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製衡
頂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權臣 作者:請君安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退朝之後,官員們魚貫而出,謝淮欽隨著人流穩步前行,神色看似平靜,心中卻如明鏡一般。
深知宋眠此番應允丞相舉薦白士紳出任副考官之舉,不過是帝王製衡之術的又一次施展。
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宋眠既要倚重丞相的勢力來維持朝堂的穩定,又忌憚其權勢過大,威脅皇權。
今日這看似順遂丞相心意的決定,實則是給丞相遞去一顆“甜棗”,以安撫其心,讓其不因科舉之事與朝廷離心離德。
她微微搖頭,暗自思忖:這探花郎既是丞相門生,往後在科舉中怕是會對丞相的人多有偏袒。
謝淮欽闊步來到宮門口,隻見那匹渾身毛色油亮的良駒早已在侍衛的牽引下等候多時。
她利落地翻身上馬,雙腿輕輕一夾馬腹,口中輕喝:“駕!” 駿馬嘶鳴一聲,撒開四蹄,如離弦之箭般朝著大理寺方向飛馳而去。
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街市上的喧囂聲此起彼伏,卻都被拋諸腦後。
一心想著趕緊回到大理寺,處理堆積如山的公務。
抵達大理寺後,謝淮欽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翻閱卷宗、批示公文,忙得不可開交。
而另一邊宋眠的旨意很快便轉為公文,以極快的速度傳至京城的各個衙門。
公文之上,朱紅的印璽鮮豔奪目,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莊重。
各衙門官吏們收到公文後,皆不敢有絲毫懈怠。
大理寺內,寺丞親自將公文呈至謝淮欽麵前,神色恭敬地說道:“大人,這是聖上關於科舉的旨意公文,您請過目。”
謝淮欽放下手中的卷宗,伸手接過公文,神色凝重地緩緩展開。
字跡剛勁有力,詳細寫道:“朕念及國家需才孔亟,現特提前舉行科舉。”
“今擢升大理寺寺正謝淮欽為大理寺少卿 ,白士紳為左右諫議大夫,並著二人與翰林學士楊峰為此次科舉考官。”
“三日後,諸位即刻前往科舉省試點,籌備並主持科舉一應事務。”
“此次科舉意義非凡,關乎社稷興衰,爾等務必秉持公正,為朝廷選拔賢能之士,不得有絲毫懈怠。”
“若有失職瀆職、營私舞弊者,定嚴懲不貸。”
“欽此!”
謝淮欽讀完,心中波瀾起伏。
抬眸望向寺丞,嚴肅地說道:“此次科舉提前,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你即刻去將科舉相關的規章製度、過往的考題卷宗等資料整理好,送到我書房。”
寺丞領命而去,她在心中默默告誡自己,無論前路如何艱難,都定要堅守本心,為朝廷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想到此處,重新拿起筆,繼續投身於公務之中,心中已然做好了迎接重重挑戰的準備 。
而在丞相府中,白士紳也在與李肅密談。
白士紳一臉恭敬地說道:“丞相,此次科舉我被任命為副考官,您放心,定會按照您的意思行事。”
丞相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陰鷙,說道:
“此次科舉至關重要,絕不能讓謝淮欽和楊峰壞了我們的好事,你要見機行事,關鍵時刻,務必保證我們的人能順利高中。”
與此同時,京城的大街小巷確實已熱鬧非凡。
在那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幾個年輕學子正圍聚在茶攤旁,熱烈地討論著。
其中一個身著洗得有些發白青衫的學子,眉頭緊皺,滿臉憂慮地說道:
“這科舉突然提前,我還有好些書未曾研讀透徹,這可如何是好?”
說罷,他端起茶杯,猛灌了一口涼茶。
旁邊一個圓臉的學子則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李兄,莫要慌張,大家都一樣,如今隻能抓緊時間,日夜苦讀了。”
說完,自己卻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時,手搖折扇的學子接話道:“我倒是聽說,此次科舉的考官中有大理寺的謝大人,聽聞他為人剛正不阿,想必此次科舉會公平公正。”
“希望如此吧,” 旁邊老者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不過這科舉競爭激烈,即便考官公正,想要脫穎而出也絕非易事。”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窗外的餘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謝淮欽的身上。
她一頭紮進大理寺堆積如山的典籍中仔細翻找著有關科舉流程的卷錄。
泛黃的紙張在她指尖一頁頁翻過,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記載著曆年科舉的細則、典製以及注意事項。
她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遇到關鍵之處,還會拿起一旁的筆墨,在空白處認真地做著筆記。
此時,郡主府的下人匆匆走進藏書閣,在門口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說道:“郡馬爺,郡主已備好晚膳,特意差小的來請您回府。”
謝淮欽這才從科舉的資料中回過神來,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意識到時間已晚。
輕輕合上手中的卷錄,將其小心地收好,隨後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隨著下人走出了大理寺。
一路上,謝淮欽坐在馬車裏,腦海中依舊在思索著科舉的事情。
回到郡主府,她徑直走向書房,將帶回來的卷錄放在書案上,準備晚飯後繼續研讀。
鄭唚意早已在廳中等待,見她回來,連忙迎上前去,關切地說道:“今日怎麽回來這麽晚,可是公務繁忙?”
謝淮欽溫柔地看著她,說道:“聖上提前舉行科舉,我被任命為考官,這幾日要好好準備準備,不能有絲毫差錯。”
鄭唚意微微點頭,拉著她在桌前坐下,說道:“再忙也要注意身體,先吃飯吧,飯菜都快涼了。”
謝淮欽溫聲道:“好。” 兩人剛拿起碗筷,這時,謝淮欽的父母聽聞她回來,也來到了飯廳。
蘇吟秋一臉關切地看著謝淮欽,說道:“深兒呐,這科舉考官的差事可不輕鬆,你可得多注意著些。”
“這次去主持科舉,得多久才能回來啊?”
謝淮欽放下碗筷,認真地說道:“爹,娘,請勿擔心。
“此次科舉事務繁雜,所需時日孩兒現在確實無從得知。
“一切都得以科舉的進程為主,隻有把事情都妥善處理完,我才能安心回來。”
謝溫言微微頷首,神色間滿是欣慰與期許,說道:“淮深,此次聖上委你重任,是對你的信任。
“一定要盡心盡力,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人才,切不可辜負了聖上的期望。”
謝淮欽鄭重地點點頭,說道:“孩兒明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言罷,幾人圍坐在餐桌旁開始用膳。
此時,舒月正在為林苑和祝清厭上藥,她已經提前吃過了,所以便沒有過來用餐。
謝溫言吃到一半,放下手中的碗筷,神色關切地看向謝淮欽,緩緩開口道:
“此次你前往科舉省試點,在外諸多不便,身邊還是得有個自己人照應著才好。”
“舒月精通藥理,這些年也跟著咱們見了不少世麵。”
“讓她與你一同前去,若遇上身體不適,也能及時有人醫治。”
“如今身份不同往日,肩負著聖上的重托,事事都得小心謹慎才是。”
蘇吟秋也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深兒,你爹說得在理。”
“出門在外,有個知根知底的人在身邊,我們也能放心些。”
謝淮欽微微皺眉,心中有些猶豫。
看了看鄭唚意,隻見她微微低頭,神色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謝淮欽思索片刻後,說道:“爹,娘,我明白你們的擔心。”
“隻是此次科舉事務繁雜,我大部分時間都要忙於公務,帶著舒月恐怕多有不便。”
“而且科舉之地,人員眾多,情況複雜,我怕會給舒月帶來麻煩。”
謝溫言卻堅持道:“能有什麽麻煩?舒月這孩子機靈,又懂醫術,關鍵時候能派上大用場。”
“就別推辭了,這也是為了你好。”
鄭唚意此時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
“既然爹娘都這麽說了,郡馬,你就帶上舒月吧。”
“她醫術好,一路上也能照顧你,我也能放心些。”
話雖如此,但心裏卻有些不是滋味,想起之前因為舒月產生的那些誤會,還是隱隱有些擔憂。
謝淮欽見鄭唚意這麽說,也不好再拒絕,隻好點頭應下:
“那好吧,既然爹娘和郡主都這麽認為,我就帶上舒月,隻是到時候還得麻煩舒月了。”
蘇吟秋笑著說道:“這孩子,說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舒月一直都盼著能幫上你的忙呢。”
一頓飯吃完,謝淮欽心中卻有些煩悶。
她回到書房,看著滿桌的科舉資料,卻怎麽也靜不下心來。
這次帶上舒月,恐怕又會讓鄭唚意心裏不痛快,可父母的一番好意,又難以拒絕。
暗自歎了口氣,心想隻能在這一路上多注意,盡量不讓鄭唚意產生誤會了。
深知宋眠此番應允丞相舉薦白士紳出任副考官之舉,不過是帝王製衡之術的又一次施展。
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宋眠既要倚重丞相的勢力來維持朝堂的穩定,又忌憚其權勢過大,威脅皇權。
今日這看似順遂丞相心意的決定,實則是給丞相遞去一顆“甜棗”,以安撫其心,讓其不因科舉之事與朝廷離心離德。
她微微搖頭,暗自思忖:這探花郎既是丞相門生,往後在科舉中怕是會對丞相的人多有偏袒。
謝淮欽闊步來到宮門口,隻見那匹渾身毛色油亮的良駒早已在侍衛的牽引下等候多時。
她利落地翻身上馬,雙腿輕輕一夾馬腹,口中輕喝:“駕!” 駿馬嘶鳴一聲,撒開四蹄,如離弦之箭般朝著大理寺方向飛馳而去。
一路上,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街市上的喧囂聲此起彼伏,卻都被拋諸腦後。
一心想著趕緊回到大理寺,處理堆積如山的公務。
抵達大理寺後,謝淮欽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翻閱卷宗、批示公文,忙得不可開交。
而另一邊宋眠的旨意很快便轉為公文,以極快的速度傳至京城的各個衙門。
公文之上,朱紅的印璽鮮豔奪目,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莊重。
各衙門官吏們收到公文後,皆不敢有絲毫懈怠。
大理寺內,寺丞親自將公文呈至謝淮欽麵前,神色恭敬地說道:“大人,這是聖上關於科舉的旨意公文,您請過目。”
謝淮欽放下手中的卷宗,伸手接過公文,神色凝重地緩緩展開。
字跡剛勁有力,詳細寫道:“朕念及國家需才孔亟,現特提前舉行科舉。”
“今擢升大理寺寺正謝淮欽為大理寺少卿 ,白士紳為左右諫議大夫,並著二人與翰林學士楊峰為此次科舉考官。”
“三日後,諸位即刻前往科舉省試點,籌備並主持科舉一應事務。”
“此次科舉意義非凡,關乎社稷興衰,爾等務必秉持公正,為朝廷選拔賢能之士,不得有絲毫懈怠。”
“若有失職瀆職、營私舞弊者,定嚴懲不貸。”
“欽此!”
謝淮欽讀完,心中波瀾起伏。
抬眸望向寺丞,嚴肅地說道:“此次科舉提前,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你即刻去將科舉相關的規章製度、過往的考題卷宗等資料整理好,送到我書房。”
寺丞領命而去,她在心中默默告誡自己,無論前路如何艱難,都定要堅守本心,為朝廷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想到此處,重新拿起筆,繼續投身於公務之中,心中已然做好了迎接重重挑戰的準備 。
而在丞相府中,白士紳也在與李肅密談。
白士紳一臉恭敬地說道:“丞相,此次科舉我被任命為副考官,您放心,定會按照您的意思行事。”
丞相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陰鷙,說道:
“此次科舉至關重要,絕不能讓謝淮欽和楊峰壞了我們的好事,你要見機行事,關鍵時刻,務必保證我們的人能順利高中。”
與此同時,京城的大街小巷確實已熱鬧非凡。
在那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幾個年輕學子正圍聚在茶攤旁,熱烈地討論著。
其中一個身著洗得有些發白青衫的學子,眉頭緊皺,滿臉憂慮地說道:
“這科舉突然提前,我還有好些書未曾研讀透徹,這可如何是好?”
說罷,他端起茶杯,猛灌了一口涼茶。
旁邊一個圓臉的學子則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李兄,莫要慌張,大家都一樣,如今隻能抓緊時間,日夜苦讀了。”
說完,自己卻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時,手搖折扇的學子接話道:“我倒是聽說,此次科舉的考官中有大理寺的謝大人,聽聞他為人剛正不阿,想必此次科舉會公平公正。”
“希望如此吧,” 旁邊老者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不過這科舉競爭激烈,即便考官公正,想要脫穎而出也絕非易事。”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窗外的餘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謝淮欽的身上。
她一頭紮進大理寺堆積如山的典籍中仔細翻找著有關科舉流程的卷錄。
泛黃的紙張在她指尖一頁頁翻過,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記載著曆年科舉的細則、典製以及注意事項。
她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遇到關鍵之處,還會拿起一旁的筆墨,在空白處認真地做著筆記。
此時,郡主府的下人匆匆走進藏書閣,在門口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說道:“郡馬爺,郡主已備好晚膳,特意差小的來請您回府。”
謝淮欽這才從科舉的資料中回過神來,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意識到時間已晚。
輕輕合上手中的卷錄,將其小心地收好,隨後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隨著下人走出了大理寺。
一路上,謝淮欽坐在馬車裏,腦海中依舊在思索著科舉的事情。
回到郡主府,她徑直走向書房,將帶回來的卷錄放在書案上,準備晚飯後繼續研讀。
鄭唚意早已在廳中等待,見她回來,連忙迎上前去,關切地說道:“今日怎麽回來這麽晚,可是公務繁忙?”
謝淮欽溫柔地看著她,說道:“聖上提前舉行科舉,我被任命為考官,這幾日要好好準備準備,不能有絲毫差錯。”
鄭唚意微微點頭,拉著她在桌前坐下,說道:“再忙也要注意身體,先吃飯吧,飯菜都快涼了。”
謝淮欽溫聲道:“好。” 兩人剛拿起碗筷,這時,謝淮欽的父母聽聞她回來,也來到了飯廳。
蘇吟秋一臉關切地看著謝淮欽,說道:“深兒呐,這科舉考官的差事可不輕鬆,你可得多注意著些。”
“這次去主持科舉,得多久才能回來啊?”
謝淮欽放下碗筷,認真地說道:“爹,娘,請勿擔心。
“此次科舉事務繁雜,所需時日孩兒現在確實無從得知。
“一切都得以科舉的進程為主,隻有把事情都妥善處理完,我才能安心回來。”
謝溫言微微頷首,神色間滿是欣慰與期許,說道:“淮深,此次聖上委你重任,是對你的信任。
“一定要盡心盡力,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人才,切不可辜負了聖上的期望。”
謝淮欽鄭重地點點頭,說道:“孩兒明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言罷,幾人圍坐在餐桌旁開始用膳。
此時,舒月正在為林苑和祝清厭上藥,她已經提前吃過了,所以便沒有過來用餐。
謝溫言吃到一半,放下手中的碗筷,神色關切地看向謝淮欽,緩緩開口道:
“此次你前往科舉省試點,在外諸多不便,身邊還是得有個自己人照應著才好。”
“舒月精通藥理,這些年也跟著咱們見了不少世麵。”
“讓她與你一同前去,若遇上身體不適,也能及時有人醫治。”
“如今身份不同往日,肩負著聖上的重托,事事都得小心謹慎才是。”
蘇吟秋也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深兒,你爹說得在理。”
“出門在外,有個知根知底的人在身邊,我們也能放心些。”
謝淮欽微微皺眉,心中有些猶豫。
看了看鄭唚意,隻見她微微低頭,神色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謝淮欽思索片刻後,說道:“爹,娘,我明白你們的擔心。”
“隻是此次科舉事務繁雜,我大部分時間都要忙於公務,帶著舒月恐怕多有不便。”
“而且科舉之地,人員眾多,情況複雜,我怕會給舒月帶來麻煩。”
謝溫言卻堅持道:“能有什麽麻煩?舒月這孩子機靈,又懂醫術,關鍵時候能派上大用場。”
“就別推辭了,這也是為了你好。”
鄭唚意此時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
“既然爹娘都這麽說了,郡馬,你就帶上舒月吧。”
“她醫術好,一路上也能照顧你,我也能放心些。”
話雖如此,但心裏卻有些不是滋味,想起之前因為舒月產生的那些誤會,還是隱隱有些擔憂。
謝淮欽見鄭唚意這麽說,也不好再拒絕,隻好點頭應下:
“那好吧,既然爹娘和郡主都這麽認為,我就帶上舒月,隻是到時候還得麻煩舒月了。”
蘇吟秋笑著說道:“這孩子,說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舒月一直都盼著能幫上你的忙呢。”
一頓飯吃完,謝淮欽心中卻有些煩悶。
她回到書房,看著滿桌的科舉資料,卻怎麽也靜不下心來。
這次帶上舒月,恐怕又會讓鄭唚意心裏不痛快,可父母的一番好意,又難以拒絕。
暗自歎了口氣,心想隻能在這一路上多注意,盡量不讓鄭唚意產生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