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試車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作者:九指神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府車令趙高大人又來禦車坊提車。
看著試車場一輛轀輬車在狂奔。車上坐了四個人,都麵如土色了。
“那是幹什麽呢?”趙高問在場的工匠。
“小張府佐最近研究了一個軸承,說是能令車軸運轉靈活,車輪車軸壽命更長。這是在做疲勞測試。”
疲勞測試這詞,這些匠師也聞所未聞,但此刻,趙高卻一下子聽得明白。
“這車跑了多少路了?”
“從開始到現在,也有500裏了。就沒停過,晝夜連續測試,換人換馬不換車。”這意思是,馬累了,換一乘馬,繼續狂奔。
“500裏?車軸換過幾次?”趙高問。
“300裏換過車輪。輪輞磨損太厲害了,但是輪轂就還能用。這還是舊輪轂。車軸沒換過。”
“告訴他們,我要試這個車。”趙高說。
這大秦天下,中府車令大人想試哪輛車,就試哪輛車。所以很快,車子停在趙高麵前。車廂裏坐的四個人緩過口氣來,站在車旁一頓幹嘔。
“你們為何坐在車上受這份洋罪?”
“小張府佐說,要有配重,確保車輛壓力。”
趙高歎一口氣:“你們是豬嗎,搬幾袋米糧放到車上,一樣有配重!現在就去搬。”說著,趙高開始檢查起車輪。
這輛車的車輪結構,確實不一樣了。輪轂裏增加了一圈圈的銅製物事,車軸插進輪轂的部分也做了修改。看輪輞和車軸,還都是簇新的,磨損並不嚴重。這大概就是新改進的部分吧?看匠師們已經把幾個麻布袋裝到車廂裏,趙高飛身上車,抓住轡繩,手一抖,喝一聲“走!”馬便奔跑起來。
“輕了不少!”趙高吃了一驚。車子形製沒變,但是駕縱之人的感覺確是輕快了不少。看馬的反應,馬也似乎更輕靈許多。
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公榭,站在試車場旁邊,觀看趙高試車。中府車令已經駕乘半個時辰了,看起來仍然意猶未盡。張誠也在圍觀的人群中。看趙高駕車就是一種享受。
又跑了幾圈,趙高放慢速度,停在試車場邊兒上,把車子交給一旁的馭者繼續跑這個疲勞測試——:“車軸什麽時候斷,什麽時候去報告我!”指著人群中的張誠:“那個,你,張……府佐是吧?給我匯報一下你們這個軸承的情況。”一邊從身旁的侍從手中接過一塊絲巾,擦拭著額頭和頸子上的汗水。即便是趙高,這樣馭車狂奔幾十裏地,也會汗流如注。
趙高隨著張誠進到公榭,看到屋子的正中擺放著幾對車輪,車軸都架在木架上。張誠過去推動車輪,示範軸承的作用。趙高也隨手推了幾下,比較使用軸承和不使用軸承的老式車輪的轉動,“確實輕快很多。”
“是的,大人,這就是軸承。”張誠吃力的舉起一個軸承,這是一組青銅的軸承,因為沒有鏽蝕,而是精心打磨的,所以整個軸承組金燦燦的。車用的軸承分量很重,張誠雙手托舉也很吃力。
裏圈外圈,密密匝匝的滾柱,限位器,雖然尺寸很大,這軸承看起來依然非常精致。張誠對這個時代金屬加工的水平也很是歎服,工匠們是怎麽製作出這麽精致光滑的零件的呢?張誠也準備抽空一定要去加工這個軸承的工坊看一看。鹹陽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
“增加了這個軸承,車輪就更加複雜,越複雜就越容易損壞吧?”趙高其實很懂行,絕不是史書上所寫的那個不學無術的家夥。作為中車府令,趙高可以說是大秦最懂車輛的人之一。作為胡亥的師傅,趙高也精通秦律,作為秦始皇身邊最受信任的人,趙高對大秦整個行政體係的運轉也非常了解。後來他怎麽就成了禍亂朝廷的人呢?
“軸承中的這些滾子不再是滑動而是滾動,所以磨損非常小。轉動非常靈活。軸承外圈固定在輪轂上,內圈固定在車軸上,所以輪轂和車軸幾乎都不會因為摩擦而損壞,壽命反倒很長。之前的測試,就隻是輪輞因為跑路太久和車輛太重而損壞,更換輪輞和輻條就可以了,輪輞幾乎沒有損傷。而如果跑的路太久,軸承損壞,就需要更換新的軸承。好在軸承並不大……就是有點重。”張誠說,已經漲紅了臉。
陛下車隊重,隨行有很多輜重,車輪、座駕的配件都隨輜重攜帶,根據行程和配件的壽命,一般都有充分的攜帶。隨行的人中也有專門的工匠,隨時為車輛做保養和更換部件。所以如果皇帝的車駕使用軸承,就一定需要攜帶足夠的備品。
“我試了,確實輕便許多。更省馬力。不過快速駕車,也確實更顛簸了一些,老夫這骨頭都快顛散了。”趙高自嘲,在張誠麵前,他也確實有資格自稱一聲老夫。
“禦車坊也正在測試一個減震的方案,新的設計,駕車沒有以前那麽顛簸。不過技術還不能說成熟,目前隻有在立車上使用。不知大人願意一試嗎?”
“帶我去看看!”趙高興致很高。
於是趙高再次回到試車場,登上一駕準備好的立車,在車場中央的直道上駕車而行。
趙高隨行的人中,一個胖乎乎的少年忽然道:“我記得你,張誠,你是那個用碳氣殺了很多匈奴人的小孩。”
正在觀察趙高駕車的張誠回過頭來,看著這個小少年,這個少年還未及冠,頭發披散著,穿著卻不平凡,看氣質也不是仆從侍者之類。張誠努力回想這人是誰。少年已經昂起頭自我介紹:“我就是胡亥!”
“見過皇子!”張誠忙行禮。心想,這熊孩子怎麽還會記得自己。
“你還會造車子?”胡亥追問。
“陛下派下官來禦車坊做事。”
“我看你心靈手巧的樣子,回頭到我府上來聊聊唄?”
張誠覺得有點頭皮發麻。實在不想和這個小祖宗有什麽瓜葛,這家夥出名的喜怒無常心狠手辣。隻好唯唯。
不消片刻,趙高已經試過減震,停下車子走過來:“確實不那麽顛簸,但是沒那麽輕快……”
“是,這裏隻是測試減震,沒有安裝軸承……”
“你的軸承,也不需要車軸本身是銅,木車軸也可以吧?”
“可以的。”
“那就用這個減震,裝上軸承,送一套到我府上,幫你們測試一下……我覺得陛下的轀輬車也可以試著裝一下這個減震的——你們叫車弓是吧?”趙高對百裏達囑咐著。百裏達喏喏。
看著試車場一輛轀輬車在狂奔。車上坐了四個人,都麵如土色了。
“那是幹什麽呢?”趙高問在場的工匠。
“小張府佐最近研究了一個軸承,說是能令車軸運轉靈活,車輪車軸壽命更長。這是在做疲勞測試。”
疲勞測試這詞,這些匠師也聞所未聞,但此刻,趙高卻一下子聽得明白。
“這車跑了多少路了?”
“從開始到現在,也有500裏了。就沒停過,晝夜連續測試,換人換馬不換車。”這意思是,馬累了,換一乘馬,繼續狂奔。
“500裏?車軸換過幾次?”趙高問。
“300裏換過車輪。輪輞磨損太厲害了,但是輪轂就還能用。這還是舊輪轂。車軸沒換過。”
“告訴他們,我要試這個車。”趙高說。
這大秦天下,中府車令大人想試哪輛車,就試哪輛車。所以很快,車子停在趙高麵前。車廂裏坐的四個人緩過口氣來,站在車旁一頓幹嘔。
“你們為何坐在車上受這份洋罪?”
“小張府佐說,要有配重,確保車輛壓力。”
趙高歎一口氣:“你們是豬嗎,搬幾袋米糧放到車上,一樣有配重!現在就去搬。”說著,趙高開始檢查起車輪。
這輛車的車輪結構,確實不一樣了。輪轂裏增加了一圈圈的銅製物事,車軸插進輪轂的部分也做了修改。看輪輞和車軸,還都是簇新的,磨損並不嚴重。這大概就是新改進的部分吧?看匠師們已經把幾個麻布袋裝到車廂裏,趙高飛身上車,抓住轡繩,手一抖,喝一聲“走!”馬便奔跑起來。
“輕了不少!”趙高吃了一驚。車子形製沒變,但是駕縱之人的感覺確是輕快了不少。看馬的反應,馬也似乎更輕靈許多。
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公榭,站在試車場旁邊,觀看趙高試車。中府車令已經駕乘半個時辰了,看起來仍然意猶未盡。張誠也在圍觀的人群中。看趙高駕車就是一種享受。
又跑了幾圈,趙高放慢速度,停在試車場邊兒上,把車子交給一旁的馭者繼續跑這個疲勞測試——:“車軸什麽時候斷,什麽時候去報告我!”指著人群中的張誠:“那個,你,張……府佐是吧?給我匯報一下你們這個軸承的情況。”一邊從身旁的侍從手中接過一塊絲巾,擦拭著額頭和頸子上的汗水。即便是趙高,這樣馭車狂奔幾十裏地,也會汗流如注。
趙高隨著張誠進到公榭,看到屋子的正中擺放著幾對車輪,車軸都架在木架上。張誠過去推動車輪,示範軸承的作用。趙高也隨手推了幾下,比較使用軸承和不使用軸承的老式車輪的轉動,“確實輕快很多。”
“是的,大人,這就是軸承。”張誠吃力的舉起一個軸承,這是一組青銅的軸承,因為沒有鏽蝕,而是精心打磨的,所以整個軸承組金燦燦的。車用的軸承分量很重,張誠雙手托舉也很吃力。
裏圈外圈,密密匝匝的滾柱,限位器,雖然尺寸很大,這軸承看起來依然非常精致。張誠對這個時代金屬加工的水平也很是歎服,工匠們是怎麽製作出這麽精致光滑的零件的呢?張誠也準備抽空一定要去加工這個軸承的工坊看一看。鹹陽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
“增加了這個軸承,車輪就更加複雜,越複雜就越容易損壞吧?”趙高其實很懂行,絕不是史書上所寫的那個不學無術的家夥。作為中車府令,趙高可以說是大秦最懂車輛的人之一。作為胡亥的師傅,趙高也精通秦律,作為秦始皇身邊最受信任的人,趙高對大秦整個行政體係的運轉也非常了解。後來他怎麽就成了禍亂朝廷的人呢?
“軸承中的這些滾子不再是滑動而是滾動,所以磨損非常小。轉動非常靈活。軸承外圈固定在輪轂上,內圈固定在車軸上,所以輪轂和車軸幾乎都不會因為摩擦而損壞,壽命反倒很長。之前的測試,就隻是輪輞因為跑路太久和車輛太重而損壞,更換輪輞和輻條就可以了,輪輞幾乎沒有損傷。而如果跑的路太久,軸承損壞,就需要更換新的軸承。好在軸承並不大……就是有點重。”張誠說,已經漲紅了臉。
陛下車隊重,隨行有很多輜重,車輪、座駕的配件都隨輜重攜帶,根據行程和配件的壽命,一般都有充分的攜帶。隨行的人中也有專門的工匠,隨時為車輛做保養和更換部件。所以如果皇帝的車駕使用軸承,就一定需要攜帶足夠的備品。
“我試了,確實輕便許多。更省馬力。不過快速駕車,也確實更顛簸了一些,老夫這骨頭都快顛散了。”趙高自嘲,在張誠麵前,他也確實有資格自稱一聲老夫。
“禦車坊也正在測試一個減震的方案,新的設計,駕車沒有以前那麽顛簸。不過技術還不能說成熟,目前隻有在立車上使用。不知大人願意一試嗎?”
“帶我去看看!”趙高興致很高。
於是趙高再次回到試車場,登上一駕準備好的立車,在車場中央的直道上駕車而行。
趙高隨行的人中,一個胖乎乎的少年忽然道:“我記得你,張誠,你是那個用碳氣殺了很多匈奴人的小孩。”
正在觀察趙高駕車的張誠回過頭來,看著這個小少年,這個少年還未及冠,頭發披散著,穿著卻不平凡,看氣質也不是仆從侍者之類。張誠努力回想這人是誰。少年已經昂起頭自我介紹:“我就是胡亥!”
“見過皇子!”張誠忙行禮。心想,這熊孩子怎麽還會記得自己。
“你還會造車子?”胡亥追問。
“陛下派下官來禦車坊做事。”
“我看你心靈手巧的樣子,回頭到我府上來聊聊唄?”
張誠覺得有點頭皮發麻。實在不想和這個小祖宗有什麽瓜葛,這家夥出名的喜怒無常心狠手辣。隻好唯唯。
不消片刻,趙高已經試過減震,停下車子走過來:“確實不那麽顛簸,但是沒那麽輕快……”
“是,這裏隻是測試減震,沒有安裝軸承……”
“你的軸承,也不需要車軸本身是銅,木車軸也可以吧?”
“可以的。”
“那就用這個減震,裝上軸承,送一套到我府上,幫你們測試一下……我覺得陛下的轀輬車也可以試著裝一下這個減震的——你們叫車弓是吧?”趙高對百裏達囑咐著。百裏達喏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