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們便來到了山峰的中央位置。
跟在山腳下的時候不同,自從看到那個骷髏頭骨之後,眾人的一舉一動也變得異常謹慎。誰知道還有沒有第二個,第三個……或者是有什麽特殊情況發生呢?
眾人小心謹慎的東鏟一下,西鏟一下,並沒有找到墓穴所在。葉秋也開啟天眼四周環顧,分析具體的位置。
突然,葉秋看到前方不遠處有一塊被砍掉的腐朽嚴重,並且看上去傾斜的樹墩子。
一般這麽大的樹正常人都是都是垂直砍,很少見有人是傾斜著砍斷。於是目光一凝,葉秋嚐試去仔細觀察它的切麵。
葉秋偶然發現,他的穿透能力已經有所提高,隻是對比較堅硬緊密的物質,難以達到穿透的效果,這塊木墩子他可以清晰穿透看到木墩子深處。
這木墩子木質緊實,但中央處卻異常的堅硬,而且這個木墩子整體很粗。
葉秋揉了揉眼睛,努力穿透地麵,他想研究一下墩子根部。
他驚奇的發現,這塊木頭並不是木墩子,因為它向下還有很長的一段,葉秋根本無法看透這棵樹根所在位置,很顯然,這是整棵樹被埋掉了,隻剩下了上方樹頭部分,被別人截斷了。
這根本不是木墩子,而是棵古樹。
“咱們大家向前看看吧,我看到前麵好像有棵樹墩子!”
葉秋看了看眾人,徑直向樹墩子走去。眾人點了點頭也緊緊跟上了葉秋。
一會兒功夫,幾人便來到了樹墩子旁邊。
“我的天,這樹墩子也太粗了吧?”
趙龍看到這麽粗壯的樹墩子,驚呼一聲。
老李頭也快步走上前去,趴在樹墩子上方觀察著年輪。隻見這個年輪密密麻麻看上去年代好像挺長久了。
他疑惑的抬起頭看了看葉秋,問道:
“這個樹墩子年代不低啊!你是怎麽發現的?”
“剛好我抬起頭來,看到前方好像有一棵被砍斷的樹墩,所以就招呼大家過來了。大家看看有沒有什麽線索?”
葉秋之所以這樣說,就是怕說的太透,反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眾人開始沿著樹墩子的位置,開始了洛陽鏟模式。
“有情況!過來看看!”
李進發現自己這次鏟出來的東西和之前不太一樣,於是扭頭對著幾人喊了一聲。
眾人聽到聲音紛紛跑了過去。老李頭快速蹲下觀察,他發現洛陽鏟鏟出的泥土裏麵有類似於碎磚塊一樣的東西。
於是他抬起頭,對著眾人說道:
“以樹樁為中心,十米為半徑,東南西北各一人,開始下鏟!”
趙龍和孫凱樂嗬嗬的點了點頭,可李進和趙恩澤卻苦了臉。
他們兩個人,一個身體瘦弱,一個從小沒幹過活,他們倆哪吃得消啊?
“老二,恩澤,你們兩個慢慢幹就行,我來和你們一起!”
葉秋說著便走向了兩人中間的位置,拿起洛陽鏟開始不斷下鏟。
“我這裏有情況!”
“我這裏也有!”
“我也有!”
幾人先後發現了異常,一個接一個的喊道。老李頭東奔西走,也不嫌累,認真的聞著鏟出的碎石顆粒。
“嗬!準了!”
老李頭緩緩站起身,自信的說道。
眾人聽到老李頭這麽說,也來了興致快速將老李頭圍了起來。想要聽聽老李頭下麵的話。就葉秋低頭在原地沉思,好像在研究什麽。
看到將自己圍起來,如饑似渴的幾個年輕人,老李頭笑得合不攏嘴:
“嗬嗬嗬……你們呀,一點兒不穩重!跟姓葉這小娃娃學著點兒!”
老李頭說著指了指前方不遠處蹲著的葉秋,大家這才叫目光轉向葉秋。隻發現葉秋蹲在那裏一動不動,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小葉,有什麽情況?”
老李頭看著葉秋問道。
“我感覺這個地方有點問題,但又說不上來問題在哪裏?”
葉秋低頭環顧四周鏟出的土和石渣,邊看邊回答道。
“哦?”
聽到葉秋這麽說,本來想說墓地就在這的老李頭,心裏暗自嘀咕:
“得虧剛才自己沒說墓地就在這,萬一出點啥簍子,這老臉可沒地方放了!”
葉秋緩緩站起身,看著眾人說道: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墓穴就在這座山正對的那個山峰。你們看……”
說著,葉秋低頭指著地麵開始認真講解起來:
我發現地麵上八個方位鏟出的土顏色是各不相同的,這正應了玄學當中的八卦。而所謂的這個木墩,是在中央的,它起到了一個指針的作用,說白了也就是導向。”
說到這裏,老李頭恍然大悟,猛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
眾人聽的也是雲裏霧裏,葉秋搖了搖頭,他總不能說中間這個木墩子其實是一根長長的樹樁子被人硬生生的釘在地底下的吧!這話說出來,鬼都不信。而且還會暴露葉秋的特異功能。
“我明白了,你等我一下!”
老李頭快速來到木墩子的位置,隨手拿過一個洛陽鏟,一錘頭將鏟子釘到了樹墩子中央。
順著鏟子的傾斜方向望去,鏟子尾端直直的指著前邊的一個比它略矮一些的山峰。
老李頭一拍大腿:
“嗐!今天白忙活了,感情在那座山!哪個該死的將這棵樹砍掉的!”
葉秋心中苦笑,人家壓根就沒有砍,隻是隨著歲月的變遷,可能山體有滑坡等現象,將整個木樁掩蓋掉了,看上去就好像木墩子一樣。
“既然我們今天已經找到了,這一趟也沒算白來,我們回去休息一下,明天我們補充一些工具,去下一座山!”
“好!我同意!”
趙恩澤和李進快速的舉起了手,表示讚同,趙龍撇了撇嘴,白了他們一眼。葉秋看到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那還墨跡什麽?快速撤退……”
說完,葉秋快速向前跑去,眾人人豈能落後撒丫子跑路了。
俗話說:
‘上山容易,下山難!’
幾個人在下山的路上?不是這個劃傷,就是那個滑倒,一路上跌跌撞撞。
老李頭可就苦了,這大把年紀了,本來眼神就不好,這一路上得虧有葉秋扶著,不然早就被摔個狗啃屎了。
跟在山腳下的時候不同,自從看到那個骷髏頭骨之後,眾人的一舉一動也變得異常謹慎。誰知道還有沒有第二個,第三個……或者是有什麽特殊情況發生呢?
眾人小心謹慎的東鏟一下,西鏟一下,並沒有找到墓穴所在。葉秋也開啟天眼四周環顧,分析具體的位置。
突然,葉秋看到前方不遠處有一塊被砍掉的腐朽嚴重,並且看上去傾斜的樹墩子。
一般這麽大的樹正常人都是都是垂直砍,很少見有人是傾斜著砍斷。於是目光一凝,葉秋嚐試去仔細觀察它的切麵。
葉秋偶然發現,他的穿透能力已經有所提高,隻是對比較堅硬緊密的物質,難以達到穿透的效果,這塊木墩子他可以清晰穿透看到木墩子深處。
這木墩子木質緊實,但中央處卻異常的堅硬,而且這個木墩子整體很粗。
葉秋揉了揉眼睛,努力穿透地麵,他想研究一下墩子根部。
他驚奇的發現,這塊木頭並不是木墩子,因為它向下還有很長的一段,葉秋根本無法看透這棵樹根所在位置,很顯然,這是整棵樹被埋掉了,隻剩下了上方樹頭部分,被別人截斷了。
這根本不是木墩子,而是棵古樹。
“咱們大家向前看看吧,我看到前麵好像有棵樹墩子!”
葉秋看了看眾人,徑直向樹墩子走去。眾人點了點頭也緊緊跟上了葉秋。
一會兒功夫,幾人便來到了樹墩子旁邊。
“我的天,這樹墩子也太粗了吧?”
趙龍看到這麽粗壯的樹墩子,驚呼一聲。
老李頭也快步走上前去,趴在樹墩子上方觀察著年輪。隻見這個年輪密密麻麻看上去年代好像挺長久了。
他疑惑的抬起頭看了看葉秋,問道:
“這個樹墩子年代不低啊!你是怎麽發現的?”
“剛好我抬起頭來,看到前方好像有一棵被砍斷的樹墩,所以就招呼大家過來了。大家看看有沒有什麽線索?”
葉秋之所以這樣說,就是怕說的太透,反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眾人開始沿著樹墩子的位置,開始了洛陽鏟模式。
“有情況!過來看看!”
李進發現自己這次鏟出來的東西和之前不太一樣,於是扭頭對著幾人喊了一聲。
眾人聽到聲音紛紛跑了過去。老李頭快速蹲下觀察,他發現洛陽鏟鏟出的泥土裏麵有類似於碎磚塊一樣的東西。
於是他抬起頭,對著眾人說道:
“以樹樁為中心,十米為半徑,東南西北各一人,開始下鏟!”
趙龍和孫凱樂嗬嗬的點了點頭,可李進和趙恩澤卻苦了臉。
他們兩個人,一個身體瘦弱,一個從小沒幹過活,他們倆哪吃得消啊?
“老二,恩澤,你們兩個慢慢幹就行,我來和你們一起!”
葉秋說著便走向了兩人中間的位置,拿起洛陽鏟開始不斷下鏟。
“我這裏有情況!”
“我這裏也有!”
“我也有!”
幾人先後發現了異常,一個接一個的喊道。老李頭東奔西走,也不嫌累,認真的聞著鏟出的碎石顆粒。
“嗬!準了!”
老李頭緩緩站起身,自信的說道。
眾人聽到老李頭這麽說,也來了興致快速將老李頭圍了起來。想要聽聽老李頭下麵的話。就葉秋低頭在原地沉思,好像在研究什麽。
看到將自己圍起來,如饑似渴的幾個年輕人,老李頭笑得合不攏嘴:
“嗬嗬嗬……你們呀,一點兒不穩重!跟姓葉這小娃娃學著點兒!”
老李頭說著指了指前方不遠處蹲著的葉秋,大家這才叫目光轉向葉秋。隻發現葉秋蹲在那裏一動不動,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小葉,有什麽情況?”
老李頭看著葉秋問道。
“我感覺這個地方有點問題,但又說不上來問題在哪裏?”
葉秋低頭環顧四周鏟出的土和石渣,邊看邊回答道。
“哦?”
聽到葉秋這麽說,本來想說墓地就在這的老李頭,心裏暗自嘀咕:
“得虧剛才自己沒說墓地就在這,萬一出點啥簍子,這老臉可沒地方放了!”
葉秋緩緩站起身,看著眾人說道: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墓穴就在這座山正對的那個山峰。你們看……”
說著,葉秋低頭指著地麵開始認真講解起來:
我發現地麵上八個方位鏟出的土顏色是各不相同的,這正應了玄學當中的八卦。而所謂的這個木墩,是在中央的,它起到了一個指針的作用,說白了也就是導向。”
說到這裏,老李頭恍然大悟,猛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
眾人聽的也是雲裏霧裏,葉秋搖了搖頭,他總不能說中間這個木墩子其實是一根長長的樹樁子被人硬生生的釘在地底下的吧!這話說出來,鬼都不信。而且還會暴露葉秋的特異功能。
“我明白了,你等我一下!”
老李頭快速來到木墩子的位置,隨手拿過一個洛陽鏟,一錘頭將鏟子釘到了樹墩子中央。
順著鏟子的傾斜方向望去,鏟子尾端直直的指著前邊的一個比它略矮一些的山峰。
老李頭一拍大腿:
“嗐!今天白忙活了,感情在那座山!哪個該死的將這棵樹砍掉的!”
葉秋心中苦笑,人家壓根就沒有砍,隻是隨著歲月的變遷,可能山體有滑坡等現象,將整個木樁掩蓋掉了,看上去就好像木墩子一樣。
“既然我們今天已經找到了,這一趟也沒算白來,我們回去休息一下,明天我們補充一些工具,去下一座山!”
“好!我同意!”
趙恩澤和李進快速的舉起了手,表示讚同,趙龍撇了撇嘴,白了他們一眼。葉秋看到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那還墨跡什麽?快速撤退……”
說完,葉秋快速向前跑去,眾人人豈能落後撒丫子跑路了。
俗話說:
‘上山容易,下山難!’
幾個人在下山的路上?不是這個劃傷,就是那個滑倒,一路上跌跌撞撞。
老李頭可就苦了,這大把年紀了,本來眼神就不好,這一路上得虧有葉秋扶著,不然早就被摔個狗啃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