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能與世子相提並論。」叔山尋搖了搖頭。
「嗨,不能這麽說,反正這孩子我很是喜歡,能文能武,是好兒郎!」
舜王如此真誠的誇獎,叔山尋的麵上終究是閃過一絲欣慰笑意,嘴上隻道:「那小王便告辭了,王爺和世子若有事隻管交代那小子,我看他恢復得也快,沒多久應當便能下地了。」
「你這樣子,我都要懷疑這叔山梧究竟是不是你親生的了!」
叔山尋苦笑一聲,再也沒說什麽。朝著李肅最後一拱手,縱然年過半百,他翻身上馬的動作依舊英姿勃勃,利落地調轉馬頭飛馳而去,留下官道上滾滾塵煙。
-
趁著父親李肅不在,李德音終於得了空子,一大早便來找鄭來儀,陪著她用完朝食,便在庭院中散步。
從東院走到西院,鄭來儀委婉要世子去忙公務,不必管她。正在此時,卻見舜王身邊近衛來報,說王爺回來了,正在找世子。
李德音的神色立馬緊繃:「怎麽這麽快?」
「平野郡王趕著回京赴任,王爺去送他,所以也回來得早。」
「赴任?」李德音疑惑,「赴什麽任?」
那近衛答道:「陛下已經封平野郡王為奉州節度,統清野軍,詔令昨夜八百裏加急送來的。」
聽見清野軍三個字,鄭來儀一瞬如墮冰窟。
「這麽匆忙加封節度?是北境出了什麽事麽?」
事涉軍情,李德音問得魯莽,那近衛卻謹慎得多,隻道:「屬下也不清楚,世子還是快去書房吧,王爺還在等。」
李德音看了鄭來儀一眼:「那椒椒,我先過去。」
鄭來儀突然道:「世子,我要回去了。」
「你、你要回去?什麽時候?」
「今日。」
李德音訝然:「今日?怎麽這麽突然?」
「我這次出來時間不短了,父母親在家肯定記掛。若不是遇上刺殺耽擱了數日,早也該啟程回去了。」鄭來儀垂著眼。
李德音伸手握住鄭來儀:「那、那也不能連夜趕路,這麽匆忙!等我把這裏事了了,陪你一起回去啊!」
「不必了,我出來也帶了人,世子公務繁忙,不必管我。」鄭來儀默默把手抽了回來。
「可、可是……」李德音想留人,一時又不知該說什麽,這時那近衛又低低咳了一聲,提醒他該走了。
「你……你先等等!等我從父王那裏回來再說!等我、等我啊!」
李德音沒有得到回應,離去時一步三回頭,直到鄭來儀看不清表情的臉消失在視線中。
盡管歸心似箭,鄭來儀還是沒能當晚便走。在主人的再三勸攔下又停了一晚,整理行裝,又帶上了一支舜王府的翊衛專程護送,這才算準備萬全。
第二日一早,舜王親自來到鄭來儀居停的東院,遞給她一封信。
「是給父親的嗎?」鄭來儀瞭然接過,收在懷中。
舜王頷首,目光溫和:「這一回讓你受驚了,表舅父知道你想家,昭兒還有些事,一時抽不開身,否則定要讓他親自送你回去的。」
鄭來儀搖頭:「怎好耽誤世子的正事,其實我也有人跟著,王爺這樣大費周章,實在讓人惶恐!」
「你這孩子,怎麽如此見外!我們也算是一家人,如今內境不算安穩,此去玉京路途不短,要真是出了什麽紕漏,我還怎麽去見惟宰?」
「王爺,平野郡王突然受封,是北境又要打仗了麽?」
舜王的神色一時隱晦,並不和鄭來儀多講,隻道:「說來話長,你回都城或許也能聽說一二。」
鄭來儀點頭:「椒椒隻是擔心,不要再出現第二個麒臨之亂了。」
她認真地看著舜王,輕柔的語氣帶了些微試探:「看來陛下對平野郡王的出身心結已解,這一次遇刺,總算是因禍得福……」
眼前的人就是下一任大祈的君主,也是在李肅的信任和縱容下,叔山氏才得以一路坐大。她想知道,此刻的舜王對「叔山再起」是什麽態度。
「像叔山尋這樣的將才,如今的大祈正是千金難覓,其實讓他去河北道,對他而言是機遇亦是挑戰,且看他的表現了……」
鄭來儀抿唇不語。
舜王似是意識到對晚輩說這一番話太過沉重,衝著鄭來儀眨了眨眼,換了口氣:「大祈帥才輩出,定能護佑四境安寧!況且朝中還有你父親坐鎮,丫頭不必擔憂。」
鄭來儀麵露傷感:「父親這些年,也老了許多……」
舜王嘆一口氣:「也是,惟宰為國操勞,很是耗神——沒關係,將來還有昭兒幫他,你不用擔心!」
鄭來儀聽出他口氣中親近意味,沒有接話。而對方以為她是害羞,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麽。
時隔數年後重見,鄭來儀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不再是那個躲在鄭遠持身後做鬼臉的小丫頭。更讓李肅感到驚奇的是,這孩子除了樣貌出落得更為標緻了,更有一種難能的處變不驚——這是世家女主人難能寶貴的素質。
他曾因兒子對鄭來儀的癡迷頗不以為然,隻看他那個遠房表妹就知道——李硯卿一個甩手掌櫃,家裏的事經常讓姨娘出頭露麵,姑娘必定也是個作富貴閑人的。可經過這幾日的相處,卻生出了不同的看法:這丫頭做自己的兒媳,也能是定海神針一樣的人物。
穩重、有分寸,卻也不失自己的主意。<="<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嗨,不能這麽說,反正這孩子我很是喜歡,能文能武,是好兒郎!」
舜王如此真誠的誇獎,叔山尋的麵上終究是閃過一絲欣慰笑意,嘴上隻道:「那小王便告辭了,王爺和世子若有事隻管交代那小子,我看他恢復得也快,沒多久應當便能下地了。」
「你這樣子,我都要懷疑這叔山梧究竟是不是你親生的了!」
叔山尋苦笑一聲,再也沒說什麽。朝著李肅最後一拱手,縱然年過半百,他翻身上馬的動作依舊英姿勃勃,利落地調轉馬頭飛馳而去,留下官道上滾滾塵煙。
-
趁著父親李肅不在,李德音終於得了空子,一大早便來找鄭來儀,陪著她用完朝食,便在庭院中散步。
從東院走到西院,鄭來儀委婉要世子去忙公務,不必管她。正在此時,卻見舜王身邊近衛來報,說王爺回來了,正在找世子。
李德音的神色立馬緊繃:「怎麽這麽快?」
「平野郡王趕著回京赴任,王爺去送他,所以也回來得早。」
「赴任?」李德音疑惑,「赴什麽任?」
那近衛答道:「陛下已經封平野郡王為奉州節度,統清野軍,詔令昨夜八百裏加急送來的。」
聽見清野軍三個字,鄭來儀一瞬如墮冰窟。
「這麽匆忙加封節度?是北境出了什麽事麽?」
事涉軍情,李德音問得魯莽,那近衛卻謹慎得多,隻道:「屬下也不清楚,世子還是快去書房吧,王爺還在等。」
李德音看了鄭來儀一眼:「那椒椒,我先過去。」
鄭來儀突然道:「世子,我要回去了。」
「你、你要回去?什麽時候?」
「今日。」
李德音訝然:「今日?怎麽這麽突然?」
「我這次出來時間不短了,父母親在家肯定記掛。若不是遇上刺殺耽擱了數日,早也該啟程回去了。」鄭來儀垂著眼。
李德音伸手握住鄭來儀:「那、那也不能連夜趕路,這麽匆忙!等我把這裏事了了,陪你一起回去啊!」
「不必了,我出來也帶了人,世子公務繁忙,不必管我。」鄭來儀默默把手抽了回來。
「可、可是……」李德音想留人,一時又不知該說什麽,這時那近衛又低低咳了一聲,提醒他該走了。
「你……你先等等!等我從父王那裏回來再說!等我、等我啊!」
李德音沒有得到回應,離去時一步三回頭,直到鄭來儀看不清表情的臉消失在視線中。
盡管歸心似箭,鄭來儀還是沒能當晚便走。在主人的再三勸攔下又停了一晚,整理行裝,又帶上了一支舜王府的翊衛專程護送,這才算準備萬全。
第二日一早,舜王親自來到鄭來儀居停的東院,遞給她一封信。
「是給父親的嗎?」鄭來儀瞭然接過,收在懷中。
舜王頷首,目光溫和:「這一回讓你受驚了,表舅父知道你想家,昭兒還有些事,一時抽不開身,否則定要讓他親自送你回去的。」
鄭來儀搖頭:「怎好耽誤世子的正事,其實我也有人跟著,王爺這樣大費周章,實在讓人惶恐!」
「你這孩子,怎麽如此見外!我們也算是一家人,如今內境不算安穩,此去玉京路途不短,要真是出了什麽紕漏,我還怎麽去見惟宰?」
「王爺,平野郡王突然受封,是北境又要打仗了麽?」
舜王的神色一時隱晦,並不和鄭來儀多講,隻道:「說來話長,你回都城或許也能聽說一二。」
鄭來儀點頭:「椒椒隻是擔心,不要再出現第二個麒臨之亂了。」
她認真地看著舜王,輕柔的語氣帶了些微試探:「看來陛下對平野郡王的出身心結已解,這一次遇刺,總算是因禍得福……」
眼前的人就是下一任大祈的君主,也是在李肅的信任和縱容下,叔山氏才得以一路坐大。她想知道,此刻的舜王對「叔山再起」是什麽態度。
「像叔山尋這樣的將才,如今的大祈正是千金難覓,其實讓他去河北道,對他而言是機遇亦是挑戰,且看他的表現了……」
鄭來儀抿唇不語。
舜王似是意識到對晚輩說這一番話太過沉重,衝著鄭來儀眨了眨眼,換了口氣:「大祈帥才輩出,定能護佑四境安寧!況且朝中還有你父親坐鎮,丫頭不必擔憂。」
鄭來儀麵露傷感:「父親這些年,也老了許多……」
舜王嘆一口氣:「也是,惟宰為國操勞,很是耗神——沒關係,將來還有昭兒幫他,你不用擔心!」
鄭來儀聽出他口氣中親近意味,沒有接話。而對方以為她是害羞,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麽。
時隔數年後重見,鄭來儀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不再是那個躲在鄭遠持身後做鬼臉的小丫頭。更讓李肅感到驚奇的是,這孩子除了樣貌出落得更為標緻了,更有一種難能的處變不驚——這是世家女主人難能寶貴的素質。
他曾因兒子對鄭來儀的癡迷頗不以為然,隻看他那個遠房表妹就知道——李硯卿一個甩手掌櫃,家裏的事經常讓姨娘出頭露麵,姑娘必定也是個作富貴閑人的。可經過這幾日的相處,卻生出了不同的看法:這丫頭做自己的兒媳,也能是定海神針一樣的人物。
穩重、有分寸,卻也不失自己的主意。<="<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