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時不知說什麽,其實這吳用所提之事不無道理,自己如今兵入汴梁,早不是毛賊草寇,況且稱王已久,早應設置後宮,生他幾個繼承人了。


    隻是這劉備一來拋不開上一世的情感,二來他兩世為人,更不注重女色,三來,這帝王的婚姻,從來不是靠感情做主的。


    這一世,這具身體隻三十餘歲,仍是未有家世,劉備不禁想,若是以後生出個兒子,是我劉玄德的還是這王倫的呢。


    因此,他從來不提娶妻之事。


    隨後劉備看了看吳用,也不禁欣賞,這吳用一開始隻是個教師,其野心不小,而且用計好弄險而陰。


    但他卻是長於政務,在山東時候,便能將一州之地調理明白,而且在自己影響之下,其陰狠不見,而政能見張,聞煥章來後,吳用毫無嫉妒,也折服其才華,因此劉備也開始欣賞吳用。


    畢竟除了自己上輩子那個丞相,哪有那麽多天縱奇才,很多人隻是時運不濟,若是受人指點鍛煉,便能是賢才,甚至堪當大任。


    就比如這一次,吳用絲毫不關心自己的官職地位,聞煥章來之前也不討論帝位、官職之事,反而是關心起這個事兒來了。


    劉備沉吟一會兒,道:“如今天下不定...”


    說一半,便發覺門口有人探頭探腦,劉備又好氣又好笑:“花榮,你在那畏畏縮縮的幹什麽,進來。”


    花榮訕笑著推開門,道:“我也...我也...”


    “怎麽,你也要吳先生給你說個婚事?”


    “那可不敢,可不敢,三娘若是聽到此言,非抽我!”花榮急忙解釋。


    劉備笑道:“我看你是貪心不足,怎的封你做羽林將軍還不滿意,難道還要我做你妹夫不成?”


    花榮訕笑著說:“實在是清芳得了相思病...”


    這次劉備有些臉紅。


    隨後突然想到,此前戰童貫時候,對花榮妹子印象不錯,又想到自從收了嶽飛之後自己偏愛於他,他雖技壓群將,打仗也漂亮。但隻怕會使宿將失望。


    如今若是娶了這花榮妹子,宿將自然更會安心。


    隨後三人一番商議,劉備最後道:“先國而後家,待等眼下忙完,便納清芳。”


    花榮喜不自勝,劉備又將雌雄劍中的雌劍交給花榮,以為聘禮,之後再尋良日完婚。


    消息傳出,漢營眾人皆歡喜不已。


    又過了幾天,北方後續部隊已至,東京地方一切回到原來的樣子,這幾日裏,劉備親自篩選官員,廣納賢才,安排至各地任職。


    又過幾日,聞煥章到了,劉備便安排眾人,商議政務,第一,如何設置百官,以何種製度治國,第二,關於禪位事宜。


    設置百官,劉備分設左右丞相,乃聞煥章、吳用、朱武為參知政事,裴宣為禦史。又設置六部,皆由累年來所識得才俊與朝中投降大族中堪用者為之。


    宿元景等有能之人也得到官職,張邦昌等奸惡之徒,皆削職為民。


    這大宋官員,清廉又能之人本就不多,太子帶走不少,劉備眼光如炬,又提拔一波,貶斥一波,一時間各地官員清明,政通人和。


    至於武將,劉備執意依漢製,此刻天下未定,便將重號將軍虛著,各個將領均封將軍,但品階對應文官,並親賜軍旗,榮甚大焉。


    許多武將出身宋廷,崇文抑武慣了,如今受了恩典,君不疑,文不欺,皆流涕而泣。


    忙完此事,已經過了月餘,接下來便是禪讓之事了。


    就在汴梁忙於政務時候,四路大軍正在傳檄而定。


    且說董平這一路,他被分到正南,一路上甚至都不用拿詔書,宋的官員就聞風而降,棄城而走的便是有骨氣的了。


    董平一路上甚是無聊。每到一處,便是查封官府,接收降卒,再派人送官員到東京,憑著漢王的眼光錄用。


    董一撞甚至覺得自己幹的是文官的活,這一日,董平接到消息,原來這數月之間他這一路進展最快,竟然過了光州,到了淮南西路。


    消息是著淮南西路已然被那方臘之軍占領,前者淮河之畔方臘之軍擊敗張叔夜,如今已經占據了整個淮南西。


    龔旺勸道是否紮營以待其他將軍,或是等主公之令,董平道:“主公數次派人聯絡方臘,怎料那廝理都不理,如今我等攻下東京,他南軍安敢抗拒天兵!”


    龔旺道:“隻恐南軍勢大。”


    董平道:“無需擔心,我受漢王令自行擴充軍隊,一路受降,已有五萬人馬,有何懼哉?速派快馬,請主公令是否對付南軍。”


    與此同時,劉備正在看著方臘的信,原來劉備之前就曾聯係南方,可是數次聯絡,均無消息,校事曹情報也是甚少。


    有幾個使者回來,都說那方臘甚是倨傲,言道當世無英雄,讓王倫守住北方,等他方臘收降於他。


    現在劉備看著這封信,無論是這信上的筆跡,還是口吻都令劉備無來由的發火。


    信上的字,是隸書,但頗有楷書風範,筆走龍蛇之間,盡是灑脫和不拘一格,劉備看到這字,明明不錯,但就不知為什麽有些討厭。


    信中先是以上司的口吻誇讚這漢王能平定北方,功莫大焉,後來竟然開始申斥,說他應該安定北方之後俯首稱臣,若是進了東京就要安分守己,自己稱王已然是僭越,若是敢稱帝,便是不識天命,自己乃是天命所歸,此生來便是要一統天下的,勸這漢王,守好北麵然後投降。


    信的最後,還開始嘲諷起“漢”這一字。


    大意是說,自從兩漢衰弱之後,後世之寇多以漢自居,你一王姓怎配稱“漢”況且你王倫不過一凡人,怎比大漢之雄主。


    最令劉備哭笑不得的是,信中還拿他與漢末的蜀先主對比,得出結論,當年的英雄劉玄德都無法再造大漢,勸他不要癡心妄想。


    更令他無語的是,方臘還道,你若是投降,為了表彰你,我也可該國名為漢,讓你見識一下真正的大漢,我一開始也考慮過是否以漢為名,隻是被你搶了先...


    吳用在邊上看著,氣道直跺腳:“這廝以為自己是誰?怎的如此妄言!就算是天上的官家下來,也斷不會如此目中無人!”


    正巧這時候,董平加急的請戰令到了,劉備正被這封信搞得心煩,與兩位丞相商議之後,也寫了一封言辭頗為激烈的勸降信,隨後又令董平,擇機而戰,再令其他三路,策應董平。


    隨後,眾人都勸禪讓之事,劉備想了想那封信,又觀察時局,正自猶豫。


    聞煥章道:“我等擒了宋帝,若是不取帝,隻會被動,拿趙桓若是稱帝,遙尊趙佶為太上皇,反而不美。不如趁此機會,以漢代宋,昭示天下,我等才是承接天意。”


    劉備應允,便著手稱帝事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