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十餘人就被找了來,秦思源讓他們走在前麵。


    一支奇怪的隊伍開始啟程,前麵是吹嗩呐的、吹笛子的,敲鑼打鼓的,中間是抬著幾口大箱子的,後麵還跟著幾名彪形大漢。


    一路上引來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大管家在前麵領路,額頭上的冷汗就沒有停過,心裏暗自嘀咕:這哪裏是去道歉啊!說是去找事的還差不多。


    秦思源看著這支奇怪的隊伍,總覺得少了些什麽,於是把雷虎叫到身邊,悄悄說了幾句話。


    雷虎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和幾名莊丁咬了一下耳朵,沒一會兒,那幾名莊丁便齊聲大喊道:“保寧府秦家送五千兩白銀向保寧府吳家賠禮道歉……”


    秦思源聽到這些話,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是要自己上門賠禮道歉嗎?現在如你們所願,就看你們敢不敢收了。


    大管家這時走了過來,“三少爺,這有些不妥吧!家主會怪罪的”。


    秦思源微微挑了挑眉,一臉的滿不在乎,冷哼道:“怪罪?哼,那也得等這事兒徹底結束了之後再說”。


    大管家麵露難色,那神情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他張了張嘴,還想繼續規勸。


    然而,剛一開口,就被秦思源那淩厲的眼神給狠狠地瞪了回去,到嘴邊的話也隻能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隊伍仍舊熱熱鬧鬧地朝著吳家的方向行進,那敲鑼打鼓的聲音,呼喊的聲音,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如同洶湧的波濤一般,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


    此時的吳家,早有那腿腳利索的下人將這驚人的消息火速通報了進去。


    吳家家主吳文斌正端坐在堂中,聽聞之後,麵色瞬間陰沉得可怕。


    他怒拍桌子,咬牙切齒地說道:“這秦家小兒,竟然如此張狂,真當我吳家是好欺負的不成!”。


    一旁的管家站在旁邊,神情緊張,小心翼翼地說道:“老爺,這局麵可如何是好?若是收了這賠禮麻煩可不小”。


    吳敘在一旁滿不在乎的說道,“有什麽麻煩的,這樣也算是打了秦家的臉了,看他們還怎麽囂張”。


    吳文斌突然轉頭,用看白癡的眼神死死的盯著吳敘。


    “父親,你這樣看著我做甚?”,吳敘被看得心底發毛,弱弱的問了一句。


    “你這個蠢貨!你的腦袋裏裝的是什麽?”,吳文斌暴跳如雷的罵道。


    管家看情況不對,馬上出來解圍,“大公子,秦三少爺這樣大張旗鼓的來送賠禮,我們要是收了,那就和秦家結仇了,秦家就算是為了保住保寧府第一世家的名頭,也會和我們鬥一鬥的”。


    吳敘恍然大悟,心裏暗暗自責,為了那點仇恨,連這都沒有看出來。


    “父親,是孩兒想淺薄了,那我們該怎麽辦?”,吳敘馬上承認錯誤。


    吳文斌重重地冷哼一聲,目光中透著狠厲:“先且看看他到底能玩出什麽花樣”。


    不多時,浩浩蕩蕩的隊伍便來到了吳家門口。


    秦思源看著大門緊閉的吳府,冷笑了一聲,“雷虎,去叫門”。


    雷虎立刻快步上前,粗壯的胳膊用力地拍打門環,那聲音震耳欲聾,同時大聲喊道:“吳家的,快開門!”


    伴隨著“吱呀”一聲,吳家的大門緩緩打開,吳家眾人滿臉怒容地站在門內,目光中充滿了不善,死死地盯著秦家眾人。


    秦思源瀟灑地上前幾步,朗聲道:“吳家主,小侄今日特來賠禮道歉啦!”。


    吳文斌冷著臉,那表情仿佛能凍住周圍的空氣,毫不留情地說道:“你這算哪門子賠禮道歉?如此大張旗鼓,成何體統!”。


    秦思源卻不以為意,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說道:“這整整五千兩白銀,難道還不夠表達我秦家的誠意嗎?”。


    周圍不知不覺已經圍了上百人,實際上,原本是有好幾百人的,可大部分人一瞧這是吳家的事兒,畏懼吳家那令人膽寒的威勢,早早地就腳底抹油跑開了。


    留下的這些人,要麽是平日裏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要麽就是各家派來打探情況的,他們對著這裏交頭接耳,指指點點,竊竊私語個不停。


    吳文斌長長地出了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翻湧的心情,這才緩緩說道:“你把銀子帶回去吧,從今往後,吳家和你的恩怨一筆勾銷”。


    “這不行,我可是奉了我爺爺的命令前來的,要是你們不收,我回去可沒法向爺爺交待。”秦思源毫不猶豫,馬上說道。


    吳文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意味深長,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你回去吧,我自會和你爺爺分說的。”


    說完,便毅然轉身就往回走,吳府那沉重的大門也在他身後緩緩關閉,發出沉悶的聲響。


    “三少爺,要不我們還是回去吧,一切讓家主定奪。”大管家一臉謹慎,小心翼翼地說道。


    秦思源不置可否,隻是大手一揮,“雷虎,給大家發銀子。”


    雷虎當即笑眯眯地答應,開始給那些敲鑼打鼓的人每人發了一兩銀子,就連抬銀子的莊丁都有份。


    拿到銀子的人個個喜笑顏開,千恩萬謝,隨後紛紛如鳥獸般散去。


    畢竟吳家的威勢在眾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要不是之前不知道是來吳家鬧事,他們恐怕都不敢接這活兒。


    秦思源一行人打道回府,剛到家門口,就被一個焦急的小廝給領去了秦文蘊的書房。


    “小三兒啊,你今天做得有點過了。秦、吳兩家在保寧府相安共處了百餘年,沒有必要為了這點事兒就撕破臉皮。”秦文蘊坐在書桌前,神色平淡地說道。


    秦思源無所謂的說道,“保寧府就這麽大,早晚都要和他們對上,撕不撕破臉皮都不打緊”。


    “你沒必要這麽急功近利,你才十二歲,有得是時間慢慢發展”,秦文蘊說道。


    說完才突然反應過來,打量著秦思源,這兩天兩人談話,好像忽略了這個孫兒年齡。


    以前的秦思源性格木納,雖然有股聰明勁兒,可是沒有這樣的頭腦的。


    “爺爺,留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再不想辦法發展,可就來不及了”,秦思源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八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八海並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