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網籠的形狀很講究,一頭敞著,另一頭紮著。敞著的那頭粗,紮著的那頭細。網籠敞口的一端要迎著溝裏水流的方向,其餘部分要順著田溝的走勢擺好,林大成用幾根竹竿把網籠固定到田溝裏,就差不多了。
再就隻需要在溝裏的水流衝過來後,靜候網籠是如何兜住隨流而來的大小驚喜。
戴守崢從來沒有這樣玩兒過魚。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雖然是晚上,但半個月亮掛在天上,已經足夠他去感受那稻田在夜晚所獨有的幽闊壯麗。他謹遵嶽父指揮,拿手電照著網籠,注視著網籠裏的動靜。
沒過多久,好像就看到有個東西,遊著遊著便順流進了網籠。
戴守崢一陣激動,「爸,是不是有魚?」
林大成蹲在田埂上,看了一眼就知道是什麽魚,「對,是條泥鰍。」
「這麽快就來魚了?」
「是啊,再等一會兒,還有更多。」
又過了會兒,沒等到魚,等到了兩隻小螃蟹,傻乎乎地爬呀爬,爬進網籠就出不去了。戴守崢還沒來得及喊,又有幾條魚爭先恐後地進了網籠,他瞬間變回了個大男孩,「喔喔!又一條,兩條!這是啥魚?我的天,這魚也太多了!」
「姐夫你看,大鯉子!」已經光腳站在田溝裏的林英耀,手裏拿著一根路上折的長草棍兒,透過網眼伸到水裏,扒拉著正在網籠裏扭動掙紮的戰利品,「姐夫快看,這是黃鱔,哎呀!魚和蟹子打起來了!」
「在哪了,我看看!」戴守崢近視眼,幹脆挽起褲腿,也跳到了田溝裏。泡田的水很涼,激得他連著「嘶」了兩聲。不過很快就適應了溫度,注意力又被捕獲的樂趣分走。
男人的身體裏,永遠住著個小少年。
戴守崢奔 40 歲了,林英耀沒幾年也到 30。在外人眼裏,這倆早都是頂天立地、當家作主的男子漢了,可在這沒有成規束縛的鄉間夜晚,卻齊齊變成十三四歲的皮小子,在父輩的陪伴下,盡情揮灑張揚著自己的野性和好奇心。
一旁的林大成不光沒有訓斥一句,還時常耐心地指導,教他們辨認各種魚的訣竅,讓兩個孩子玩兒得盡興。
戴守崢多久都沒有這麽開懷了。
妻子的娘家人,就像上蒼專門派來治癒他的神仙。把他自小在心底缺的那一塊又一塊,無聲無息地全都慢慢地修補上。他太愛這個家了,他也太慶幸自己能有此種幸運,融入這樣的家庭,成為其中的一員。
他站起身,朝家的方向望去,此時的阿照,應該正和嶽母等著他們回去。
他突然生出強烈的願望,不管阿照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他都要讓這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氛圍裏。他要和阿照送給孩子最好的嗬護,一路陪伴著,讓他生出無比充盈有力的內心,能夠抵禦外界的一切侵擾,能夠盡情享受人生的所有美好。
讓他們的孩子,做個一直有家人愛的、幸福的人。
院子裏,那片盛放的薔薇旁邊,林芳照正和媽媽坐在小板凳上,輕聲細語地聊著天。
母女二人剛剛洗好了一個大西瓜,放在新打出來的井水裏冰著,等著爺幾個回來一起吃。
林芳照坐在柳福慧身邊,摟著媽媽細瘦的胳膊。
其實林芳照這次回來,還有件大事要辦——把父母二人接到北京,陪她一起待產。
原先,戴守崢是想著她快到生產時,就送她去月子中心,到那邊有人照顧,條件也好。
但林芳照有自己的打算,她想把父母接到一起,最好能讓媽媽守在產房外麵,看到孩子從產房抱出來的第一眼。
戴守崢太懂林芳照心思了,不光當即同意,還表示願意幫她一起說服嶽父嶽母來北京。
回東北之前,林芳照很有些顧慮。去年媽媽在北京治完病後,一遇到女兒再讓她去北京,就推三阻四地拒絕。林芳照明白媽媽是不想給女兒添亂,但是生孩子不比尋常,她特別希望媽媽能看到孩子平安降生,再親手抱一抱她的第一個孫輩。
剛才,林芳照把這想法說出來後,本還在琢磨著怎麽繼續措辭才能說服媽媽,沒想到柳福慧猶豫都沒猶豫就答應了。她說,女兒生產坐月子,正是需要她的時候,她這個當媽媽的不能缺席,無論如何也要幫女兒頂著。
林芳照一時滿心歡喜,卻又很快覺得這正是媽媽的風格。不去北京,是為了女兒,答應去北京,也是為了女兒。去不去北京,其實都是一樣的,一心隻為了女兒好。
林芳照把柳福慧那已經瘦到皮包骨的手,輕輕搭在她隆起的肚皮上,「媽媽你摸,現在他動得可歡了。」
柳福慧小心翼翼地摸著女兒的肚子,很快就感受到小傢夥在裏麵又踢又踹,她欣慰道,「這孩子精神頭這麽足,是個生龍活虎的,生下來也會體格好,媽媽高興。」
林芳照朝媽媽靠了靠,「媽媽,我沒生過孩子,其實……有點害怕。」
「不用怕,現在技術那麽厲害,北京的醫院又那麽好,肯定會讓你把孩子平安生下來。」
「媽媽,你當年生我的時候,是什麽樣子?」
柳福慧回想了一下,「我那時候呀,也害怕。快生的時候,我抱著那大肚子,愁的呀……這麽大個孩子,我卻又瘦又小,可怎麽往外生啊?那時候也沒現在這樣的網絡,也沒地方問,我就自己一直那麽嚇著自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再就隻需要在溝裏的水流衝過來後,靜候網籠是如何兜住隨流而來的大小驚喜。
戴守崢從來沒有這樣玩兒過魚。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水稻田。雖然是晚上,但半個月亮掛在天上,已經足夠他去感受那稻田在夜晚所獨有的幽闊壯麗。他謹遵嶽父指揮,拿手電照著網籠,注視著網籠裏的動靜。
沒過多久,好像就看到有個東西,遊著遊著便順流進了網籠。
戴守崢一陣激動,「爸,是不是有魚?」
林大成蹲在田埂上,看了一眼就知道是什麽魚,「對,是條泥鰍。」
「這麽快就來魚了?」
「是啊,再等一會兒,還有更多。」
又過了會兒,沒等到魚,等到了兩隻小螃蟹,傻乎乎地爬呀爬,爬進網籠就出不去了。戴守崢還沒來得及喊,又有幾條魚爭先恐後地進了網籠,他瞬間變回了個大男孩,「喔喔!又一條,兩條!這是啥魚?我的天,這魚也太多了!」
「姐夫你看,大鯉子!」已經光腳站在田溝裏的林英耀,手裏拿著一根路上折的長草棍兒,透過網眼伸到水裏,扒拉著正在網籠裏扭動掙紮的戰利品,「姐夫快看,這是黃鱔,哎呀!魚和蟹子打起來了!」
「在哪了,我看看!」戴守崢近視眼,幹脆挽起褲腿,也跳到了田溝裏。泡田的水很涼,激得他連著「嘶」了兩聲。不過很快就適應了溫度,注意力又被捕獲的樂趣分走。
男人的身體裏,永遠住著個小少年。
戴守崢奔 40 歲了,林英耀沒幾年也到 30。在外人眼裏,這倆早都是頂天立地、當家作主的男子漢了,可在這沒有成規束縛的鄉間夜晚,卻齊齊變成十三四歲的皮小子,在父輩的陪伴下,盡情揮灑張揚著自己的野性和好奇心。
一旁的林大成不光沒有訓斥一句,還時常耐心地指導,教他們辨認各種魚的訣竅,讓兩個孩子玩兒得盡興。
戴守崢多久都沒有這麽開懷了。
妻子的娘家人,就像上蒼專門派來治癒他的神仙。把他自小在心底缺的那一塊又一塊,無聲無息地全都慢慢地修補上。他太愛這個家了,他也太慶幸自己能有此種幸運,融入這樣的家庭,成為其中的一員。
他站起身,朝家的方向望去,此時的阿照,應該正和嶽母等著他們回去。
他突然生出強烈的願望,不管阿照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他都要讓這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氛圍裏。他要和阿照送給孩子最好的嗬護,一路陪伴著,讓他生出無比充盈有力的內心,能夠抵禦外界的一切侵擾,能夠盡情享受人生的所有美好。
讓他們的孩子,做個一直有家人愛的、幸福的人。
院子裏,那片盛放的薔薇旁邊,林芳照正和媽媽坐在小板凳上,輕聲細語地聊著天。
母女二人剛剛洗好了一個大西瓜,放在新打出來的井水裏冰著,等著爺幾個回來一起吃。
林芳照坐在柳福慧身邊,摟著媽媽細瘦的胳膊。
其實林芳照這次回來,還有件大事要辦——把父母二人接到北京,陪她一起待產。
原先,戴守崢是想著她快到生產時,就送她去月子中心,到那邊有人照顧,條件也好。
但林芳照有自己的打算,她想把父母接到一起,最好能讓媽媽守在產房外麵,看到孩子從產房抱出來的第一眼。
戴守崢太懂林芳照心思了,不光當即同意,還表示願意幫她一起說服嶽父嶽母來北京。
回東北之前,林芳照很有些顧慮。去年媽媽在北京治完病後,一遇到女兒再讓她去北京,就推三阻四地拒絕。林芳照明白媽媽是不想給女兒添亂,但是生孩子不比尋常,她特別希望媽媽能看到孩子平安降生,再親手抱一抱她的第一個孫輩。
剛才,林芳照把這想法說出來後,本還在琢磨著怎麽繼續措辭才能說服媽媽,沒想到柳福慧猶豫都沒猶豫就答應了。她說,女兒生產坐月子,正是需要她的時候,她這個當媽媽的不能缺席,無論如何也要幫女兒頂著。
林芳照一時滿心歡喜,卻又很快覺得這正是媽媽的風格。不去北京,是為了女兒,答應去北京,也是為了女兒。去不去北京,其實都是一樣的,一心隻為了女兒好。
林芳照把柳福慧那已經瘦到皮包骨的手,輕輕搭在她隆起的肚皮上,「媽媽你摸,現在他動得可歡了。」
柳福慧小心翼翼地摸著女兒的肚子,很快就感受到小傢夥在裏麵又踢又踹,她欣慰道,「這孩子精神頭這麽足,是個生龍活虎的,生下來也會體格好,媽媽高興。」
林芳照朝媽媽靠了靠,「媽媽,我沒生過孩子,其實……有點害怕。」
「不用怕,現在技術那麽厲害,北京的醫院又那麽好,肯定會讓你把孩子平安生下來。」
「媽媽,你當年生我的時候,是什麽樣子?」
柳福慧回想了一下,「我那時候呀,也害怕。快生的時候,我抱著那大肚子,愁的呀……這麽大個孩子,我卻又瘦又小,可怎麽往外生啊?那時候也沒現在這樣的網絡,也沒地方問,我就自己一直那麽嚇著自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