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師爺無力地擺了擺手,“我無事,大人喚你進去,快進去吧,我在此處等你”。


    杜無憂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見從他口中問不出所以然,無奈之下,隻得匆匆步入書房。


    “屬下杜無憂拜見大人”,杜無憂入內後,當即跪地行禮,他的動作利落而幹脆。


    秦思源瞥了他一眼,“起身吧,我已多次言明,無需行此跪禮,一個人若總是跪著,久而久之,便會忘卻如何站立”。


    杜無憂聽聞,略顯尷尬地站起身來。


    他是見文師爺失魂落魄之態,以為是他們有所差池,故而才以跪禮相見,此刻方覺自己此舉或有不妥。


    秦思源並未理會他的緊張,徑直問道:“保寧府各州縣的衙役皆已清理完畢?”。


    “皆已清理,大人”,杜無憂迅速回應,“自大人下令之後,屬下便牽頭進行清理之事”。


    “在執行過程中,又仔細甄別,保寧府在冊之衙役,被清理了六成有餘,如今僅留下七百餘人”。


    “辛苦了”,秦思源微微點頭,以示讚許,“我會為你補充一批人手。待行為規範頒布後,你需帶頭研習,務必將諸事辦妥”。


    “屬下遵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人所望”,杜無憂即刻行禮,誓言鏗鏘。


    秦思源深深地凝視著他,目光中透著凝重與期望,“你需明了,你們乃直麵百姓之人,百姓能否安居樂業,與你們息息相關。望你等能深知此理”。


    “屬下明白,絕不敢辜負大人之期許”,杜無憂再次鄭重表態。


    秦思源擺了擺手,“你且退下吧,若遇不明之處,可與文師爺多多商議”。


    “是,屬下告退。”杜無憂行禮後,緩緩倒退而出,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


    秦思源緩緩伸出手,揉了揉眉心,這些日子以來的疲憊與辛勞,在幾杯酒下肚後,非但沒有得到絲毫緩解,反而似有一股暗流在體內湧動,大有要洶湧爆發之勢。


    然而,眼前諸多事務迫在眉睫,不容他有片刻懈怠。


    於是,他強打起精神,提高聲音再次喊道:“把蘇先生和周先生叫進來”。


    不多時,蘇明哲與周立民兩人匆匆步入屋內。


    他們一眼便瞧見秦思源那略顯凝重的神情,心中當即明了,定是有極為重要之事亟待商議。


    秦思源微微抬手,示意兩人坐下,神色凝重地開口說道:“兩位先生,戰爭已然落幕,可我們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他頓了頓,目光掃視過兩人,“如何讓保寧府上百萬民眾皆能安居樂業,老者有所依靠,幼有所養,這才是橫亙在我們麵前的嚴峻考驗”。


    蘇明哲略作思索,輕聲問道:“大人,不知您對此可有什麽計劃?”。


    秦思源緩緩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在屋內來回踱步,腳步沉穩而又透著一絲決然。“我打算將軍政分離,保寧衛、團練、治安營等軍事力量由我直接掌管”。


    他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看向兩人,“四海商行從中獨立出來,專職為軍隊、軍工作坊提供軍餉,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蘇明哲眉頭立刻皺成一團,麵露遲疑之色:“大人,此事是否應當再做斟酌?軍政分離,恐非如此簡單劃分”。


    身為文人,他心底本能地不願見到軍隊脫離文人的掌控,這不僅關乎權力的分配,更是為了穩固文官在政權中的地位。


    秦思源輕輕擺了擺手,語氣不容置疑:“此舉極為必要,軍人不得幹預政務,由我親自統領軍事,不過,也並非全然脫離文官體係”。


    “僅僅是軍餉來源獨立,遇有軍政大事,雙方自會共同商討決策,隻是下層文官不再擁有對軍隊肆意指揮的權力”。


    蘇明哲一時語塞,陷入沉默,此事秦思源此前從未提及,他一時間確實難以接受。


    秦思源見狀,繼續說道:“你們無需擔憂,我這般安排,實乃防患未然。看看如今大明的狀況,便可知曉其中利害”。


    他微微歎了口氣,“大明的士兵地位極其低下,令人痛心疾首”。


    “這背後既有文官的因素,亦有武將自身的緣由,說實話,武將大多不擅長處理政務,武人主政亦非良策”。


    “但一個勢力、一個國家,若武力衰弱,那絕對是致命的,可若如大明那般,文官為了權勢,必定會對武將進行打壓,此乃大勢所趨,非個人意誌所能左右”。


    蘇明哲長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大人所言甚是,隻是這關乎重大,屬下以為還需與眾人商議一番”。


    秦思源微微點頭:“此乃大事,自當眾人共同探討謀劃,我們的勢力才剛有起色,當務之急是先搭建起基本框架,後續再逐步完善調整”。


    蘇明哲與周立民對視一眼,彼此心領神會,同時點頭應允。


    秦思源話鋒一轉,又提及另一個關鍵問題:“還有一點,大明向來遵循皇權不下鄉之製,可我們絕不能如此”。


    “我們必須確保政權的觸角能夠延伸至鄉村的每一處角落”。


    蘇明哲與周立民趕忙行禮,齊聲說道:“大人還請明示”。


    秦思源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潤了潤嗓子:“現今在村子裏,有三類人領取月俸,分別是村長、民兵隊長以及教書先生”。


    “一般而言,每個村子人口大致在千人上下,如此算來,在這百萬民眾之中,我們便擁有了數千名基層官員”。


    蘇明哲緊接著回應道:“大人所言極是,這也曾是我們商討過的,隻是如此一來,官府的財政負擔必定極為沉重”。


    秦思源瞥了他一眼,沉聲道:“財政壓力大?若壓力大,便征收商稅。我此刻強調的並非銀錢之事,而是怎樣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蘇明哲麵露尷尬之色,連忙說道:“屬下知錯,還請大人繼續明示”。


    “我的想法很簡單”,秦思源語調平緩地說道,“目前村長由我們指定安排,但絕不能一直如此”。


    “日後村長之職需設定年限,比如三年或者五年,若想連任,必須經由全體村民投票選舉,唯有得票數過半或者最高者方能擔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八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八海並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