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此刻熱血沸騰,這時他第一次單獨領兵,雖然之前揮扇破妖法,臨陣鬥槍皆令軍中將領折服,但他從來不想做個鬥將,與先主交談之後,便立誌為帥,此番見了宋軍露出破綻,心中便想到那逍遙巾張文遠之故事,因此抓準時機,直奔中軍衝來。


    此時天已經黑了,宋軍陣型還未齊整,各部之間還在分立隊列,正自嘈雜時候,忽然前方騎兵直直衝陣而來,擺在前麵的正是劉錡的部隊,劉錡軍前番與漢軍交手,早被打的喪了膽魄,如今敗兵逢勝軍,焉能不潰,隻是須臾之間前軍就被撕開,嶽飛與楊再興直奔中軍而去。


    劉錡見嶽飛來的勇猛,更兼楊再興的本事他也是見過的,立刻吩咐自己部下王淵抵禦,自己卻向後尋趙桓而來。


    此時前方一片混亂,趙桓心驚膽戰,劉錡回來道:“殿下,前方漢軍突然衝陣,且請殿下先回營躲避!”


    劉光世怒道:“叔信不去前麵頂住,怎的卻來這裏報信!”劉錡臉上一紅,隨即便要翻身殺回。


    趙桓道:“孤不走!孤在此方能穩定軍心,傳令下去,各部向前頂住,不許慌亂!劉正彥,你帶著我的親兵隊伍攔住賊軍!”


    劉正彥得令,隨即與劉錡一同上前,劉光世與韓世忠急忙集合人馬,守在趙桓身邊。


    趙桓此刻無比焦急,前方混亂,自己看不清情況,不知是不是漢軍主力襲擊,但又想到如果此刻自己後退,那這十萬人分崩離析就在瞬間。


    “京中禁軍實在烏合之眾!”趙桓暗罵道。他從帶兵出來就知道,這禁軍雖然名義上是精銳,但實際上戰鬥力低的可怕,更何況現在局勢,雖然將領是自己人,但士卒頗又不效命的。


    但他仍舊要穩住陣線,因此又命韓世忠劉光世在身邊護衛,隻要自己這太子的大旗不倒,至少這十萬人不會一觸即潰。


    此時王淵已經被嶽飛陣斬,他雖是久於戰陣的好手,但怎敵得過嶽飛神槍,隻三招五式便被挑落馬下。


    前軍一片大亂,楊再興立功心切,奮神威直突向前,正撞上劉正彥,交馬隻一合便將劉正彥刺於馬下,隨後手中銀槍更是出神入化,一往無前,牛皋在楊再興後麵樂得輕鬆。


    嶽飛隨即招呼眾軍,不許追趕四散之軍,隻顧向前,頃刻間,宋軍前軍混亂不堪,楊再興已經殺透前軍,直奔趙桓而來。


    韓世忠劉光世見了,急忙指揮親兵將楊再興圍在中間,欲圍而擒之,哪知這楊再興大喝一聲,抽長劍在手,槍劍相加,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原來這劍正是嶽飛的佩劍湛盧,白日裏與苗傅作戰時候,嶽飛與楊再興打賭,十個回合內定然刺翻來將,便以借寶劍一月為賭注。


    初時楊再興還笑話嶽飛小氣,哪知見了湛盧劍,便喜歡的不得了,因此三個回合便刺翻苗傅,又奮力殺散官軍,自然得了此劍。


    此刻嶽飛也跟上,兩人恰如兩條銀龍,直奔向前,很快殺透眾軍,身後漢軍更是以一當百,銳不可當。


    韓世忠咬了咬牙,攥緊虎頭湛金槍,他看出,這隻是小股精銳漢軍的斬首行動,本來這十萬大軍,怎會畏懼這小股精銳,但可氣就在於這十萬人隊形不整,散布的廣,左右翼來不及調遣,更兼大部還在營中準備出來列陣,眼下抵擋之兵不過數千。


    更巧的是,太子卻非要親自出來壓陣,若是太子穩坐中軍,叫自己在前列陣,此刻自己纏住來人,後麵再列陣增援,才是正解。


    “逆賊把握時機當真準!”韓世忠暗罵道,隨後又道:“今番真是個窩囊仗!”便舞槍攔住嶽飛。


    韓世忠一眼就看出前麵那個隻是個鬥將,這小股部隊的指揮定然是眼前之人,因此也不搭話,兩人便鬥。


    楊再興知道嶽飛武藝,因此也不擔心,隻是與嶽飛交換一下眼神,便向前而進。劉光世舞刀攔住,一片混戰。


    此刻劉錡又跑了回來,找到趙桓,隻見趙桓死死盯著前方兩個漢軍將領,似有所懼,便拉住趙桓韁繩:“殿下快走!此二賊就是奔著殿下來的,殿下若有閃失,此役定然滿盤皆輸!不若先行撤退,整軍再戰!”


    趙桓道:“卿隨孤來!”隨即撥馬往營中就撤,道:“來人,去把金銀府庫打開,將金銀拋灑於路上,以滯賊軍!”


    趙桓剛轉身進營,劉光世便撤了下來,他本就不敵楊再興,死命撐了一會兒,便也撤回。


    韓世忠與嶽飛正鬥之間,見太子已然撤走,自己料不能勝,便鑽個空子也敗退下來。


    一見主將敗退,士卒紛紛潰散,竟堵住營門。


    就在嶽飛楊再興與韓世忠劉光世廝殺之際,牛皋眼尖,瞅準那金盔黃袍之人,定然是主帥,便揮舞雙鐵鐧,直殺過來。


    劉錡隻顧與趙桓向後撤去,見一員黑臉將軍衝來,心道:“那兩個小白臉尚且如此勇猛,這個黑臉大漢看上去好像比那兩人還壯實,又直奔主帥而來,定然更是猛將!”


    因此不敢接戰,隻與趙桓後撤。


    很快,本就士氣不強的禁軍,從主帥的撤退那一刻起,便就成了潰敗,打開金銀這一招雖是妙法,但卻是不甚得當,有人剛一打開府庫,後軍便開始哄搶。


    隻因這十萬大軍的營帳甚大,前方雖然是殺的昏天暗地,後軍也隻是聽到喊殺聲而已,要說這也屬於正常,雖然軍無鬥誌,但畢竟太子在前麵,後軍不至於潰散,但可怕的是,前麵太子中軍向後撤又有人打開裝滿金銀的帳子,本來因前軍後撤造成的無序,很快就變成了史無前例的混亂。


    李綱此時手執寶劍,在一處營帳前手刃數個亂軍,聲嘶力竭的想要穩住大軍,但杯水車薪根本無濟於事。


    幸虧他為人忠正,聲名在外,有副將將他扯住按到馬上,帶著許多文臣大員,一同後撤。


    趙桓見各處大亂,甚至火起,便叫人以長刀大斧開路,擋路者死,往後撤退。


    趙桓心中恨恨的道:“此番比那逍遙津更要恥辱!”


    原來這太子趙桓正是孫權轉世,他初來此世時候,還被這後世的美食美酒詩詞文化吸引,更可貴的是自己是太子,簡直以為此乃天意送自己享受。


    但過不多久,擁有頂級政治嗅覺的他便察覺局勢不對,因此才暗中聯絡,結交將領,收攏人心,培植勢力,可笑朝中奸臣虐民有方,謀權無術,在他看來,蔡京高俅王黼童貫之流,弄權的本事,猶如小兒相戲。


    正準備徐徐圖之時候,沒想到北邊漢軍如此神速,就當他猜出是自己那個妹夫時候,大局已經難以挽回,因此倉促之下奪權整軍,否則按照他的謀劃,才不會以此等烏合之眾迎敵。


    眼下他也顧不得許多,隻知道那漢軍勇猛,那兩個白袍將之勇,俱在那張遼之上,他兩世為人,也難見如此凶悍衝陣之人。


    “逃!重整旗鼓,大耳賊,今世定要與你見個高低!”孫權胸中怒火難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