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牢籠在控製著我們活動的範圍,而這樣的牢籠,有些人知道,並主動服從,這是自願式的牢籠,屬於積極向上的一派人的選擇,相反,另一種牢籠是自我本身不知而又被迫進入的,他們痛苦並努力的活著,自然矛盾也隨之變多!


    斯文與曉麗結婚不久,他在與曉麗協商過後,二人不顧家人的勸阻與反對,毅然決然的選擇離開原有家庭,然後,回到那個他們自己新建的茅廬之中。


    按斯文的說法,原生家庭所鑄造地牢籠是壓抑地、苦悶地、痛苦地、束縛地……所以,他不願待在父母所謂的傳統生活之中,更不會走世人一直認為對的路。而回到茅廬,雖是出了一個牢籠,而又進入新的牢籠,可這個牢籠是他自願的,一直向往的。在這個牢籠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覺得快樂的,同時,又是非常有意義的。


    保國在茅廬待了將近倆二月,他當初覺得這裏是他向往的天國,可他待一段時間後,漸漸地發現,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這裏,他覺得自己毫無存在的意義,除了做些農活,喝喝茶,看看書,偶爾和大家一起做飯,聊天,其他的時候,他總感覺自己在裏怪怪的,心中也感到苦悶。


    這樣的苦悶生活,使他想重回商業領域的想法越加地強烈,強烈到讓他連坐在凳子上都待不了五分鍾。


    跟保國一起喝茶的斯文,把堂哥最近的一係列舉動盡收眼底,他知道,堂哥還是那個堂哥,永遠都沒變。


    接著,他起身走到堂哥身邊,他並沒有直接揭穿保國都心思,而是笑著給他吟了一首詩。


    “歸去來兮,田園荒蕪胡不歸?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識迷途之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的 《歸去來兮辭》,斯文,不知你為何想吟這句詩呢?”陳保國笑著回問道。


    “鱸魚已好,不知堂哥有何想法?”斯文依舊跟堂哥周旋著,不願意直接說出保國的想法。


    “鱸魚美味,心神向往,斯文,你說話,太繞了。”


    “哈哈,你早有歸意,離別是早晚的事,可你心中有顧慮,不願意捅破,我若捅破了,那就成了罪人了。就像現在,我已經有點裏外不是人了。”


    “今日你點破了,那算給我體麵,謝了斯文。”保國笑著回答道。


    正在這時,曉麗已經把早飯弄好了,她走出廚房,拿起係著的圍裙,擦了擦手中的水說:“大哥,斯文,吃飯啦。”曉麗麵帶微笑的叫道,得到保國他們回應後,接著,她就轉身朝寫作屋,去叫楊鳳吃飯。


    此時的楊鳳,經過長達五個月的時間堅持寫作,她的小說已經成型了,離完結,最多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了。


    在寫作的過程中,她遇到過很多瓶頸期,一直在折磨著她的精神,可好在,憑著她自身堅強的意誌力和斯文提供的相應的題材幫助,她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艱難渡過了。


    現在,她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寫作思路與規劃,所以,寫作起來,也就沒有那麽吃力了,斯文的幫助,也漸漸地少了。


    寫作屋內,她剛寫好兩章內容,正要放下手中的筆,就看到曉麗笑著走了進來。


    “楊姐,飯好了。你這邊忙完了沒,要準備吃飯咯……”曉麗十分隨和地對她說。


    長時間地坐著,楊鳳的臀部感到一陣麻木感,她站起身來,伸了伸懶腰,活動了一下身體。


    “我寫完了。”楊鳳邊活動著身體,臉上露出笑意,仿佛要像曉麗炫耀一下她的勞動成果。


    “姐姐,你太厲害了。”曉麗走近拿起手稿看著誇道。


    “哪有,這些還不成形,等一下,可還要反複修改呢。”楊鳳說著,笑容擠滿了臉,這就是被認可所衍生出的一種自豪感。她對於曉麗的誇獎,內心是十分的享受的。因為,這不僅是別人的認可,更是對她的一種鼓勵。這種鼓勵,是非常有利於她長時間創作的。


    畢竟,寫作本身是一種孤獨而耗費精神力的過程。作者不僅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閱讀書籍,從而獲取一定的詞匯量,而且,他們在寫文章的時候,會提前在大腦裏構思故事的場景、人物和即將發生的事件。這其中,無論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寫不下去,即使牽強地去寫,那自己的內心也會備受折磨。寫好後,心裏更不踏實,因為,他們寫的好與壞,都取決於讀者的評價,對於這點而言,任何一個作家的心都不是很踏實的。


    二人閑聊過後,曉麗十分小心地扶著楊鳳往外走,楊鳳的肚子越來越大了,腹中的胎兒,不出三個月,就會降臨人間……所以,她現在,無論做什麽,都會格外的小心,就連飲食方麵,都要重新專門給她弄。


    很快,幾人就來到院子處的木桌,圍繞著桌子坐成一個小圓形。他們的頭頂正被熾熱地太陽烘烤著,大家的臉上冒出露珠大小的汗…,


    接著,四人就開始吃飯,在吃飯時,保國說:“現在,正是疫情期間,我最擔心地,還是民聖,也不知道,偉濤他們能不能渡過這次難關。”


    “聽說武漢已經封城了,昆明那邊,現在也出現了一些感染者,這真是讓人有點發愁。”曉麗也為他們擔憂起來,畢竟,麵對天災人禍,未受難的人總是會同情著那些已經感染的病人。這是人們自古以來就有的憐憫之心,也是作為人最基本的條件。


    “老公,我也好久沒回去了,今天你這麽一說,我還真的有點擔心了。”楊鳳若有所思地搭著腔。


    “既然大家有了顧慮,那我建議,堂哥可以回去民聖,代替楊姐擔任董事長的職位,有你在,我想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斯文知道,堂哥說這句話,就已經說明了他要離開了。自己才幫保國說出他不好意思說的話。


    “這個建議,我覺得可以,對了,斯文,你們規劃的文學社什麽時候準備開始,我看你這段時間也一直在籌備,應該差不多要出手了吧!”保國說著,用勺子打了一點清菜湯放到自己的碗裏。


    “我打算下星期去昆明看鋪位,一旦找好,就直接開始。”斯文吃了一口飯,等飯咽下去,他才緩緩回答道。


    “這才對嘛,你這麽有才華,若一直關在屋子裏,那就真的對不起你自己了。”楊鳳的話有些客套的成分,可也正常,因為,她小說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要靠斯文的文學社來給他宣傳出版。


    正當大家聊著天時,院門口來了一男一女,男子的頭發打理的非常好,身著白襯衫,黑褲子,腰間係著金黃色地皮帶。女子穿著白色有小花的連衣裙,身材樣貌都很好。她們手中都拎著大包小包地東西,都有禮盒裝著,從外麵看,根本看不到是什麽東西。


    “請問這是普先生家嗎?”女子在外麵提高音量,禮貌地喊道。


    斯文把視線投向了這兩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疑惑不解地起身迎上去。


    “我就是,請問有什麽事嗎?”斯文緩緩地回答道。


    “是這樣,緬甸有一位自稱你的朋友,得知您結婚,特地讓我們給你帶些東西來祝福你們。”女子解釋道。


    斯文遲疑了一會,他真不記得自己在緬甸還有朋友。疑惑使他沉默了一會,保國他們也走了過來。


    男子走近把禮物遞給斯文說:“我們是受人所托,請你務必收下。”


    曉麗看到斯文待在原地絲毫沒沒有去接的意思,曉麗忙上前接過來,然後,十分熱情的想拉他們進來吃飯,可被拒絕了。


    倆人臨走前,女子是似乎想到些什麽,她轉過身來,走到保國旁邊說:“相必您就是陳保國先生了,緬甸的朋友,有句話讓我跟你說,路有很多種,可你絕不會走這條。”說完,女子沒等保國回話,就直接笑著轉身離開……


    隻留下保國眾人疑惑地呆在原地,望著她們離去的背影,保國似乎知道是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流濁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靜修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靜修禪並收藏洪流濁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