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這一輩子,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咱大明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百姓能過上安穩富足的日子。”
“隻要咱大明能繁榮昌盛,百姓能安居樂業,哪怕後世對咱有諸多誤解,把咱描繪成什麽樣子,又有何妨呢?咱心裏清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這就夠了。”
“你們說得對,咱不能因為這些流言就亂了分寸,反倒耽誤了正事兒。”
“當下,咱大明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還有許多大事等著咱們去做呢。”
朱元璋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猛然看向徐達,“天德,昨日回去後,咱讓你想的,關於軍校的章程,想的如何了?”
“咱大明想要長治久安,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能力強的軍隊必不可少,而這軍校就是培養優秀將士的搖籃,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徐達立刻挺直腰杆,雙手抱拳,道:“陛下,末將回去後,幾乎徹夜未眠,一直在思索軍校章程之事……”
就這樣,去現代學習過的幾人一直圍繞著大明現有的政策,以及對後續的發展表達了諸多建議,方方麵麵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時間在這熱烈的討論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直到酉時末(19點),天色已然暗下來,大殿內的光線也變得昏暗起來。
朱元璋揉揉有些酸澀的眼睛,略帶疲憊,道:“今日就先到這裏吧,娘的,沒電燈,咱真是有些不習慣了。”
“父皇,要不先把發電機用上?有了電,就能把電燈點亮,咱們也能繼續商討事兒,或者您也能看看書啥的,不至於在這昏暗裏費眼呀。”朱標見狀,趕忙說道。
朱元璋微微擺擺手,一臉無奈:“不必了,小李他們現在還買不下大量的汽油,咱們目前又產不出那玩意兒,可得先省著點用,還是先湊合著吧。”
“咱打算這幾日,舉辦一場家宴,之後,再和武將勳貴、文臣們,分批好好聚聚。”
劉伯溫一聽這話,下意識就想著回避,趕忙欠身行禮,道:“陛下,若無它事,臣等就先告退了。”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說道:“你個老東西,咱們都是去現代學習過的人,有啥事,你們是不知道的?咋還想著躲著咱呢。”
朱元璋心裏明白劉伯溫的顧慮,可還是覺得他這舉動有些見外了,畢竟大家一起經曆了那麽多,沒什麽好避諱的。
徐達在一旁看著劉伯溫那窘迫的樣子,忍不住打趣道:“劉同學,學習的時候,可是你學的最認真,我可看到了,你做的筆記足足裝了倆個行李箱呢,哈哈。”
眾人聽了,也都跟著笑了起來,一時間,屋內忍不住哄堂大笑,原本那稍顯嚴肅的氛圍一下子變得輕鬆愉悅了許多。
劉伯溫的老臉微微一紅,被眾人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無奈地苦笑道:“徐將軍,你就別拿老夫打趣了。”
“陛下,臣並非想躲著,隻是覺得……”
“哎,就是下意識想著回避,畢竟陛下或許會對太子殿下說些家事,以及陛下後續對武將文臣們的安排,臣在場怕是不合適。”
劉伯溫趕忙解釋著,試圖讓朱元璋理解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笑著擺擺手:“伯溫,你這是哪裏話。”
“你的才能和見識,咱心裏清楚得很。”
“後續的幾次宴會,你們幾個都要來,有你們在一旁的輔助,咱在宴會上的一些安排,才能更順利地施行下去。”
劉伯溫,徐達,宋濂三人聽朱元璋這麽說,恭敬一禮,齊聲道:“臣等遵旨,定當竭盡所能,為陛下分憂。”
朱元璋目光平和,滿含期許地依次看向他們,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接著說道。
“天德,回去後你再好好尋思尋思軍校的事。”
“這第一批學員,不能僅僅局限於勳貴子弟。勳貴子弟固然有其優勢,但衛所中也藏龍臥虎,要在各個衛所中挑選些真正有能力、有潛力的人才。”
“同時,民間也不乏可塑之才,從民間選拔一部分學員,能讓軍校注入更多新鮮血液。至於戶籍問題,一概不必顧慮,不論他們來自何處,隻要有能力,都可以成為軍校的一員。”
徐達立刻抱拳,應道:“陛下放心,末將回去後定會仔細斟酌,綜合考量各方麵因素,製定出一套完善的選拔方案。”
朱元璋微微頷首,繼而將目光轉向劉伯溫,神色變得格外凝重,緩緩說道。
“伯溫,你回去後,也要好好謀劃一下銀行的事宜。”
“以後的大明,商業必是漸趨繁榮,這是大勢所趨。”
“而貨幣流通與金融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咱要效仿現代的銀行,不僅要能穩定金融秩序,還要能助力大明經濟的長遠發展,你多費些心思。”
待朱元璋說完,劉伯溫鄭重道:“陛下聖明,臣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此次在現代學習,臣對金融領域也多有關注。臣回去後,會深入研究現代所學,結合我大明的實際國情,盡快擬定出切實可行的銀行籌建方案。”
“從銀行的選址、人員配置,到業務範圍、運營模式等,臣都會仔細斟酌,確保萬無一失。”
隨後,朱元璋看向宋濂,語重心長地說:“宋學士,你回去後,要思索思索如何改變儒家一家獨大的情況。”
“如今朝堂上下,學術氛圍略顯單一,這不利於後續改革的思想碰撞與創新。”
“你博古通今,在文壇德高望重,此事就交由你負責。我們需效仿現代,廣納百家之長,讓各種思想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為大明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宋濂微微躬身,恭敬地回應:“臣領命。臣在現代學習時,就已在思索此事。”
“現代社會思想多元,文化繁榮,有諸多值得我們借鑒之處。”
“待臣整理出些章程,就向您稟告,臣會努力探尋出一條適合我大明的文化發展之路,讓百家思想在大明的土地上綻放光彩。”
朱元璋滿意地笑了笑,看著眼前這些忠心耿耿且能力出眾的臣子,心中滿是欣慰。
“好了,今日大家都累了,各自回去好好休息吧。”
眾人再次行禮,緩緩退下。
次日申時,李奧把車穩穩地停在了乾清宮院內。
車剛一停穩,李奧便推開車門,朝朱元璋丟了根煙,道:“大叔,這些設備,我都給你送來了,你自己安裝吧。”
說著,他還指了指車上那些嶄新的太陽能發電設備。
“那我和老牛商鋪的事,你辦的咋樣啦?”李奧緊接著問道。
朱元璋一聽這話,臉上瞬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不過這神情轉瞬即逝。
實際上,昨日他忙於處理朝堂事務,尤其是對軍校、銀行以及學術改革等重要事宜的謀劃,需要他全神貫注地去思考、去安排,早把給李奧和牛曉乾安排商鋪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但他畢竟是久經風浪的帝王,隻見他麵不改色,神色如常地說道:“還在安排著呢,這事兒咱已經讓人去仔細查了,看看有哪些能騰出來的商鋪,到時候好給你倆勻勻。”
“你也知道,這商鋪的事兒也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定下來的,得方方麵麵都考慮周全,你就再耐心等兩天。”
朱元璋說得一本正經,仿佛一直在用心操辦這件事似的。
李奧可想在大明當個企業家爽爽呢,滿心期待著能早日擁有屬於自己的商鋪,聽到朱元璋這話,雖然心中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再多說什麽,畢竟人家是皇帝,日理萬機的。
他也隻能催促道:“好吧,大叔,那我就再等等。不過這事你可得催催啊,我還沒當過老板的感覺呢,心裏頭早就癢癢了,就盼著能早點把生意做起來。”
“行了,知道了,來,搭把手,和我走走線,一會教教太監們怎麽幹。”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朝著車上的太陽能發電設備走去。
同時,朱元璋扭頭對身邊的趙成吩咐道:“去吧,把標兒和天德叫來。”
“這安裝設備的事兒,多兩個人手也好辦些,他們倆在現代也學了不少相關知識,正好能派上用場呢。”
趙成趕忙應了一聲,便匆匆去傳喚朱標和徐達。
不多時,朱標和徐達腳步匆匆,一路小跑著趕來。
兩人徑直來到正在正教太監們走線的朱元璋麵前,抱拳道:“兒臣(臣)參見陛下。”
朱元璋微微抬手,輕輕擺了擺,示意他們免禮,而後神色認真地指了指一旁嶄新的太陽能發電設備,開口道。
“看看,這就是小李新送來的太陽能發電設備,你倆也別閑著,找幾個機靈點的太監,好好教教他們,要是有啥不懂的,盡管去問問蘭心,她那裏有詳細的資料。”
朱標和徐達領命後,立刻行動起來。
朱元璋趁著這個空當,把李奧拉到了一邊,道:“小李,咱還要麻煩你跑幾趟,去你那邊買一些小的煤氣灶,再整幾個煤氣罐,咱今晚想辦個家宴,吃火鍋。”
“隻要咱大明能繁榮昌盛,百姓能安居樂業,哪怕後世對咱有諸多誤解,把咱描繪成什麽樣子,又有何妨呢?咱心裏清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這就夠了。”
“你們說得對,咱不能因為這些流言就亂了分寸,反倒耽誤了正事兒。”
“當下,咱大明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還有許多大事等著咱們去做呢。”
朱元璋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猛然看向徐達,“天德,昨日回去後,咱讓你想的,關於軍校的章程,想的如何了?”
“咱大明想要長治久安,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能力強的軍隊必不可少,而這軍校就是培養優秀將士的搖籃,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徐達立刻挺直腰杆,雙手抱拳,道:“陛下,末將回去後,幾乎徹夜未眠,一直在思索軍校章程之事……”
就這樣,去現代學習過的幾人一直圍繞著大明現有的政策,以及對後續的發展表達了諸多建議,方方麵麵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時間在這熱烈的討論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直到酉時末(19點),天色已然暗下來,大殿內的光線也變得昏暗起來。
朱元璋揉揉有些酸澀的眼睛,略帶疲憊,道:“今日就先到這裏吧,娘的,沒電燈,咱真是有些不習慣了。”
“父皇,要不先把發電機用上?有了電,就能把電燈點亮,咱們也能繼續商討事兒,或者您也能看看書啥的,不至於在這昏暗裏費眼呀。”朱標見狀,趕忙說道。
朱元璋微微擺擺手,一臉無奈:“不必了,小李他們現在還買不下大量的汽油,咱們目前又產不出那玩意兒,可得先省著點用,還是先湊合著吧。”
“咱打算這幾日,舉辦一場家宴,之後,再和武將勳貴、文臣們,分批好好聚聚。”
劉伯溫一聽這話,下意識就想著回避,趕忙欠身行禮,道:“陛下,若無它事,臣等就先告退了。”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說道:“你個老東西,咱們都是去現代學習過的人,有啥事,你們是不知道的?咋還想著躲著咱呢。”
朱元璋心裏明白劉伯溫的顧慮,可還是覺得他這舉動有些見外了,畢竟大家一起經曆了那麽多,沒什麽好避諱的。
徐達在一旁看著劉伯溫那窘迫的樣子,忍不住打趣道:“劉同學,學習的時候,可是你學的最認真,我可看到了,你做的筆記足足裝了倆個行李箱呢,哈哈。”
眾人聽了,也都跟著笑了起來,一時間,屋內忍不住哄堂大笑,原本那稍顯嚴肅的氛圍一下子變得輕鬆愉悅了許多。
劉伯溫的老臉微微一紅,被眾人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無奈地苦笑道:“徐將軍,你就別拿老夫打趣了。”
“陛下,臣並非想躲著,隻是覺得……”
“哎,就是下意識想著回避,畢竟陛下或許會對太子殿下說些家事,以及陛下後續對武將文臣們的安排,臣在場怕是不合適。”
劉伯溫趕忙解釋著,試圖讓朱元璋理解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笑著擺擺手:“伯溫,你這是哪裏話。”
“你的才能和見識,咱心裏清楚得很。”
“後續的幾次宴會,你們幾個都要來,有你們在一旁的輔助,咱在宴會上的一些安排,才能更順利地施行下去。”
劉伯溫,徐達,宋濂三人聽朱元璋這麽說,恭敬一禮,齊聲道:“臣等遵旨,定當竭盡所能,為陛下分憂。”
朱元璋目光平和,滿含期許地依次看向他們,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接著說道。
“天德,回去後你再好好尋思尋思軍校的事。”
“這第一批學員,不能僅僅局限於勳貴子弟。勳貴子弟固然有其優勢,但衛所中也藏龍臥虎,要在各個衛所中挑選些真正有能力、有潛力的人才。”
“同時,民間也不乏可塑之才,從民間選拔一部分學員,能讓軍校注入更多新鮮血液。至於戶籍問題,一概不必顧慮,不論他們來自何處,隻要有能力,都可以成為軍校的一員。”
徐達立刻抱拳,應道:“陛下放心,末將回去後定會仔細斟酌,綜合考量各方麵因素,製定出一套完善的選拔方案。”
朱元璋微微頷首,繼而將目光轉向劉伯溫,神色變得格外凝重,緩緩說道。
“伯溫,你回去後,也要好好謀劃一下銀行的事宜。”
“以後的大明,商業必是漸趨繁榮,這是大勢所趨。”
“而貨幣流通與金融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咱要效仿現代的銀行,不僅要能穩定金融秩序,還要能助力大明經濟的長遠發展,你多費些心思。”
待朱元璋說完,劉伯溫鄭重道:“陛下聖明,臣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此次在現代學習,臣對金融領域也多有關注。臣回去後,會深入研究現代所學,結合我大明的實際國情,盡快擬定出切實可行的銀行籌建方案。”
“從銀行的選址、人員配置,到業務範圍、運營模式等,臣都會仔細斟酌,確保萬無一失。”
隨後,朱元璋看向宋濂,語重心長地說:“宋學士,你回去後,要思索思索如何改變儒家一家獨大的情況。”
“如今朝堂上下,學術氛圍略顯單一,這不利於後續改革的思想碰撞與創新。”
“你博古通今,在文壇德高望重,此事就交由你負責。我們需效仿現代,廣納百家之長,讓各種思想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為大明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宋濂微微躬身,恭敬地回應:“臣領命。臣在現代學習時,就已在思索此事。”
“現代社會思想多元,文化繁榮,有諸多值得我們借鑒之處。”
“待臣整理出些章程,就向您稟告,臣會努力探尋出一條適合我大明的文化發展之路,讓百家思想在大明的土地上綻放光彩。”
朱元璋滿意地笑了笑,看著眼前這些忠心耿耿且能力出眾的臣子,心中滿是欣慰。
“好了,今日大家都累了,各自回去好好休息吧。”
眾人再次行禮,緩緩退下。
次日申時,李奧把車穩穩地停在了乾清宮院內。
車剛一停穩,李奧便推開車門,朝朱元璋丟了根煙,道:“大叔,這些設備,我都給你送來了,你自己安裝吧。”
說著,他還指了指車上那些嶄新的太陽能發電設備。
“那我和老牛商鋪的事,你辦的咋樣啦?”李奧緊接著問道。
朱元璋一聽這話,臉上瞬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不過這神情轉瞬即逝。
實際上,昨日他忙於處理朝堂事務,尤其是對軍校、銀行以及學術改革等重要事宜的謀劃,需要他全神貫注地去思考、去安排,早把給李奧和牛曉乾安排商鋪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但他畢竟是久經風浪的帝王,隻見他麵不改色,神色如常地說道:“還在安排著呢,這事兒咱已經讓人去仔細查了,看看有哪些能騰出來的商鋪,到時候好給你倆勻勻。”
“你也知道,這商鋪的事兒也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定下來的,得方方麵麵都考慮周全,你就再耐心等兩天。”
朱元璋說得一本正經,仿佛一直在用心操辦這件事似的。
李奧可想在大明當個企業家爽爽呢,滿心期待著能早日擁有屬於自己的商鋪,聽到朱元璋這話,雖然心中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再多說什麽,畢竟人家是皇帝,日理萬機的。
他也隻能催促道:“好吧,大叔,那我就再等等。不過這事你可得催催啊,我還沒當過老板的感覺呢,心裏頭早就癢癢了,就盼著能早點把生意做起來。”
“行了,知道了,來,搭把手,和我走走線,一會教教太監們怎麽幹。”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朝著車上的太陽能發電設備走去。
同時,朱元璋扭頭對身邊的趙成吩咐道:“去吧,把標兒和天德叫來。”
“這安裝設備的事兒,多兩個人手也好辦些,他們倆在現代也學了不少相關知識,正好能派上用場呢。”
趙成趕忙應了一聲,便匆匆去傳喚朱標和徐達。
不多時,朱標和徐達腳步匆匆,一路小跑著趕來。
兩人徑直來到正在正教太監們走線的朱元璋麵前,抱拳道:“兒臣(臣)參見陛下。”
朱元璋微微抬手,輕輕擺了擺,示意他們免禮,而後神色認真地指了指一旁嶄新的太陽能發電設備,開口道。
“看看,這就是小李新送來的太陽能發電設備,你倆也別閑著,找幾個機靈點的太監,好好教教他們,要是有啥不懂的,盡管去問問蘭心,她那裏有詳細的資料。”
朱標和徐達領命後,立刻行動起來。
朱元璋趁著這個空當,把李奧拉到了一邊,道:“小李,咱還要麻煩你跑幾趟,去你那邊買一些小的煤氣灶,再整幾個煤氣罐,咱今晚想辦個家宴,吃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