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臣以為遼東之地,可是關乎我大明興衰的關鍵所在,其軍事意義重大,絕不容忽視。遼東北麵連接著廣袤無垠的草原,與蒙古諸部緊緊相鄰,東邊又和女真各部接壤,而且沿海的那片區域更是直接麵向海外。”
“這就仿若一把鎖鑰一般,牢牢地掌控著我大明北方與東方的戰略要衝。一旦遼東這塊地方有什麽閃失,敵軍便能毫無阻礙地長驅直入,到時候,咱們大明的腹地可就直接暴露在敵方的兵鋒之下了,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徐達說著,眉頭緊緊地鎖在一起,臉上滿是嚴肅之色,將遼東局勢的嚴峻程度清晰且有條理地給朱元璋和朝堂上的眾大臣們講述了出來,讓眾人聽了都不禁心頭一緊。
“正因如此,臣懇請陛下,選派幾位得力的文臣武將,前往遼東坐鎮。”徐達微微頓了頓,像是在斟酌著接下來的話語,隨後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那武將必須得是深諳兵法韜略之人,如此才能在麵對外敵入侵之時,有足夠的能力去抵禦,守護好遼東的每一寸土地。”
“而文官則要精通政務,善於安撫當地的百姓,能夠協調好各方的關係,全力推動地方的治理,讓遼東內部可以穩定有序地發展。隻有文臣武將這般相互配合,相輔相成,方能確保遼東的軍政事務皆能妥善處置,讓遼東成為我大明牢不可破的一道屏障。”
朱元璋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認同,隨即開口問道:“魏國公所言極是,分析得很是透徹,那依你之見,何人可擔此重任呢?不妨說說看。”
“陛下,臣實在不知何人最為合適,這選派人才之事,關乎重大,還得請陛下您憑借著聖明睿智,從諸多臣子當中精心安排人選,臣不敢妄加舉薦。”徐達聽趕忙再次躬身行禮,謙遜地說道。
“老李,你說老朱這是想要幹嘛呀?這會的東北那邊,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向來都被稱為苦寒之地,誰願意往那兒去呀,條件又艱苦,還離京城這麽遠的。”牛曉乾疑惑地湊到李奧身邊,壓低聲音說道,心裏實在琢磨不透朱元璋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老牛,你忘了老朱去咱們現代學習過了麽,那眼界可不一樣了。”李奧聽了,臉上神情卻有些得意,甚至帶著點小嘚瑟,小聲回應道。
“他肯定是想著讓人去那邊發展呢,要知道那邊雖然現在看著是苦寒之地,可要是好好經營,往後的潛力可大著呢。”
“而且,我琢磨著,十有八九就是打算讓胡惟庸去,你可別小瞧這胡惟庸,雖說他以後被扣上個謀反的罪名,可那也是後來的事兒了,就現在來說,他的能力那肯定是杠杠的,處理起事兒來那也是有一套的呢。”
“胡惟庸又不是傻子,他能願意去麽?那地方要啥沒啥的,換做是誰,估計都得尋思尋思,誰樂意離開這京城的繁華,跑到那偏遠又艱苦的地方去呀。”牛曉乾還是不太相信,繼續質疑道。
“可如果老朱拿出爵位誘惑他呢?”李奧挑了挑眉毛,不緊不慢地分析道。
“你想啊,他胡惟庸平日裏可是經常和淮西勳貴們打交道呢,心裏能沒點對爵位的想法?那爵位代表著什麽,至高無上的榮耀不說,可還有實打實的權力和好處呢,說他心裏不想,你信麽?”
“隻要老朱拋出這個誘餌,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覺得胡惟庸說不定還真就心動了呢,畢竟這會的胡惟庸,可不是幾年後的胡惟庸。”李奧微微眯著眼睛,那模樣仿佛已經看穿了朝堂上這局麵背後的種種可能。
“現在的他,正是一心想要往上爬,渴望建功立業、獲取更多榮耀的時候,要是老朱許給他個有分量的爵位,再把去遼東發展的重要性和好處說得明明白白,他估計得權衡權衡,然後很有可能就應下這事兒了呢。”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人都還在思忖著徐達所說的遼東之事,以及朱元璋可能會做出的安排。
就在這安靜的氛圍中,李善長緩緩走出班列,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擺,而後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禮,語氣沉穩又帶著幾分懇切地說道:“陛下,老臣願前往遼東坐鎮。老臣雖已年邁,但這一身的本事還在,仍想為我大明再盡一份心力,還望陛下恩準。”
“臣也願意去遼東坐鎮!”沒等眾人反應過來,藍玉也緊接著走出班列,大聲道。
“陛下,臣……”還有其他一些文臣武將見狀,也都紛紛想要出列表明自己的心意,一時間,朝堂上變得熱鬧嘈雜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都爭著搶著想要讓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忠心和願意為遼東之事效力的態度。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抬起手來擺了擺,大聲道:“都給咱閉嘴!”
那威嚴的聲音瞬間讓朝堂又恢複了平靜,大臣們都不敢再吭聲,紛紛看向朱元璋,等待著他接下來的旨意。
朱元璋先是環視了一圈眾人,而後將目光落在李善長身上,緩緩地說道:“韓國公,咱深知你一片赤誠之心,對我大明那是忠心耿耿,這些年為朝廷辦了不少事,能力也是超群的,這一點咱心裏都清楚著呢。”
“若你真的前往遼東,咱自是放心得很。可你如今年事已高,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了,這遼東地處偏遠,環境又那般艱苦,咱實在是不忍心讓你長途跋涉,去受那份辛勞。”
李善長聽了朱元璋的話,趕忙拱手道:“陛下聖明,老臣明白陛下的關懷之意,陛下對老臣的這份心意,老臣感激涕零。隻是老臣一心想著能為大明再出一份力,如今未能如願,實在是心中遺憾呐。”
其實,李善長心裏才不想去那遼東呢,隻是在這朝堂之上,做做樣子,表一番忠心罷了,想著這樣既能在朱元璋麵前落個好名聲,又不用真的去那苦寒之地吃苦受累,算盤打得挺精著呢。
朱元璋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些許欣慰之色:“韓國公不必介懷,你為大明操勞半生,功勳卓著,咱心中有數。往後朝堂之上,還需你多多建言獻策。”
說罷,朱元璋將目光投向藍玉,沉思片刻後說道:“藍玉,你勇猛善戰,是我大明的得力戰將,遼東軍事確實需要你這樣的人才。隻是此事重大,咱還需好好思慮思慮。”
藍玉單膝跪地,高聲道:“臣定會靜候陛下定奪,無論陛下做何安排,臣都絕無二話,定當全力以赴,為陛下分憂,為大明效力!”
朱元璋又環顧了一下朝堂,見眾人都安靜了下來,不再有什麽異議,便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今日之事,便先到此為止吧。諸位愛卿都先退下吧,咱自會仔細斟酌,綜合考量各方麵的情況,做出妥善的安排。”
言罷,朱元璋便站起身來,身旁的朱標見狀,也趕忙跟上,父子二人在一眾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緩緩離開朝堂。
待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後,大臣們才陸陸續續,三三兩兩地議論著今日朝堂上的種種事宜,慢慢走出朝堂。
而毛驤在聽到退朝的旨意後,一刻也沒耽擱,趕忙拉著李奧和牛曉乾往乾清宮的方向走。
“哎,哎,毛大哥,都下朝了,你就別拉著我倆了,你這火急火燎的,到底急個啥勁啊。”牛曉乾被毛驤拉著往前走,無奈地吐槽道。
“就是,我還想著等下徐叔他們呢,他們肯定也去找老朱,正好我問問他,我給他買的東西,他滿意不。”李奧也跟著附和道。
“兩位大人,還請不要讓陛下久等,要是去晚了,惹得陛下不高興,那可就不好了。”毛驤嚴肅道。
毛驤的話音剛落,後麵就傳來了徐達的喊聲:“小李,小牛,你倆等等我們。”
李奧三人聽到喊聲,扭頭一看,就見徐達帶著劉伯溫和宋濂,正急匆匆地也準備往乾清宮的方向走。
李奧一把甩開毛驤的手,壞笑著湊到了徐達的耳邊,一臉神秘兮兮的樣子,小聲說道:“徐叔,昨天給你準備的那些好東西呀,你覺得咋樣呀,還滿意不?”
徐達一聽這話,頓時臉“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瞪了李奧一眼,趕忙壓低聲音說道:“你這小子,可不要亂說,像什麽樣子,走走走,陛下肯定這會兒正等著咱們呢,別在這兒耽擱了。”說著,還加快了腳步,想要趕緊擺脫這有點尷尬的話題。
“哈哈~~~”李奧看到徐達這害羞又著急的模樣,再也忍不住了,仰頭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顯得格外響亮,把周圍幾個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幾人就這樣一邊說笑著,一邊朝著乾清宮的方向快步走去。
“這就仿若一把鎖鑰一般,牢牢地掌控著我大明北方與東方的戰略要衝。一旦遼東這塊地方有什麽閃失,敵軍便能毫無阻礙地長驅直入,到時候,咱們大明的腹地可就直接暴露在敵方的兵鋒之下了,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徐達說著,眉頭緊緊地鎖在一起,臉上滿是嚴肅之色,將遼東局勢的嚴峻程度清晰且有條理地給朱元璋和朝堂上的眾大臣們講述了出來,讓眾人聽了都不禁心頭一緊。
“正因如此,臣懇請陛下,選派幾位得力的文臣武將,前往遼東坐鎮。”徐達微微頓了頓,像是在斟酌著接下來的話語,隨後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那武將必須得是深諳兵法韜略之人,如此才能在麵對外敵入侵之時,有足夠的能力去抵禦,守護好遼東的每一寸土地。”
“而文官則要精通政務,善於安撫當地的百姓,能夠協調好各方的關係,全力推動地方的治理,讓遼東內部可以穩定有序地發展。隻有文臣武將這般相互配合,相輔相成,方能確保遼東的軍政事務皆能妥善處置,讓遼東成為我大明牢不可破的一道屏障。”
朱元璋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認同,隨即開口問道:“魏國公所言極是,分析得很是透徹,那依你之見,何人可擔此重任呢?不妨說說看。”
“陛下,臣實在不知何人最為合適,這選派人才之事,關乎重大,還得請陛下您憑借著聖明睿智,從諸多臣子當中精心安排人選,臣不敢妄加舉薦。”徐達聽趕忙再次躬身行禮,謙遜地說道。
“老李,你說老朱這是想要幹嘛呀?這會的東北那邊,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向來都被稱為苦寒之地,誰願意往那兒去呀,條件又艱苦,還離京城這麽遠的。”牛曉乾疑惑地湊到李奧身邊,壓低聲音說道,心裏實在琢磨不透朱元璋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老牛,你忘了老朱去咱們現代學習過了麽,那眼界可不一樣了。”李奧聽了,臉上神情卻有些得意,甚至帶著點小嘚瑟,小聲回應道。
“他肯定是想著讓人去那邊發展呢,要知道那邊雖然現在看著是苦寒之地,可要是好好經營,往後的潛力可大著呢。”
“而且,我琢磨著,十有八九就是打算讓胡惟庸去,你可別小瞧這胡惟庸,雖說他以後被扣上個謀反的罪名,可那也是後來的事兒了,就現在來說,他的能力那肯定是杠杠的,處理起事兒來那也是有一套的呢。”
“胡惟庸又不是傻子,他能願意去麽?那地方要啥沒啥的,換做是誰,估計都得尋思尋思,誰樂意離開這京城的繁華,跑到那偏遠又艱苦的地方去呀。”牛曉乾還是不太相信,繼續質疑道。
“可如果老朱拿出爵位誘惑他呢?”李奧挑了挑眉毛,不緊不慢地分析道。
“你想啊,他胡惟庸平日裏可是經常和淮西勳貴們打交道呢,心裏能沒點對爵位的想法?那爵位代表著什麽,至高無上的榮耀不說,可還有實打實的權力和好處呢,說他心裏不想,你信麽?”
“隻要老朱拋出這個誘餌,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覺得胡惟庸說不定還真就心動了呢,畢竟這會的胡惟庸,可不是幾年後的胡惟庸。”李奧微微眯著眼睛,那模樣仿佛已經看穿了朝堂上這局麵背後的種種可能。
“現在的他,正是一心想要往上爬,渴望建功立業、獲取更多榮耀的時候,要是老朱許給他個有分量的爵位,再把去遼東發展的重要性和好處說得明明白白,他估計得權衡權衡,然後很有可能就應下這事兒了呢。”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人都還在思忖著徐達所說的遼東之事,以及朱元璋可能會做出的安排。
就在這安靜的氛圍中,李善長緩緩走出班列,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擺,而後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禮,語氣沉穩又帶著幾分懇切地說道:“陛下,老臣願前往遼東坐鎮。老臣雖已年邁,但這一身的本事還在,仍想為我大明再盡一份心力,還望陛下恩準。”
“臣也願意去遼東坐鎮!”沒等眾人反應過來,藍玉也緊接著走出班列,大聲道。
“陛下,臣……”還有其他一些文臣武將見狀,也都紛紛想要出列表明自己的心意,一時間,朝堂上變得熱鬧嘈雜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都爭著搶著想要讓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忠心和願意為遼東之事效力的態度。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抬起手來擺了擺,大聲道:“都給咱閉嘴!”
那威嚴的聲音瞬間讓朝堂又恢複了平靜,大臣們都不敢再吭聲,紛紛看向朱元璋,等待著他接下來的旨意。
朱元璋先是環視了一圈眾人,而後將目光落在李善長身上,緩緩地說道:“韓國公,咱深知你一片赤誠之心,對我大明那是忠心耿耿,這些年為朝廷辦了不少事,能力也是超群的,這一點咱心裏都清楚著呢。”
“若你真的前往遼東,咱自是放心得很。可你如今年事已高,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了,這遼東地處偏遠,環境又那般艱苦,咱實在是不忍心讓你長途跋涉,去受那份辛勞。”
李善長聽了朱元璋的話,趕忙拱手道:“陛下聖明,老臣明白陛下的關懷之意,陛下對老臣的這份心意,老臣感激涕零。隻是老臣一心想著能為大明再出一份力,如今未能如願,實在是心中遺憾呐。”
其實,李善長心裏才不想去那遼東呢,隻是在這朝堂之上,做做樣子,表一番忠心罷了,想著這樣既能在朱元璋麵前落個好名聲,又不用真的去那苦寒之地吃苦受累,算盤打得挺精著呢。
朱元璋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些許欣慰之色:“韓國公不必介懷,你為大明操勞半生,功勳卓著,咱心中有數。往後朝堂之上,還需你多多建言獻策。”
說罷,朱元璋將目光投向藍玉,沉思片刻後說道:“藍玉,你勇猛善戰,是我大明的得力戰將,遼東軍事確實需要你這樣的人才。隻是此事重大,咱還需好好思慮思慮。”
藍玉單膝跪地,高聲道:“臣定會靜候陛下定奪,無論陛下做何安排,臣都絕無二話,定當全力以赴,為陛下分憂,為大明效力!”
朱元璋又環顧了一下朝堂,見眾人都安靜了下來,不再有什麽異議,便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今日之事,便先到此為止吧。諸位愛卿都先退下吧,咱自會仔細斟酌,綜合考量各方麵的情況,做出妥善的安排。”
言罷,朱元璋便站起身來,身旁的朱標見狀,也趕忙跟上,父子二人在一眾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緩緩離開朝堂。
待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後,大臣們才陸陸續續,三三兩兩地議論著今日朝堂上的種種事宜,慢慢走出朝堂。
而毛驤在聽到退朝的旨意後,一刻也沒耽擱,趕忙拉著李奧和牛曉乾往乾清宮的方向走。
“哎,哎,毛大哥,都下朝了,你就別拉著我倆了,你這火急火燎的,到底急個啥勁啊。”牛曉乾被毛驤拉著往前走,無奈地吐槽道。
“就是,我還想著等下徐叔他們呢,他們肯定也去找老朱,正好我問問他,我給他買的東西,他滿意不。”李奧也跟著附和道。
“兩位大人,還請不要讓陛下久等,要是去晚了,惹得陛下不高興,那可就不好了。”毛驤嚴肅道。
毛驤的話音剛落,後麵就傳來了徐達的喊聲:“小李,小牛,你倆等等我們。”
李奧三人聽到喊聲,扭頭一看,就見徐達帶著劉伯溫和宋濂,正急匆匆地也準備往乾清宮的方向走。
李奧一把甩開毛驤的手,壞笑著湊到了徐達的耳邊,一臉神秘兮兮的樣子,小聲說道:“徐叔,昨天給你準備的那些好東西呀,你覺得咋樣呀,還滿意不?”
徐達一聽這話,頓時臉“唰”的一下就紅了起來,瞪了李奧一眼,趕忙壓低聲音說道:“你這小子,可不要亂說,像什麽樣子,走走走,陛下肯定這會兒正等著咱們呢,別在這兒耽擱了。”說著,還加快了腳步,想要趕緊擺脫這有點尷尬的話題。
“哈哈~~~”李奧看到徐達這害羞又著急的模樣,再也忍不住了,仰頭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顯得格外響亮,把周圍幾個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幾人就這樣一邊說笑著,一邊朝著乾清宮的方向快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