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隻要王兄不動手,成蟜能吹一整天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蟜暗悔開口太快,心裏話就這麽水靈靈地當著王兄的麵說了出來。
不過,這個時候狡辯是來不及,說就說了,反正王兄又不能打死他。
上一次王兄走路沒看清,被屎濺了一身,多半還記著仇呢。
索性,就今天一起了結了吧。
債多不愁,虱子多了不癢。
成蟜是很光棍,可也多少有些理智在身上,他不動聲色地來到嬴政身邊,貼著王兄的身子坐下去,一手抓一個,把他的兩隻手按住,說道:“王兄,你好歹是秦國的王,怎麽就這麽輕易就被一個儒生給蒙騙了雙眼?”
嬴政活動一下手腕,成蟜險些按不住王兄隨手的動作,連忙手上使勁,接著就聽到他說:“淳於越有治國良策,統一天下的金玉良言,寡人見他是為國家,聽他說了什麽,再做決定。”
“呃…嗬嗬,臣弟這不是關心王兄嗎?害怕王兄讓人騙了,不然怎麽會這麽著急進宮。”成蟜知道今天是躲不過去了,可放棄抵抗不是他的風格,還在想盡一切辦法化解王兄的怒火,減弱即將到來的風暴。
“淳於越的到來,無人知曉,你進宮來是為了躲李信,擔心他惱了潑你一身臭。”
嬴政自始至終都沒有睜開眼睛,淳於越離開後他的身子放鬆下來,靠在旁邊的扶手上,看穿成蟜的一切把戲,現在一一點破:“你在心裏敵視儒生,今天不管是淳於越,還是其他人,隻要是儒生,都會被你以各種方式趕出鹹陽。”
“但是,聽你說的話,法家也不是完美的治國之術。”
成蟜有些驚詫,他隻是隨口說了一句“文德治天下”,想不到王兄如此敏銳,他還以為自己隱藏的有多好呢。
現在想想,那不就跟講台下的學生,自以為小動作瞞天過海,實際上早就在老師的火眼金睛下無所遁形。
沒有點破,是怕得意門生失了臉麵。
“曾經有位偉人說過,運動是絕對的。”
“這世間上的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在無時無刻地發生著變化。”
“臣弟就有疑惑,既然都是在變化的,那麽秦國變法,百年強盛,不是一直都在堅持商君之法嗎?難道說是偉人說錯了?”
“後來我想明白了,偉人沒說錯,是我太愚鈍了。”
成蟜察覺到王兄的手勁卸去一些,他也隨之放鬆了手上的力氣,讓全身緊繃的肌肉得到緩解放鬆,繼續說道:“商君變法,也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前前後後補充的律法,數不勝數,直到今天還在補充新的律法,完善商君定下的秦律。”
“這我就又想了,這麽一直補充下去,一千年,一萬年後,就算是用上了紙,我們要補充的律法,恐怕也要寫滿王兄的宮殿,那用起來該多不方便啊。”
嬴政淡聲道:“不用的,過時的律條,會有刪減。”
成蟜適時奉上自己的讚美,道:“王兄慧眼獨具,臣弟用了很久才想明白這個道理。”
“其實就是這樣,秦國一直依秦律治國,可秦律不是一成不變的;那麽法家適應不了國情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試試孔孟之道,試試黃老之學?”
嬴政睜開眼睛,淩厲的目光盯著成蟜,字眼清晰道:“你的意思是將來天下合一,要廢黜法家,用儒家治國?”
“儒家談周禮,施周政,周政已亡,足以證明其不可用。”
成蟜懂個狗屁的治國理政,他懂的那一套,是鐮刀錘子和麥穗,在秦國也沒有生長土壤。
他所說的,無非是曆史總結的經驗,曆朝曆代實踐的結果。
成蟜道:“征戰頻頻,秦律耕戰可以助秦國統一天下,卻不能讓秦國傳之萬世。”
“滅了六國,大秦的子民也該收一些利息了,王室奮鬥百年,他們也苦了百年,鉚足了勁跟著曆代先王隻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
“這一百年來的追隨,王室應該分他們一些好處,要讓他們吃飽穿暖,少一些徭役賦稅,藏富於民。”
成蟜輕咳兩聲,提醒王兄重點要來了,道:“天下大定後,外儒內法,濟之以道。天下隻有一個秦國,普通百姓的願望就是種好土地,收好糧食,蓋兩間草屋,一家人吃飽穿暖,王兄要對他們為政以德,讓他們明白有好日子過,是秦王的仁慈,昔日剝削他們的六國貴族已經死在了秦劍之下。”
“此外,六國滅亡,遺留問題定然繁巨,會有人想要複國,反叛,他們就會打著道義的旗幟招兵買馬,鼓動百姓。”
“對於這些人,秦劍要利,秦法要狠,還要告訴安居百姓,那些試圖複國的六國餘孽,都是一群想要騎在他們頭上剝削吸血的存在,要奪走他們的土地糧食房屋還有青壯的性命。”
“如此這般,百姓們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美美的小日子過著,誰會跟著那些六國餘孽造反?”
“隻要民心在王兄這裏,那些想要造反的六國餘孽,甚至都不用秦軍鎮壓,被打破了寧靜生活的百姓,就能將他們活刮了,那可都是經曆過列國征戰的百姓,那個不是戰時兵閑時農,大軍未出營,捷報就到了王兄的案前。”
嬴政的雙眼被一團火熱充斥著,因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靠強力獲得,小時候在邯鄲打架,拳拳到肉,長大了在鹹陽打架,波詭雲譎。
他成為贏家,是因為實力強大。
所以,他就認為,這天下的事情,滅六國要強力,統治百姓也要強力,接見淳於越隻是看上了他尊王的那一套禮製說辭,從未想過讓他治國。
成蟜的話,讓他看到了全新的景象。
大軍出動,便是國力消耗,他有自信鎮壓可能發生的叛亂,壓製住所有的不臣之心。
可成蟜的為政以德,外儒內法,讓他有了一絲動搖。
成蟜說的投入,沒有注意到嬴政的變化,就算是注意到了,也不會停下,他還在說:“大軍不用在國內,那就可以用在國外,這天下之大,遠勝七國,王兄也不想讓大軍陷入六國泥潭,而無力打出去,從而一輩子看不到天地廣闊吧?”
“李斯推廣農具,三五年就能積累足夠的糧草,我們又有秘密打造的新式裝備,在十年之內滅掉六國,不成問題,那個時候王兄正值壯年,你就不想讓大秦鐵騎去丈量大地的廣袤?還是說你不想讓大秦的威名,傳遍整個天地?”
成蟜忽然鬆開嬴政的雙手,轉身單膝跪在他麵前,抓住他的肩膀,用力晃了晃,慷慨激昂道:“王兄,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
成蟜心下竊喜,這個大餅畫出來,就不信他不吃。
什麽言語不敬,行為不端,在這塊大餅麵前都是小事小事小小事。
就算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這個餅也可以讓王兄吃得飽飽的。
打他?
今天是沒空了,還得消化大餅呢。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嬴政眼睛裏的火熱,不知何時消失不見,他雙唇無力地重複著成蟜的話。
雙眼空空看著成蟜,迷茫變得興奮,到狂熱,再到堅定。
嬴政反手抓住成蟜的肩膀問道:“蟜弟,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寡人需要你的助力,你我兄弟二人,定要讓大秦世間不朽。”
哥,你上頭了,捏的我有點疼。
嬴政並沒有這麽容易上頭,他隻是單純信任弟弟。
外人的吹噓,他向來冷靜,理智,果決。
如果是弟弟的,那就……無腦爽就完了。
成蟜想法更簡單,他不想掃興,把王兄喊回現實同和他算賬。他眼神堅定:“臣弟願同王兄並肩作戰,打下一個大大的秦國,讓世人知曉,秦國乃是天命所歸,王兄功績定將遠勝三皇五帝。”
不過,這個時候狡辯是來不及,說就說了,反正王兄又不能打死他。
上一次王兄走路沒看清,被屎濺了一身,多半還記著仇呢。
索性,就今天一起了結了吧。
債多不愁,虱子多了不癢。
成蟜是很光棍,可也多少有些理智在身上,他不動聲色地來到嬴政身邊,貼著王兄的身子坐下去,一手抓一個,把他的兩隻手按住,說道:“王兄,你好歹是秦國的王,怎麽就這麽輕易就被一個儒生給蒙騙了雙眼?”
嬴政活動一下手腕,成蟜險些按不住王兄隨手的動作,連忙手上使勁,接著就聽到他說:“淳於越有治國良策,統一天下的金玉良言,寡人見他是為國家,聽他說了什麽,再做決定。”
“呃…嗬嗬,臣弟這不是關心王兄嗎?害怕王兄讓人騙了,不然怎麽會這麽著急進宮。”成蟜知道今天是躲不過去了,可放棄抵抗不是他的風格,還在想盡一切辦法化解王兄的怒火,減弱即將到來的風暴。
“淳於越的到來,無人知曉,你進宮來是為了躲李信,擔心他惱了潑你一身臭。”
嬴政自始至終都沒有睜開眼睛,淳於越離開後他的身子放鬆下來,靠在旁邊的扶手上,看穿成蟜的一切把戲,現在一一點破:“你在心裏敵視儒生,今天不管是淳於越,還是其他人,隻要是儒生,都會被你以各種方式趕出鹹陽。”
“但是,聽你說的話,法家也不是完美的治國之術。”
成蟜有些驚詫,他隻是隨口說了一句“文德治天下”,想不到王兄如此敏銳,他還以為自己隱藏的有多好呢。
現在想想,那不就跟講台下的學生,自以為小動作瞞天過海,實際上早就在老師的火眼金睛下無所遁形。
沒有點破,是怕得意門生失了臉麵。
“曾經有位偉人說過,運動是絕對的。”
“這世間上的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在無時無刻地發生著變化。”
“臣弟就有疑惑,既然都是在變化的,那麽秦國變法,百年強盛,不是一直都在堅持商君之法嗎?難道說是偉人說錯了?”
“後來我想明白了,偉人沒說錯,是我太愚鈍了。”
成蟜察覺到王兄的手勁卸去一些,他也隨之放鬆了手上的力氣,讓全身緊繃的肌肉得到緩解放鬆,繼續說道:“商君變法,也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前前後後補充的律法,數不勝數,直到今天還在補充新的律法,完善商君定下的秦律。”
“這我就又想了,這麽一直補充下去,一千年,一萬年後,就算是用上了紙,我們要補充的律法,恐怕也要寫滿王兄的宮殿,那用起來該多不方便啊。”
嬴政淡聲道:“不用的,過時的律條,會有刪減。”
成蟜適時奉上自己的讚美,道:“王兄慧眼獨具,臣弟用了很久才想明白這個道理。”
“其實就是這樣,秦國一直依秦律治國,可秦律不是一成不變的;那麽法家適應不了國情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試試孔孟之道,試試黃老之學?”
嬴政睜開眼睛,淩厲的目光盯著成蟜,字眼清晰道:“你的意思是將來天下合一,要廢黜法家,用儒家治國?”
“儒家談周禮,施周政,周政已亡,足以證明其不可用。”
成蟜懂個狗屁的治國理政,他懂的那一套,是鐮刀錘子和麥穗,在秦國也沒有生長土壤。
他所說的,無非是曆史總結的經驗,曆朝曆代實踐的結果。
成蟜道:“征戰頻頻,秦律耕戰可以助秦國統一天下,卻不能讓秦國傳之萬世。”
“滅了六國,大秦的子民也該收一些利息了,王室奮鬥百年,他們也苦了百年,鉚足了勁跟著曆代先王隻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
“這一百年來的追隨,王室應該分他們一些好處,要讓他們吃飽穿暖,少一些徭役賦稅,藏富於民。”
成蟜輕咳兩聲,提醒王兄重點要來了,道:“天下大定後,外儒內法,濟之以道。天下隻有一個秦國,普通百姓的願望就是種好土地,收好糧食,蓋兩間草屋,一家人吃飽穿暖,王兄要對他們為政以德,讓他們明白有好日子過,是秦王的仁慈,昔日剝削他們的六國貴族已經死在了秦劍之下。”
“此外,六國滅亡,遺留問題定然繁巨,會有人想要複國,反叛,他們就會打著道義的旗幟招兵買馬,鼓動百姓。”
“對於這些人,秦劍要利,秦法要狠,還要告訴安居百姓,那些試圖複國的六國餘孽,都是一群想要騎在他們頭上剝削吸血的存在,要奪走他們的土地糧食房屋還有青壯的性命。”
“如此這般,百姓們有地種,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美美的小日子過著,誰會跟著那些六國餘孽造反?”
“隻要民心在王兄這裏,那些想要造反的六國餘孽,甚至都不用秦軍鎮壓,被打破了寧靜生活的百姓,就能將他們活刮了,那可都是經曆過列國征戰的百姓,那個不是戰時兵閑時農,大軍未出營,捷報就到了王兄的案前。”
嬴政的雙眼被一團火熱充斥著,因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靠強力獲得,小時候在邯鄲打架,拳拳到肉,長大了在鹹陽打架,波詭雲譎。
他成為贏家,是因為實力強大。
所以,他就認為,這天下的事情,滅六國要強力,統治百姓也要強力,接見淳於越隻是看上了他尊王的那一套禮製說辭,從未想過讓他治國。
成蟜的話,讓他看到了全新的景象。
大軍出動,便是國力消耗,他有自信鎮壓可能發生的叛亂,壓製住所有的不臣之心。
可成蟜的為政以德,外儒內法,讓他有了一絲動搖。
成蟜說的投入,沒有注意到嬴政的變化,就算是注意到了,也不會停下,他還在說:“大軍不用在國內,那就可以用在國外,這天下之大,遠勝七國,王兄也不想讓大軍陷入六國泥潭,而無力打出去,從而一輩子看不到天地廣闊吧?”
“李斯推廣農具,三五年就能積累足夠的糧草,我們又有秘密打造的新式裝備,在十年之內滅掉六國,不成問題,那個時候王兄正值壯年,你就不想讓大秦鐵騎去丈量大地的廣袤?還是說你不想讓大秦的威名,傳遍整個天地?”
成蟜忽然鬆開嬴政的雙手,轉身單膝跪在他麵前,抓住他的肩膀,用力晃了晃,慷慨激昂道:“王兄,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
成蟜心下竊喜,這個大餅畫出來,就不信他不吃。
什麽言語不敬,行為不端,在這塊大餅麵前都是小事小事小小事。
就算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這個餅也可以讓王兄吃得飽飽的。
打他?
今天是沒空了,還得消化大餅呢。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嬴政眼睛裏的火熱,不知何時消失不見,他雙唇無力地重複著成蟜的話。
雙眼空空看著成蟜,迷茫變得興奮,到狂熱,再到堅定。
嬴政反手抓住成蟜的肩膀問道:“蟜弟,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寡人需要你的助力,你我兄弟二人,定要讓大秦世間不朽。”
哥,你上頭了,捏的我有點疼。
嬴政並沒有這麽容易上頭,他隻是單純信任弟弟。
外人的吹噓,他向來冷靜,理智,果決。
如果是弟弟的,那就……無腦爽就完了。
成蟜想法更簡單,他不想掃興,把王兄喊回現實同和他算賬。他眼神堅定:“臣弟願同王兄並肩作戰,打下一個大大的秦國,讓世人知曉,秦國乃是天命所歸,王兄功績定將遠勝三皇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