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奧眼睛一亮,“原來是這東西!阿姨,你這想法不錯啊,我看小說裏這珍妮紡紗機要是能在大明批量生產,那紡織效率能提高好多倍呢。”


    “有什麽需要我倆幫忙的麽?”牛曉乾問道,目光還在那堆木料以及木匠們的操作上掃視。


    “目前沒有什麽需要幫忙,在你們那裏都提前查好了資料,你快進殿找重八吧,他昨晚就想把你們叫回來呢。”馬皇後微笑著說道。


    “好嘞。”李奧應了一聲,便和牛曉乾一同朝著大殿裏麵走去。


    兩人剛一踏入大殿,頓時就有點懵了,隻見此時的乾清宮殿內,已然被布置得和後世的會議室差不多,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正前方還掛著一幅巨大的亞洲地圖,地圖上的山川河流,各個地域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此時,朱元璋正坐在會議桌旁,神色嚴肅吩咐著毛驤:“把錦衣衛的人數先擴招一倍,不過招進來的人必須忠心且識字,這一點至關重要,關乎著錦衣衛往後能否好好履行職責,你下去安排吧,務必盡快落實此事,不得有絲毫懈怠。”


    “是,陛下,臣領命,定當全力以赴,盡快去親軍府和儀鸞司安排好這新成立的錦衣衛相關事宜,保證挑選出符合陛下要求的人員,還望陛下放心。”說罷,毛驤便站起身來,邁著大步,快速地離開了大殿。


    李奧看到毛驤走後,清了清嗓子,故意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開口道。


    “大叔,你啥也別說,先聽我說,看我猜的你突然成立錦衣衛,和徐叔說的遼東之事,對不對。”


    緊接著,李奧就嘚吧嘚吧的,把自己之前心裏琢磨的關於朱元璋成立錦衣衛的原因,以及對遼東之事的種種看法,有條有理地敘述了一遍。


    “你小子挺聰明啊,猜的八九不離十。”


    朱元璋聽著李奧的一番講述,微微眯起眼睛,帶著幾分讚許誇讚了李奧一句,眼神裏也多了幾分欣賞,“覺的咱的安排咋樣?”


    李奧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道:“大叔,你就算真把胡惟庸忽悠過去,那遼東可是真正的山高皇帝遠,就算他一開始沒什麽心思,可時間長了,不放權也要放權,畢竟那邊那麽多事兒得有人拍板決定。”


    “萬一到時候他真在那邊發展起來,有了自己的勢力,你就不怕他有一天舉兵造反麽?這可不能不防著點兒啊。”李奧說著,微微搖頭,心裏覺得這事兒沒那麽簡單,朱元璋這麽安排,總歸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就是,就是,要知道那邊可是有後世出名的黑土地,種啥長啥,還有眾多的礦產資源,要是真被有心之人利用起來,那可不得了。”牛曉乾在一旁附和道,想著朱元璋是不是還沒考慮到這些情況。


    朱元璋聽了他倆的話,卻隻是笑著搖了搖頭,扭頭對一旁一身幹練職業裝的楚蘭心吩咐道:“蘭心,你給這倆小子說說,讓他們也明白明白這其中的門道,別光在這兒瞎操心了。”


    “是,陛下。”楚蘭心恭敬地應了一聲,隨後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會議桌旁,優雅地坐下。


    隻見她手指輕輕敲擊著筆記本電腦的鍵盤,目光專注地看著屏幕,條理清晰地說道:“李哥,牛哥,你們可別小瞧了開發遼東這件事兒。就拿那聲名遠揚的黑土地來說,它確實肥沃,是大自然賦予的寶藏,可這寶藏也不是說想挖掘就能挖掘出來的,想要把它的優勢發揮出來,可絕非易事。”


    李奧和牛曉乾看著楚蘭心這一套操作,都有些發愣了,兩人瞪大了眼睛,對視了一眼,心裏都在想,這特麽是大明?這電腦、這現代的做派,怎麽看都和這古代的宮殿格格不入,可偏偏又真實地出現在眼前了。


    “黑土地的開發前期,那可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首先得進行大規模的土地開墾,這可不是簡單的翻土種地那麽輕鬆的事兒。”


    “遼東地區氣候偏寒,冬季漫長且寒冷,土地在低溫下長時間凍結,開春後凍土融化,形成的泥濘沼澤使得開墾工作難上加難。”


    “而且,黑土地的土壤結構特殊,質地黏重,普通的農具根本無法滿足深耕需求,需要專門設計製造大型、堅固且高效的開墾農具。”


    “再說水利設施建設,這對黑土地的開發至關重要。雖然遼東有河流,但分布並不均勻,且季節性流量變化大。”


    “要想讓黑土地得到充分灌溉,保證農作物生長,就得修建大量的灌溉渠道、水壩以及蓄水池。這需要耗費巨額資金,還要調配大量的工匠與勞力,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工程失敗。”


    楚蘭心微微頓了頓,滑動鼠標,切換到礦產資源的資料,繼續說道:“至於遼東的礦產資源,開發難度更是超乎想象。”


    “礦產開采需要專業的技術與設備,像探礦、采礦、選礦這些環節,都有著極高的技術門檻。”


    “咱們大明目前的技術水平,連初步的地質勘探都難以完成。就算知道地下有豐富的礦產,沒有合適的工具和技術,也隻能望洋興歎。”


    “而且,開采礦產還涉及到安全問題。礦井的挖掘需要穩固的支撐結構,防止坍塌事故發生。通風係統也必須完善,以確保礦工的生命安全。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更不是胡惟庸一個人就能輕易做到的,需要各方麵的專業人才、大量的資源投入以及長時間的摸索實踐才行呢。”


    “再從人力方麵考慮,開發遼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遼東地處偏遠,環境艱苦,想要吸引百姓前往定居並參與開發,得提供足夠的福利與保障。”楚蘭心微微皺起眉頭,耐心地講解著。


    “這不僅要耗費大量的糧食、物資,去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所需,還得製定一係列優惠政策,比如減免賦稅、分配土地之類的,讓他們覺得去遼東能過上好日子,有盼頭,而這些可都需要朝廷的大力支持與持續投入,缺了朝廷在背後做後盾,根本就沒辦法開展起來。”


    楚蘭心合上筆記本電腦,看著一臉驚訝的李奧和牛曉乾,總結道:“所以啊,胡惟庸就算到了遼東,在沒有朝廷全力支持的情況下,他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陛下早就考慮到這些因素,才會放心讓他去。”


    李奧和牛曉乾聽完,不禁咋舌,兩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此刻他們對遼東開發的艱難程度,算是有了極為深刻的認識,隻是仍覺得這事兒似乎還有些潛在的變數。


    朱元璋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倆的反應,見他們露出這般驚訝又若有所思的模樣,微微頷首,臉上也隨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那萬一胡惟庸在哪待了幾年,覺得太辛苦或者發展不順利,就申請回來呢?到時候該咋辦?”李奧看著朱元璋說道。


    “咱不準不就行了,隻要他在遼東幹得有成效,再給他的爵位提一級,有這等好處和榮耀在前麵等著他,他還能一門心思想著回來?”朱元璋一臉自信地說道,仿佛早就把這情況考慮在內了,絲毫不覺得這會是個棘手的問題。


    “要是你一直不讓他回,他心裏有怨氣,聯合武將,以及周邊的小國造反呢?”牛曉乾提出了自己心中的一種可能,畢竟人心隔肚皮。


    “那隨便,隻要給咱兩年的時間,咱便能讓這局麵徹底在掌控之中。”朱元璋那原本帶著笑意的臉龐瞬間變得嚴肅無比。


    “咱去現代學習了一番,著實收獲不小,如今便想著效仿現代的軍事部署,往後每隔三至五年,便將駐守各地的武將進行調換。這些將領在一地待久了,難免會拉幫結派,彼此勾結,滋生出些不該有的心思來。”


    “可要是時常給他們調換地方,讓他們沒辦法在一處紮根太久,那他們便難以形成穩固的勢力,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想圖謀不軌,那也是孤掌難鳴,翻不起什麽大浪。”


    “同時,咱還會給軍中安排上政治委員。這政治委員,可不是個擺設,他們肩負著監察將領、把控軍心的重任。平日裏,既要督促將領們用心練兵、保境安民,也要向士兵們宣揚咱大明的忠義之道,讓每一個士卒都清楚,自己是為了守護大明、守護百姓而戰。”


    “要是胡惟庸還想聯合武將,哼,他敢麽?就算他心裏有怨氣,可在這等嚴密的防範之下,他又能拉攏到誰?那些武將,為了自身前程,為了家族榮耀,怎會輕易跟著他冒險。再說了,政治委員們也不是吃素的,稍有風吹草動,便能察覺。”


    “至於遼東周邊的小國,他們向來是見風使舵之輩。胡惟庸若沒有實打實的兵馬支持,光憑他一個人空口白牙,他們豈會跟著一個毫無勝算的人來攻打我大明?咱大明兵強馬壯的,豈是他們能輕易挑釁的?”


    “咱還會在遼東周邊部署重兵,時刻監視著那些小國的動向。一旦他們有任何不軌之心,咱的大軍便能迅速出擊,將其野心扼殺在搖籃之中。”


    “而對於胡惟庸,隻要他在遼東好好幹,為咱大明發光發熱,做出成績,咱絕不吝嗇賞賜。”


    朱元璋說著,猛地一拍桌子,“可若是他敢有異心,哼,錦衣衛可不是吃幹飯的。他們也會時刻盯著胡惟庸的一舉一動,隻要他有造反的苗頭,便會第一時間將其拿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元璋到現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飯不頂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飯不頂飽並收藏朱元璋到現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