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宋兩軍大戰,就在孫權準備以中軍支援時候,漢軍騎兵繞到宋軍後方展開突擊。


    秦明、林衝等悍將在繞過宋軍的第一時間便展開了衝鋒。


    宋廷的後軍自然不像前麵西軍那樣精銳,麵對比北方金軍還要驍勇的漢軍騎兵,很快就被秦明等撕開口子,漢軍精騎左突右衝。


    孫權此刻已然慌了神,韓世忠已經被他派到前麵,身邊隻有楊沂中保駕。


    眼見林衝朱仝殺向自己,孫權一陣恍惚,他知道此將並非關勝,但林、朱兩人長相與兵器端的與關、張相仿。


    孫權一陣心悸,便向左翼運動。


    哪知道這左翼的劉光世見漢軍襲擊後方,他卻是個靈巧的,當即知曉此戰必敗,率先撤離,率部逃跑。


    孫權的中軍本欲到左翼合兵一處,以劉光世為羽翼,哪曾想這劉光世逃走太快,自己的中軍卻被漢軍的孫立、袁朗、孫安三將衝擊。


    三人各持著鞭、撻、劍,直奔孫權。


    雖然陛下有令,破賊軍之後皆到中軍去擒趙桓,但三人沒想到趙桓竟然送到眼前。


    三人立刻向前衝殺。


    楊沂中見了,當即揮槍攔住孫立兩人大戰,難分上下。這邊馬靈攔住袁朗大戰。


    孫安繞過楊沂中,直奔孫權殺來。


    孫權見孫安殺來,斥道:


    “汝背朝廷,朕還未追究,卻來弑君麽!”


    孫安慚愧,低頭不語,孫權見了,忙催馬而走。


    正要逃出戰場,突然又撞到漢軍阻攔,當前一將,赤麵長須,青龍刀,赤兔馬,正是關勝。


    原來劉備布置諸將時候,特意沒有交待關勝。


    關勝雖然疑惑,卻也不敢聲張,隻待眾將散了,詢問劉備。


    劉備一笑,道:


    “我觀那趙桓小兒,並非知兵之人,朕親擊其前軍,其必不敢來與朕交鋒,


    卻待其後軍亂時,趙桓若欲在側翼逃走,將軍可率輕騎在中軍處,最後出擊,望見賊禦旗處,便去攔截,說不定便可立不世之功!”


    關勝心知此乃昭烈皇帝欲將大功授予自己,前者昭烈陛下欲以自己為侯,自己固辭。


    尋思的乃是自己功勞不夠,許多宿將還沒有爵位,自己若是受了爵位,說不定會招之他人口實。


    這番便將此重任交給自己,就是要自己立功之後封賞自己,又怎能不令人五體投地。


    因此在全軍出擊之後,關勝便緊緊盯著宋軍禦旗所在,見禦旗果然向左翼移動,當即便率輕騎加入戰場,正好攔住孫權。


    孫權見了關勝,知道此乃關公之後,心中道:


    “此非命乎?天使我生在此世,便是要關氏複仇乎?”


    正欲自戰,身後卻有人殺來,原來是韓世忠從戰場正麵馳援而來。


    要說這宋軍之中,將才帥才不少,但其中開竅最早,又能征善戰者,非韓世忠莫屬。


    他原本在前軍支援種師道,眼見漢軍大舉壓上,漢皇親臨一線,便知此陣凶多吉少。


    又回頭看趙桓所在中軍,果然已經被驅趕至左翼避險。


    韓世忠知道,此役戰敗事小,趙桓安危事大。


    便尋到種師道,道:


    “老將軍,此役賊人戰了上峰,陛下已然向左而撤,我等抵擋一陣,便也回去重整旗鼓罷!”


    種師道歎了口氣,又向後看了看,令種師中與韓世忠一同去陛下處護駕,自己抵擋一陣便去。


    兩人當即去左翼。


    種師道目送二人走遠,卻仰天長嘯,老淚縱橫道:


    “我種家在西北經營數十年,如今國土淪喪,就連我種家祖墳也為賊所占,


    此次北伐,我答應兒郎們回到北方,如今戰事如此,我有何麵目再向南退後一步!”


    其部下皆痛哭失聲,種師道當即率令所有西軍殘部,向著漢軍反衝鋒。


    兩下廝殺不停,其悲壯的舉動倒也是遲滯了漢軍的進攻。


    孫權這邊,正被關勝逼迫甚急,幸好韓世忠趕來,韓世忠與種師中兩人護住孫權且戰且退。


    關勝拚命追趕,卻仍被孫權逃了出去。


    孫權問前軍情況,韓世忠說了種師道表現,孫權道:


    “噫,老將軍不複歸矣!”


    種師中欲回頭尋兄長去,被孫權攔住。


    且說種師道,率殘部與漢軍決戰,其頑強驍勇,令劉備誤以為趙桓隻是將旗幟車駕向左,實則就是躲在這種家軍之後。


    若不是如此,怎的會有如此玩命的宋軍?


    劉備下令,林衝秦明等人在後包抄,盧俊義、張清、花榮等人將種師道團團圍住。


    種師道之軍被圍數重,漢軍高呼投降者免死。


    種師道對部下道:


    “若欲活命者,皆向漢軍去,老夫不加阻攔!”


    其部皆曰:“願與將軍同生共死!”


    種師道哈哈大笑,道:


    “兒郎們,且隨老夫擒那逆賊首領去!”


    說罷,便親自揮刀,向著劉備禦旗方向衝擊而來。


    種師道雖然言語上說是擒賊,但這次衝鋒根本就是求死而來。


    宋西軍大將折可存正遇到韓存保,韓存保道:


    “汝兄弟折可求已投金國,我大漢攻滅金國在即,汝快來歸降,卻也能家人團聚!”


    折可存大罵道:


    “折可求叛國之時已非我兄長,我安能效仿不義之人!”便來交鋒。


    兩人大戰三十回合,韓存保使戟刺死折可求。


    另一將王稟與呼延灼大戰,兩人曾同朝為官,呼延灼雙鞭放緩,邊戰邊規勸王稟投降,


    王稟不顧,最後大罵死於呼延灼鞭下。


    其餘將領如趙潭、趙立等,皆戰死。


    宋軍潰散,漢軍步步緊逼。


    種師道見大勢已去,邊長歎一聲,麵對眼前的漢軍大聲問道:


    “告我何處為北?”


    有人以手指之,種師道麵北自刎而死,其部多自刎或死戰不降。


    獨姚平仲騎一青馬向南而逃,走脫戰場,不知所蹤。


    此刻宋軍已經全線潰敗,劉錡也早已逃走,宋軍潰散逃走之速度,就連精於騎兵的漢軍也追趕不上。


    劉備在戰場上反複搜尋是否擒住了趙桓,直到關勝前來請罪,才知道那趙桓還真從左翼跑了。


    麵對關勝的請罪,劉備隻是一笑,直怪自己不能想出如孔明華容道那樣有著十分把握的計策。


    但仍然忍不住尋思道:


    “此戰之後,趙桓定然不敢輕易向北,若是一直在蜀地憑借著地利割據,天下一統卻不知還要多少年月!”


    打掃戰場完畢,劉備接到了一封奏折,原來是嶽飛已經在北方休整完畢,正要準備突入遼東,直搗黃龍,


    劉備當即批示“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