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聽到朱元璋的吩咐,便走到李奧身邊坐下,語氣沉穩地說道。
“說吧,孤父皇他老人家這輩子曆經無數艱難險阻,什麽樣的大風大浪沒見過呀,孤相信再大的事兒,父皇也定能扛得住,挺過去的。”
朱標一臉的篤定,目光中透著對父親的信任與崇敬,在他心裏,朱元璋就是那無所不能的存在,哪怕天塌下來,也能有辦法應對。
李奧卻依舊麵露難色,看著朱標,一臉慎重地叮囑道:“標哥,你聽了也要冷靜啊!”
“嗯??!”朱標眨了眨眼睛,一臉疑惑地看著李奧,心裏頭越發覺得奇怪了,可又隱隱有些害怕知道那所謂的“悲劇”之事了。
“快說,再這般磨磨唧唧的,咱這手可就要癢癢了!”
朱元璋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嗬斥著,一邊說著還一邊揚了揚手,做出一副要動手教訓人的樣子,
李奧見狀,趕忙回應道。
“好好好,大叔,您先消消氣,我先問下,你們那裏當時是哪一年呀?”
李奧想著先弄清楚具體時間,也好心裏有個底。
“洪武八年三月二日。”
朱元璋沒好氣地回了一句,眼神裏依舊透著不滿,心裏想著這小子怎麽這麽婆婆媽媽的,問個事兒都不痛快。
李奧一聽這日期,突然有點懵了,雖說聽著這日期和現在所處的時間似乎差不了多少,可自己哪能清楚地記得明朝那些繁雜事兒具體都是什麽時間發生的呀。
“等下大叔,我得去拿下手機,然後再來回答你的任何問題。”
李奧想著,隻能借助手機上網查一查了,不然自己這半吊子的曆史知識,瞎編都編不好。
於是,李奧邊說著邊趕忙站起身來,腳步匆匆地朝著臥室的方向走去,一邊走心裏還一邊暗自慶幸。
“還好,還好,要不是有手機這玩意兒,就衝朱元璋那火暴脾氣,今天這一頓揍怕是怎麽也跑不了了。”
見李奧朝著臥室走去,劉伯溫趕忙湊到朱元璋身旁,微微彎下身子,刻意壓低了聲音,神色凝重地說道。
“陛下,等下聽到他說的那些話,您可一定要冷靜啊,畢竟咱們現在也還不確定他所言到底是真是假呢。”
“方才臣趁著間隙拉開窗簾悄悄瞧了瞧,看到樓下有不少人在走動,倘若咱們這兒鬧出太大的動靜,把其他人給引來了,那可就麻煩了呀。”
“咱們如今身處這全然陌生的地方,凡事都得小心謹慎才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劉伯溫的眼神裏透著一絲擔憂,他深知此刻的處境微妙,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所以才這般鄭重地提醒朱元璋。
朱元璋聽了這話,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眼那尚未拉開的窗簾,隨後輕輕“嗯”了一聲,算是回應了劉伯溫的提醒。
這邊李奧走進臥室,徑直走到床邊,拿起放在床上的手機,剛一扭頭,就瞧見朱標仍舊緊緊跟在自己身後,一步都沒落下。
李奧頓時一臉無奈,忍不住吐槽道:“標哥,你不會到現在還覺得我是壞人吧?我都這樣了,還能把你們怎麽著呀?”
朱標倒是一臉坦然,臉上帶著幾分溫和的笑意,不緊不慢地說道:“皇命難違,父皇讓孤跟著,孤也隻能照做了,還望小兄弟你多多理解一下。”
那語氣裏透著一股身為太子的無奈,卻又帶著幾分誠懇,讓人也生不起氣來。
不多會兒,李奧和朱標一同回到了客廳,李奧一邊往小凳子上坐下,心裏還想,“看我怎麽裝逼,哼哼~”畢竟,誰又能拒絕了裝逼時刻呢。
坐下之後,李奧便全神貫注地開始在手機上查找起洪武時期的相關事兒來,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著,一邊查找,一邊嘴裏念叨著。
“洪武八年三月二日啊,額,標哥,你才二十歲啊?”
“嘖嘖,瞧著可真不像呀,我還就比你小一歲呢。”
“喲嗬,標哥你去年就已經有了朱雄英了啊,就是……唉。””李奧說著說著,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複雜。
李奧一邊繼續念叨著,一邊手上也沒閑著,仍舊不停地滑動著手機屏幕,看著上麵顯示的各種記載,突然,他像是看到了什麽極為驚訝的內容,瞪著大了眼睛說道。
“呦,再過兩個半月劉伯溫就要死了啊。”
“額?怎麽這上麵記載著說是風寒不治啊?我記得小說和電視上,可都說劉伯溫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呀,甚至還有說法是朱元璋暗示胡惟庸下的手呢。”
李奧一邊看著手機上的內容,一邊自顧自地念叨著,全然沒注意到客廳裏其他人的臉色已經因為他的這些話發生了變化,那氛圍也在不知不覺間變得緊張且凝重起來了。
正滿心好奇李奧手裏拿著的那個能發光、能顯示各種內容的稀罕物件到底是啥的朱元璋,冷不丁聽到這話裏居然提到是自己暗示胡惟庸去害劉伯溫,頓時瞪大了眼睛,那眼睛裏滿是驚愕與難以置信,扯著嗓子就大聲喊道:“啥?”
幾乎是同時,“小李!”劉伯溫也急切地出聲叫道,那聲音裏帶著一絲緊張,臉色也瞬間變得煞白。
朱元璋見劉伯溫一臉驚惶地看著自己,趕忙急切地說道。
“伯溫,咱幹不出這事呀,咱怎麽可能讓胡惟庸毒害你呢??”
“你可是咱的子房啊,那是咱極為倚重的臂膀呐,咱還指望著你繼續為咱出謀劃策呢。小子快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怎麽伯溫就是咱害的了?你給咱說清楚!”
朱元璋實在是無法接受這樣無端的指責,哪怕隻是從別人嘴裏說出來的一種說法,也讓他氣憤不已。
劉伯溫是萬萬沒想到,這李奧才剛說了沒幾句呢,就這麽猝不及防地扯到自己的死期這事上了。
原本還以為李奧要說的都是些皇家內部的事兒,比如皇位傳承之類的,哪曾想會是這般令人意想不到又膽戰心驚的情況。
他站在那兒,嘴唇微微顫抖著,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了。
“別急,別急,我再仔細看看啊。”
李奧看著眼前這緊張的場麵,心裏覺得有些好笑,想著這古人聽到這些曆史記載的反應還真是有趣,可又怕真的惹得朱元璋發起火來,於是趕忙強忍住笑意,一本正經地說道。
“記載的是劉伯溫是因為風寒不治去世的。”
李奧一邊說著,一邊繼續仔細地看著手機屏幕。
“不過呀,後世確有諸多推測。”
“有人分析說,劉伯溫似乎沒能深得您的歡心,隱隱給人一種不太受您待見的感覺。您想,在那個極為看重門第出身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劉伯溫出身書香門第,學富五車,而您是從放牛娃一步步打拚過來的,或許在有些人看來,劉伯溫心底裏會不自覺地對您的出身存有些許偏見,當然啦,這也隻是一種猜測,未必就是事實。”
“而且,有時候在您讓他去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他表現得有些推推搡搡,沒能盡心盡力地輔佐您,這或許也讓您心裏頭有了些想法。”
“劉伯溫告老還鄉後,您又忌憚劉伯溫的才華。”
“畢竟在我們這個時候,有這麽一句話廣為流傳,叫‘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雖說這話多少存在些誇大的成分在裏頭,但也足以證明劉伯溫確實有著非凡的才華,有這樣厲害的人物在民間有如此高的讚譽,換做是誰,可能都會心裏多幾分顧慮吧。”
“之後,您又把他接回了南京,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時刻盯著,這舉動在旁人看來,難免會覺得有些深意。”
“再後來,劉伯溫不慎染上了風寒,您出於關心也好,出於其他考量也罷,安排了禦醫前去給他仔細看病診治,這本是一番好意。”
“可誰能想到,負責送藥的人竟然是胡惟庸。”
“要說這胡惟庸和劉伯溫之間,那矛盾由來已久,您也是心裏有數。”
“此前劉伯溫就曾直言不諱地指出胡惟庸並不適合擔任丞相這一要職,這話傳到胡惟庸耳朵裏,他心裏自然是不痛快的,便暗自揣摩您的心思,想著若是能順著您的心意,把劉伯溫這個‘眼中釘’給拔掉,那豈不是正好能向您表忠心,鞏固自己的地位嘛。”
“於是,這胡惟庸就動了歪心思,趁著送藥的機會,暗中在藥裏下了毒,最終導致了劉伯溫的離世。”
“劉伯溫的死,大概就是存在這兩種不同的說法情況,這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其實也很難說得清楚。”
李奧不緊不慢地把自己查到的這些說法一股腦兒地講了出來,全然沒注意到朱元璋的臉色已經變得越來越難看了。
朱元璋一聽這話,頓時像是被點燃的炮仗一樣,“噌”地一下就站了起來,那眼神裏滿是驚愕與憤怒交織的神色,滿臉的不服氣,情緒激動地伸手指著劉伯溫說道。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咱怎麽可能因為這些事就讓胡惟庸害死伯溫,咱說個不好聽的,就他的年紀,咱有必要害他麽?”
“咱要是做出這樣的事,你覺得咱還能當上這皇帝,還能穩坐這江山嗎?咱可不是那種心胸狹隘、容不下賢才的人!”朱元璋越說越氣,胸脯劇烈地起伏著,顯然是被這樣的說法給氣到了極點。
“說吧,孤父皇他老人家這輩子曆經無數艱難險阻,什麽樣的大風大浪沒見過呀,孤相信再大的事兒,父皇也定能扛得住,挺過去的。”
朱標一臉的篤定,目光中透著對父親的信任與崇敬,在他心裏,朱元璋就是那無所不能的存在,哪怕天塌下來,也能有辦法應對。
李奧卻依舊麵露難色,看著朱標,一臉慎重地叮囑道:“標哥,你聽了也要冷靜啊!”
“嗯??!”朱標眨了眨眼睛,一臉疑惑地看著李奧,心裏頭越發覺得奇怪了,可又隱隱有些害怕知道那所謂的“悲劇”之事了。
“快說,再這般磨磨唧唧的,咱這手可就要癢癢了!”
朱元璋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嗬斥著,一邊說著還一邊揚了揚手,做出一副要動手教訓人的樣子,
李奧見狀,趕忙回應道。
“好好好,大叔,您先消消氣,我先問下,你們那裏當時是哪一年呀?”
李奧想著先弄清楚具體時間,也好心裏有個底。
“洪武八年三月二日。”
朱元璋沒好氣地回了一句,眼神裏依舊透著不滿,心裏想著這小子怎麽這麽婆婆媽媽的,問個事兒都不痛快。
李奧一聽這日期,突然有點懵了,雖說聽著這日期和現在所處的時間似乎差不了多少,可自己哪能清楚地記得明朝那些繁雜事兒具體都是什麽時間發生的呀。
“等下大叔,我得去拿下手機,然後再來回答你的任何問題。”
李奧想著,隻能借助手機上網查一查了,不然自己這半吊子的曆史知識,瞎編都編不好。
於是,李奧邊說著邊趕忙站起身來,腳步匆匆地朝著臥室的方向走去,一邊走心裏還一邊暗自慶幸。
“還好,還好,要不是有手機這玩意兒,就衝朱元璋那火暴脾氣,今天這一頓揍怕是怎麽也跑不了了。”
見李奧朝著臥室走去,劉伯溫趕忙湊到朱元璋身旁,微微彎下身子,刻意壓低了聲音,神色凝重地說道。
“陛下,等下聽到他說的那些話,您可一定要冷靜啊,畢竟咱們現在也還不確定他所言到底是真是假呢。”
“方才臣趁著間隙拉開窗簾悄悄瞧了瞧,看到樓下有不少人在走動,倘若咱們這兒鬧出太大的動靜,把其他人給引來了,那可就麻煩了呀。”
“咱們如今身處這全然陌生的地方,凡事都得小心謹慎才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劉伯溫的眼神裏透著一絲擔憂,他深知此刻的處境微妙,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所以才這般鄭重地提醒朱元璋。
朱元璋聽了這話,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眼那尚未拉開的窗簾,隨後輕輕“嗯”了一聲,算是回應了劉伯溫的提醒。
這邊李奧走進臥室,徑直走到床邊,拿起放在床上的手機,剛一扭頭,就瞧見朱標仍舊緊緊跟在自己身後,一步都沒落下。
李奧頓時一臉無奈,忍不住吐槽道:“標哥,你不會到現在還覺得我是壞人吧?我都這樣了,還能把你們怎麽著呀?”
朱標倒是一臉坦然,臉上帶著幾分溫和的笑意,不緊不慢地說道:“皇命難違,父皇讓孤跟著,孤也隻能照做了,還望小兄弟你多多理解一下。”
那語氣裏透著一股身為太子的無奈,卻又帶著幾分誠懇,讓人也生不起氣來。
不多會兒,李奧和朱標一同回到了客廳,李奧一邊往小凳子上坐下,心裏還想,“看我怎麽裝逼,哼哼~”畢竟,誰又能拒絕了裝逼時刻呢。
坐下之後,李奧便全神貫注地開始在手機上查找起洪武時期的相關事兒來,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著,一邊查找,一邊嘴裏念叨著。
“洪武八年三月二日啊,額,標哥,你才二十歲啊?”
“嘖嘖,瞧著可真不像呀,我還就比你小一歲呢。”
“喲嗬,標哥你去年就已經有了朱雄英了啊,就是……唉。””李奧說著說著,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複雜。
李奧一邊繼續念叨著,一邊手上也沒閑著,仍舊不停地滑動著手機屏幕,看著上麵顯示的各種記載,突然,他像是看到了什麽極為驚訝的內容,瞪著大了眼睛說道。
“呦,再過兩個半月劉伯溫就要死了啊。”
“額?怎麽這上麵記載著說是風寒不治啊?我記得小說和電視上,可都說劉伯溫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呀,甚至還有說法是朱元璋暗示胡惟庸下的手呢。”
李奧一邊看著手機上的內容,一邊自顧自地念叨著,全然沒注意到客廳裏其他人的臉色已經因為他的這些話發生了變化,那氛圍也在不知不覺間變得緊張且凝重起來了。
正滿心好奇李奧手裏拿著的那個能發光、能顯示各種內容的稀罕物件到底是啥的朱元璋,冷不丁聽到這話裏居然提到是自己暗示胡惟庸去害劉伯溫,頓時瞪大了眼睛,那眼睛裏滿是驚愕與難以置信,扯著嗓子就大聲喊道:“啥?”
幾乎是同時,“小李!”劉伯溫也急切地出聲叫道,那聲音裏帶著一絲緊張,臉色也瞬間變得煞白。
朱元璋見劉伯溫一臉驚惶地看著自己,趕忙急切地說道。
“伯溫,咱幹不出這事呀,咱怎麽可能讓胡惟庸毒害你呢??”
“你可是咱的子房啊,那是咱極為倚重的臂膀呐,咱還指望著你繼續為咱出謀劃策呢。小子快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怎麽伯溫就是咱害的了?你給咱說清楚!”
朱元璋實在是無法接受這樣無端的指責,哪怕隻是從別人嘴裏說出來的一種說法,也讓他氣憤不已。
劉伯溫是萬萬沒想到,這李奧才剛說了沒幾句呢,就這麽猝不及防地扯到自己的死期這事上了。
原本還以為李奧要說的都是些皇家內部的事兒,比如皇位傳承之類的,哪曾想會是這般令人意想不到又膽戰心驚的情況。
他站在那兒,嘴唇微微顫抖著,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了。
“別急,別急,我再仔細看看啊。”
李奧看著眼前這緊張的場麵,心裏覺得有些好笑,想著這古人聽到這些曆史記載的反應還真是有趣,可又怕真的惹得朱元璋發起火來,於是趕忙強忍住笑意,一本正經地說道。
“記載的是劉伯溫是因為風寒不治去世的。”
李奧一邊說著,一邊繼續仔細地看著手機屏幕。
“不過呀,後世確有諸多推測。”
“有人分析說,劉伯溫似乎沒能深得您的歡心,隱隱給人一種不太受您待見的感覺。您想,在那個極為看重門第出身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劉伯溫出身書香門第,學富五車,而您是從放牛娃一步步打拚過來的,或許在有些人看來,劉伯溫心底裏會不自覺地對您的出身存有些許偏見,當然啦,這也隻是一種猜測,未必就是事實。”
“而且,有時候在您讓他去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他表現得有些推推搡搡,沒能盡心盡力地輔佐您,這或許也讓您心裏頭有了些想法。”
“劉伯溫告老還鄉後,您又忌憚劉伯溫的才華。”
“畢竟在我們這個時候,有這麽一句話廣為流傳,叫‘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雖說這話多少存在些誇大的成分在裏頭,但也足以證明劉伯溫確實有著非凡的才華,有這樣厲害的人物在民間有如此高的讚譽,換做是誰,可能都會心裏多幾分顧慮吧。”
“之後,您又把他接回了南京,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時刻盯著,這舉動在旁人看來,難免會覺得有些深意。”
“再後來,劉伯溫不慎染上了風寒,您出於關心也好,出於其他考量也罷,安排了禦醫前去給他仔細看病診治,這本是一番好意。”
“可誰能想到,負責送藥的人竟然是胡惟庸。”
“要說這胡惟庸和劉伯溫之間,那矛盾由來已久,您也是心裏有數。”
“此前劉伯溫就曾直言不諱地指出胡惟庸並不適合擔任丞相這一要職,這話傳到胡惟庸耳朵裏,他心裏自然是不痛快的,便暗自揣摩您的心思,想著若是能順著您的心意,把劉伯溫這個‘眼中釘’給拔掉,那豈不是正好能向您表忠心,鞏固自己的地位嘛。”
“於是,這胡惟庸就動了歪心思,趁著送藥的機會,暗中在藥裏下了毒,最終導致了劉伯溫的離世。”
“劉伯溫的死,大概就是存在這兩種不同的說法情況,這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其實也很難說得清楚。”
李奧不緊不慢地把自己查到的這些說法一股腦兒地講了出來,全然沒注意到朱元璋的臉色已經變得越來越難看了。
朱元璋一聽這話,頓時像是被點燃的炮仗一樣,“噌”地一下就站了起來,那眼神裏滿是驚愕與憤怒交織的神色,滿臉的不服氣,情緒激動地伸手指著劉伯溫說道。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咱怎麽可能因為這些事就讓胡惟庸害死伯溫,咱說個不好聽的,就他的年紀,咱有必要害他麽?”
“咱要是做出這樣的事,你覺得咱還能當上這皇帝,還能穩坐這江山嗎?咱可不是那種心胸狹隘、容不下賢才的人!”朱元璋越說越氣,胸脯劇烈地起伏著,顯然是被這樣的說法給氣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