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聞言大怒,跳下馬車取了樸刀,安道全聽見車外麵對話,也出來看。
隻見一個行者模樣的人站在路中間,手中拿著明晃晃的戒刀。
石秀站在安道全身前,怒道:“哪裏來的鳥人,敢在這裏狂言!”
那行者冷冷的道:“受魏王之命,取安道全人頭,受公明哥哥之托,捉你回去!”
石秀喝到:“無禮的頭陀!且贏了爺爺的樸刀!”
說罷便使樸刀趕去,望行者心窩便槊,那行者冷笑一聲,舉雙刀迎戰。
兩人一場好鬥,三口刀,兩短的快如閃電,又重有千斤,一長的上下翻飛,上下攔擋。兩個鬥到五十回合,那行者雙刀橫著盡力一磕,石秀也是橫劈過去,三把刀撞擊在一起。
石秀隻覺得虎口酸麻,不自覺向後退了兩步,雙手一抖,樸刀落地。
那行者見了,道:“我卻不欺你無兵刃,便棄了雙刀,晃動一雙拳頭來鬥石秀。”
石秀慌忙與他放對,隻十來個回合便又招架不住,這行者的拳頭比那刀子更有力更威猛,腿法更是巧妙無比。
不到二十回合,石秀被那行者當胸一拳,翻倒在地。
當時氣血上湧,坐在地上連連咳嗽。那行者道:“好漢子,有些手段!”
石秀坐在地上道:“壯士且留下姓名!”那行者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打虎的武鬆便是!現任魏王虎威將軍!”
然後也不顧石秀,自己拾了戒刀,奔安道全而去。口中道:“安先生,你我本無仇怨,隻是王命在身,不得不從。”
安道全被嚇得瑟瑟瑟發抖,道:“我無罪,我無罪!”
武鬆道:“吾固不願殺人,隻是魏王之命乃是,你若安居在建康府也就罷了,若是跟這北方的細作走了,便是投敵,就要你頭來。”
說著就抬腳向前,可是卻發現自己小腿被人抱住,正是石秀抱住武鬆小腿,仰麵流出眼淚。
石秀哭泣道:“江湖上多問武二郎的名字,都說二郎乃是打虎的義士,今番怎的作此殺手之事!”
武鬆麵上一紅,低頭道:“我保主公,受了王命,並非殺手。”
石秀繼續哭泣道:
“我也並非北方細作,我是大名府人士,雖然北方動亂,漢軍宋軍交鋒,可是我與我家兄長並未參與其中。我家兄長隻是行路商人,被亂軍用毒箭射中,命在旦夕。我幸苦前來,隻為救我哥哥性命,我自小孤獨,隻有哥哥每日裏挑著貨擔將我養大,此番命在旦夕,隻有神醫能救,若是哥哥有個閃失,那這世上我便再無親人,武二郎你若是殺安神醫,便是也殺了我兄弟二人!”
說罷以頭搶地,淚如雨下。
武鬆見此,不禁撇了戒刀,雙手把石秀扶起:“兄弟說的可是真的?”
石秀以手指天:“若有半句虛假,便叫我日後亂箭穿心。”
武鬆把住石秀臂膀:“好漢子,我不攔你,快叫安神醫去救你哥哥去!”說著在懷裏拿出一塊腰牌交給石秀。
“路上若是有阻攔你的,就報上我武二郎的名字!你且速速離去,休管這裏的事!救了你哥哥之後,若再有緣,來此間我與飲酒,我武二郎敬重你的為人和武藝!”
石秀收下腰牌還要下拜,武鬆趕忙扶起,道:“兄弟快走,不要耽誤了你哥哥性命!”
石秀慌忙擦了眼淚,施禮而去。
武鬆望著石秀駕車遠去,直到看不見煙塵,才長歎一聲,掛住了戒刀,偷偷用袖子抹了眼角的淚水,往建康城方向走去...
石秀剛才聽了武二郎的名號,心中就有了計較,因為在校事曹聽說過此人事跡,便知道這人吃軟不吃硬,於是幹脆就上演了一番苦情戲。
幸好兄弟之情是武鬆內心最柔軟的一部分,一下子便觸動了武鬆,他大鬧飛雲浦之後就遇到方臘,也幸虧方臘救助,便一直跟了他。
隻是這方臘從豪俠到割據一方的雄主轉變的太快,以至於這次任務,武鬆內心也是稍有抵觸。正趕上石秀精妙的表演,武鬆豪氣上來,便放走了石秀。
且說石秀,慌忙帶著安道全北走,行不數日,便到了長江渡口,隻見茫茫長江不見邊際,在碼頭上卻不見艄公,隻見江中戰艦往來,似乎江南水軍有所動作。
石秀正在碼頭焦急,卻被戰艦發現,當即有幾艘艨艟戰艦過來,船上士兵喝到:“行路之人速速離去,我等水軍在此操練,平民速速回避!”
石秀道:“不知卻要等到幾時?”
那士兵不耐煩道:“草民安敢問我軍機?且去尋他處渡河!”
石秀沒奈何,隻得與安道全溯江而上,尋個渡口,一連行走十餘裏,隻見江上戰船往來,絡繹不絕。
石秀心道:“昨日那方臘稱王,今日江上水軍如此動作,渾不似演練,必有大事發生,隻恐這方臘趁我主公鏖戰之際,北上掠地!”
每到渡口均有人攔阻,石秀正沒奈何,忽然聽見身後官道上來了一支隊伍,卻是十餘騎,身穿官服,為首的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上下年紀,見到石秀一輛車,便圍將上來,叫石秀答話。
石秀見對方人多,趕緊握定了武鬆給的腰牌,那人問:“你等何人,卻敢在此窺探?”
石秀上前回答,佯說乃是武鬆在山東的故人,此次尋醫回鄉,並拿出武鬆腰牌,那人見了腰牌,當即開顏道:“原來是虎威將軍的朋友,也是個愛護兄長的義士!你且隨我來,我送你過江!”
石秀慌忙拜謝,那人扶住石秀道:
“兄弟無需多禮,我自己亦有兄長,你初來我處不知,我便是魏王麾下水軍統領張順,我有一兄,名叫張橫,平素最敬那武二郎,今日見了他腰牌,我定送你去救你家哥哥。”
說著在江邊渡口叫過一小船,又囑咐許多,送了石秀一塊腰牌,道:“一路上若是有船阻攔與你,便用此牌過路。”
說著又從懷裏掏出好大一條黃金,道:“你這車馬不便過江,且留下,這有一塊金子,且過江之後再籌買車馬。”
石秀哪裏肯收,口中隻道:“承蒙將軍厚恩,我尚不能報,怎的卻收將軍的錢!”
張順笑道:“江湖兒女,休得推脫,與武二郎相交的漢子,還能差到那裏去,更何況為兄請醫,乃義士也!”
石秀隻得收了,那人又令兩個水手駕船,一路上暢通無阻,渡過長江。
過江之後,便是宋廷地界,石秀更加小心,到了鎮店,買了馬車,一路向北而去。
這一日,兩人過了東京,正往北行走,石秀思忖還有三五日便到前線,不由得掄動馬鞭,快速行路。
今日官道之上甚是冷清,想是距離前線更近的緣故。石秀快馬加鞭之下,卻在道旁見一夥人休息,那夥人有百十來個,俱是公人模樣,還有數十個宋軍騎兵,在道旁休息。
為首的石秀有些麵熟,這人黃馬大杆刀,再一看這夥人中間卻是兩輛囚車,一輛上是個胡子花白的老者,另一輛上,卻是那浪子燕青!
隻見一個行者模樣的人站在路中間,手中拿著明晃晃的戒刀。
石秀站在安道全身前,怒道:“哪裏來的鳥人,敢在這裏狂言!”
那行者冷冷的道:“受魏王之命,取安道全人頭,受公明哥哥之托,捉你回去!”
石秀喝到:“無禮的頭陀!且贏了爺爺的樸刀!”
說罷便使樸刀趕去,望行者心窩便槊,那行者冷笑一聲,舉雙刀迎戰。
兩人一場好鬥,三口刀,兩短的快如閃電,又重有千斤,一長的上下翻飛,上下攔擋。兩個鬥到五十回合,那行者雙刀橫著盡力一磕,石秀也是橫劈過去,三把刀撞擊在一起。
石秀隻覺得虎口酸麻,不自覺向後退了兩步,雙手一抖,樸刀落地。
那行者見了,道:“我卻不欺你無兵刃,便棄了雙刀,晃動一雙拳頭來鬥石秀。”
石秀慌忙與他放對,隻十來個回合便又招架不住,這行者的拳頭比那刀子更有力更威猛,腿法更是巧妙無比。
不到二十回合,石秀被那行者當胸一拳,翻倒在地。
當時氣血上湧,坐在地上連連咳嗽。那行者道:“好漢子,有些手段!”
石秀坐在地上道:“壯士且留下姓名!”那行者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打虎的武鬆便是!現任魏王虎威將軍!”
然後也不顧石秀,自己拾了戒刀,奔安道全而去。口中道:“安先生,你我本無仇怨,隻是王命在身,不得不從。”
安道全被嚇得瑟瑟瑟發抖,道:“我無罪,我無罪!”
武鬆道:“吾固不願殺人,隻是魏王之命乃是,你若安居在建康府也就罷了,若是跟這北方的細作走了,便是投敵,就要你頭來。”
說著就抬腳向前,可是卻發現自己小腿被人抱住,正是石秀抱住武鬆小腿,仰麵流出眼淚。
石秀哭泣道:“江湖上多問武二郎的名字,都說二郎乃是打虎的義士,今番怎的作此殺手之事!”
武鬆麵上一紅,低頭道:“我保主公,受了王命,並非殺手。”
石秀繼續哭泣道:
“我也並非北方細作,我是大名府人士,雖然北方動亂,漢軍宋軍交鋒,可是我與我家兄長並未參與其中。我家兄長隻是行路商人,被亂軍用毒箭射中,命在旦夕。我幸苦前來,隻為救我哥哥性命,我自小孤獨,隻有哥哥每日裏挑著貨擔將我養大,此番命在旦夕,隻有神醫能救,若是哥哥有個閃失,那這世上我便再無親人,武二郎你若是殺安神醫,便是也殺了我兄弟二人!”
說罷以頭搶地,淚如雨下。
武鬆見此,不禁撇了戒刀,雙手把石秀扶起:“兄弟說的可是真的?”
石秀以手指天:“若有半句虛假,便叫我日後亂箭穿心。”
武鬆把住石秀臂膀:“好漢子,我不攔你,快叫安神醫去救你哥哥去!”說著在懷裏拿出一塊腰牌交給石秀。
“路上若是有阻攔你的,就報上我武二郎的名字!你且速速離去,休管這裏的事!救了你哥哥之後,若再有緣,來此間我與飲酒,我武二郎敬重你的為人和武藝!”
石秀收下腰牌還要下拜,武鬆趕忙扶起,道:“兄弟快走,不要耽誤了你哥哥性命!”
石秀慌忙擦了眼淚,施禮而去。
武鬆望著石秀駕車遠去,直到看不見煙塵,才長歎一聲,掛住了戒刀,偷偷用袖子抹了眼角的淚水,往建康城方向走去...
石秀剛才聽了武二郎的名號,心中就有了計較,因為在校事曹聽說過此人事跡,便知道這人吃軟不吃硬,於是幹脆就上演了一番苦情戲。
幸好兄弟之情是武鬆內心最柔軟的一部分,一下子便觸動了武鬆,他大鬧飛雲浦之後就遇到方臘,也幸虧方臘救助,便一直跟了他。
隻是這方臘從豪俠到割據一方的雄主轉變的太快,以至於這次任務,武鬆內心也是稍有抵觸。正趕上石秀精妙的表演,武鬆豪氣上來,便放走了石秀。
且說石秀,慌忙帶著安道全北走,行不數日,便到了長江渡口,隻見茫茫長江不見邊際,在碼頭上卻不見艄公,隻見江中戰艦往來,似乎江南水軍有所動作。
石秀正在碼頭焦急,卻被戰艦發現,當即有幾艘艨艟戰艦過來,船上士兵喝到:“行路之人速速離去,我等水軍在此操練,平民速速回避!”
石秀道:“不知卻要等到幾時?”
那士兵不耐煩道:“草民安敢問我軍機?且去尋他處渡河!”
石秀沒奈何,隻得與安道全溯江而上,尋個渡口,一連行走十餘裏,隻見江上戰船往來,絡繹不絕。
石秀心道:“昨日那方臘稱王,今日江上水軍如此動作,渾不似演練,必有大事發生,隻恐這方臘趁我主公鏖戰之際,北上掠地!”
每到渡口均有人攔阻,石秀正沒奈何,忽然聽見身後官道上來了一支隊伍,卻是十餘騎,身穿官服,為首的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上下年紀,見到石秀一輛車,便圍將上來,叫石秀答話。
石秀見對方人多,趕緊握定了武鬆給的腰牌,那人問:“你等何人,卻敢在此窺探?”
石秀上前回答,佯說乃是武鬆在山東的故人,此次尋醫回鄉,並拿出武鬆腰牌,那人見了腰牌,當即開顏道:“原來是虎威將軍的朋友,也是個愛護兄長的義士!你且隨我來,我送你過江!”
石秀慌忙拜謝,那人扶住石秀道:
“兄弟無需多禮,我自己亦有兄長,你初來我處不知,我便是魏王麾下水軍統領張順,我有一兄,名叫張橫,平素最敬那武二郎,今日見了他腰牌,我定送你去救你家哥哥。”
說著在江邊渡口叫過一小船,又囑咐許多,送了石秀一塊腰牌,道:“一路上若是有船阻攔與你,便用此牌過路。”
說著又從懷裏掏出好大一條黃金,道:“你這車馬不便過江,且留下,這有一塊金子,且過江之後再籌買車馬。”
石秀哪裏肯收,口中隻道:“承蒙將軍厚恩,我尚不能報,怎的卻收將軍的錢!”
張順笑道:“江湖兒女,休得推脫,與武二郎相交的漢子,還能差到那裏去,更何況為兄請醫,乃義士也!”
石秀隻得收了,那人又令兩個水手駕船,一路上暢通無阻,渡過長江。
過江之後,便是宋廷地界,石秀更加小心,到了鎮店,買了馬車,一路向北而去。
這一日,兩人過了東京,正往北行走,石秀思忖還有三五日便到前線,不由得掄動馬鞭,快速行路。
今日官道之上甚是冷清,想是距離前線更近的緣故。石秀快馬加鞭之下,卻在道旁見一夥人休息,那夥人有百十來個,俱是公人模樣,還有數十個宋軍騎兵,在道旁休息。
為首的石秀有些麵熟,這人黃馬大杆刀,再一看這夥人中間卻是兩輛囚車,一輛上是個胡子花白的老者,另一輛上,卻是那浪子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