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紅夷大炮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輕笑。
心中暗想:這家夥居然還賣起關子來了,不過嘛,他們確實辛苦勞累了整整一宿,那這次就算了,暫且不在我的小本本上給他們記下這筆賬。
他麵帶笑容地開口詢問道:“究竟是什麽事能讓你們如此高興啊?快說來聽聽吧”,言語間好像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隻見劉誌軍臉上掛著得意洋洋的笑容,嘿嘿笑道:“大人呐,這回可真是大收獲啊!咱們成功俘虜了足足十門紅夷大炮”,
“而且連同炮手、工匠以及所有的火藥等物資統統都被咱們給攔截下來嘍”。
聽到這個消息,秦思源心頭不禁一陣狂喜,連忙說道:“那趕緊的,帶我前去瞧瞧!”。
說完便迫不及待地邁步向前走去。
劉誌軍見狀,趕忙快步跑到前麵引路,二人一同朝著一個偏僻的角落走去。
遠遠望去,那裏聚集了大約三百來人,所有人都安靜地席地而坐,氣氛顯得有些凝重而壓抑。
再走近一些便能看到,在這些人的身旁不遠處,擺放著用油布嚴密遮蓋著的龐然大物——正是那十門紅夷大炮。
而至於火藥之類的危險物品,則早已被小心謹慎地搬運到距離人群較遠的安全地帶存放起來了。
劉誌軍抬手做了個手勢,示意身後的一名親兵行動。
那名親兵立刻心領神會,迅速鑽進人群之中,不多時便帶出了兩個人,並將他們推搡到了秦思源跟前。
劉誌軍指著麵前的兩人向秦思源介紹道:“大人您看,這兩位啊,左邊這位乃是技藝精湛的鑄炮匠師,右邊那位則是負責指揮火炮作戰的統領”。
秦思源目光平靜地掃過眼前的兩人,緩聲道:“兩位受驚了,請放心,你們的安全定會得到充分保障”。
那兩人對視一眼,而後齊齊向著秦思源拱了拱手,但並未多說什麽。
秦思源見狀,同樣保持著沉默,他向來對有真本事的人心懷寬容之意,畢竟這樣的人才難得一遇。
然而,這種寬容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這些能人異士最終能夠成為他的麾下之臣。
此時此刻,秦思源心中最為看重的便是那門火炮。
他深知此物的重要性與威力,所以當這兩個知曉火炮製造技術的人落入自己手中時,他斷不會輕易放其離去。
而一旁的劉誌軍顯然明白主上的心思,自然清楚該如何行事。
秦思源微微抬手,輕輕一揮,示意二人可以離開了。
甚至連他們的姓名都未曾詢問,因為此刻他關注的重點並非於此。
待那兩人轉身走遠之後,秦思源才轉頭對著身旁的心腹劉誌軍低聲吩咐道:“務必嚴加看管,不得有絲毫懈怠!”。
劉誌軍連忙躬身應諾一聲,隨即快步走上前去,伸手用力將覆蓋在那尊紅夷大炮上的油布猛地扯開。
紅夷大炮呈現了出來,整體呈長身管形態,類似紡錘形狀,炮管較為修長。
炮身中部兩側設有圓柱型的炮耳,位置大約在炮身中心之處,這是調節射角的關鍵部位。
其前端相對粗壯,後端則漸趨細一些。部分紅夷大炮還裝有準星與照門,用於輔助瞄準,讓射擊能更精準地依照拋物線原理進行,通過這樣獨特的形狀構造,使其在發射炮彈時能更好地發揮效能。
秦思源仔細的觀看著這門大炮,把他和後世的大炮對比了一下,不禁搖了搖頭。
這個大家夥雖然是這個時代的尖端武器,但是在他眼裏還是太差了,體型這麽笨重,真不知道朱燮元怎麽想的,把這種大家夥帶了出來。
“誌軍,先把這炮藏起來,等戰事結束之後再想辦法送回保寧府”,秦思源說道。
“屬下遵命!”劉誌軍誠惶誠恐地趕忙應道,臉上滿是恭順之色,他不知道自家大人怎麽突然有些意興闌珊。
秦思源抬頭望了望天色,接著開口說道:“我不能在此處過多停留了,必須即刻返回,此地之事,便全權交予你們處理”。
劉誌軍聞言,忙不迭地點頭稱是。
秦思源目光凝重地掃過眾人,緩聲道:“如今後軍已然覆滅,倘若咱們此戰能夠獲勝,那搖天寨便可高枕無憂”。“
那些潰敗的官軍自顧不暇,自然無暇顧及你們。然而……”。
說到此處,他話鋒一轉,神色愈發嚴峻起來,“若不幸戰敗,你們務必要做好持久作戰的準備,同時還要派出人手攔截官軍的後勤補給線,絕不可讓官軍從成都府獲得補給”。
劉誌軍聽聞此言,麵色肅然,畢恭畢敬地向秦思源行了一個大禮,朗聲道:“大人盡管放心,屬下定當全力以赴,確保萬無一失”。
“現今我們已給予官軍以沉重打擊,相信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們一定會獲得勝利的”。
秦思源卻輕輕擺了擺手,搖頭歎道:“切不可掉以輕心啊!此次官軍所遭受的損失,不過隻是些毫無戰鬥力可言的烏合之眾罷了”。
“沒了這些累贅,官軍反倒能更好地調度指揮,其實力不容小覷”。
“要知道,官軍至少還有兩萬精銳之士嚴陣以待,而我方至今充其量也隻不過殲滅了三四千人而已,此番戰局究竟鹿死誰手,尚難以定論呐!”。
秦思源再次將鍾義波和燕子山二人傳喚而來,用沉穩且細致的口吻向他們詳細地交代著各項事宜。
每一句話都說得清晰明了,確保對方能夠完全理解自己的意圖。
交代完畢後,秦思源毅然轉身,帶領著馬逸群以及八百名精銳騎兵踏上了征程。
而其餘的騎兵則被留在原地,交由劉誌軍等人指揮調度,作為一支靈活機動的後備力量待命。
行進途中,馬逸群靠近秦思源,壓低聲音說道:“大人,昨晚一戰實非常順利,我們隻有三十七位英勇的兄弟不幸陣亡,還有一百多匹戰馬也在戰鬥中失去了生命”。
聽聞此言,秦思源心頭一緊,但麵上仍保持著鎮定,隻是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已知曉此事。
心中暗想:這家夥居然還賣起關子來了,不過嘛,他們確實辛苦勞累了整整一宿,那這次就算了,暫且不在我的小本本上給他們記下這筆賬。
他麵帶笑容地開口詢問道:“究竟是什麽事能讓你們如此高興啊?快說來聽聽吧”,言語間好像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隻見劉誌軍臉上掛著得意洋洋的笑容,嘿嘿笑道:“大人呐,這回可真是大收獲啊!咱們成功俘虜了足足十門紅夷大炮”,
“而且連同炮手、工匠以及所有的火藥等物資統統都被咱們給攔截下來嘍”。
聽到這個消息,秦思源心頭不禁一陣狂喜,連忙說道:“那趕緊的,帶我前去瞧瞧!”。
說完便迫不及待地邁步向前走去。
劉誌軍見狀,趕忙快步跑到前麵引路,二人一同朝著一個偏僻的角落走去。
遠遠望去,那裏聚集了大約三百來人,所有人都安靜地席地而坐,氣氛顯得有些凝重而壓抑。
再走近一些便能看到,在這些人的身旁不遠處,擺放著用油布嚴密遮蓋著的龐然大物——正是那十門紅夷大炮。
而至於火藥之類的危險物品,則早已被小心謹慎地搬運到距離人群較遠的安全地帶存放起來了。
劉誌軍抬手做了個手勢,示意身後的一名親兵行動。
那名親兵立刻心領神會,迅速鑽進人群之中,不多時便帶出了兩個人,並將他們推搡到了秦思源跟前。
劉誌軍指著麵前的兩人向秦思源介紹道:“大人您看,這兩位啊,左邊這位乃是技藝精湛的鑄炮匠師,右邊那位則是負責指揮火炮作戰的統領”。
秦思源目光平靜地掃過眼前的兩人,緩聲道:“兩位受驚了,請放心,你們的安全定會得到充分保障”。
那兩人對視一眼,而後齊齊向著秦思源拱了拱手,但並未多說什麽。
秦思源見狀,同樣保持著沉默,他向來對有真本事的人心懷寬容之意,畢竟這樣的人才難得一遇。
然而,這種寬容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這些能人異士最終能夠成為他的麾下之臣。
此時此刻,秦思源心中最為看重的便是那門火炮。
他深知此物的重要性與威力,所以當這兩個知曉火炮製造技術的人落入自己手中時,他斷不會輕易放其離去。
而一旁的劉誌軍顯然明白主上的心思,自然清楚該如何行事。
秦思源微微抬手,輕輕一揮,示意二人可以離開了。
甚至連他們的姓名都未曾詢問,因為此刻他關注的重點並非於此。
待那兩人轉身走遠之後,秦思源才轉頭對著身旁的心腹劉誌軍低聲吩咐道:“務必嚴加看管,不得有絲毫懈怠!”。
劉誌軍連忙躬身應諾一聲,隨即快步走上前去,伸手用力將覆蓋在那尊紅夷大炮上的油布猛地扯開。
紅夷大炮呈現了出來,整體呈長身管形態,類似紡錘形狀,炮管較為修長。
炮身中部兩側設有圓柱型的炮耳,位置大約在炮身中心之處,這是調節射角的關鍵部位。
其前端相對粗壯,後端則漸趨細一些。部分紅夷大炮還裝有準星與照門,用於輔助瞄準,讓射擊能更精準地依照拋物線原理進行,通過這樣獨特的形狀構造,使其在發射炮彈時能更好地發揮效能。
秦思源仔細的觀看著這門大炮,把他和後世的大炮對比了一下,不禁搖了搖頭。
這個大家夥雖然是這個時代的尖端武器,但是在他眼裏還是太差了,體型這麽笨重,真不知道朱燮元怎麽想的,把這種大家夥帶了出來。
“誌軍,先把這炮藏起來,等戰事結束之後再想辦法送回保寧府”,秦思源說道。
“屬下遵命!”劉誌軍誠惶誠恐地趕忙應道,臉上滿是恭順之色,他不知道自家大人怎麽突然有些意興闌珊。
秦思源抬頭望了望天色,接著開口說道:“我不能在此處過多停留了,必須即刻返回,此地之事,便全權交予你們處理”。
劉誌軍聞言,忙不迭地點頭稱是。
秦思源目光凝重地掃過眾人,緩聲道:“如今後軍已然覆滅,倘若咱們此戰能夠獲勝,那搖天寨便可高枕無憂”。“
那些潰敗的官軍自顧不暇,自然無暇顧及你們。然而……”。
說到此處,他話鋒一轉,神色愈發嚴峻起來,“若不幸戰敗,你們務必要做好持久作戰的準備,同時還要派出人手攔截官軍的後勤補給線,絕不可讓官軍從成都府獲得補給”。
劉誌軍聽聞此言,麵色肅然,畢恭畢敬地向秦思源行了一個大禮,朗聲道:“大人盡管放心,屬下定當全力以赴,確保萬無一失”。
“現今我們已給予官軍以沉重打擊,相信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們一定會獲得勝利的”。
秦思源卻輕輕擺了擺手,搖頭歎道:“切不可掉以輕心啊!此次官軍所遭受的損失,不過隻是些毫無戰鬥力可言的烏合之眾罷了”。
“沒了這些累贅,官軍反倒能更好地調度指揮,其實力不容小覷”。
“要知道,官軍至少還有兩萬精銳之士嚴陣以待,而我方至今充其量也隻不過殲滅了三四千人而已,此番戰局究竟鹿死誰手,尚難以定論呐!”。
秦思源再次將鍾義波和燕子山二人傳喚而來,用沉穩且細致的口吻向他們詳細地交代著各項事宜。
每一句話都說得清晰明了,確保對方能夠完全理解自己的意圖。
交代完畢後,秦思源毅然轉身,帶領著馬逸群以及八百名精銳騎兵踏上了征程。
而其餘的騎兵則被留在原地,交由劉誌軍等人指揮調度,作為一支靈活機動的後備力量待命。
行進途中,馬逸群靠近秦思源,壓低聲音說道:“大人,昨晚一戰實非常順利,我們隻有三十七位英勇的兄弟不幸陣亡,還有一百多匹戰馬也在戰鬥中失去了生命”。
聽聞此言,秦思源心頭一緊,但麵上仍保持著鎮定,隻是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已知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