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皺著眉頭,聽著趙管家的這一番話,心裏頭那是十分詫異,暗自琢磨著,什麽奇怪的坐騎,還有那個穿著奇裝異服的李大人,又是何方神聖?賠償菜農一百貫也就罷了,居然還對菜農下拜,這都是什麽操作,真是讓人費解。
胡惟庸在屋裏來回走了兩步,閉上眼睛沉思了片刻,隨後睜開眼,一臉嚴肅地對趙管家交代道:“盡量去打聽出這個李大人的詳細消息,還有,要是有傳來東宮那邊的消息,即刻來向我稟報,可不能耽擱,明白麽?”
趙管家趕忙應了一聲:“是,老爺您放心,小的一定盡力去打聽。”
胡惟庸微微點了點頭:“嗯,就先這樣,帶我去見老師吧,別讓老師等太久了。”
趙管家聽完胡惟庸的吩咐,應了一聲“是”,便轉身在前麵帶路,帶著胡惟庸朝著客廳的方向走去了。
此時,李善長正在客廳裏坐著喝茶呢,不過他心裏可挺鬱悶的,一直想不明白馬皇後急召自己到底是幹什麽,自己前去拜見,結果,竟然又被大太監趙成給打發了回來,這可太讓他懊惱了,想著自己曾經那也是左丞相呀,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了,可好歹還是一個國公呢,怎麽能被這樣耍著玩,這也太沒麵子了。
就在李善長暗自生著悶氣的時候,胡惟庸拱著手走了進來,臉上帶著笑意,說道:“老師久等了,好久不見呀,近日可好?”
李善長哼哼兩聲,沒好氣地說道:“老夫好得很,老夫問你,你可知宮裏有何事發生呀?”
胡惟庸微微一愣,心裏頭也不清楚李善長為啥有點生氣,不過還是趕忙恭敬地說道:“老師,宮內好像沒什麽事發生,隻是今日不知是何原因,陛下並沒有上朝,學生前去拜見陛下,卻被趙成給打發回來了,學生也挺納悶的。”
李善長聽了,詫異的“哦?”了一聲,又接著問道:“那你可知皇後娘娘急召我前去拜見,是為了何事?”
胡惟庸可不敢讓李善長知道,自己在宮內外都有線人的事,當下便裝作好奇的樣子,說道:“學生並不知情,敢問老師,馬皇後急召您,可是有什麽大事?”
李善長氣呼呼地“哼”了一聲,把手裏的茶碗使勁往桌子上一放,說道:“老夫也不知道是何緣由,隻知道說是有急事,可老夫前去拜見的時候,竟被趙成給打發回來了。”
胡惟庸一邊給李善長倒著茶,一邊心思電轉,想了想後說道:“哦?那老師可還有問其他人是否知曉此事?”
李善長依舊氣呼呼地說道:“老夫被打發回來後,直接就去魏國公府找徐達問問了,可到了他府上才得知,徐達早早地就進宮去了,還說可能很晚才會回來,老夫這沒辦法,才來你這兒打聽打聽。”
胡惟庸一下子就想到了昨日徐達加緊宮內外戒備的事,心裏頭琢磨著這裏頭怕是有什麽關聯,便開口說道:“老師,不如明日,你我一起前去拜見陛下吧,到時候也好問問急召您回來有何吩咐。”
李善長點了點頭,說道:“好,明日老夫也上朝去,完了再去拜見陛下和皇後娘娘。”
胡惟庸笑著說道:“那學生就命人去備酒菜,老師在學生這兒飲宴一番如何?也好讓老師消消氣嘛。”
李善長卻擺擺手,說道:“算了,既然你這也沒有什麽有用的消息,老夫就先回自己府上吧,萬一皇後娘娘再次召見老夫,那豈不是麻煩了,老夫還是先回去等著吧。”
李善長說完,便起身往外走去,胡惟庸見狀,連忙也跟著起身,一路把李善長送出了府外。
胡惟庸站在府門口,看著李善長的馬車漸漸消失在視線中,這才轉身慢悠悠地回府,一邊走,一邊小聲地對跟在身邊的趙管家吩咐道:“老趙,讓宮外盯著的人看到魏國公出來了,就趕緊回來稟告一聲。”
“是,老爺,小的這就去安排。”趙管家恭敬地應了一聲,便趕忙轉身去安排相關事宜了。
戌時剛過,胡惟庸正坐在書房裏,心裏頭琢磨著,今晚該去哪個小妾房裏好好放鬆嗨皮一下,正想得入神呢,就瞧見趙管家匆匆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幾分急切,湊到胡惟庸身邊,壓低聲音說道:“老爺,宮外的人有消息傳來了。”
胡惟庸這會正閉著眼,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呢,聽到這話,隻是輕輕“嗯”了一聲,隨口說道:“說吧,都有何事?”
趙管家謹慎地瞅了眼門外,確定周圍沒人,這才又湊近了些,小聲地說道:“老爺,剛剛守在宮外的人傳來消息,魏國公徐達,誠意伯劉伯溫,還有宋學士宋濂一起出宮了。而且,他們三人的胡子都不見了,頭發更是剪短了許多,不光如此,誠意伯和宋學士的服飾也都換成了奇裝異服,看著可奇怪了。”
胡惟庸一聽,頓時睜開了眼睛,臉上的神情明顯帶著詫異,趕忙問道:“誠意伯出宮了?他們三個怎麽會走到一起的?還有,你說胡子不見了是什麽意思,那頭發到底有多短?你說的奇裝異服,是和那個李大人穿的一樣麽?”
趙管家也是撓撓頭,仔細想了一下,說道:“老爺,他們三人如何走到一起的,小的確實沒打聽出來。那胡子就和宮裏的太監一樣,下巴幹幹淨淨的,一根都不剩了。頭發也就不到一寸的樣子。至於衣服,好像和李大人的差不多,都是那種很怪異,從沒見過的樣式。”
胡惟庸聽了,又閉上眼睛,在心裏頭整理整理思緒,過了一會兒,才揮揮手,說道:“下去吧,再有任何消息,即刻來向我稟報,可千萬不能耽擱了。”
趙管家趕忙躬身說道:“是,老爺。”說完,便扭頭走出了屋子,輕輕帶上了門。
胡惟庸獨自一人留在書房裏,靜靜地坐了好一會,心裏暗自琢磨著,劉伯溫和宋濂也都換上了奇裝異服,那肯定和那個李大人是認識的,可他怎麽想也想不通,他們三人怎麽就走到一起了呢,這中間到底有什麽緣由,真是讓人費解。
想著想著,胡惟庸心裏就有些煩躁起來了,索性吹了蠟燭,起身走出書房,朝著小翠的房間走去,想著去那發泄發泄心中的煩悶,放鬆放鬆。
寅時過半,胡惟庸在小翠的伺候下,洗漱完畢,整理好衣服,正準備出門去上朝,這時候,趙管家又急步走了過來,小聲地說道:“老爺,親軍府那邊剛有消息傳來了。”
胡惟庸趕忙停下腳步,壓低聲音問道:“哦,快說,都傳來了什麽消息,可有東宮裏的消息?”
趙管家趕忙說道:“老爺,親軍府的線人今日沒有值守皇宮,所以並沒有東宮的消息。不過,他昨日下午跟隨毛驤出宮了,傳來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消息,說是那個李大人好像居住在中華路的一個小巷裏,目前就打聽到這麽多了,再無其他消息了。”
胡惟庸低頭想了一下,隨後吩咐道:“好,你繼續讓人打聽東宮的消息,可不能放鬆,另外,再命人去那個小巷守著那個李大人,有任何消息都不得放過。”
趙管家連忙應道:“是,老爺,小的明白,這就去安排。”
胡惟庸交代完,便不再耽擱,繼續出門,坐上轎子,往皇宮的方向去上朝了,一路上還在心裏頭琢磨著這些事呢。
在午門朝房中,李善長早早地就坐在那兒,慢悠悠地喝著茶,靜靜地等著上朝呢,可心裏頭,還是有些不忿。
畢竟之前被馬皇後急召,自己快馬加鞭地趕回京師,結果卻被打發了回來,打那之後,就一直沒再得到召見,這事就像根刺一樣,紮在他心裏,讓他挺不痛快的。
這時候,湯和等一群武將瞧見韓國公來了上朝,便紛紛過來打招呼。
湯和笑著走上前,說道:“韓國公何時來的南京呀,您的身體如何了?許久不見,可還硬朗著呢吧?”
李善長一聽,臉上立馬換上了一副笑嗬嗬的模樣,回應道:“勞煩中山侯惦記呀,老夫身體已無大礙了,老夫得到皇後娘娘的召見,昨日午時就到了,這不,今天就來上朝了。”
眾人正寒暄著的時候,胡惟庸也走進了朝房,一進來,就趕忙躬身對李善長行了一禮,恭敬地說道:“學生有禮了,老師今日來得挺早呀。”
李善長見胡惟庸如今都當上丞相了,對自己依舊這般恭敬,心裏很是滿意,便笑著點點頭,說道:“你也過來喝杯茶吧,等下咱們一起上朝,正好趁著這會再嘮嘮。”
然而,沒過多久,大太監趙成就親自過來了,站在眾人麵前,清了清嗓子,大聲傳達口諭道:“聖上口諭,今日暫罷早朝,諸位愛卿各司其職,都回去忙各自的事兒去吧。”
李善長一聽這話,趕忙上前拉住趙成,急切地問道:“陛下可還有其他吩咐?我能否前去拜見陛下?”
胡惟庸在屋裏來回走了兩步,閉上眼睛沉思了片刻,隨後睜開眼,一臉嚴肅地對趙管家交代道:“盡量去打聽出這個李大人的詳細消息,還有,要是有傳來東宮那邊的消息,即刻來向我稟報,可不能耽擱,明白麽?”
趙管家趕忙應了一聲:“是,老爺您放心,小的一定盡力去打聽。”
胡惟庸微微點了點頭:“嗯,就先這樣,帶我去見老師吧,別讓老師等太久了。”
趙管家聽完胡惟庸的吩咐,應了一聲“是”,便轉身在前麵帶路,帶著胡惟庸朝著客廳的方向走去了。
此時,李善長正在客廳裏坐著喝茶呢,不過他心裏可挺鬱悶的,一直想不明白馬皇後急召自己到底是幹什麽,自己前去拜見,結果,竟然又被大太監趙成給打發了回來,這可太讓他懊惱了,想著自己曾經那也是左丞相呀,雖然現在已經退休了,可好歹還是一個國公呢,怎麽能被這樣耍著玩,這也太沒麵子了。
就在李善長暗自生著悶氣的時候,胡惟庸拱著手走了進來,臉上帶著笑意,說道:“老師久等了,好久不見呀,近日可好?”
李善長哼哼兩聲,沒好氣地說道:“老夫好得很,老夫問你,你可知宮裏有何事發生呀?”
胡惟庸微微一愣,心裏頭也不清楚李善長為啥有點生氣,不過還是趕忙恭敬地說道:“老師,宮內好像沒什麽事發生,隻是今日不知是何原因,陛下並沒有上朝,學生前去拜見陛下,卻被趙成給打發回來了,學生也挺納悶的。”
李善長聽了,詫異的“哦?”了一聲,又接著問道:“那你可知皇後娘娘急召我前去拜見,是為了何事?”
胡惟庸可不敢讓李善長知道,自己在宮內外都有線人的事,當下便裝作好奇的樣子,說道:“學生並不知情,敢問老師,馬皇後急召您,可是有什麽大事?”
李善長氣呼呼地“哼”了一聲,把手裏的茶碗使勁往桌子上一放,說道:“老夫也不知道是何緣由,隻知道說是有急事,可老夫前去拜見的時候,竟被趙成給打發回來了。”
胡惟庸一邊給李善長倒著茶,一邊心思電轉,想了想後說道:“哦?那老師可還有問其他人是否知曉此事?”
李善長依舊氣呼呼地說道:“老夫被打發回來後,直接就去魏國公府找徐達問問了,可到了他府上才得知,徐達早早地就進宮去了,還說可能很晚才會回來,老夫這沒辦法,才來你這兒打聽打聽。”
胡惟庸一下子就想到了昨日徐達加緊宮內外戒備的事,心裏頭琢磨著這裏頭怕是有什麽關聯,便開口說道:“老師,不如明日,你我一起前去拜見陛下吧,到時候也好問問急召您回來有何吩咐。”
李善長點了點頭,說道:“好,明日老夫也上朝去,完了再去拜見陛下和皇後娘娘。”
胡惟庸笑著說道:“那學生就命人去備酒菜,老師在學生這兒飲宴一番如何?也好讓老師消消氣嘛。”
李善長卻擺擺手,說道:“算了,既然你這也沒有什麽有用的消息,老夫就先回自己府上吧,萬一皇後娘娘再次召見老夫,那豈不是麻煩了,老夫還是先回去等著吧。”
李善長說完,便起身往外走去,胡惟庸見狀,連忙也跟著起身,一路把李善長送出了府外。
胡惟庸站在府門口,看著李善長的馬車漸漸消失在視線中,這才轉身慢悠悠地回府,一邊走,一邊小聲地對跟在身邊的趙管家吩咐道:“老趙,讓宮外盯著的人看到魏國公出來了,就趕緊回來稟告一聲。”
“是,老爺,小的這就去安排。”趙管家恭敬地應了一聲,便趕忙轉身去安排相關事宜了。
戌時剛過,胡惟庸正坐在書房裏,心裏頭琢磨著,今晚該去哪個小妾房裏好好放鬆嗨皮一下,正想得入神呢,就瞧見趙管家匆匆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幾分急切,湊到胡惟庸身邊,壓低聲音說道:“老爺,宮外的人有消息傳來了。”
胡惟庸這會正閉著眼,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呢,聽到這話,隻是輕輕“嗯”了一聲,隨口說道:“說吧,都有何事?”
趙管家謹慎地瞅了眼門外,確定周圍沒人,這才又湊近了些,小聲地說道:“老爺,剛剛守在宮外的人傳來消息,魏國公徐達,誠意伯劉伯溫,還有宋學士宋濂一起出宮了。而且,他們三人的胡子都不見了,頭發更是剪短了許多,不光如此,誠意伯和宋學士的服飾也都換成了奇裝異服,看著可奇怪了。”
胡惟庸一聽,頓時睜開了眼睛,臉上的神情明顯帶著詫異,趕忙問道:“誠意伯出宮了?他們三個怎麽會走到一起的?還有,你說胡子不見了是什麽意思,那頭發到底有多短?你說的奇裝異服,是和那個李大人穿的一樣麽?”
趙管家也是撓撓頭,仔細想了一下,說道:“老爺,他們三人如何走到一起的,小的確實沒打聽出來。那胡子就和宮裏的太監一樣,下巴幹幹淨淨的,一根都不剩了。頭發也就不到一寸的樣子。至於衣服,好像和李大人的差不多,都是那種很怪異,從沒見過的樣式。”
胡惟庸聽了,又閉上眼睛,在心裏頭整理整理思緒,過了一會兒,才揮揮手,說道:“下去吧,再有任何消息,即刻來向我稟報,可千萬不能耽擱了。”
趙管家趕忙躬身說道:“是,老爺。”說完,便扭頭走出了屋子,輕輕帶上了門。
胡惟庸獨自一人留在書房裏,靜靜地坐了好一會,心裏暗自琢磨著,劉伯溫和宋濂也都換上了奇裝異服,那肯定和那個李大人是認識的,可他怎麽想也想不通,他們三人怎麽就走到一起了呢,這中間到底有什麽緣由,真是讓人費解。
想著想著,胡惟庸心裏就有些煩躁起來了,索性吹了蠟燭,起身走出書房,朝著小翠的房間走去,想著去那發泄發泄心中的煩悶,放鬆放鬆。
寅時過半,胡惟庸在小翠的伺候下,洗漱完畢,整理好衣服,正準備出門去上朝,這時候,趙管家又急步走了過來,小聲地說道:“老爺,親軍府那邊剛有消息傳來了。”
胡惟庸趕忙停下腳步,壓低聲音問道:“哦,快說,都傳來了什麽消息,可有東宮裏的消息?”
趙管家趕忙說道:“老爺,親軍府的線人今日沒有值守皇宮,所以並沒有東宮的消息。不過,他昨日下午跟隨毛驤出宮了,傳來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消息,說是那個李大人好像居住在中華路的一個小巷裏,目前就打聽到這麽多了,再無其他消息了。”
胡惟庸低頭想了一下,隨後吩咐道:“好,你繼續讓人打聽東宮的消息,可不能放鬆,另外,再命人去那個小巷守著那個李大人,有任何消息都不得放過。”
趙管家連忙應道:“是,老爺,小的明白,這就去安排。”
胡惟庸交代完,便不再耽擱,繼續出門,坐上轎子,往皇宮的方向去上朝了,一路上還在心裏頭琢磨著這些事呢。
在午門朝房中,李善長早早地就坐在那兒,慢悠悠地喝著茶,靜靜地等著上朝呢,可心裏頭,還是有些不忿。
畢竟之前被馬皇後急召,自己快馬加鞭地趕回京師,結果卻被打發了回來,打那之後,就一直沒再得到召見,這事就像根刺一樣,紮在他心裏,讓他挺不痛快的。
這時候,湯和等一群武將瞧見韓國公來了上朝,便紛紛過來打招呼。
湯和笑著走上前,說道:“韓國公何時來的南京呀,您的身體如何了?許久不見,可還硬朗著呢吧?”
李善長一聽,臉上立馬換上了一副笑嗬嗬的模樣,回應道:“勞煩中山侯惦記呀,老夫身體已無大礙了,老夫得到皇後娘娘的召見,昨日午時就到了,這不,今天就來上朝了。”
眾人正寒暄著的時候,胡惟庸也走進了朝房,一進來,就趕忙躬身對李善長行了一禮,恭敬地說道:“學生有禮了,老師今日來得挺早呀。”
李善長見胡惟庸如今都當上丞相了,對自己依舊這般恭敬,心裏很是滿意,便笑著點點頭,說道:“你也過來喝杯茶吧,等下咱們一起上朝,正好趁著這會再嘮嘮。”
然而,沒過多久,大太監趙成就親自過來了,站在眾人麵前,清了清嗓子,大聲傳達口諭道:“聖上口諭,今日暫罷早朝,諸位愛卿各司其職,都回去忙各自的事兒去吧。”
李善長一聽這話,趕忙上前拉住趙成,急切地問道:“陛下可還有其他吩咐?我能否前去拜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