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再出人命
武俠諸天,我葉燦,絕不手軟 作者:奔跑的小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震南隻當葉燦要與鏢局共進退,眉目中露出欣賞之色,說道:“少俠果真好膽色,若是我福威鏢局這次能安度此難關,我林震南必有厚報。”
葉燦並未再說什麽,他心知林震南走南闖北,應該見識甚廣,便問道:“總鏢頭可知天下間何處最擅長鑄造好劍?”
林震南摸了摸長須,緩緩說道:“天下各門派都有自己的鑄劍師,皆因劍法不同,劍之形狀也有差異,唯有門派鑄劍師能鑄造出最適合自己的長劍。但若是非要說最擅長鑄劍的地方,那非龍泉鑄劍穀莫屬。”
龍泉鑄劍穀,葉燦默默記在心裏。林震南見葉燦背後負著長長一根物事,但一看樣式便知不是長劍。知道他必然是求一柄寶劍,便問道:“少俠可是沒有趁手兵器?平兒,你去武房取我的那柄龍泉寶劍來。”
林平之臉上露出驚訝之色,那柄寶劍是林震南四十生辰時金刀門送來的賀禮,絕對稱得上是一柄削金斷鐵的利器,據說是鑄劍穀穀主親手鑄造的。林震南極為喜歡,平時放在武房裏,興致大發時才會取出耍弄兩下。
不多時林平之便拿了寶劍過來,林震南接過便直接雙手遞給了葉燦,朗聲說道:“葉小兄弟對小兒有救命之恩,寶劍贈英雄,還請勿要推辭。”
葉燦一眼望去,隻見一柄黑蟒皮鞘,白金吞口,形式奇古的長劍,掛著一支鮮紅的劍穗。他情不自禁的拔劍出鞘,隻覺仿佛拔出了一道寒光,屋裏隨之都亮了一分,劍身瑩白如霜,鋒利至極,不由讚道:“好劍。”
他此時已經看到此劍也是柄七劍級別的寶劍,暗道福威鏢局果然財大氣粗。
葉燦雖然心知林震南是故意拉攏自己,仍然不免對他生出些許好感。但此劍雖然甚好,但與楊家槍相比,仍是天差地別。
葉燦左手從後往上一拍,身後長槍頓時提至空中,他隨即扯去層層麻布,露出槍身。葉燦不再壓製此槍煞氣,刹那間,整個房間的溫度都仿佛下降了幾分,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血腥味。
林震南看著桌上的長槍,不由震驚道:“這長槍好生凶惡。”林平之更是不堪,不自覺往後退了兩步,隻覺得那長槍像是一頭擇人而噬的凶獸。
葉燦看他兩反應,不由暗歎這兩人沒什麽膽色,若是真正豪傑,見此如此兵器怎麽能不生喜愛。
他摩挲著長槍玄鐵槍身,問道:“總鏢頭,那鑄劍穀能否把這杆長槍熔鑄成劍,且不傷此劍煞氣?”
林震南麵露為難之色,說道:“實不相瞞,我從未見過如此兵器,也不知道龍泉鑄劍穀能否有此技藝。但若是鑄劍穀都沒辦法,恐怕天下間再沒有能辦到這件事的人了。”
葉燦心生失望,林震南送的長劍平時倒是夠用了,但自己以後麵對的敵手可是這方世界頂尖門派的幾大掌門,以後更有東方不敗,任我行這等敵手,武器自然是越強越好。
但此時對葉燦來說,成為魔教教主,橫掃天下還太過遙遠,隻怕現在窺伺在旁的餘滄海都夠自己喝一壺的。
他此時才來到笑傲江湖世界,對幾大門派具體情況不太了解,心想若是能直接加入華山派,讓風清揚指點自己,獨孤九劍豈不是直接大成?
想到這,葉燦話題一轉,問道:“不知怎樣才能加入這五嶽劍派?”
林震南麵露尷尬之色,說道:“少俠實不相瞞,我福威鏢局雖在南方頗有盛名,但若放在中原武林,實在不值一提。”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這幾年,我每年都送青城派厚禮,以打通鏢局在川渝的門路,但都被拒絕。青城派我還可厚顏送禮。可五嶽劍派掌門都是真正的世外高人,我卻連打擾都不敢去。”
葉燦不甘心的繼續問道:“那總鏢頭可聽聞過這幾派的消息?”
林震南想了片刻,說道:“我隻知嵩山派左冷禪是五嶽劍派盟主,別的就一無所知了。不過,最近江湖倒有一件傳聞,相傳衡山派二把手劉長風下個月要金盆洗手,到時五派必然派人觀禮,說不好幾大掌門也許會去。”
葉燦點點頭,這件事倒是靠譜許多,看來自己少不得要去一次衡山了。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三更,屋外的燈光陸續熄滅了,葉燦便也起身告辭,回房間休息去了。
第二天,葉燦便被一片嘈雜的吵鬧聲驚醒,仿佛還夾雜著女人的哭泣聲。
他起身尋著聲音來到大廳,不由得大驚失色,隻見廳上原來擺著的桌子椅子都已挪到一旁,卻橫七豎八的停放著十幾具屍體,均穿著福威鏢局的衣服。
一位五十多歲的女仆伏在兩具屍身上痛哭,她兩鬢間已有了不少白發,神色淒苦。
葉燦記得這人名叫萍姐,昨晚便是她為自己端來的飯菜,萍姐似乎是林震南聘來的廚子,夫妻兩人。一人料理,一人做菜。膝下還有一個約有八九歲虎頭虎腦的兒子,生活得其樂融融。
葉燦凝神細看,心中不由得也湧起了一股怒氣,地上那兩人赫然便是萍姐的丈夫和孩子,孩童手裏還攥著一支冰糖葫蘆,麵色發青,嘴邊帶著血跡。
江湖恩怨,遇到家丁仆役這種不會功夫的,都不會太過為難,青城派竟對廚子下手,實在太過卑劣,更別提還有一個九歲的孩童,真是禽獸不如。
林震南此時卻失魂落魄的坐在椅子上,這十幾具屍體,大部分是昨晚派出求援的鏢師趟子手,隻一夜之間,便盡數被屠殺殆盡,青城派究竟來了多少人,他實在不敢細想。
其餘的鏢師趟子手盡皆臉色灰白,麵露恐慌,卻一言不發。葉燦心知現在早已經是人心大亂,隻怕林震南一去後院,這些人都要逃出鏢局了。
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屋外有一人在大口喝罵,林震南已經聽出是林平之的喊聲,心中大亂,生怕此時他獨自一人被賊人斃在掌下,忙往外奔去。
葉燦並未再說什麽,他心知林震南走南闖北,應該見識甚廣,便問道:“總鏢頭可知天下間何處最擅長鑄造好劍?”
林震南摸了摸長須,緩緩說道:“天下各門派都有自己的鑄劍師,皆因劍法不同,劍之形狀也有差異,唯有門派鑄劍師能鑄造出最適合自己的長劍。但若是非要說最擅長鑄劍的地方,那非龍泉鑄劍穀莫屬。”
龍泉鑄劍穀,葉燦默默記在心裏。林震南見葉燦背後負著長長一根物事,但一看樣式便知不是長劍。知道他必然是求一柄寶劍,便問道:“少俠可是沒有趁手兵器?平兒,你去武房取我的那柄龍泉寶劍來。”
林平之臉上露出驚訝之色,那柄寶劍是林震南四十生辰時金刀門送來的賀禮,絕對稱得上是一柄削金斷鐵的利器,據說是鑄劍穀穀主親手鑄造的。林震南極為喜歡,平時放在武房裏,興致大發時才會取出耍弄兩下。
不多時林平之便拿了寶劍過來,林震南接過便直接雙手遞給了葉燦,朗聲說道:“葉小兄弟對小兒有救命之恩,寶劍贈英雄,還請勿要推辭。”
葉燦一眼望去,隻見一柄黑蟒皮鞘,白金吞口,形式奇古的長劍,掛著一支鮮紅的劍穗。他情不自禁的拔劍出鞘,隻覺仿佛拔出了一道寒光,屋裏隨之都亮了一分,劍身瑩白如霜,鋒利至極,不由讚道:“好劍。”
他此時已經看到此劍也是柄七劍級別的寶劍,暗道福威鏢局果然財大氣粗。
葉燦雖然心知林震南是故意拉攏自己,仍然不免對他生出些許好感。但此劍雖然甚好,但與楊家槍相比,仍是天差地別。
葉燦左手從後往上一拍,身後長槍頓時提至空中,他隨即扯去層層麻布,露出槍身。葉燦不再壓製此槍煞氣,刹那間,整個房間的溫度都仿佛下降了幾分,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血腥味。
林震南看著桌上的長槍,不由震驚道:“這長槍好生凶惡。”林平之更是不堪,不自覺往後退了兩步,隻覺得那長槍像是一頭擇人而噬的凶獸。
葉燦看他兩反應,不由暗歎這兩人沒什麽膽色,若是真正豪傑,見此如此兵器怎麽能不生喜愛。
他摩挲著長槍玄鐵槍身,問道:“總鏢頭,那鑄劍穀能否把這杆長槍熔鑄成劍,且不傷此劍煞氣?”
林震南麵露為難之色,說道:“實不相瞞,我從未見過如此兵器,也不知道龍泉鑄劍穀能否有此技藝。但若是鑄劍穀都沒辦法,恐怕天下間再沒有能辦到這件事的人了。”
葉燦心生失望,林震南送的長劍平時倒是夠用了,但自己以後麵對的敵手可是這方世界頂尖門派的幾大掌門,以後更有東方不敗,任我行這等敵手,武器自然是越強越好。
但此時對葉燦來說,成為魔教教主,橫掃天下還太過遙遠,隻怕現在窺伺在旁的餘滄海都夠自己喝一壺的。
他此時才來到笑傲江湖世界,對幾大門派具體情況不太了解,心想若是能直接加入華山派,讓風清揚指點自己,獨孤九劍豈不是直接大成?
想到這,葉燦話題一轉,問道:“不知怎樣才能加入這五嶽劍派?”
林震南麵露尷尬之色,說道:“少俠實不相瞞,我福威鏢局雖在南方頗有盛名,但若放在中原武林,實在不值一提。”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這幾年,我每年都送青城派厚禮,以打通鏢局在川渝的門路,但都被拒絕。青城派我還可厚顏送禮。可五嶽劍派掌門都是真正的世外高人,我卻連打擾都不敢去。”
葉燦不甘心的繼續問道:“那總鏢頭可聽聞過這幾派的消息?”
林震南想了片刻,說道:“我隻知嵩山派左冷禪是五嶽劍派盟主,別的就一無所知了。不過,最近江湖倒有一件傳聞,相傳衡山派二把手劉長風下個月要金盆洗手,到時五派必然派人觀禮,說不好幾大掌門也許會去。”
葉燦點點頭,這件事倒是靠譜許多,看來自己少不得要去一次衡山了。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三更,屋外的燈光陸續熄滅了,葉燦便也起身告辭,回房間休息去了。
第二天,葉燦便被一片嘈雜的吵鬧聲驚醒,仿佛還夾雜著女人的哭泣聲。
他起身尋著聲音來到大廳,不由得大驚失色,隻見廳上原來擺著的桌子椅子都已挪到一旁,卻橫七豎八的停放著十幾具屍體,均穿著福威鏢局的衣服。
一位五十多歲的女仆伏在兩具屍身上痛哭,她兩鬢間已有了不少白發,神色淒苦。
葉燦記得這人名叫萍姐,昨晚便是她為自己端來的飯菜,萍姐似乎是林震南聘來的廚子,夫妻兩人。一人料理,一人做菜。膝下還有一個約有八九歲虎頭虎腦的兒子,生活得其樂融融。
葉燦凝神細看,心中不由得也湧起了一股怒氣,地上那兩人赫然便是萍姐的丈夫和孩子,孩童手裏還攥著一支冰糖葫蘆,麵色發青,嘴邊帶著血跡。
江湖恩怨,遇到家丁仆役這種不會功夫的,都不會太過為難,青城派竟對廚子下手,實在太過卑劣,更別提還有一個九歲的孩童,真是禽獸不如。
林震南此時卻失魂落魄的坐在椅子上,這十幾具屍體,大部分是昨晚派出求援的鏢師趟子手,隻一夜之間,便盡數被屠殺殆盡,青城派究竟來了多少人,他實在不敢細想。
其餘的鏢師趟子手盡皆臉色灰白,麵露恐慌,卻一言不發。葉燦心知現在早已經是人心大亂,隻怕林震南一去後院,這些人都要逃出鏢局了。
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屋外有一人在大口喝罵,林震南已經聽出是林平之的喊聲,心中大亂,生怕此時他獨自一人被賊人斃在掌下,忙往外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