將她的所有情緒盡收眼底,才意味不明地接了句:「對與錯要看輸與贏,成王敗寇,勝者做的事自然是對的。」
這話,高高在上,矜貴傲慢。
安蘊秀聽著這等俯視天下的言論,雖知他說的不錯,但作為局中身不由己的棋子自然也不會與執棋者共情,將將生出的好感亦被現實的冷水沖刷。她的目光緩緩向上,落在宿淩的臉上。
心中那些不合時宜的懷疑再度冒了出來,她回想起曲春園那次,原本滿臉警惕的宋鴻卓在跟宿淩交談過後,就變得紅光滿麵、一副甚是開懷的模樣。如今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麵前這位不是什麽野心藩王或逍遙閑王,反而很對得起他的封號,是秉持著先人信念來匡扶社稷的。
隻不過之於自己,從來都是利用罷了。
宿淩覺得被她目光掠過的地方有些發燙,暗道自己慣常被萬眾矚目,不知為何會被她盯得這麽不自在。剛要開口,就見她越過自己走到了院中。
安蘊秀掩唇輕咳兩聲,抬起頭看月亮,早已發現自己似乎身處一個困局。
她與宋鴻卓接觸算是兩相選擇,拿不到想要的,轉身退出即可。而這位襄王設計自己入住瑾王府讓世人誤解,卻是在武斷地安排自己的去留。他要韜光養晦好對付危及江山的權臣,之於自己屢拋橄欖枝,皆是為了辦成他的事,卻從未考慮過自己的死活。
這等強迫獨斷的行徑,若放在以前,她必定扭頭就走絕不摻和。可近來京郊祖孫倆的身影時常入夢,江抒懷的聲聲質問也從未消散,再加上宿淩平時算得上關切的態度,她無處發泄,連質問都沒有理由,甚至心底隱隱猶豫,覺得隻要最終結果是好的,倒也不必太糾結過程中被推著走兩步。
可是,有些人大概天生就是孤家寡人的性情。
安蘊秀喃喃道:「我倒是有些惱自己這性格了。」
「當初初入京城時我不辭而別,殿下也沒有派人來抓,想必是存了旁觀的心思,要看我怎麽折騰。」她的聲音很輕,停頓好久才繼續道,「那便再等等吧。」
再等等吧。
讓我再試試最後一條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宿淩聞言置筆,若有所思。
在這場交鋒中,宋鴻卓推出了江抒懷打頭陣,洪繼昌則使出了洪雲韶這張牌,唯有安蘊林隱去了姓名。宿淩回憶起他曾直言「推不推行皆與我無關」,如今竟真是一副不會管的架勢,糊弄宋鴻卓的差事。
洞察敏銳,明哲保身,無論在何種意義上,安蘊林都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大多有自己的想法,若想收服就必須用些手段,比如讓他自己碰碰壁,再比如趁他恍惚,先忽悠著上了賊船。
宿淩輕哂,襄王尊位同王朝一併傳承了數百年,習得的帝王之術分毫不少。眼下安蘊林止步不前,為成大事,自己本應毫不猶豫地將他推入棋局才是。
可不知為何,他竟然猶豫起來。
忽然道德感增強不想再使手段利用他?這很沒道理。宿淩回憶起自己將他留在瑾王府的行徑,本意是寬慰自己以前就這樣使過手段,腦海卻不受控製地浮現出了王府門前安蘊林披頭散髮的模樣。
「……」那是利用,可似乎也隱秘地契合了自己心中不可名狀的念想。
他的目光落在畫卷中的發冠上,沉默半晌,忽然抬腳往王府東南方向走去。
瑾王府占地不小,安蘊秀的住處正是在府中東南角。小院有一個文雅別致的名字,叫別塵。
見眼下夜幕降臨,安蘊秀放下書卷,起身點燃了一根蠟燭。室內逐漸被暖光籠罩,火苗輕微地跳了兩下,散發出一陣淡香。
這個時代的燭火不算便宜,隻不過身為皇親貴胄的宿淩根本沒把這點花銷放在眼裏,連蠟燭的蠟油都要挑個順心的香味,連帶著自己也能沾一沾光。她還記得那日夜間,丫鬟笑盈盈地呈上了一個木箱:「殿下見安公子徹夜苦讀實在辛苦,特贈寶蠟聊表心意,您夜間讀書時點上,莫傷了眼睛。」
這東西雖是尋常用途,工序卻複雜繁瑣,放在後世也算一件精巧的奢侈品了。雖說這可能隻是宿淩順嘴提一句的功夫,可到底是承了情,安蘊秀心知他雖然裝逼了點,倒也不是壞人。
門扉忽然被敲響,正念叨的人忽然出現,安蘊秀挑了挑眉,起身開門相迎:「殿下深夜來此,可有要事?」
我來探探自己對你究竟是什麽心思。
宿淩心說,開口卻道:「探得了些稅弊之事,猛然發覺安會元已許久未曾為此事奔波。如今江公子風頭正盛,你可會為此感到落寞?」
安蘊秀愣了一下,垂眸遮掩情緒:「落寞倒談不上,隻是偶爾會懷疑,我與他到底誰對誰錯。」
江抒懷溫和守正,哪怕投靠宋鴻卓一事存有私心,做的也都是利民的好事。而自己仇恨當頭,從來都是把利己排在首位,在發覺宋鴻卓不能給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後,投誠的心思已然動搖,故而呈送給宋鴻卓的捲軸平平無奇。
想到這兒,便不由自主地想到無辜慘死的平民有多可憐,而隻顧利己的自己又有多狹隘。安蘊秀有些惱,這人大半夜的不睡跑來跟自己說這些,像是誠心要讓自己失眠。
宿淩從未涉足她的臥房,如今也是規矩地站在門前,將她的所有情緒盡收眼底,才意味不明地接了句:「對與錯要看輸與贏,成王敗寇,勝者做的事自然是對的。」
這話,高高在上,矜貴傲慢。
安蘊秀聽著這等俯視天下的言論,雖知他說的不錯,但作為局中身不由己的棋子自然也不會與執棋者共情,將將生出的好感亦被現實的冷水沖刷。她的目光緩緩向上,落在宿淩的臉上。
心中那些不合時宜的懷疑再度冒了出來,她回想起曲春園那次,原本滿臉警惕的宋鴻卓在跟宿淩交談過後,就變得紅光滿麵、一副甚是開懷的模樣。如今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麵前這位不是什麽野心藩王或逍遙閑王,反而很對得起他的封號,是秉持著先人信念來匡扶社稷的。
隻不過之於自己,從來都是利用罷了。
宿淩覺得被她目光掠過的地方有些發燙,暗道自己慣常被萬眾矚目,不知為何會被她盯得這麽不自在。剛要開口,就見她越過自己走到了院中。
安蘊秀掩唇輕咳兩聲,抬起頭看月亮,早已發現自己似乎身處一個困局。
她與宋鴻卓接觸算是兩相選擇,拿不到想要的,轉身退出即可。而這位襄王設計自己入住瑾王府讓世人誤解,卻是在武斷地安排自己的去留。他要韜光養晦好對付危及江山的權臣,之於自己屢拋橄欖枝,皆是為了辦成他的事,卻從未考慮過自己的死活。
這等強迫獨斷的行徑,若放在以前,她必定扭頭就走絕不摻和。可近來京郊祖孫倆的身影時常入夢,江抒懷的聲聲質問也從未消散,再加上宿淩平時算得上關切的態度,她無處發泄,連質問都沒有理由,甚至心底隱隱猶豫,覺得隻要最終結果是好的,倒也不必太糾結過程中被推著走兩步。
可是,有些人大概天生就是孤家寡人的性情。
安蘊秀喃喃道:「我倒是有些惱自己這性格了。」
「當初初入京城時我不辭而別,殿下也沒有派人來抓,想必是存了旁觀的心思,要看我怎麽折騰。」她的聲音很輕,停頓好久才繼續道,「那便再等等吧。」
再等等吧。
讓我再試試最後一條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