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斯戰役結束 8 個小時後,艾美莉卡首都的總統府內,氣氛凝重壓抑。
在 4 號會議室裏,艾美莉卡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正在召開。
1947 年,艾美莉卡國會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法》,國安會正式成立,旨在應對冷戰時期蘇聯的威脅,確保艾美莉卡各國家安全政策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後期,這個部門經過不斷的演變,到現在成為了艾美莉卡總統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麵的核心決策谘詢與協調機構。
這次會議的參會人員有總統艾倫,副總統羅琳,國務卿霍華德、國防部長威廉、財政部長蓋茨、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賓、總統府辦公廳主任亞當、參謀長聯席會議米勒上將、國家情報總監埃裏克和中情局局長蘭利。
與會的各方大佬們圍坐在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旁,每個人的臉上都布滿了憂慮與沉重,整個會議室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之中。
就在剛才,風塵仆仆的從霍姆斯前線趕回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兼總統特使——羅賓,用略帶沙啞而又沉重的嗓音向眾人詳細匯報了第 18 空降軍所遭受的損失情況。
這場隻持續32 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其血腥殘酷程度遠超眾人想象。
第18空降軍 8萬名將士,承受了蘇聯 12 萬鋼鐵大軍如潮水般瘋狂的猛烈進攻。
在這場可被稱為21最大的鋼鐵碰撞中,第18空降軍雖然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最終的傷亡數字觸目驚心:此戰共有 7210 名士兵陣亡,
名戰士身負傷,其中三分之二的傷亡是在後期的巷戰中產生的。
戰役最危急的時候,霍姆斯城被蘇軍攻占了四分之三的區域。
要不是最後關頭空軍突破蘇軍的封鎖和第4機械化步兵師的提前趕到。
霍姆斯城就丟了。
此外,在戰鬥中,有182 輛主戰坦克被擊毀,213 架直升機被擊落,各類火炮損失316門,其他武器裝備無數。
不僅如此,在空中戰場方麵,第 9 航空軍同樣遭遇重創。
前期在與蘇聯空軍的戰鬥中,先後有 43架戰機被擊落;而後在對蘇軍地麵部隊實施轟炸時,又有 68 架戰機因遭受到蘇軍的地麵防空火力打擊而墜落。
聽完羅賓的匯報,參加會議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就算艾倫這樣對軍事不夠了解的人都知道,當一支軍隊的傷亡達到百分之三十的時候,整支軍隊就在那時失去戰鬥力,需要退出戰鬥。
而第 18 空降軍在此役中的傷亡人數高達 3 萬人!這個數字幾乎占到了整支部隊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
然而,盡管遭受了如此慘重的傷亡,指揮官尼爾還是成功地維持住了整支軍隊的戰鬥力,並頑強地堅守陣地直至援軍抵達。
單就這一表現而言,授予尼爾一枚議會勳章絕對是當之無愧的。
接著羅賓也解釋了為何會有如此慘重的損失。
根據羅賓的解釋,完全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的結果,最終導致在 21 世紀的當下,上演了一場20 世紀的陣地戰與殘酷巷戰交織的激烈對抗。
敵我雙方總計超過 20 萬名士兵在霍姆斯城附近不足 100 平方公裏的狹小範圍內呈一字型排開,展開了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這樣一來,戰場區域內的人員密度竟然達到了每平方公裏 2000 人!
要知道,即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為龐大的坦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之中,當時的人員密度也未曾超越過這樣的密度。
等眾人消化了差不多的時候,艾倫問道:“蘇軍有什麽動向?”
羅賓回答道:“目前的局勢相當嚴峻,德沃爾尼科夫大將所率領的軍團已經撤回了霍爾姆斯省。”
“他們正在全力搶築堅固的防禦工事。這場戰鬥蘇軍的損失也很大,據初步估計,傷亡人數在 5 萬人左右。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來進行休整和恢複,才能夠重新投入到戰鬥之中。”
就在這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勒上將接過話頭說道:“盡管第 4 機械化步兵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成功抵達了馬士革,但是一路上的急速行軍,使得該師損耗嚴重。”
“再加上第 18 空降軍在之前的戰鬥中遭受了巨大的傷亡,以我們現有的兵力狀況,難以立即對蘇軍發起攻擊。”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通過對此次戰役損失情況的研究,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我們陸軍各個師的火力配置明顯遜於蘇軍的師一級單位。”
“如果想要徹底擊潰蘇聯的沙姆國軍團,我們至少還需要投入兩支重裝裝甲師。但是,目前我們隻保留第一裝甲師這樣一支師級重裝甲部隊,其他的裝甲師都已經改變成裝甲旅團了。”
“如果我們和蘇聯的戰鬥繼續擴大的話,我們需要重建裝甲師編製。”
艾倫深深看了米勒一眼。雖然他說的都是實情,但艾倫心裏跟明鏡似的,他想要借著這次的機會對艾美莉卡三軍的利益進行重新分配。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艾美莉卡所奉行的治軍策略一直都是優先發展空軍,其次是海軍,至於陸軍,就是一個小妾生的孩子,備受忽視。
曆次的軍改,陸軍的利益一直在被削弱。而米勒作為一名陸軍上將,自然是陸軍利益的代言人,要為陸軍爭取利益。
此次與蘇聯之間爆發的衝突,對於米勒以及整個陸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契機。
他們想借此機會向高層展示陸軍的價值,爭取到更多的資源。
艾倫隻是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中情局的蘭利:“中情局有什麽情報?”
蘭利打開文件夾,直接匯報起來:“第一是關於蘇聯的軍事調動的情報,我們發現蘇聯的南方軍區調動頻繁,出現多支新的部隊番號。”
“另外,我們在波斯的北部發現了一支裝甲部隊正沿著新月國和奧斯曼的邊境線朝沙姆國前進,根據衛星判斷,應該是是蘇聯的近衛坦克4師。”
“這是一支僅次於蘇聯最強大的近衛坦克一師的重裝甲部隊。按照他們現在的行進速度,一周後便能全師抵達沙姆。”
“第二,蘇聯的外交部長正在秘密的訪問奧斯曼,而kgb的第一總局局長也正秘密的訪問新月國,至於他們談了什麽,我們還調調查。”
蘭利的匯報讓眾人的心又沉了沉。
近衛4師的出現,表明蘇聯依然沒有放棄和自己對抗的想法,雙方很可能要再打過一場。
在 4 號會議室裏,艾美莉卡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正在召開。
1947 年,艾美莉卡國會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法》,國安會正式成立,旨在應對冷戰時期蘇聯的威脅,確保艾美莉卡各國家安全政策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後期,這個部門經過不斷的演變,到現在成為了艾美莉卡總統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麵的核心決策谘詢與協調機構。
這次會議的參會人員有總統艾倫,副總統羅琳,國務卿霍華德、國防部長威廉、財政部長蓋茨、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賓、總統府辦公廳主任亞當、參謀長聯席會議米勒上將、國家情報總監埃裏克和中情局局長蘭利。
與會的各方大佬們圍坐在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旁,每個人的臉上都布滿了憂慮與沉重,整個會議室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之中。
就在剛才,風塵仆仆的從霍姆斯前線趕回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兼總統特使——羅賓,用略帶沙啞而又沉重的嗓音向眾人詳細匯報了第 18 空降軍所遭受的損失情況。
這場隻持續32 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其血腥殘酷程度遠超眾人想象。
第18空降軍 8萬名將士,承受了蘇聯 12 萬鋼鐵大軍如潮水般瘋狂的猛烈進攻。
在這場可被稱為21最大的鋼鐵碰撞中,第18空降軍雖然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最終的傷亡數字觸目驚心:此戰共有 7210 名士兵陣亡,
名戰士身負傷,其中三分之二的傷亡是在後期的巷戰中產生的。
戰役最危急的時候,霍姆斯城被蘇軍攻占了四分之三的區域。
要不是最後關頭空軍突破蘇軍的封鎖和第4機械化步兵師的提前趕到。
霍姆斯城就丟了。
此外,在戰鬥中,有182 輛主戰坦克被擊毀,213 架直升機被擊落,各類火炮損失316門,其他武器裝備無數。
不僅如此,在空中戰場方麵,第 9 航空軍同樣遭遇重創。
前期在與蘇聯空軍的戰鬥中,先後有 43架戰機被擊落;而後在對蘇軍地麵部隊實施轟炸時,又有 68 架戰機因遭受到蘇軍的地麵防空火力打擊而墜落。
聽完羅賓的匯報,參加會議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就算艾倫這樣對軍事不夠了解的人都知道,當一支軍隊的傷亡達到百分之三十的時候,整支軍隊就在那時失去戰鬥力,需要退出戰鬥。
而第 18 空降軍在此役中的傷亡人數高達 3 萬人!這個數字幾乎占到了整支部隊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
然而,盡管遭受了如此慘重的傷亡,指揮官尼爾還是成功地維持住了整支軍隊的戰鬥力,並頑強地堅守陣地直至援軍抵達。
單就這一表現而言,授予尼爾一枚議會勳章絕對是當之無愧的。
接著羅賓也解釋了為何會有如此慘重的損失。
根據羅賓的解釋,完全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的結果,最終導致在 21 世紀的當下,上演了一場20 世紀的陣地戰與殘酷巷戰交織的激烈對抗。
敵我雙方總計超過 20 萬名士兵在霍姆斯城附近不足 100 平方公裏的狹小範圍內呈一字型排開,展開了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這樣一來,戰場區域內的人員密度竟然達到了每平方公裏 2000 人!
要知道,即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為龐大的坦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之中,當時的人員密度也未曾超越過這樣的密度。
等眾人消化了差不多的時候,艾倫問道:“蘇軍有什麽動向?”
羅賓回答道:“目前的局勢相當嚴峻,德沃爾尼科夫大將所率領的軍團已經撤回了霍爾姆斯省。”
“他們正在全力搶築堅固的防禦工事。這場戰鬥蘇軍的損失也很大,據初步估計,傷亡人數在 5 萬人左右。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來進行休整和恢複,才能夠重新投入到戰鬥之中。”
就在這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勒上將接過話頭說道:“盡管第 4 機械化步兵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成功抵達了馬士革,但是一路上的急速行軍,使得該師損耗嚴重。”
“再加上第 18 空降軍在之前的戰鬥中遭受了巨大的傷亡,以我們現有的兵力狀況,難以立即對蘇軍發起攻擊。”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通過對此次戰役損失情況的研究,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我們陸軍各個師的火力配置明顯遜於蘇軍的師一級單位。”
“如果想要徹底擊潰蘇聯的沙姆國軍團,我們至少還需要投入兩支重裝裝甲師。但是,目前我們隻保留第一裝甲師這樣一支師級重裝甲部隊,其他的裝甲師都已經改變成裝甲旅團了。”
“如果我們和蘇聯的戰鬥繼續擴大的話,我們需要重建裝甲師編製。”
艾倫深深看了米勒一眼。雖然他說的都是實情,但艾倫心裏跟明鏡似的,他想要借著這次的機會對艾美莉卡三軍的利益進行重新分配。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艾美莉卡所奉行的治軍策略一直都是優先發展空軍,其次是海軍,至於陸軍,就是一個小妾生的孩子,備受忽視。
曆次的軍改,陸軍的利益一直在被削弱。而米勒作為一名陸軍上將,自然是陸軍利益的代言人,要為陸軍爭取利益。
此次與蘇聯之間爆發的衝突,對於米勒以及整個陸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契機。
他們想借此機會向高層展示陸軍的價值,爭取到更多的資源。
艾倫隻是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中情局的蘭利:“中情局有什麽情報?”
蘭利打開文件夾,直接匯報起來:“第一是關於蘇聯的軍事調動的情報,我們發現蘇聯的南方軍區調動頻繁,出現多支新的部隊番號。”
“另外,我們在波斯的北部發現了一支裝甲部隊正沿著新月國和奧斯曼的邊境線朝沙姆國前進,根據衛星判斷,應該是是蘇聯的近衛坦克4師。”
“這是一支僅次於蘇聯最強大的近衛坦克一師的重裝甲部隊。按照他們現在的行進速度,一周後便能全師抵達沙姆。”
“第二,蘇聯的外交部長正在秘密的訪問奧斯曼,而kgb的第一總局局長也正秘密的訪問新月國,至於他們談了什麽,我們還調調查。”
蘭利的匯報讓眾人的心又沉了沉。
近衛4師的出現,表明蘇聯依然沒有放棄和自己對抗的想法,雙方很可能要再打過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