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場考試是下了些雨,你可是未保護好卷子?」
瑜生更驚訝了,他沒想到會出這樣的茬子,「我未婚妻素來細心,她給我準備了油布帶進考場,我仔細地裹好了,交卷前還仔細檢查了一番。」
學政嘆了口氣,「莫非是運氣這麽不好,在押送卷子到閱卷室的時候淋到了雨水?」
瑜生隻能搖搖頭,歷年來也確實有這種情況,一旦遇到這種也沒有重新補考的機會,考生隻能自認倒黴。
學政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叮囑他不要氣餒,做好重新再考的準備,「出了這樣的事,焉知是禍不是福?你好生讀書,把學問再學紮實些,心性沉澱沉澱,日後也定能一舉通過……我再托人打聽打聽。」
瑜生一聽,對學政的欣賞和提點,感激不已,「學生慚愧,勞大人費心。」
他心裏也沉了沉,知道遇上這樣的事,學政就算想插手也基本無濟於事,因為這種已經超出了學政的職權範圍。
鄉試歷來幹係重大,是選舉舉人,從舉人到進士的一道鴻溝,舉人老爺有諸多特權福利不說,還有當官的機會,還要再考的話還有機會取得進士,進翰林當大官。
這樣幹係重大的考試,都是京城直接另外指派主考官和副考官一幹人等的,而且是臨了考試前,才知道哪個大臣去當主考官,又是當哪一省的考官。
學政隻負責一省的人文教育,以及院試和取得鄉試資格的科試歲試,超過這個範圍,他便是有心也無力。
瑜生也不想連累待自己這樣好的大人,就說道:「學政大人不必費心,生隻是沒有這個命罷了,前頭取得三元,這場落榜,想來是把運氣用在了前頭,生還年輕,下回再考也來得及……」
瑜生這兩天已經慢慢想開,他覺得自己仍然有些「自負」了,自小被讚譽神童,走到哪兒都受到夫子偏愛,人人誇他學問好,他又取了三元案首,就認定自己一定能通過,這樣的想法固然是基於對自己學問的自信,但未必不是一種自負。
通過這事兒,他想法改變了很多,沒有什麽理所當然之事,才能從容麵對這種意外,不至於一遇上挫折就折戟消沉。
「你能這樣想最好,年輕人摔了跟頭不要緊,重要的是,得有這股再爬起來的勁兒。」
大約兩盞茶功夫,瑜生從學政馬車上下來回到自己的馬車。
今穠問他學政都跟他說了什麽,小郭先生也好奇地看著。
瑜生就把學政打聽到的說了。
小郭先生恍然大悟,又覺得惋惜不已,「原來如此,瑜兄真是太不走運了些。」
也隻有這樣才能夠解釋,為什麽瑜兄答得這麽好,卻會落榜了。
今穠想起那日晚上生哥提起的事,她又是個寫話本子的,難免多想了下,陰謀論道:「生哥既然已經用油布包裹了卷子,按理來說也不應當被雨水淋濕,那些運送卷子的官兵,更知道這些卷子是重中之重,也不敢輕易出差錯,為何還會這樣?」
「會不會是人為的?」
第47章 天子算盤打得挺好。
一路沒有停留,用最快的速度回了金誠縣。
老郭先生前一日就收到了消息,後一日學生和孫子就已經回來了,他拿了瑜生默寫出來的卷子看了一遍,捋著花白的鬍鬚嘆氣。
「這份卷子……不說百年難得一見,也是近十年來老夫看過的最好的答卷,這幾篇經義、策問、八股文,篇篇是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第三場答的這題「以民生的角度對當今時政、律法加以闡述」。」
「你是個聰明人,用農工商甚至下三教九流的不同角度來完成這篇策論,題意深刻,見解全麵,卻不對士之一級加以著墨,因為士已經不屬於所謂的民,既不激進不得罪士族,也充分考慮了所謂民的處境,縱使有些想法略有稚嫩,但已初見鋒芒,要老夫來看,這篇經義策論,即便拿去殿試也有前三甲之資!」
他拍了拍瑜生的肩,「那位學政親口告訴你,你的卷子在途中被雨水損毀?」
瑜生點點頭,又搖搖頭,「學政大人隻是說,閱卷的時候,因沾了水字跡模糊不清,被當成棄卷了,不確定是否在途中沾水的,隻是我能保證我交上去的時候,卷子是幹淨的。」
老郭先生當過十幾二十年的官,算是有些見識城府,人老到這個年紀,更深知人性與官場中的黑暗,內心已經有些猜測,隻是這種猜測太過驚天,一旦猜錯,便會惹上無盡的麻煩。他更傾向於讓學生平平安安,莫惹上頭那些權勢滔天的人,你今日吃下這份虧,來日再去考一場,他不敢更不會次次作你,但若你今日不服,把事情捅破出去,萬一被壓了下來,後果隻能自己吞,到時候不單可能被取消功名和科考資格,更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他沒有貿然說出自己的猜測,隻是讓學生好好平復下心情,做好沉澱三年再重考的準備。
瑜生點點頭,他早已想通了,現下不過是從老師這邊更加堅定了這種想法。
從郭家離開後,今穠和瑜生回了自己家。
趙氏等人問起的時候,瑜生搖搖頭說自己落榜了。
「爹娘,大哥三哥……我。」
趙氏製止了他,雖然很驚訝一向被郭老先生掛在口中誇讚的兒子會落榜,但他們也聽過鄉試不是這麽容易的。
整個金誠縣才出幾個舉子啊?往上數百年內都不會超過十幾二十,在瑜生這個年紀中舉的更是萬中無一,他們怎麽能要求他一考就得考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瑜生更驚訝了,他沒想到會出這樣的茬子,「我未婚妻素來細心,她給我準備了油布帶進考場,我仔細地裹好了,交卷前還仔細檢查了一番。」
學政嘆了口氣,「莫非是運氣這麽不好,在押送卷子到閱卷室的時候淋到了雨水?」
瑜生隻能搖搖頭,歷年來也確實有這種情況,一旦遇到這種也沒有重新補考的機會,考生隻能自認倒黴。
學政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叮囑他不要氣餒,做好重新再考的準備,「出了這樣的事,焉知是禍不是福?你好生讀書,把學問再學紮實些,心性沉澱沉澱,日後也定能一舉通過……我再托人打聽打聽。」
瑜生一聽,對學政的欣賞和提點,感激不已,「學生慚愧,勞大人費心。」
他心裏也沉了沉,知道遇上這樣的事,學政就算想插手也基本無濟於事,因為這種已經超出了學政的職權範圍。
鄉試歷來幹係重大,是選舉舉人,從舉人到進士的一道鴻溝,舉人老爺有諸多特權福利不說,還有當官的機會,還要再考的話還有機會取得進士,進翰林當大官。
這樣幹係重大的考試,都是京城直接另外指派主考官和副考官一幹人等的,而且是臨了考試前,才知道哪個大臣去當主考官,又是當哪一省的考官。
學政隻負責一省的人文教育,以及院試和取得鄉試資格的科試歲試,超過這個範圍,他便是有心也無力。
瑜生也不想連累待自己這樣好的大人,就說道:「學政大人不必費心,生隻是沒有這個命罷了,前頭取得三元,這場落榜,想來是把運氣用在了前頭,生還年輕,下回再考也來得及……」
瑜生這兩天已經慢慢想開,他覺得自己仍然有些「自負」了,自小被讚譽神童,走到哪兒都受到夫子偏愛,人人誇他學問好,他又取了三元案首,就認定自己一定能通過,這樣的想法固然是基於對自己學問的自信,但未必不是一種自負。
通過這事兒,他想法改變了很多,沒有什麽理所當然之事,才能從容麵對這種意外,不至於一遇上挫折就折戟消沉。
「你能這樣想最好,年輕人摔了跟頭不要緊,重要的是,得有這股再爬起來的勁兒。」
大約兩盞茶功夫,瑜生從學政馬車上下來回到自己的馬車。
今穠問他學政都跟他說了什麽,小郭先生也好奇地看著。
瑜生就把學政打聽到的說了。
小郭先生恍然大悟,又覺得惋惜不已,「原來如此,瑜兄真是太不走運了些。」
也隻有這樣才能夠解釋,為什麽瑜兄答得這麽好,卻會落榜了。
今穠想起那日晚上生哥提起的事,她又是個寫話本子的,難免多想了下,陰謀論道:「生哥既然已經用油布包裹了卷子,按理來說也不應當被雨水淋濕,那些運送卷子的官兵,更知道這些卷子是重中之重,也不敢輕易出差錯,為何還會這樣?」
「會不會是人為的?」
第47章 天子算盤打得挺好。
一路沒有停留,用最快的速度回了金誠縣。
老郭先生前一日就收到了消息,後一日學生和孫子就已經回來了,他拿了瑜生默寫出來的卷子看了一遍,捋著花白的鬍鬚嘆氣。
「這份卷子……不說百年難得一見,也是近十年來老夫看過的最好的答卷,這幾篇經義、策問、八股文,篇篇是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第三場答的這題「以民生的角度對當今時政、律法加以闡述」。」
「你是個聰明人,用農工商甚至下三教九流的不同角度來完成這篇策論,題意深刻,見解全麵,卻不對士之一級加以著墨,因為士已經不屬於所謂的民,既不激進不得罪士族,也充分考慮了所謂民的處境,縱使有些想法略有稚嫩,但已初見鋒芒,要老夫來看,這篇經義策論,即便拿去殿試也有前三甲之資!」
他拍了拍瑜生的肩,「那位學政親口告訴你,你的卷子在途中被雨水損毀?」
瑜生點點頭,又搖搖頭,「學政大人隻是說,閱卷的時候,因沾了水字跡模糊不清,被當成棄卷了,不確定是否在途中沾水的,隻是我能保證我交上去的時候,卷子是幹淨的。」
老郭先生當過十幾二十年的官,算是有些見識城府,人老到這個年紀,更深知人性與官場中的黑暗,內心已經有些猜測,隻是這種猜測太過驚天,一旦猜錯,便會惹上無盡的麻煩。他更傾向於讓學生平平安安,莫惹上頭那些權勢滔天的人,你今日吃下這份虧,來日再去考一場,他不敢更不會次次作你,但若你今日不服,把事情捅破出去,萬一被壓了下來,後果隻能自己吞,到時候不單可能被取消功名和科考資格,更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他沒有貿然說出自己的猜測,隻是讓學生好好平復下心情,做好沉澱三年再重考的準備。
瑜生點點頭,他早已想通了,現下不過是從老師這邊更加堅定了這種想法。
從郭家離開後,今穠和瑜生回了自己家。
趙氏等人問起的時候,瑜生搖搖頭說自己落榜了。
「爹娘,大哥三哥……我。」
趙氏製止了他,雖然很驚訝一向被郭老先生掛在口中誇讚的兒子會落榜,但他們也聽過鄉試不是這麽容易的。
整個金誠縣才出幾個舉子啊?往上數百年內都不會超過十幾二十,在瑜生這個年紀中舉的更是萬中無一,他們怎麽能要求他一考就得考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