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嶽飛走到一個營帳,此帳頗大,周圍都是守衛。一個老卒端著飯,從裏麵走出來,搖了搖頭。


    抬眼看見劉備,慌忙施禮,劉備問:“沒吃東西?”


    老卒道:“他不曾吃喝,卻是說要將這酒肉給我吃了,小的不敢,正沒有辦法。”


    劉備尋思,傲上而恤下,果然是這個脾氣,道:“老軍且將這酒肉吃喝了吧,且去。”


    老軍聽了,歡喜而去。


    劉備將帳子掀開一角,隻見帳中端坐一人,臥蠶眉丹鳳眼,長髯紅臉。此刻正襟危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劉備眯起眼睛,讓視線模糊,即使是片刻,也想感受一下是二弟在那。


    若是雲長,此刻早就會過來幫自己掀起簾子了...


    掀著簾子有一會兒,關勝睜開眼睛,看向自己,眼神似乎在疑惑,為什麽這漢軍第一把手,在這掀著簾子看自己。


    劉備一笑,閃身進來,嶽飛緊緊跟隨。


    嶽飛先是搬了把椅子,放在關勝前麵,劉備坐下,嶽飛垂手侍立。


    劉備並不急於開口,關勝有些發毛。良久,道:“不知...首領前來所為何事?若是想斬關某,便請動手,若是想說降於我,請首領回去。”


    聽到首領二字,劉備一笑,顯然對方根本不認自己這個漢。當即道:“朕來說降。”


    關勝長歎一口氣:“請回,關某頭顱在此,要拿便拿,隻是不願俯首。”


    劉備道:“卻是為何?”


    關勝道:“忠臣不事二主。”


    “那怎的叛宋降魏?”劉備即刻道。


    “宋廷無道,魏王有治理天下之才,安定華夏之誌。”關勝道。


    “吾亦要安定天下,布仁義於四海。”劉備道。


    “我素聞漢...首領仁義,且在北方多施仁政誅奸佞,但關某此身已許魏王,定不背誓!”


    “關某...忠心於魏,不別扭麽?”劉備喃喃道。


    關勝一楞,道:“先祖以大義成神,實乃是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義,魏王英雄,若是能助其掃平天下,亦是大義,何計較國號?”


    此番話和道理是曹操跟關勝說的,關勝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主公“方臘”就是曹操,隻以為自己這個主公得到了《孟德新書》後,喜歡模仿曹孟德而已。


    一開始他還不太能接受,但是後來經過深談,還是覺得眼前之人能夠匡扶天下,因此才效忠了,受到主公影響,也不拘泥於名號。


    他一度以為,大丈夫為百姓為社稷征戰,何計名號...


    就在關勝說完“何計國號”時候,劉備歎了口氣,道:“果然像雲長。”


    作為關羽的大哥,沒人比劉備更懂得關羽。雲長之義如劉備之仁一樣,其本色仍然是為天下蒼生,正是因為如此,有著相同底色的二人,才是千古之誼。


    當然,跟定了大哥,此生不改,更是關羽的本色。恍惚間劉備突然想到,當年的曹孟德勸降關羽時候,大概也是這樣的心態吧。


    劉備隨即又道:“也罷,乃祖跟我一輩子,最後...哎,身為其後人,還是不要再征戰了,關家香火不能再於戰場上有個閃失。”


    說著,劉備站起來,心中情緒複雜。


    上輩子,一直到死,他都覺得自己最愧對二弟,明明是那麽強的漢子,明明是難遇到的將才,就是因為跟了自己,顛沛流離大半生,最後...


    這一世,有時候,劉備會想,若是自己的兩個弟弟不跟著自己,也許會更早的出人頭地,甚至結局會更好。


    當年夢中見到關張,劉備的第一句話是“都是大哥的錯。”


    ...


    如今這一世,自己不想再讓關家之後再陣前搏命了。自己的私心就是讓這二弟的香火傳承下去。


    關勝此時疑惑不已,他驚奇於剛才的:“乃祖跟我一輩子...”似乎感受到冒犯。但此人舉動真誠無比。


    正自疑惑,嶽飛道:“我家主公...便是那漢昭烈帝轉世而來!”


    原本以為關勝會納頭便拜,結果嶽飛看到關勝看向自己的眼神...有點像是自己看牛皋說胡話的眼神...


    關勝也哭笑不得,自己主公為人最愛模仿曹孟德,心中看來,這漢王卻又是個愛模仿劉玄德的...


    正要說話,劉備突然道:“我放你生路。明日你便可出營。”


    關勝不知道對方要做什麽,但還是感謝對方不殺之恩。


    劉備接口道:“隻是你要回到河東解良,延續關家香火。從此刻起,你不是魏軍也不是漢軍,給我回家,好好的生孩子去!我聽說關家嫡傳到你這,就一個男丁,不行!”


    關勝莫名其妙,不知眼前人究竟是何打算。


    說完,劉備便起身離去,不再看關勝一眼。隻留下嶽飛與關勝。


    嶽飛看了看關勝,道:“關將軍,我主向來說一不二,明日就會放將軍離去。”


    關勝道:“果真?”


    嶽飛道:“無論相信與否,我家主公的確乃玄德公轉世而來。”


    關勝:“...”


    嶽飛道:“我家主公放你一條生路,大丈夫應感其恩德,若是日後再與將軍疆場相見,將軍如何自處?”


    關勝默然。


    嶽飛接著道:“如今世道紛繁雜亂,人各為其主,我身為臣子便不再相勸,隻希望將軍一不要負了活命之恩,二不負祖宗門楣。”


    說罷,也轉身離去。


    果然,第二天,有人送上關勝的赤兔馬和青龍刀,並一個大包袱,裏麵是金銀與幹糧。


    在後營讓關勝離開,劉備並未相送。


    關勝狐疑的從後營離開,回頭望了望,隻覺得心緒複雜,他本對宋朝廷頗有微詞,但是之後被方臘收降,以為遇到明主,如今一看,這王倫氣度與抱負,絲毫不在魏王之下。


    至於是否回到合肥,關勝很快也陷入糾結,若是回到魏營,自己定然算是辜負了昨日的不殺之恩,若是不回去,亦是辜負了魏王之誼。


    看來...還應該效仿祖先,言明自己離去定然要投舊主,這樣來去明白,才是大丈夫之舉。


    關勝躊躇,信馬由韁,不知怎的,今日這赤兔馬腳程竟比平時快的多,關勝恍惚之間,竟然走到山裏,迷失了道路。


    起初他隻是躊躇,隻是尋了個向東的方向,無論是北上回家還是繞過漢軍,皆要由此路過來,沒想到這赤兔馬卻是走向東北,等關勝緩過神來,已然是進到了山中,迷失了道路。


    “這畜生要將我帶到何處去!”想不明白的關勝惱怒的罵了赤兔一句。


    隨後看到現在已經是正午,便下馬吃了些幹糧,也放赤兔吃草,但今天這赤兔卻也奇怪,麵前草地翠綠鮮嫩,這馬卻連頭也不低,昂首向北,不理關勝。


    關勝吃了些東西,便又上馬,在山中尋找道路,尋了一下午,硬是沒出的山來。原因隻在於今日這赤兔仿佛有了自己主意,隻尋些奇怪道路。


    關勝有些氣惱,自己自負名門之後,結果最近接二連三的失敗,甚至被人活捉,如今這馬也不聽自己的。


    有心抽它幾鞭子,但是平日裏關勝最愛此馬,也隻得長歎一聲,迷迷糊糊的信馬由韁。


    很快天色漸黑,天上濃雲密布,關勝欲尋個避雨的地方,轉彎抹角,竟然看見一座廟。


    關勝進的廟來,隻見這間廟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仍然整齊,一推門進來,關勝當即拜倒在地。


    原因無他,這是一座關帝廟。


    關帝廟早在前朝就有,但本朝關帝廟本來在山西河南頗多,南方除了方臘深敬關羽為人,多有修建,此地還不曾見到,如今機緣巧合,竟讓關勝遇到一座。


    關勝拜了又拜,四處尋找,廟中無人,自己也沒有香火,便隻得拜道:“祖宗在上,不肖後人拜見,今日趕路錯過鎮店,隻得在此借宿一宿,願祖宗保佑。”


    說罷,便把赤兔馬牽到偏殿,自己獨個在大殿中尋個角落,鋪下戰袍作床,欲將息一晚。


    連日作戰,昨日又疑惑的難眠,此刻在祖先廟宇裏,關勝很快就入夢。


    不知睡了多久,忽覺身體一輕,不由自主的坐了起來。


    但很快關勝驚懼,隻因看到地上的自己還好端端的躺著。關勝道:“莫非我陽壽已盡?”


    正在驚疑不定時候,關勝忽然看見,殿中的神像活了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