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呼延灼這邊,那日夜裏大雨間被劉備偷襲,損傷慘重,所幸連環馬傷亡不大,火炮也還剩下十來門。
他帶著殘兵敗將,一路退到了青州府,中午時候剛要進入青州府,史文恭卻說:
“大人此番戰敗,少不了那慕容知府為難。”
“那又如何?隻盼那知府借兵給我,重整軍馬再戰,我等還有馬有炮,定能全勝。”
隨即帶人進入青州,青州百姓見了官軍殘破模樣,又聽說是戰敗而來,也都奔走相告,懼怕不已。
呼延灼和史文恭求見慕容知府,兩人來到府衙後院,等了半個多時辰,慕容知府才讓他們進來。
“敗軍之將,前來投奔,請恩相暫借本州軍馬,一同剿賊。”呼延灼見到慕容知府抱拳道。
他自認為是名門之後,也不願向這靠著姊妹在後宮的人下拜。隻是一扭頭,就見這青州都監已經拜倒在地。
“你若是帶著我青州兵馬去了,我這裏空虛,怎麽辦?”慕容知府並沒有還禮,隻是腆著大肚子慢吞吞的說。
“再者說,你奉命征討,前者我已經派人相助了,如今怎的又要兵馬?未經太尉大人同意,我可不敢再派兵馬”
說著努嘴史文恭,意思是,我的人跟你還受了傷。
呼延灼沒法搭話,雖然自己門第高,但是這宋朝重文輕武,他慕容彥達在後宮的勢力也不小。
一時間還真沒法回答。再抬頭時候,就見慕容知府已經回了後堂。
史文恭拉了拉呼延灼衣角,招呼呼延灼回到軍營。
“哎,怎地這慕容知府如此不通情麵!”呼延灼歎道。
“大人不必煩惱,小人有法子。”史文恭拿出個箱子,這箱子自然是前者要送給呼延灼的金銀珠寶。
“唉,我堂堂丈夫,還要靠此物開路。”呼延灼歎氣。
“隻怕還不夠哩。”史文恭說,“還需多些才能說動知府大人。”
“我此次出征怎麽可能帶著許多金銀。”呼延灼無奈道。
史文恭不答,隻是看著呼延灼的袍子。
原來那袍子上有七顆寶石,都是先帝賜予呼延家的。
呼延灼會意,但是這寶貝著實舍不得,思來想去,也是沒辦法,一跺腳,道:“也罷!為國分憂,何惜身外之物!”
當下拆了交給史文恭。史文恭道:“不需勞動大人,小人與那慕容知府交好,小人去辦!”
“好,你去吧。”呼延灼沒精打采的說。
看著史文恭的背影,呼延灼不住的感慨,自己為國效力,陣前搏殺,居然也得靠賄賂這奸臣才能繼續剿賊。
當晚那邊就傳來信兒,青州府最後五千兵馬歸呼延灼調遣,隻是讓呼延灼在城外駐紮,不許前進。
隻許保護青州城,等朝廷援兵來了,再去剿匪,另外調淩振上城上,把火炮放在城牆上防禦。
最後這史文恭要在城裏養傷和聽慕容大人調撥,也不回到軍中了。
呼延灼讀完信,心裏有一塊大石頭一般,明明敵人也是強弩之末,此時自己卻被拴在了城外。
那炮更是利器,卻被調走守城,要知道,若是野戰不利,城池固守也是困難。
但眼下無奈,也隻好應允。
又過了一日,又有殘兵敗將來了,說那兩路都失敗了,韓滔彭玘也都被捉了。呼延灼更是怏怏不樂。
劉備這邊,歇息三日,就又點起兵馬,三萬餘人,留索超、劉唐守城,秦明養傷,其餘人一同出城攻擊青州。
那秦明還要去青州,眾人苦苦勸住,最終劉備答應,拿史文恭和慕容知府人頭回來,秦明才安心養傷。
根據校事曹來報,那呼延灼正駐紮在清州城外,劉備便引軍殺到青州城。
兩軍相距二十裏,劉備親自探查地形,見有一草甸,中間低窪,四周都高,中間的草都半人高。
正值秋季,草色漸漸枯黃。
劉備見了,朗聲道:“此處就是破敵之處!”便下令,在此處前方紮營。
隨即,引兵到青州城外挑戰。
呼延灼聽說敵軍已經到了,便排開陣勢,與孫立,徐寧在陣前迎敵。
隻見得梁山軍馬比前幾日多了許多,旌旗遍地,軍容整齊,更有數個新的將領和旗幟。
當下吩咐連環馬在後暗暗準備。
這邊劉備見呼延灼雖然敗了,仍然能整軍再戰,也暗自誇道:“此人將門之後,的確帥才。”
又回頭道,“誰打頭陣?”董平第一個出馬,叫道:
“小弟願去!且看那雙鞭能敵我雙槍否!”
隨即上陣,大叫呼延灼前來。
呼延灼見來將點名,也縱馬上陣,喝到:“敵將何人?怎助賊不助官?”
“呸,真正的賊在你身後的城裏!你這廝做害人家眷之徒的犬馬!貪官佞臣你也保,無目之人速來受死!”
這董平自從投降劉備,常常被劉備的仁義感化,二人初次見麵雖然不快,但劉備終是氣度恢宏,仁義豪邁,董平內心敬服
董平這人跟著劉備也是處處學他,今天罵慕容知府殺秦明,他卻全然忘了自己身上的事兒了。
二人話不投機,當場動手。雙槍與雙鞭鬥在一團。
一個是雙鞭,一個是雙槍,都是雙手武器,董平勇猛難當,雙槍招數本就古怪,再加上他大開大合,兩臂齊齊搖動,猶如雄鷹展翅。
呼延灼將門之後,家傳鞭法最是穩重,雙鞭守住門戶,循循而進,搖動雙臂時候,時攻時守,端的水潑不進。
董平大紅頭盔,背後兩杆護心旗,風中飄揚,槍法迅捷無比,仿佛朱雀臨凡。
呼延灼墨綠色頭盔,嶄新的綠色戰袍,雙鞭老成持重,猶如玄武重生。
二人正是對手,一連作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兩陣邊上無不喝彩。
這邊徐寧焦急,前者作戰,自己截殺劉備敗軍,不但沒有斬獲,反而被射中了,幸虧有保甲護體。
此番陣上那白馬銀槍的將軍還在,於是也上前用槍一指喊道:“那白袍將,敢與我鬥槍法麽!”
花榮見了,道:“正愁無處舒展筋骨!”向劉備請示之後,便上陣與徐寧鬥在一處。
但見一杆金槍,一杆銀槍,兩杆槍,那個金槍,帶著大大的倒鉤,用起來鉤掛連環,招式江湖難見。
那個銀槍,迅捷無比,裏挑外劃,更有獨到之處。
劉備陣前見了,說道:“那便是能破連環馬的徐寧,最好生擒之!”
盧俊義聽了,當即道:“小弟去擒他!”說罷縱馬上陣。
這邊孫立道:“賊將休要以多欺少!”也使用長槍上陣,單鞭卻是背在身後了。
二人也鬥在一處。六人鬥不多時,突然天空一聲炸雷,劉備還以為敵軍用炮,等再看去,卻是大雨要來了。
說話間,大雨傾盆,陣上六人還在死鬥,董平呼延灼不分勝負,花榮對徐寧稍稍上風,孫立對盧俊義卻是難受,槍和鞭都用上了,卻也是左右支撐。
劉備和城上的慕容知府都鳴金收兵。
劉備向呼延灼大喊:
“今日又是大雨,將軍且回去中休息,明日放晴再戰,今日大雨我便不劫營了!”
說罷引兵退走,呼延灼也不敢追趕,也自退回營裏。
剛一回來,史文恭卻從城中出來,見到呼延灼道:
“小人有計,可破敵軍!”
他帶著殘兵敗將,一路退到了青州府,中午時候剛要進入青州府,史文恭卻說:
“大人此番戰敗,少不了那慕容知府為難。”
“那又如何?隻盼那知府借兵給我,重整軍馬再戰,我等還有馬有炮,定能全勝。”
隨即帶人進入青州,青州百姓見了官軍殘破模樣,又聽說是戰敗而來,也都奔走相告,懼怕不已。
呼延灼和史文恭求見慕容知府,兩人來到府衙後院,等了半個多時辰,慕容知府才讓他們進來。
“敗軍之將,前來投奔,請恩相暫借本州軍馬,一同剿賊。”呼延灼見到慕容知府抱拳道。
他自認為是名門之後,也不願向這靠著姊妹在後宮的人下拜。隻是一扭頭,就見這青州都監已經拜倒在地。
“你若是帶著我青州兵馬去了,我這裏空虛,怎麽辦?”慕容知府並沒有還禮,隻是腆著大肚子慢吞吞的說。
“再者說,你奉命征討,前者我已經派人相助了,如今怎的又要兵馬?未經太尉大人同意,我可不敢再派兵馬”
說著努嘴史文恭,意思是,我的人跟你還受了傷。
呼延灼沒法搭話,雖然自己門第高,但是這宋朝重文輕武,他慕容彥達在後宮的勢力也不小。
一時間還真沒法回答。再抬頭時候,就見慕容知府已經回了後堂。
史文恭拉了拉呼延灼衣角,招呼呼延灼回到軍營。
“哎,怎地這慕容知府如此不通情麵!”呼延灼歎道。
“大人不必煩惱,小人有法子。”史文恭拿出個箱子,這箱子自然是前者要送給呼延灼的金銀珠寶。
“唉,我堂堂丈夫,還要靠此物開路。”呼延灼歎氣。
“隻怕還不夠哩。”史文恭說,“還需多些才能說動知府大人。”
“我此次出征怎麽可能帶著許多金銀。”呼延灼無奈道。
史文恭不答,隻是看著呼延灼的袍子。
原來那袍子上有七顆寶石,都是先帝賜予呼延家的。
呼延灼會意,但是這寶貝著實舍不得,思來想去,也是沒辦法,一跺腳,道:“也罷!為國分憂,何惜身外之物!”
當下拆了交給史文恭。史文恭道:“不需勞動大人,小人與那慕容知府交好,小人去辦!”
“好,你去吧。”呼延灼沒精打采的說。
看著史文恭的背影,呼延灼不住的感慨,自己為國效力,陣前搏殺,居然也得靠賄賂這奸臣才能繼續剿賊。
當晚那邊就傳來信兒,青州府最後五千兵馬歸呼延灼調遣,隻是讓呼延灼在城外駐紮,不許前進。
隻許保護青州城,等朝廷援兵來了,再去剿匪,另外調淩振上城上,把火炮放在城牆上防禦。
最後這史文恭要在城裏養傷和聽慕容大人調撥,也不回到軍中了。
呼延灼讀完信,心裏有一塊大石頭一般,明明敵人也是強弩之末,此時自己卻被拴在了城外。
那炮更是利器,卻被調走守城,要知道,若是野戰不利,城池固守也是困難。
但眼下無奈,也隻好應允。
又過了一日,又有殘兵敗將來了,說那兩路都失敗了,韓滔彭玘也都被捉了。呼延灼更是怏怏不樂。
劉備這邊,歇息三日,就又點起兵馬,三萬餘人,留索超、劉唐守城,秦明養傷,其餘人一同出城攻擊青州。
那秦明還要去青州,眾人苦苦勸住,最終劉備答應,拿史文恭和慕容知府人頭回來,秦明才安心養傷。
根據校事曹來報,那呼延灼正駐紮在清州城外,劉備便引軍殺到青州城。
兩軍相距二十裏,劉備親自探查地形,見有一草甸,中間低窪,四周都高,中間的草都半人高。
正值秋季,草色漸漸枯黃。
劉備見了,朗聲道:“此處就是破敵之處!”便下令,在此處前方紮營。
隨即,引兵到青州城外挑戰。
呼延灼聽說敵軍已經到了,便排開陣勢,與孫立,徐寧在陣前迎敵。
隻見得梁山軍馬比前幾日多了許多,旌旗遍地,軍容整齊,更有數個新的將領和旗幟。
當下吩咐連環馬在後暗暗準備。
這邊劉備見呼延灼雖然敗了,仍然能整軍再戰,也暗自誇道:“此人將門之後,的確帥才。”
又回頭道,“誰打頭陣?”董平第一個出馬,叫道:
“小弟願去!且看那雙鞭能敵我雙槍否!”
隨即上陣,大叫呼延灼前來。
呼延灼見來將點名,也縱馬上陣,喝到:“敵將何人?怎助賊不助官?”
“呸,真正的賊在你身後的城裏!你這廝做害人家眷之徒的犬馬!貪官佞臣你也保,無目之人速來受死!”
這董平自從投降劉備,常常被劉備的仁義感化,二人初次見麵雖然不快,但劉備終是氣度恢宏,仁義豪邁,董平內心敬服
董平這人跟著劉備也是處處學他,今天罵慕容知府殺秦明,他卻全然忘了自己身上的事兒了。
二人話不投機,當場動手。雙槍與雙鞭鬥在一團。
一個是雙鞭,一個是雙槍,都是雙手武器,董平勇猛難當,雙槍招數本就古怪,再加上他大開大合,兩臂齊齊搖動,猶如雄鷹展翅。
呼延灼將門之後,家傳鞭法最是穩重,雙鞭守住門戶,循循而進,搖動雙臂時候,時攻時守,端的水潑不進。
董平大紅頭盔,背後兩杆護心旗,風中飄揚,槍法迅捷無比,仿佛朱雀臨凡。
呼延灼墨綠色頭盔,嶄新的綠色戰袍,雙鞭老成持重,猶如玄武重生。
二人正是對手,一連作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兩陣邊上無不喝彩。
這邊徐寧焦急,前者作戰,自己截殺劉備敗軍,不但沒有斬獲,反而被射中了,幸虧有保甲護體。
此番陣上那白馬銀槍的將軍還在,於是也上前用槍一指喊道:“那白袍將,敢與我鬥槍法麽!”
花榮見了,道:“正愁無處舒展筋骨!”向劉備請示之後,便上陣與徐寧鬥在一處。
但見一杆金槍,一杆銀槍,兩杆槍,那個金槍,帶著大大的倒鉤,用起來鉤掛連環,招式江湖難見。
那個銀槍,迅捷無比,裏挑外劃,更有獨到之處。
劉備陣前見了,說道:“那便是能破連環馬的徐寧,最好生擒之!”
盧俊義聽了,當即道:“小弟去擒他!”說罷縱馬上陣。
這邊孫立道:“賊將休要以多欺少!”也使用長槍上陣,單鞭卻是背在身後了。
二人也鬥在一處。六人鬥不多時,突然天空一聲炸雷,劉備還以為敵軍用炮,等再看去,卻是大雨要來了。
說話間,大雨傾盆,陣上六人還在死鬥,董平呼延灼不分勝負,花榮對徐寧稍稍上風,孫立對盧俊義卻是難受,槍和鞭都用上了,卻也是左右支撐。
劉備和城上的慕容知府都鳴金收兵。
劉備向呼延灼大喊:
“今日又是大雨,將軍且回去中休息,明日放晴再戰,今日大雨我便不劫營了!”
說罷引兵退走,呼延灼也不敢追趕,也自退回營裏。
剛一回來,史文恭卻從城中出來,見到呼延灼道:
“小人有計,可破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