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聽了來報,立刻下令列陣,漢軍新敗,又繁雜,是以天色全亮才列好陣行。


    前麵來的正是呼延灼、秦明、張清三路大軍,這三路,均是帶兵慣了的人,尤其呼延灼最為沉穩老練,因此並沒有急於貪功冒進,反而是穩紮穩打。


    三人分三路受降,接到調令策應董平之後,各自挑選精兵一萬五千人,匯合之後來尋董平。


    三人急行軍,沒想到半路上正遇到董平潰軍,呼延灼急忙停住,與董平匯合。


    四人見後說明情況,呼延灼道:“如今新敗,我等不可輕舉妄動,且退回光州,在做計較。


    秦明道:“隻怕是我等未戰先退,惹人恥笑。”


    張清道:“不如先與之交戰,且看他們有何手段。”


    呼延灼以為可行,他也認為就此退出淮南路頗為可惜。正要尋合適之處安營紮寨,忽然斥候來報, 魏軍追兵已至。


    呼延灼一皺眉,傳令道:“連環馬隊給我衝垮敵軍,不許深入追擊。”令方下,連環馬隊呼嘯而出,須臾之間便將魏軍追兵頂了回去,魏軍見有人接應,也不戀戰,紛紛撤了回去。


    呼延灼四將商議,他提議道,就在距離光州四十裏處安營紮寨,此處乃是淮南路門戶,在此守住,等主公前來,以光州城為後方,再向南進軍。


    四將之中,董平新敗,秦明性格最為火爆,當即道:“莫不如我等殺敗敵軍,就當給主公登基做禮,也好遮掩一下董兄弟之敗。”


    呼延灼道:“不可,敵勢頗大,我等還是等主公前來為好。”


    秦明歎了口氣:“我自己追隨主公以來,卻不曾立下什麽功勞,遠的不提,但就前番攔截劉錡,我等居然被其騙過,還損了許多人馬,主公不但沒有怪罪,如今還都做了將軍。”


    張清也道:“如今我四個搭夥做先鋒,真須做出功績,也麵上好看。”


    呼延灼輕歎一聲,從懷裏拿出一封信,眾人一看,正是主公手書。


    劉備信上道:“呼延將軍可為四將之首,董平若勝,則就地駐紮以待吾等,若敗,則退而待援,萬不可輕動深入。”


    原來是這劉備知道四將之中,隻呼延灼沉穩老練,是以托以重任,又恐眾人不服,才專門寫了這封信。


    眾人見了主公親筆,便不再言,都依了呼延灼。


    呼延灼親看地圖,選取了位置,安營紮寨,深溝高壘,四處守備,並向南刺探軍情。


    幾日後,校事曹的情報到了,原來前不久南軍北上就在漢軍擊破太子的同時,南軍也擊敗了張叔夜,並一路北上,這魏軍先鋒姓宋名江,領大軍十萬做先鋒,方臘親自在後,大有吞並中原之意。


    呼延灼皺眉道:“如今我家主公初登大寶,那邊方臘卻來爭雄,這前鋒便有十萬之眾,我等四人卻是難以抵擋。”


    張清道:“我料主公定然會親來平定此賊,我等隻是擋住那前鋒便可。”


    秦明卻道:“我從前聞過及時雨宋江的名聲,那廝原本是山東一個小吏,在江湖上名聲極大,聽說最初還曾與主公為敵,被主公擊敗之後,主公要收降於他,他卻不從,不知何故,如今跑到南麵去了。”


    董平哼了一聲:“這廝不識時務,主公願接納於他,竟敢不來投奔!”


    呼延灼撚著胡子道:“若是主公想攬之人,應是個有才的,我等須多加小心。”


    正談論之間,小校來報,外麵魏軍列陣挑戰。四將聞言皆披掛出馬。


    但見魏軍列陣整齊,旌旗斧鉞,甚是有序,當中兩杆大旗,旗上正是“北伐先鋒-宋”另一杆寫的是“副先鋒-關。”


    董平見了旗幟,罵道:“那賊圖我等久矣!我剛剛奪了都城,這邊就來北伐,前者若是慢了,隻怕現在正在東京城下廝殺!”


    “宋”字旗下有一將,這人金甲紅袍白馬,肋下寶劍,麵黑而身材短小。“關”字旗下一將,卻是生的威武,麵如重棗,唇若塗朱,八尺五六身材,三綹髭須,手中一把青龍刀,胯下赤兔馬,好似關公臨凡。


    韓存保在一邊與張清耳語:“這人便是關勝,此人乃是漢末關公後人,我在朝中聽說過此人,端的有萬夫不擋之勇。”


    這時那黑臉的將軍卻提馬上前,叫漢軍答話。呼延灼當即手持雙鞭,出馬相談。


    黑臉將軍滿麵春風,笑吟吟的在馬上拱了拱手,道:“漢軍果然威武,小可宋江,不知將軍姓名。”


    呼延灼並未拱手,隻是將雙鞭壓住,略略向下一沉,道:“某乃漢先鋒,不知宋公明為何無故犯漢?”


    “哦,原來是將門之後,失敬失敬。”宋江還是滿臉和氣。


    隻是呼延灼覺得有些紮耳朵,隻因他剛才強調自己是漢將,這廝卻用將門之後,要知道,他呼延家的將門是宋封的。


    宋江接著道:“我家魏王並非好戰之人,如今江東之地受魏王管理,政通人和,此番前來,正是欲結束北方動亂,止住刀兵,還天下太平。”


    呼延灼用鞭指著宋江身後旗幟:“因此喚作北伐?”


    宋江哈哈一笑:“正是魏王之意,我家魏王乃是承天命之人,也隻有魏王才能安定天下,前者魏王寫信招降你家主公,緣何不投?竟妄稱天命,登基稱帝,此番亦有問罪之意。”


    呼延灼大怒,罵道:“匹夫胡言,敢與我鬥上幾個回合麽!”


    宋江不答,撥馬回去,呼延灼催馬來追,這邊關勝揮刀接住。


    兩將刀來鞭往,鬥做一團,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張清見呼延灼不能取勝,便摸著石頭,悄悄提馬上前。


    那邊厲天閏眼尖,高叫道:“賊將欲偷襲麽!”便飛馬來戰張清,張清惱怒“偷襲”兩個字,便使槍與厲天閏戰在一處。


    四將鬥不多時,張清撥馬便走,哪知厲天閏像是知道張清留有後手一般,更不來追,隻是在陣上冷笑。


    這邊秦明董平惱的興起,雙雙出馬,直奔陣上兩個魏將,關勝、厲天閏見不是頭,便雙雙向後敗去。


    漢軍這邊,韓存保等副將見陣上取勝,便揮兵大進,漢軍如潮水般向前。


    魏軍卻不接戰,隻向後而退。


    漢軍追不數裏,隻見魏軍撤退頗有章法,呼延灼急忙止住,隻見片刻間,魏軍竟然擺出個陣。


    宋江在前高叫道:“諸位漢將軍,敢入此陣否?”


    秦明正在氣頭上,哇哇怪叫道:“賊子猖狂!方才辱我主公,現在又敢對我等陰陽怪氣!”說著,便揮兵直奔陣中而去,秦明要捉宋江,便直奔陣眼而去,哪知宋江往東南便走,秦明直追,須臾間便被圍了。


    魏軍弓弩長槍刀盾配合默契,秦明之軍損傷頗多。秦明本人也臂上中了兩發流矢,驚險萬分。


    呼延灼見了,急忙率人來救,漢軍直直的突入其中。


    哪知著魏軍之陣,端的有章法,眨眼之間,漢軍被圍,各部之間被分割開來。


    呼延灼後悔,心道:“怎的今日如此孟浪,魏軍這鳥陣型確實厲害!”


    廝殺大半日,索幸四將都是驍勇之輩,更兼呼延灼麾下連環馬依仗著重甲來回衝突,直到夕陽,方才突出重圍。


    回到營帳,四人身上各自帶傷,清點兵馬,各部都損傷頗多,三停去了一停,更在亂軍之中折了黃信,秦明痛哭一場,眾人皆惋惜不已。


    隨後呼延灼寫信上報情況,請求援軍的同時也要求降罪於己,隨後便堅守營盤不出。


    魏軍勢大,又是新勝,便趁著此刻,每日裏衝擊漢軍營地。


    四將各自有傷,加上魏軍勇猛,在此苦苦苦支撐,約莫十數日過去,等來軍令,叫四將退回光州駐紮,依城而守,大軍不日便到。


    在信的最後,劉備親筆:“呼延將軍不必自責,朕派你們之時隻以為四方可傳檄而定,乃是朕欠考慮了,聞說前方折損龔旺、黃信兩位將軍,朕心甚痛,將軍此刻替朕安撫秦明將軍之後,便要退回光州,千萬記住,大軍可晝駐夜行,注意賊軍路上偷襲。”


    呼延灼見了之後,對著信拜了又拜,便著手向後撤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