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火葬場,出擊[快穿] 作者:錦藥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一種可能,」陸頌詩照著係統1fc的提詞器念,「危人傑覺得雁渡水本身是夏國人,會不忍心對他們動手,於是便能輕而易舉獲得勝利。」
一句話,將雁渡水和謀士兩人沉默。
雖然聽上去很不可信,但考慮到危人傑主動迷暈雁渡水,將她綁來寧國軍營還讓人跑了的事實,危人傑做出這等行徑,仿佛也理所應當。
「他不會因為雁國百姓本是寧國人而放過那些士兵,卻以為我會因為同為夏國人而心慈手軟?」雁渡水理不順邏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遲早是雁渡水的,她又何必被虛無的「夏國人」身份禁錮。
「腦子有病是這樣的,不需要試圖去理解。」陸頌詩淡淡道。
看見《兩難不得歡》原著的第一眼,陸頌詩就知道這男主鐵定腦子不好。
哪個腦子正常的人會愛上被自己欺負的人啊?總不能說是孩子的力量吧?
這種被強/奸生下來的孩子絕不可能激發雁渡水的母愛。
陸頌詩幾乎可以猜到原著沒有寫出來的、故事完結之後真正的結局:
雁渡水殺死人渣,或者雁渡水合謀孩子一起殺死人渣。
隻可能有這兩個結局。
謀士裴樂一幹脆放棄思考,她曾經同危人傑打過交道,自然直到危人傑的確並非傳聞中那般算無遺策。
樂一勸道:「陛下,何必想那麽多,危人傑當上攝政王急著開戰是好事兒,更方便我們行事。」
原本的計劃中,她們故意將危人傑放過去夏國,是為了讓危人傑與夏國皇帝搭上關係。
這兩人唯一的合作就是有關於雁渡水。
本來吧,雁渡水如果真的按照原著發展那樣落入軍營不知天昏地暗,或許危人傑和夏國皇帝還能表麵和諧;但現在雁渡水將寧國老底給掀了,依據危人傑的性格,他肯定不會反省自己,隻會認為是心腹或者老皇帝的錯。
出於對這些時日沒有人身自由的怨恨,以及對雁渡水的恐懼,危人傑絕對會攛掇著夏國皇帝再對雁渡水動手——畢竟雁渡水唯一一次中招,就是因為夏國皇帝將毒藥下在酒裏。
謀士對危人傑的了解還是不足,一開始她隻以為危人傑會與皇帝再度聯手暗害雁渡水,而雁渡水不會第二次中招,則能輕易拿下夏國。
哪裏想危人傑竟然如此惡毒,直接幹掉了唯一能為他提供幫助的盟友。
「道行不夠,我還需繼續精進……」謀士裴樂一,陷入反思。
雁渡水安撫道:「並非難事。」
是的,並非難事。
就如同剛剛所說的,夏國剛剛經歷帝王的逝去,動盪尚且不息,這個時候危人傑選擇出兵攻打雁國,隻能是自尋死路。
雁國與由攝政王把持的夏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不到一個月。
大多數夏國的士兵見到領兵作戰的雁渡水時,甚至提不起抗衡的心思,兵器一扔腿一軟,竟然是連逃跑都不敢,直接跪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然後被殺人不眨眼的其他士兵削掉腦袋。
戰場呢,沒人跟你講情義。
夏國唯一能打的將軍,就是橫空出世的雁渡水。奈何皇帝昏庸,在將雁渡水送走之前就逼死了她的父母親人,現在即使危人傑想拿血脈親情要挾雁渡水,都找不到她的直係血親。
而夏國的其他將軍,雁渡水對他們隻有一句評價:「不堪重用。」
優秀的人到哪裏都遭人嫉妒,其他將領不乏有人提前得知了皇帝下藥的計謀,卻都藏著陰暗的心思無一人提醒。
原著中,雁渡水數次回到夏國邊境,跑的最遠的一次,甚至找到了一名夏國士兵。待到看清楚士兵的臉,確定是真真切切的夏國人時,雁渡水才敢暈過去。
可一睜眼,雁渡水仍舊看見一張張模糊不清,在她身上縱橫的醜陋的臉。
隻因那士兵效忠於另一位將軍,所以可以對雁渡水的遭遇視而不見,在明知道雁渡水過得時什麽地獄日子時,將她重新送入寧國軍營。
脫離原著劇情,危人傑敢讓這些酒囊飯袋帶兵,也是腦子有泡的一種體現。
雁渡水不費吹灰之力,輕鬆拿下這於夏國的第一次戰役。
危人傑讓這些士兵前來送死,自己倒是端坐京城,以為高枕無憂——
他到現在還以為,雁渡水不會對曾經的同僚下手。
可惜雁渡水一座座城池打過去,危人傑也如同那些被神威將軍震懾的士兵一般沒能逃脫。
不到半年,夏國的京城也被攻破。
雁渡水連著打下兩大國,神威將軍之名傳遍中原內外,國土小實力弱的國家紛紛歸順,有點反抗能力的國家也被雁渡水派兵攻打,成功拿下。
原著雁渡水懷上嬰兒的時間裏,真正的雁渡水實現了天下大一統。
雁渡水覺得有些累,綁了危人傑和中風癱瘓的老皇帝,頒布了一係列休養生息的政令,安安穩穩開啟了休息生涯。
海晏河清,四海昇平。
雁渡水堪稱百姓心中的完美帝王。
唯一不爽的人叫做危人傑——其他人都被雁渡水處死了。
在他繼續作妖之前,陸頌詩先一步下手。
劇情第三個節點終於成功度過,雖然不清楚究竟是完成了哪方麵的條件,也許是達成he結局也說不定?
總而言之,陸頌詩可以放心對人渣下手了。
一句話,將雁渡水和謀士兩人沉默。
雖然聽上去很不可信,但考慮到危人傑主動迷暈雁渡水,將她綁來寧國軍營還讓人跑了的事實,危人傑做出這等行徑,仿佛也理所應當。
「他不會因為雁國百姓本是寧國人而放過那些士兵,卻以為我會因為同為夏國人而心慈手軟?」雁渡水理不順邏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遲早是雁渡水的,她又何必被虛無的「夏國人」身份禁錮。
「腦子有病是這樣的,不需要試圖去理解。」陸頌詩淡淡道。
看見《兩難不得歡》原著的第一眼,陸頌詩就知道這男主鐵定腦子不好。
哪個腦子正常的人會愛上被自己欺負的人啊?總不能說是孩子的力量吧?
這種被強/奸生下來的孩子絕不可能激發雁渡水的母愛。
陸頌詩幾乎可以猜到原著沒有寫出來的、故事完結之後真正的結局:
雁渡水殺死人渣,或者雁渡水合謀孩子一起殺死人渣。
隻可能有這兩個結局。
謀士裴樂一幹脆放棄思考,她曾經同危人傑打過交道,自然直到危人傑的確並非傳聞中那般算無遺策。
樂一勸道:「陛下,何必想那麽多,危人傑當上攝政王急著開戰是好事兒,更方便我們行事。」
原本的計劃中,她們故意將危人傑放過去夏國,是為了讓危人傑與夏國皇帝搭上關係。
這兩人唯一的合作就是有關於雁渡水。
本來吧,雁渡水如果真的按照原著發展那樣落入軍營不知天昏地暗,或許危人傑和夏國皇帝還能表麵和諧;但現在雁渡水將寧國老底給掀了,依據危人傑的性格,他肯定不會反省自己,隻會認為是心腹或者老皇帝的錯。
出於對這些時日沒有人身自由的怨恨,以及對雁渡水的恐懼,危人傑絕對會攛掇著夏國皇帝再對雁渡水動手——畢竟雁渡水唯一一次中招,就是因為夏國皇帝將毒藥下在酒裏。
謀士對危人傑的了解還是不足,一開始她隻以為危人傑會與皇帝再度聯手暗害雁渡水,而雁渡水不會第二次中招,則能輕易拿下夏國。
哪裏想危人傑竟然如此惡毒,直接幹掉了唯一能為他提供幫助的盟友。
「道行不夠,我還需繼續精進……」謀士裴樂一,陷入反思。
雁渡水安撫道:「並非難事。」
是的,並非難事。
就如同剛剛所說的,夏國剛剛經歷帝王的逝去,動盪尚且不息,這個時候危人傑選擇出兵攻打雁國,隻能是自尋死路。
雁國與由攝政王把持的夏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不到一個月。
大多數夏國的士兵見到領兵作戰的雁渡水時,甚至提不起抗衡的心思,兵器一扔腿一軟,竟然是連逃跑都不敢,直接跪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然後被殺人不眨眼的其他士兵削掉腦袋。
戰場呢,沒人跟你講情義。
夏國唯一能打的將軍,就是橫空出世的雁渡水。奈何皇帝昏庸,在將雁渡水送走之前就逼死了她的父母親人,現在即使危人傑想拿血脈親情要挾雁渡水,都找不到她的直係血親。
而夏國的其他將軍,雁渡水對他們隻有一句評價:「不堪重用。」
優秀的人到哪裏都遭人嫉妒,其他將領不乏有人提前得知了皇帝下藥的計謀,卻都藏著陰暗的心思無一人提醒。
原著中,雁渡水數次回到夏國邊境,跑的最遠的一次,甚至找到了一名夏國士兵。待到看清楚士兵的臉,確定是真真切切的夏國人時,雁渡水才敢暈過去。
可一睜眼,雁渡水仍舊看見一張張模糊不清,在她身上縱橫的醜陋的臉。
隻因那士兵效忠於另一位將軍,所以可以對雁渡水的遭遇視而不見,在明知道雁渡水過得時什麽地獄日子時,將她重新送入寧國軍營。
脫離原著劇情,危人傑敢讓這些酒囊飯袋帶兵,也是腦子有泡的一種體現。
雁渡水不費吹灰之力,輕鬆拿下這於夏國的第一次戰役。
危人傑讓這些士兵前來送死,自己倒是端坐京城,以為高枕無憂——
他到現在還以為,雁渡水不會對曾經的同僚下手。
可惜雁渡水一座座城池打過去,危人傑也如同那些被神威將軍震懾的士兵一般沒能逃脫。
不到半年,夏國的京城也被攻破。
雁渡水連著打下兩大國,神威將軍之名傳遍中原內外,國土小實力弱的國家紛紛歸順,有點反抗能力的國家也被雁渡水派兵攻打,成功拿下。
原著雁渡水懷上嬰兒的時間裏,真正的雁渡水實現了天下大一統。
雁渡水覺得有些累,綁了危人傑和中風癱瘓的老皇帝,頒布了一係列休養生息的政令,安安穩穩開啟了休息生涯。
海晏河清,四海昇平。
雁渡水堪稱百姓心中的完美帝王。
唯一不爽的人叫做危人傑——其他人都被雁渡水處死了。
在他繼續作妖之前,陸頌詩先一步下手。
劇情第三個節點終於成功度過,雖然不清楚究竟是完成了哪方麵的條件,也許是達成he結局也說不定?
總而言之,陸頌詩可以放心對人渣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