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眾誌成城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思源平靜的坐在上首,目光緩緩掃過在座眾人的麵龐。
他看到每個人的眉頭都緊緊皺著,臉上流露出深深的憂慮之色,他微微頷首,表示對眾人神情的理解。
此時此刻,無論這些人心中真實的想法如何,起碼表麵上看起來,大家都在齊心協力地思考應對之策。
這種團結一致的心氣讓秦思源感到頗為欣慰。
然而,一想到蘇明哲和周立民所核算出來的賬目,秦思源的心情又沉重起來。
那筆賬雖然算不上天文數字,但每個月至少也要支出三十萬兩以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要知道,整個大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才有多少呢?根據史料記載,崇禎元年時,朝廷的白銀收入僅僅隻有三百多萬兩,而糧食也不過千萬石左右罷了。
秦思源麵色凝重地看著眾人,語氣嚴肅地開口問道:“各位,現在你們應該清楚我們目前所處的困境有多艱難了吧?”。
這時,坐在一旁的秦天雲滿臉疑惑地抬起頭來,不解地發問道:“怎會如此之多?朝廷養活上百萬軍隊以及數萬名官員”。
“錢糧折合下來所需費用也不過才差不多千萬兩銀子而已,就這點就能支撐朝廷運轉”。
“可我們這邊總共也就養了幾萬人,花銷卻幾乎達到了朝廷的三分之一,這裏麵難道有什麽不為人知的玄機嗎?”。
周立民接話道,“在下給各位算一筆賬就知道了,正規軍月銀二兩,團練月銀一兩,加上民兵支出,每月就是四萬兩銀子”。
“大頭還不是這些呢!單說那正規軍吧,從衣食住行到武器裝備等方麵,每個人每年最少都要耗費二十兩銀子以上啊!”。
議事廳裏眾人聽聞此言,紛紛心算起來。這不計算還好,一經核算可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光是軍隊支出這一項,竟然就是如此龐大的一筆數目!
隻見秦思源麵帶微笑地對身旁的二叔說道:“二叔呀,咱們這邊跟大明的情況可是大不相同喲”。
“雖說他們收上來的銀子和糧食數量較少,但實際上官軍沒有太多的的消耗”。
“因為基本上都是由各個地方自行承擔軍費開支,可以說朝廷囊中羞澀,而地方卻是富得流油呐!”。
他這番話確實所言不虛,要知道,明末時期最為嚴重的問題便是財政危機了。
各種稅收類目繁雜混亂,再加上貪汙腐敗現象肆意橫行,最終致使朝廷難以收繳足夠的銀兩。
試想一下,一個堂堂朝廷居然沒錢可用,其後果必然不堪設想,而這,恰恰也是大明逐漸走向衰落的重要緣由之一。
秦天雲沉默不語,他一直在翰林院做事,對官場的一些情況雖然知道一些,但是更深入的卻不是很了解。
如今仔細這麽一核算,他算是徹底明白了其中暗藏的玄機。
回想起自家的狀況,可謂是富可敵國,輕輕鬆鬆就能供養起一萬名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隊。
“秦大人,不知對於眼下的困局,您可有應對之策?”,王冀恭敬地拱著手,虛心求教道。
秦思源緩緩站起身來,麵色凝重地搖了搖頭:“目前確實沒有什麽良策可行啊!咱們處境艱難,但官軍那邊更是舉步維艱”。
“諸位可別忘了,那幾萬大軍每天所需消耗的錢糧可不是小數目”。
說到此處,他頓了一頓,接著又補充道:“況且,在永寧一帶,朝廷還麵臨著一個勁敵”。
“倘若他們不能妥善處置這個麻煩,恐怕西南數省都會在頃刻間陷入混亂不堪的局麵”。
“畢竟,我們可沒有打起反旗,而奢安兩家可是明目張膽的造反,而且還殺了不少的官員”。
聽聞此言,王冀心頭不禁一動,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提議道:“大人,依屬下之見,我們是否可以主動與奢安兩大家族取得聯係呢?畢竟……”。
然而,話未說完,便被秦思源迅速揮手打斷:“不必如此,隻需咱們能贏得這場硬仗,到時候無需我們去聯係,他們自然會找上門來的”。
話說完之後,秦思源靜靜地佇立在大堂中央,他那深邃如淵的目光投向遠方,仿佛能夠穿透牆壁,看到外麵那些站姿挺拔、猶如雕塑般一動不動的親兵們。
這些親兵們一個個麵容肅穆,神情莊重,每個人都高昂著頭顱,挺起胸膛,展現出一種堅不可摧的氣勢。
此刻,秦思源心中已然不再焦急。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他自認為已經成功地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至少已取得了一半的勝利。
因為隻要能在這一仗中大獲全勝,那麽接下來與敵方展開談判時,他手中便握有足夠的籌碼和底氣。
而且他還有一支這個時代中最精銳的軍隊,已經完全不怕朝廷對他們動手了,畢竟朝廷的敵人非常多。
“林雲!”秦思源突然高喊一聲,聲音在空曠的大堂內回蕩著。
“屬下在!”幾乎就在同一瞬間,林雲迅速從大堂角落處閃身而出,單膝跪地,抱拳應道。
秦思源微微頷首,表情嚴肅地吩咐道:“立刻派出暗夜的精銳力量,在保寧府周邊展開行動”。
“朱燮元此人絕非等閑之輩,既然他們在正麵戰場上難以確保穩操勝券……”。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頓,眉頭微皺,繼續分析道:“那麽以他的謀略和手段,必然會使出一些陰險狡詐的招數”。
“而依我看來,其中最為可能的便是煽動附近的州府聯合起來對我們發起攻擊,所以,我們務必提高警惕,密切留意周圍的一舉一動”。
林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大聲回應道:“屬下謹遵將軍命令!”。
言罷,起身快步離去,著手安排相關事宜去了。
待林雲離開後,秦思源緩緩轉過頭來,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對著身旁一直默不作聲的蘇先生說道:“蘇先生啊,如今時機已然成熟,咱們可以開始著手進行保寧府土地的分配工作了”。
“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真正地在這裏站穩腳跟,落地生根”。
他看到每個人的眉頭都緊緊皺著,臉上流露出深深的憂慮之色,他微微頷首,表示對眾人神情的理解。
此時此刻,無論這些人心中真實的想法如何,起碼表麵上看起來,大家都在齊心協力地思考應對之策。
這種團結一致的心氣讓秦思源感到頗為欣慰。
然而,一想到蘇明哲和周立民所核算出來的賬目,秦思源的心情又沉重起來。
那筆賬雖然算不上天文數字,但每個月至少也要支出三十萬兩以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要知道,整個大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才有多少呢?根據史料記載,崇禎元年時,朝廷的白銀收入僅僅隻有三百多萬兩,而糧食也不過千萬石左右罷了。
秦思源麵色凝重地看著眾人,語氣嚴肅地開口問道:“各位,現在你們應該清楚我們目前所處的困境有多艱難了吧?”。
這時,坐在一旁的秦天雲滿臉疑惑地抬起頭來,不解地發問道:“怎會如此之多?朝廷養活上百萬軍隊以及數萬名官員”。
“錢糧折合下來所需費用也不過才差不多千萬兩銀子而已,就這點就能支撐朝廷運轉”。
“可我們這邊總共也就養了幾萬人,花銷卻幾乎達到了朝廷的三分之一,這裏麵難道有什麽不為人知的玄機嗎?”。
周立民接話道,“在下給各位算一筆賬就知道了,正規軍月銀二兩,團練月銀一兩,加上民兵支出,每月就是四萬兩銀子”。
“大頭還不是這些呢!單說那正規軍吧,從衣食住行到武器裝備等方麵,每個人每年最少都要耗費二十兩銀子以上啊!”。
議事廳裏眾人聽聞此言,紛紛心算起來。這不計算還好,一經核算可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光是軍隊支出這一項,竟然就是如此龐大的一筆數目!
隻見秦思源麵帶微笑地對身旁的二叔說道:“二叔呀,咱們這邊跟大明的情況可是大不相同喲”。
“雖說他們收上來的銀子和糧食數量較少,但實際上官軍沒有太多的的消耗”。
“因為基本上都是由各個地方自行承擔軍費開支,可以說朝廷囊中羞澀,而地方卻是富得流油呐!”。
他這番話確實所言不虛,要知道,明末時期最為嚴重的問題便是財政危機了。
各種稅收類目繁雜混亂,再加上貪汙腐敗現象肆意橫行,最終致使朝廷難以收繳足夠的銀兩。
試想一下,一個堂堂朝廷居然沒錢可用,其後果必然不堪設想,而這,恰恰也是大明逐漸走向衰落的重要緣由之一。
秦天雲沉默不語,他一直在翰林院做事,對官場的一些情況雖然知道一些,但是更深入的卻不是很了解。
如今仔細這麽一核算,他算是徹底明白了其中暗藏的玄機。
回想起自家的狀況,可謂是富可敵國,輕輕鬆鬆就能供養起一萬名訓練有素的正規軍隊。
“秦大人,不知對於眼下的困局,您可有應對之策?”,王冀恭敬地拱著手,虛心求教道。
秦思源緩緩站起身來,麵色凝重地搖了搖頭:“目前確實沒有什麽良策可行啊!咱們處境艱難,但官軍那邊更是舉步維艱”。
“諸位可別忘了,那幾萬大軍每天所需消耗的錢糧可不是小數目”。
說到此處,他頓了一頓,接著又補充道:“況且,在永寧一帶,朝廷還麵臨著一個勁敵”。
“倘若他們不能妥善處置這個麻煩,恐怕西南數省都會在頃刻間陷入混亂不堪的局麵”。
“畢竟,我們可沒有打起反旗,而奢安兩家可是明目張膽的造反,而且還殺了不少的官員”。
聽聞此言,王冀心頭不禁一動,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提議道:“大人,依屬下之見,我們是否可以主動與奢安兩大家族取得聯係呢?畢竟……”。
然而,話未說完,便被秦思源迅速揮手打斷:“不必如此,隻需咱們能贏得這場硬仗,到時候無需我們去聯係,他們自然會找上門來的”。
話說完之後,秦思源靜靜地佇立在大堂中央,他那深邃如淵的目光投向遠方,仿佛能夠穿透牆壁,看到外麵那些站姿挺拔、猶如雕塑般一動不動的親兵們。
這些親兵們一個個麵容肅穆,神情莊重,每個人都高昂著頭顱,挺起胸膛,展現出一種堅不可摧的氣勢。
此刻,秦思源心中已然不再焦急。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他自認為已經成功地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至少已取得了一半的勝利。
因為隻要能在這一仗中大獲全勝,那麽接下來與敵方展開談判時,他手中便握有足夠的籌碼和底氣。
而且他還有一支這個時代中最精銳的軍隊,已經完全不怕朝廷對他們動手了,畢竟朝廷的敵人非常多。
“林雲!”秦思源突然高喊一聲,聲音在空曠的大堂內回蕩著。
“屬下在!”幾乎就在同一瞬間,林雲迅速從大堂角落處閃身而出,單膝跪地,抱拳應道。
秦思源微微頷首,表情嚴肅地吩咐道:“立刻派出暗夜的精銳力量,在保寧府周邊展開行動”。
“朱燮元此人絕非等閑之輩,既然他們在正麵戰場上難以確保穩操勝券……”。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頓,眉頭微皺,繼續分析道:“那麽以他的謀略和手段,必然會使出一些陰險狡詐的招數”。
“而依我看來,其中最為可能的便是煽動附近的州府聯合起來對我們發起攻擊,所以,我們務必提高警惕,密切留意周圍的一舉一動”。
林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大聲回應道:“屬下謹遵將軍命令!”。
言罷,起身快步離去,著手安排相關事宜去了。
待林雲離開後,秦思源緩緩轉過頭來,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對著身旁一直默不作聲的蘇先生說道:“蘇先生啊,如今時機已然成熟,咱們可以開始著手進行保寧府土地的分配工作了”。
“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真正地在這裏站穩腳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