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晉開國之君雖在文治武功上挑不出錯處,可在論功行賞維持君臣關係這方麵著實沒什麽天賦。除了揚言不做晉臣的江軍師,國君唯一的胞弟在京中待了幾年後,也自請前往封地永不回京。國君挽留無果,特賜了富饒的雍州為封地,念及胞弟在平定天下時立下汗馬功勞,又擬了「襄」為封號,襄王爵位在封地世襲。
時光荏苒,宿氏皇族子嗣漸趨充盈,京中各種公侯伯爵遍地跑。但論起聲名正統,雍州襄王依舊備受尊崇。
襄王爵位隻有一個,歷代都是由最出色的嫡枝嫡長承襲。這一代的老襄王主動讓賢,宿淩於弱冠之年便登上了這個萬眾矚目的位置,單是這一點,就讓人不敢小瞧他。
卻是不知,他為何會忽然回到京城。
宿淩坦然受了二人的禮,隨後抬手示意起身:「遠遠便聽到了爭執之聲,二位大人可是有什麽未決之事?」
「一些小事罷了,不值一提。」宋鴻卓率先回話,隨即反問,「不知殿下來此所為何事?」
「進宮拜見皇上。」
宿淩分毫沒有計較他問的是進京還是進宮,隨意回答之後,便側身將身後的安蘊秀顯露出來:「順便,作為引薦之人引安會元進宮謝恩。」
安蘊秀就這麽猝不及防地對上了所謂最重要的兩個人,她飛快地定了定神,上前拜見:「晚生安蘊林,拜見宋首輔、洪次輔。」
這下,成功地令二人看向宿淩的探究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洪繼昌上下打量著這個攪動起許多風雲的後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會元啊……瞧著年紀尚輕,年歲幾何了?」
「回洪次輔的話,晚生再過月餘便至弱冠。」
「未及弱冠便高中會元,真是後生可畏。」洪繼昌點點頭,語氣微妙,「吾弟繼隆年前曾去往臨州,當時便道臨州解元才高八鬥。短短數月,你果真有今日這般造化。」
「隻是晚生赴京得早,未曾有幸得見洪侍郎,改日必定登門拜會。」安蘊秀不慌不忙地將之前的說辭再度說一遍。
「拜會他做什麽?」宋鴻卓急急出聲打斷,「你如今聲名響亮,辦的是戶部的大事,同洪家有什麽可說的?洪太師如今在家養病不見客,你可別上趕著做那愣頭青。」
一句話便令洪繼昌怒意上湧:「你!」
「你什麽你?當初不是你夥同你家郎舅將人困囿在國子監,名為修身養性實為禁足?現在倒站出來裝仁善先輩了。」
宋鴻卓嘴上不饒人,轉向安蘊秀時又換了一副神情,像是想在她麵前刷一波好感:「今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必畏於他們整日待在國子監。」
洪繼昌氣得說不出話,礙於場合又不得不強行壓抑,隻得狠狠地剜了他一眼,拂袖離去。
安蘊秀望著他的背影微微勾唇,仇敵吃癟的樣子真是無比賞心悅目。何況她原本也隻是客套之言,宋鴻卓這話更是直接替自己回絕了。
宋鴻卓早在看到策論時便對這個後生心生欣賞,如今見其相貌堂堂行止有度,越看越喜歡:「你如今高中,該好好籌備殿試才是,謝恩的事不急。如今天氣漸暖,皇上去行宮玩賞了,孩童天性難免貪玩,沒個十天半月怕是不會回來。待皇上回宮,你再來拜謝不遲。」
「你若是得空,倒是可以到老夫府上辯一辯學問。」
宋鴻卓這話雖是對安蘊秀說的,但顯然聽眾不止一個。他刻意提及皇帝不在這事,說完後還輕咳一聲,轉向宿淩:「襄王殿下,也請回吧。」
「皇上沒個十天半月不會回來?」
宿淩原本一直都未出聲,此刻語氣中卻染上肅意:「當初先帝託孤的時候,沒有讓宋首輔待幼帝如此懈怠吧?」
「……」
「殿下……」宋鴻卓神色幾經變幻,逐漸嚴肅起來,「教訓的是。」
他越過宿淩朝安蘊秀道:「你先去曲春園稍作休息,老夫稍後便去尋你。」
安蘊秀並非不識趣,聞言拱了拱手悄然退下,給這二人留下密談。
曲春園就在皇宮不遠處,多是供眾臣上下朝時歇腳小憩。安蘊秀行走在這綠意盎然的園林之中,仔細梳理著近況。
宋首輔方才那番熱絡的表現,足以證明自己已經入了他的眼。加之高中會元,自己在朝堂已然開始有了名姓。
照這樣來看,被解禁國子監其實算不上什麽好事。國子監算是個避世之地,擋住了很多麻煩,隻要哄住了時元青便能安全度日。眼下出了此地,四麵八方的窺探便隻能自己來應付了。
地位的提升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挑戰,安蘊秀隱隱意動,眼下中了會元,登上了更高的平台,要考慮的事情自然就更多。便如眼下宋鴻卓約見自己……其目的,安蘊秀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
她斂了斂心神,自己並非這個時代刻板守正的讀書人,若能借勢扶搖直上,自然也不會拒絕。
安蘊秀邊走邊想,繞過園中九曲迴廊,忽然在盡頭瞧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江抒懷麵如謫仙清俊,溫其如玉,比起宿淩那種權勢養出來的貴胄,更像是端方守正的儒家君子。安蘊秀這是頭一回與他打交道,也是頭一次知道,鼎鼎才名的江才子竟還有一副這樣的好相貌。
第17章曲春會談
「江公子。」她上前行了個書生禮,「這是在等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時光荏苒,宿氏皇族子嗣漸趨充盈,京中各種公侯伯爵遍地跑。但論起聲名正統,雍州襄王依舊備受尊崇。
襄王爵位隻有一個,歷代都是由最出色的嫡枝嫡長承襲。這一代的老襄王主動讓賢,宿淩於弱冠之年便登上了這個萬眾矚目的位置,單是這一點,就讓人不敢小瞧他。
卻是不知,他為何會忽然回到京城。
宿淩坦然受了二人的禮,隨後抬手示意起身:「遠遠便聽到了爭執之聲,二位大人可是有什麽未決之事?」
「一些小事罷了,不值一提。」宋鴻卓率先回話,隨即反問,「不知殿下來此所為何事?」
「進宮拜見皇上。」
宿淩分毫沒有計較他問的是進京還是進宮,隨意回答之後,便側身將身後的安蘊秀顯露出來:「順便,作為引薦之人引安會元進宮謝恩。」
安蘊秀就這麽猝不及防地對上了所謂最重要的兩個人,她飛快地定了定神,上前拜見:「晚生安蘊林,拜見宋首輔、洪次輔。」
這下,成功地令二人看向宿淩的探究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洪繼昌上下打量著這個攪動起許多風雲的後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會元啊……瞧著年紀尚輕,年歲幾何了?」
「回洪次輔的話,晚生再過月餘便至弱冠。」
「未及弱冠便高中會元,真是後生可畏。」洪繼昌點點頭,語氣微妙,「吾弟繼隆年前曾去往臨州,當時便道臨州解元才高八鬥。短短數月,你果真有今日這般造化。」
「隻是晚生赴京得早,未曾有幸得見洪侍郎,改日必定登門拜會。」安蘊秀不慌不忙地將之前的說辭再度說一遍。
「拜會他做什麽?」宋鴻卓急急出聲打斷,「你如今聲名響亮,辦的是戶部的大事,同洪家有什麽可說的?洪太師如今在家養病不見客,你可別上趕著做那愣頭青。」
一句話便令洪繼昌怒意上湧:「你!」
「你什麽你?當初不是你夥同你家郎舅將人困囿在國子監,名為修身養性實為禁足?現在倒站出來裝仁善先輩了。」
宋鴻卓嘴上不饒人,轉向安蘊秀時又換了一副神情,像是想在她麵前刷一波好感:「今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必畏於他們整日待在國子監。」
洪繼昌氣得說不出話,礙於場合又不得不強行壓抑,隻得狠狠地剜了他一眼,拂袖離去。
安蘊秀望著他的背影微微勾唇,仇敵吃癟的樣子真是無比賞心悅目。何況她原本也隻是客套之言,宋鴻卓這話更是直接替自己回絕了。
宋鴻卓早在看到策論時便對這個後生心生欣賞,如今見其相貌堂堂行止有度,越看越喜歡:「你如今高中,該好好籌備殿試才是,謝恩的事不急。如今天氣漸暖,皇上去行宮玩賞了,孩童天性難免貪玩,沒個十天半月怕是不會回來。待皇上回宮,你再來拜謝不遲。」
「你若是得空,倒是可以到老夫府上辯一辯學問。」
宋鴻卓這話雖是對安蘊秀說的,但顯然聽眾不止一個。他刻意提及皇帝不在這事,說完後還輕咳一聲,轉向宿淩:「襄王殿下,也請回吧。」
「皇上沒個十天半月不會回來?」
宿淩原本一直都未出聲,此刻語氣中卻染上肅意:「當初先帝託孤的時候,沒有讓宋首輔待幼帝如此懈怠吧?」
「……」
「殿下……」宋鴻卓神色幾經變幻,逐漸嚴肅起來,「教訓的是。」
他越過宿淩朝安蘊秀道:「你先去曲春園稍作休息,老夫稍後便去尋你。」
安蘊秀並非不識趣,聞言拱了拱手悄然退下,給這二人留下密談。
曲春園就在皇宮不遠處,多是供眾臣上下朝時歇腳小憩。安蘊秀行走在這綠意盎然的園林之中,仔細梳理著近況。
宋首輔方才那番熱絡的表現,足以證明自己已經入了他的眼。加之高中會元,自己在朝堂已然開始有了名姓。
照這樣來看,被解禁國子監其實算不上什麽好事。國子監算是個避世之地,擋住了很多麻煩,隻要哄住了時元青便能安全度日。眼下出了此地,四麵八方的窺探便隻能自己來應付了。
地位的提升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挑戰,安蘊秀隱隱意動,眼下中了會元,登上了更高的平台,要考慮的事情自然就更多。便如眼下宋鴻卓約見自己……其目的,安蘊秀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
她斂了斂心神,自己並非這個時代刻板守正的讀書人,若能借勢扶搖直上,自然也不會拒絕。
安蘊秀邊走邊想,繞過園中九曲迴廊,忽然在盡頭瞧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江抒懷麵如謫仙清俊,溫其如玉,比起宿淩那種權勢養出來的貴胄,更像是端方守正的儒家君子。安蘊秀這是頭一回與他打交道,也是頭一次知道,鼎鼎才名的江才子竟還有一副這樣的好相貌。
第17章曲春會談
「江公子。」她上前行了個書生禮,「這是在等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