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齊使直呼受夠了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使上氣不接下氣,胸腔裏的兩瓣肺都要喘炸了。
這才好不容易追上成蟜的馬車,車輪揚起的塵土,格外親近他額頭上的汗水。
若不是額頭麵積有限,所有的塵土,都願意擠在上麵。
齊使擼起袖子,擦了一把臉上的泥土,危及性命的大事,隨時可能爆發,這個時候哪裏還顧得上什麽形象。
“公子稍等,可否容我車內詳說。”齊使呸著嘴裏的土,請求成蟜的同意。
“天下安定,係於公子一身,任何人都不得與公子同乘一車。”
“齊使若有話,就請在車外說吧。”
王賁把手裏的鞭子高高揚起,他可不管什麽齊使,隻要對方敢往馬車裏鑽,他手裏的鞭子就敢狠狠地抽下去,打的人皮開肉綻。
誰都可以拿他當個馬夫,唯獨他自己不可以,近衛就要有近衛的責任與擔當。
“這…”
齊使吞吞吐吐,話說幾遍,都沒有說出個完整的句子來。
他隻能央求成蟜先停車,然後,跑回去止住跟上來的其他人。
確保十步之內,除了王賁,沒有其他人在。
齊使忍著對王賁的微詞,湊到車窗邊上,踮起腳尖說道:“珠寶失竊,外臣也有責任,早在公子趕來之前,我就發現了失竊一事。”
“但,念在大家同為齊人,一次出門遠行千裏,離家半載,又找不到具體的盜竊者,便想著就此作罷。”
齊使扒著車窗,探頭往車廂裏麵看去,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成蟜的態度。
若是成蟜原諒寬宏,那是最好不過,大家就和以前一樣,和和氣氣地一起進齊國,見齊王,促成秦齊聯姻。
若是成蟜要個說法,那他隻好在到達齊國之前,在使團中找到人來頂罪,給成蟜一個交待。
“齊使好闊氣,一箱珠寶,可買一座城池,你就上嘴唇碰下嘴唇,這麽容易就送給使團裏麵的其他人?”
成蟜靠坐在車廂內,目光平靜地看著車外一臉窘態的齊使。
按理說,兩個人之間沒有半分齷齪,齊使更是在趙使身死一事,支持了有利於成蟜的輿論,雙方也算是有過合作的好夥伴。
而事實上,也不是成蟜要為難他,是齊使自己管不住人,高低有個失職之罪。
成蟜權且信下,珠寶是其他人拿的,齊使是事後得知。
可,該有的態度,必須拿出來,不然還讓人覺得他的財物,是個人就能隨便拿去。
“齊使慷慨也好,闊氣也行,隻是慷他人之慨,用本公子的珠寶,收攏底下人,是不是太把我當成個冤大頭了?”
“公子說的是,是外臣考慮不周,還請公子容我一些時日,在到達齊國之前,一定把失竊之物全部追回。”齊使進不得,退不得,隻能先立下保證。
成蟜的態度在這裏,不會就這麽算了,底下的人東西吃到了嘴裏,想讓他們吐出來,也不是容易的事。
每每念及此處,齊使就悔恨當初,以致於如今進退兩難。
成蟜動了。
他身體往前挪,趴在窗戶上,看著站在外麵的齊使,笑容溫暖道:“那箱珠寶是送給後相的,丟了也就丟了,隻要秦國的聘禮還在,一切都不成問題。
再說,你我這麽久的情分,總勝過那素未謀麵的後相不是?”
“公子放心,到了齊國,若是有什麽用得著在下的事情,盡管吩咐。”
“在下雖不說在齊國權勢巨大,至少是田氏宗親,擁有直入宮城,麵陳大王的特權。”
齊使拿捏不準,可也不敢耽誤太長時間。
按照他時日不多的了解,齊使選擇順著成蟜的話,該保證保證,該表態表態,應有的誠意,半分不能少。
可能多少會吃點虧,卻好過挖個大深坑,把人活埋起來。
“不知別人如何,我肯定是相信田大人的。”
成蟜笑容不變,還遞給齊使一塊幹淨的帕子,對方擦汗的功夫,他說道:“我秦國最大的誠意,就是選派萬名精銳入駐淄博,聽從齊王的調令,負責齊王的個人戍衛。”
“可惜,列國之間勾心鬥角,各懷鬼胎,不安好意,使得秦齊縱有姻親之好,齊王也不信任秦國。”
“還請公子理解,當年楚國無信,害我齊國先王,時至今日仍是血海深仇,齊國上下實不敢再次引狼入室。”
齊使咬著牙認下成蟜的暗罵,真不是他不識抬舉,而是底下人縱容慣了。
齊國的政治生態,就是如此,到了秦國,又得到秦國的款待重視,與其他五國有所區別。
也就逐漸滋生出,秦齊一樣的心態,更有放肆者,會因秦國的重視,而萌生超過自身地位的心態。
在鹹陽的時候,齊使也和成蟜打過交道,當時就覺得這個公子難纏,不好對付。
到了今天,更是這麽覺得,表麵上笑嘻嘻的,看起來兩個人相處融洽,關係和睦,指不定心裏想著什麽小九九,怕是連他的埋骨地都預選好了。
齊使頂著壓力,說道:“齊秦終究是姻親之國,秦軍千裏迢迢,齊國提供城池,足見誠意滿滿,這也是我王常說的齊秦兄弟之邦,不同於其他五國矣。”
成蟜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單純想嚇唬嚇唬齊使,為這枯燥的行程,增添幾分趣味。
齊使的所謂壓力,更多的是自己幻想出來的。
曾與燕齊會談,燕國偷襲趙國背後,秦國出兵負責燕國安危,而齊國的任務就是堅定的支持秦國,在境內調兵。
或兵壓趙境,或兵壓楚境,齊軍不用開戰,隻是擺個架勢,配合秦國的計劃即可。
順便,為遠征的秦軍,提供一處安身之所。
“戰事未起,秦軍未動,齊國也不用過於緊繃,燕國還沒有出兵攻趙,我們又何必如此著急?”
成蟜東一榔頭,西一榔頭,說的話讓齊使根本摸不著他的真實意圖。
若是妄加猜測,又恐怕會猜錯心思,弄巧成拙。
齊使內心直呼受夠了,麵上卻不敢表露出來分毫,不說成蟜本人不好對付,就是看看隊伍中那數千精壯的隨從,個個虎背熊腰,紀律嚴明。
分明就是換上了便裝的秦國精銳,這數千人可都是隻聽成蟜一個人的命令,若是惹他不爽,把他們整個使團拋屍荒野,也毫無負擔。
至此,齊使又悔想起來,若是提前發現這些隨從是秦國精銳偽裝而成,就算是冒著再大的風險,也要阻止底下人動手腳。
而今,齊使隻有任成蟜擺弄的命運,點頭如搗蒜:“是是是,公子所說也是外臣心中所想,齊秦盟好,自當是長定久安。”
這才好不容易追上成蟜的馬車,車輪揚起的塵土,格外親近他額頭上的汗水。
若不是額頭麵積有限,所有的塵土,都願意擠在上麵。
齊使擼起袖子,擦了一把臉上的泥土,危及性命的大事,隨時可能爆發,這個時候哪裏還顧得上什麽形象。
“公子稍等,可否容我車內詳說。”齊使呸著嘴裏的土,請求成蟜的同意。
“天下安定,係於公子一身,任何人都不得與公子同乘一車。”
“齊使若有話,就請在車外說吧。”
王賁把手裏的鞭子高高揚起,他可不管什麽齊使,隻要對方敢往馬車裏鑽,他手裏的鞭子就敢狠狠地抽下去,打的人皮開肉綻。
誰都可以拿他當個馬夫,唯獨他自己不可以,近衛就要有近衛的責任與擔當。
“這…”
齊使吞吞吐吐,話說幾遍,都沒有說出個完整的句子來。
他隻能央求成蟜先停車,然後,跑回去止住跟上來的其他人。
確保十步之內,除了王賁,沒有其他人在。
齊使忍著對王賁的微詞,湊到車窗邊上,踮起腳尖說道:“珠寶失竊,外臣也有責任,早在公子趕來之前,我就發現了失竊一事。”
“但,念在大家同為齊人,一次出門遠行千裏,離家半載,又找不到具體的盜竊者,便想著就此作罷。”
齊使扒著車窗,探頭往車廂裏麵看去,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成蟜的態度。
若是成蟜原諒寬宏,那是最好不過,大家就和以前一樣,和和氣氣地一起進齊國,見齊王,促成秦齊聯姻。
若是成蟜要個說法,那他隻好在到達齊國之前,在使團中找到人來頂罪,給成蟜一個交待。
“齊使好闊氣,一箱珠寶,可買一座城池,你就上嘴唇碰下嘴唇,這麽容易就送給使團裏麵的其他人?”
成蟜靠坐在車廂內,目光平靜地看著車外一臉窘態的齊使。
按理說,兩個人之間沒有半分齷齪,齊使更是在趙使身死一事,支持了有利於成蟜的輿論,雙方也算是有過合作的好夥伴。
而事實上,也不是成蟜要為難他,是齊使自己管不住人,高低有個失職之罪。
成蟜權且信下,珠寶是其他人拿的,齊使是事後得知。
可,該有的態度,必須拿出來,不然還讓人覺得他的財物,是個人就能隨便拿去。
“齊使慷慨也好,闊氣也行,隻是慷他人之慨,用本公子的珠寶,收攏底下人,是不是太把我當成個冤大頭了?”
“公子說的是,是外臣考慮不周,還請公子容我一些時日,在到達齊國之前,一定把失竊之物全部追回。”齊使進不得,退不得,隻能先立下保證。
成蟜的態度在這裏,不會就這麽算了,底下的人東西吃到了嘴裏,想讓他們吐出來,也不是容易的事。
每每念及此處,齊使就悔恨當初,以致於如今進退兩難。
成蟜動了。
他身體往前挪,趴在窗戶上,看著站在外麵的齊使,笑容溫暖道:“那箱珠寶是送給後相的,丟了也就丟了,隻要秦國的聘禮還在,一切都不成問題。
再說,你我這麽久的情分,總勝過那素未謀麵的後相不是?”
“公子放心,到了齊國,若是有什麽用得著在下的事情,盡管吩咐。”
“在下雖不說在齊國權勢巨大,至少是田氏宗親,擁有直入宮城,麵陳大王的特權。”
齊使拿捏不準,可也不敢耽誤太長時間。
按照他時日不多的了解,齊使選擇順著成蟜的話,該保證保證,該表態表態,應有的誠意,半分不能少。
可能多少會吃點虧,卻好過挖個大深坑,把人活埋起來。
“不知別人如何,我肯定是相信田大人的。”
成蟜笑容不變,還遞給齊使一塊幹淨的帕子,對方擦汗的功夫,他說道:“我秦國最大的誠意,就是選派萬名精銳入駐淄博,聽從齊王的調令,負責齊王的個人戍衛。”
“可惜,列國之間勾心鬥角,各懷鬼胎,不安好意,使得秦齊縱有姻親之好,齊王也不信任秦國。”
“還請公子理解,當年楚國無信,害我齊國先王,時至今日仍是血海深仇,齊國上下實不敢再次引狼入室。”
齊使咬著牙認下成蟜的暗罵,真不是他不識抬舉,而是底下人縱容慣了。
齊國的政治生態,就是如此,到了秦國,又得到秦國的款待重視,與其他五國有所區別。
也就逐漸滋生出,秦齊一樣的心態,更有放肆者,會因秦國的重視,而萌生超過自身地位的心態。
在鹹陽的時候,齊使也和成蟜打過交道,當時就覺得這個公子難纏,不好對付。
到了今天,更是這麽覺得,表麵上笑嘻嘻的,看起來兩個人相處融洽,關係和睦,指不定心裏想著什麽小九九,怕是連他的埋骨地都預選好了。
齊使頂著壓力,說道:“齊秦終究是姻親之國,秦軍千裏迢迢,齊國提供城池,足見誠意滿滿,這也是我王常說的齊秦兄弟之邦,不同於其他五國矣。”
成蟜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單純想嚇唬嚇唬齊使,為這枯燥的行程,增添幾分趣味。
齊使的所謂壓力,更多的是自己幻想出來的。
曾與燕齊會談,燕國偷襲趙國背後,秦國出兵負責燕國安危,而齊國的任務就是堅定的支持秦國,在境內調兵。
或兵壓趙境,或兵壓楚境,齊軍不用開戰,隻是擺個架勢,配合秦國的計劃即可。
順便,為遠征的秦軍,提供一處安身之所。
“戰事未起,秦軍未動,齊國也不用過於緊繃,燕國還沒有出兵攻趙,我們又何必如此著急?”
成蟜東一榔頭,西一榔頭,說的話讓齊使根本摸不著他的真實意圖。
若是妄加猜測,又恐怕會猜錯心思,弄巧成拙。
齊使內心直呼受夠了,麵上卻不敢表露出來分毫,不說成蟜本人不好對付,就是看看隊伍中那數千精壯的隨從,個個虎背熊腰,紀律嚴明。
分明就是換上了便裝的秦國精銳,這數千人可都是隻聽成蟜一個人的命令,若是惹他不爽,把他們整個使團拋屍荒野,也毫無負擔。
至此,齊使又悔想起來,若是提前發現這些隨從是秦國精銳偽裝而成,就算是冒著再大的風險,也要阻止底下人動手腳。
而今,齊使隻有任成蟜擺弄的命運,點頭如搗蒜:“是是是,公子所說也是外臣心中所想,齊秦盟好,自當是長定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