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臣弟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弟仗兄勢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嬴政倒也真是寵他。
在成蟜賣力輸出的時候,有好幾次都停頓下來,險些露出馬腳,編不下去。
偏偏嬴政就裝作是沒有聽到,也沒有發現,就那麽任由他一直說下去。
可就算是嬴政的耐心沒有限度,宮殿的長度,總歸是有上限的。
“出去。”
嬴政的聲音,不喜不怒。
“王兄這是做什麽?”
“臣弟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你就聽不下去了?”
“罷了罷了,臣弟還有幾句話,說完馬上就走。”
“諾!”
成蟜的嘴,就像是崩潰的大壩,滔滔不絕。
忽然,聽到蒙毅的聲音,成蟜才反應過來。
一抬頭,發現眼前是宮殿最深處。
一張簡單的木床,一張小一號的方桌,上麵放著幾卷翻舊的竹簡,以及一摞淡黃色的紙張。
此外,還有一方寬大的屏風,將宮殿一隔為二。
前麵是秦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後麵則是王兄休息的臥室。
這麽一個相對隱私的地方,蒙毅確實不該跟進來。
看著蒙毅略顯慌張的身影,成蟜啞然笑了出來。
今天發生的這些,怕是把孩子給嚇壞了。
不然,也不至於魂不守舍的,一路跟到這裏來,惹的王兄下令趕人。
“成蟜,你該明白,縱馬闖入王宮是什麽樣的後果。”
聽到屏風後麵,傳來宮門關閉的聲音,嬴政開始第一條責問。
“知道,可臣弟縱的是馬車,不是馬。”成蟜嬉笑著,他也想嚴肅起來,可他不敢。
他嚴肅,王兄會比他很嚴肅,到時候話還沒問完,就怒火攻心,借弟泄火,反倒是弄巧成拙了。
“你可知蒙毅是蒙家次子,蒙驁老將軍為了秦國,死在前線;蒙武將軍也為秦國南征北戰,東征西討,負傷累累,戰功累累。”
“而你卻帶著蒙毅,擅闖王宮,犯下大罪,怎麽對得起他們對秦國的付出?”
此事可大可小,罰與不罰,都隻是嬴政一句話的事情。
不過,他要報複成蟜方才的瘋狂輸出,這件事還不能就此放過。
吃了數落不回敬成蟜,那不是嬴政的做派。
(蒙毅去到了外麵,無從得知他們的對話,若是知道的話,怕是要發出新的疑問:所以說,我也隻是你們考斯普雷的一環?)
嬴政靜靜地等著看成蟜的反應。
預料中的愧疚,認錯,都沒有出現。
反而是出乎意料的發出一聲歎息。
成蟜竟然反過來質問他的王兄,打抱不平道:“王兄的意思是,蒙毅的父親為大秦流過血,他的祖父也為大秦流過血,我不能帶著他闖宮,這是對英雄和功臣的不敬。”
“所以,李信沒有為大秦流過血的祖父或父親,王兄就從來不關心我是否帶他做過什麽,隻要求我們活著就行,是嗎?”
“而且李信犯了錯,王兄二話不說就把他貶成了士卒,到了蒙毅這裏,王兄是打算區別對待嗎?”
成蟜突然提到李信,這是嬴政始料未及的。
在他看來,當初把李信趕到前線,一來確實是因為李信沒有看住人,讓成蟜混入使團,擅自去了韓國,惹的嬴政一時不高興。
二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信是成蟜的狐朋狗友,讓他到了前線,一旦韓國有異動,成蟜有需要,他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
主要還是出自對成蟜安全的考慮,畢竟李斯出使韓國,還配不上蒙恬率領黑冰台的精銳親自護衛。
至於真正把李信貶成大頭兵,那是王翦做的,跟他這個秦王,是沒有半點關係的。
李信到了前線之後,依舊不安分,數次挑戰王翦,敗的一塌塗地。
不給他一點苦頭嚐嚐,王翦這個主將何以服眾?
盡然誤打誤撞,讓成蟜把這口鍋給嬴政背上了。
嬴政並沒有因為背鍋,而露出些許不愉悅。
不過,背鍋無壓力。
並不代表,嬴政不想打成蟜的那張嘴。
多好的弟弟啊,要是能夠不說話,那就更好了。
“成蟜,寡人不僅僅是太過縱容那些大臣,更是過於縱容你了。”
在沒有外人在的情況下,嬴政的耐心,可謂是差到極致。
這要是大臣匯報工作,嬴政就算是心中怒火熊熊,也會聽對方把話說完,再做出評判和處置。
唯獨麵對成蟜的時候,不用操心這些,根本用不著容忍。
成也恩寵,敗也恩寵。
可以說,嬴政在成蟜麵前,毫不避諱地表達喜怒哀樂,活的像一個正常人,而不是君王,這也是對成蟜的一種恩寵。
每個人的情緒,都是最親近的人,感知到的最多,接受的最多。
外人麵前,嬴政是秦國的統治者,是高高在上的秦王,是不能有個人情感的君主。
但是,在成蟜麵前,他才是一個能夠隨時表達情緒的普通人,是一位對弟弟疼愛有加、失落大於期待的兄長,是一個不再帶著麵具的凡夫俗子。
權力的滋味,帶來了世間最高貴的身份與地位,獲得了最崇高的尊崇與畏懼,偏偏失去了嬴政最在乎的真心和赤誠。
當年從趙國回到鹹陽,他也是赤誠的,真心的,期待獲得父王母後的寵愛,希望過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生活。
結果,王宮之中,皆是勾心鬥角,他也淪為母後爭權奪利的工具。
懵懂之年登上王位,他曾赤誠無比,相信相父是這個世界對他最好的人,即便的繁重的課業,他也全部接下,隻道那是對他好。
結果,他隻是呂不韋和母後爭奪秦國話語權的棋子,每個人都想控製他。
就連唯一的弟弟,也在身邊人的慫恿下,疏遠他,相敬有加。
說起來,也是好笑。
手足之間,竟然像是一對陌生人。
好在,成蟜一夜之間開了竅,變了樣。
疏遠,相敬有加...這些通通都不存在了。
嬴政收獲了一個賤兮兮的弟弟。
從最開始的厭煩,嫌棄,到後來感受到成蟜的真誠,這一切都得益於成蟜足夠賤。
如果成蟜不犯賤,那麽他們會永遠維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也就是比普通君臣之間,多了一份血緣關係,而這並沒有任何的助益。
可有時候,成蟜實在是太賤。
嬴政真想讓他,不是自己的親弟弟,這樣動起手來,就不用留手。
打起來不用心疼,傷了殘了養養就好。
一瞬的功夫,嬴政想了許多。
成蟜讓他感受到了親情,盡管這親情有點怪味。
但誰也不能說,怪味花生不是花生,怪味親情不是親情。
似乎是為了驗證嬴政所想,成蟜再次拿出了怪味親情,這件無往而不利的製勝寶器。
“兄長這麽說話,莫不是在疏離你我兄弟兩人?”
“那些大臣是什麽人?是秦國的官員,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我是什麽人呢?我是兄長的親弟弟啊,天下獨一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我這麽知進退,體貼人,會說話,肯辦事的好弟弟。”
“所以說,秦王縱容大臣,那是真的在縱容,為了秦國的未來,最好有所收斂。”
“而縱容弟弟,可不是真的縱容,而是兄長在表達,對弟弟的疼愛。”
“兄長的縱容是疼愛,弟弟的折騰是回應,如此和諧溫暖的兄弟之情,讓旁人看了去,怕是要慕羨掉兩顆眼珠子,也就王兄臉皮薄,擔心讓人看了去,所以處處要收斂,時時要提醒。”
“不過,王兄大可放心,臣弟也不是高調之人,恭讓謙遜慣了,絕不會四處宣揚,讓王兄抹不開臉麵,將來若是闖禍,也絕不會報出兄長的名頭。”
“臣弟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就算是秦王的親弟弟,也絕不會借助弟仗兄勢,去欺負別人。”
成蟜兩指並攏,指著蒼天發誓。
演的倒是有模有樣,慷慨激昂的樣子。
又是指天為誓,又是拍著胸脯保證。
嬴政隻是靜靜地看著,成蟜的小把戲,就是想轉移他的注意力。
這有什麽難的?
隻要他稍微配合一下,揭過此事,成蟜自會停下表演,露出一臉諂媚的笑容。
恨不得告訴全世界,他有一個好兄長,寵他包容他。
等到成蟜有些勞累,趁著他換氣休息的間隔,嬴政開口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寡人是秦國的王,更是你的兄長,對待那些大臣,肯定不能和對待你一樣。”
“我們是一家人,自是親密無間,對你偏愛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成蟜眼前一亮,隻要王兄鬆口,一切都好商量。
“王兄說的極是。”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些外人又怎知你我的兄弟情分。”
“那真是情比堅金,固如磐石,就算是開天辟地盤古大神,也別想折斷你我之間的兄弟情分,血緣之濃。”
嬴政嘴角小幅度勾起,成蟜果然按照他的預料,給了一點顏色,就開始燦爛起來。
他問道:“既然你我是一家人,為何要拆寡人的台,讓寡人難堪?”
成蟜心下一沉,電光火石之間,他把大半年的事情都回憶了個遍。
如果說是有什麽讓王兄不高興的事情,那真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更別說一件件的全部記清楚。
不過,時間縮短的最近幾天,那就隻有一件——偷梁換柱,讓李斯去了巴蜀,他則是偷懶留在了鹹陽。
可也不對,按理說蒙武拖延出發,進宮麵王,不可能不說這件事。
王兄沒有找他進宮責問,難不成還能臨時起意?
成蟜更願意把臨時起意,稱作是伺機報複,公報私仇。
嬴政倒也真是寵他。
在成蟜賣力輸出的時候,有好幾次都停頓下來,險些露出馬腳,編不下去。
偏偏嬴政就裝作是沒有聽到,也沒有發現,就那麽任由他一直說下去。
可就算是嬴政的耐心沒有限度,宮殿的長度,總歸是有上限的。
“出去。”
嬴政的聲音,不喜不怒。
“王兄這是做什麽?”
“臣弟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你就聽不下去了?”
“罷了罷了,臣弟還有幾句話,說完馬上就走。”
“諾!”
成蟜的嘴,就像是崩潰的大壩,滔滔不絕。
忽然,聽到蒙毅的聲音,成蟜才反應過來。
一抬頭,發現眼前是宮殿最深處。
一張簡單的木床,一張小一號的方桌,上麵放著幾卷翻舊的竹簡,以及一摞淡黃色的紙張。
此外,還有一方寬大的屏風,將宮殿一隔為二。
前麵是秦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後麵則是王兄休息的臥室。
這麽一個相對隱私的地方,蒙毅確實不該跟進來。
看著蒙毅略顯慌張的身影,成蟜啞然笑了出來。
今天發生的這些,怕是把孩子給嚇壞了。
不然,也不至於魂不守舍的,一路跟到這裏來,惹的王兄下令趕人。
“成蟜,你該明白,縱馬闖入王宮是什麽樣的後果。”
聽到屏風後麵,傳來宮門關閉的聲音,嬴政開始第一條責問。
“知道,可臣弟縱的是馬車,不是馬。”成蟜嬉笑著,他也想嚴肅起來,可他不敢。
他嚴肅,王兄會比他很嚴肅,到時候話還沒問完,就怒火攻心,借弟泄火,反倒是弄巧成拙了。
“你可知蒙毅是蒙家次子,蒙驁老將軍為了秦國,死在前線;蒙武將軍也為秦國南征北戰,東征西討,負傷累累,戰功累累。”
“而你卻帶著蒙毅,擅闖王宮,犯下大罪,怎麽對得起他們對秦國的付出?”
此事可大可小,罰與不罰,都隻是嬴政一句話的事情。
不過,他要報複成蟜方才的瘋狂輸出,這件事還不能就此放過。
吃了數落不回敬成蟜,那不是嬴政的做派。
(蒙毅去到了外麵,無從得知他們的對話,若是知道的話,怕是要發出新的疑問:所以說,我也隻是你們考斯普雷的一環?)
嬴政靜靜地等著看成蟜的反應。
預料中的愧疚,認錯,都沒有出現。
反而是出乎意料的發出一聲歎息。
成蟜竟然反過來質問他的王兄,打抱不平道:“王兄的意思是,蒙毅的父親為大秦流過血,他的祖父也為大秦流過血,我不能帶著他闖宮,這是對英雄和功臣的不敬。”
“所以,李信沒有為大秦流過血的祖父或父親,王兄就從來不關心我是否帶他做過什麽,隻要求我們活著就行,是嗎?”
“而且李信犯了錯,王兄二話不說就把他貶成了士卒,到了蒙毅這裏,王兄是打算區別對待嗎?”
成蟜突然提到李信,這是嬴政始料未及的。
在他看來,當初把李信趕到前線,一來確實是因為李信沒有看住人,讓成蟜混入使團,擅自去了韓國,惹的嬴政一時不高興。
二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信是成蟜的狐朋狗友,讓他到了前線,一旦韓國有異動,成蟜有需要,他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
主要還是出自對成蟜安全的考慮,畢竟李斯出使韓國,還配不上蒙恬率領黑冰台的精銳親自護衛。
至於真正把李信貶成大頭兵,那是王翦做的,跟他這個秦王,是沒有半點關係的。
李信到了前線之後,依舊不安分,數次挑戰王翦,敗的一塌塗地。
不給他一點苦頭嚐嚐,王翦這個主將何以服眾?
盡然誤打誤撞,讓成蟜把這口鍋給嬴政背上了。
嬴政並沒有因為背鍋,而露出些許不愉悅。
不過,背鍋無壓力。
並不代表,嬴政不想打成蟜的那張嘴。
多好的弟弟啊,要是能夠不說話,那就更好了。
“成蟜,寡人不僅僅是太過縱容那些大臣,更是過於縱容你了。”
在沒有外人在的情況下,嬴政的耐心,可謂是差到極致。
這要是大臣匯報工作,嬴政就算是心中怒火熊熊,也會聽對方把話說完,再做出評判和處置。
唯獨麵對成蟜的時候,不用操心這些,根本用不著容忍。
成也恩寵,敗也恩寵。
可以說,嬴政在成蟜麵前,毫不避諱地表達喜怒哀樂,活的像一個正常人,而不是君王,這也是對成蟜的一種恩寵。
每個人的情緒,都是最親近的人,感知到的最多,接受的最多。
外人麵前,嬴政是秦國的統治者,是高高在上的秦王,是不能有個人情感的君主。
但是,在成蟜麵前,他才是一個能夠隨時表達情緒的普通人,是一位對弟弟疼愛有加、失落大於期待的兄長,是一個不再帶著麵具的凡夫俗子。
權力的滋味,帶來了世間最高貴的身份與地位,獲得了最崇高的尊崇與畏懼,偏偏失去了嬴政最在乎的真心和赤誠。
當年從趙國回到鹹陽,他也是赤誠的,真心的,期待獲得父王母後的寵愛,希望過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生活。
結果,王宮之中,皆是勾心鬥角,他也淪為母後爭權奪利的工具。
懵懂之年登上王位,他曾赤誠無比,相信相父是這個世界對他最好的人,即便的繁重的課業,他也全部接下,隻道那是對他好。
結果,他隻是呂不韋和母後爭奪秦國話語權的棋子,每個人都想控製他。
就連唯一的弟弟,也在身邊人的慫恿下,疏遠他,相敬有加。
說起來,也是好笑。
手足之間,竟然像是一對陌生人。
好在,成蟜一夜之間開了竅,變了樣。
疏遠,相敬有加...這些通通都不存在了。
嬴政收獲了一個賤兮兮的弟弟。
從最開始的厭煩,嫌棄,到後來感受到成蟜的真誠,這一切都得益於成蟜足夠賤。
如果成蟜不犯賤,那麽他們會永遠維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也就是比普通君臣之間,多了一份血緣關係,而這並沒有任何的助益。
可有時候,成蟜實在是太賤。
嬴政真想讓他,不是自己的親弟弟,這樣動起手來,就不用留手。
打起來不用心疼,傷了殘了養養就好。
一瞬的功夫,嬴政想了許多。
成蟜讓他感受到了親情,盡管這親情有點怪味。
但誰也不能說,怪味花生不是花生,怪味親情不是親情。
似乎是為了驗證嬴政所想,成蟜再次拿出了怪味親情,這件無往而不利的製勝寶器。
“兄長這麽說話,莫不是在疏離你我兄弟兩人?”
“那些大臣是什麽人?是秦國的官員,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我是什麽人呢?我是兄長的親弟弟啊,天下獨一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我這麽知進退,體貼人,會說話,肯辦事的好弟弟。”
“所以說,秦王縱容大臣,那是真的在縱容,為了秦國的未來,最好有所收斂。”
“而縱容弟弟,可不是真的縱容,而是兄長在表達,對弟弟的疼愛。”
“兄長的縱容是疼愛,弟弟的折騰是回應,如此和諧溫暖的兄弟之情,讓旁人看了去,怕是要慕羨掉兩顆眼珠子,也就王兄臉皮薄,擔心讓人看了去,所以處處要收斂,時時要提醒。”
“不過,王兄大可放心,臣弟也不是高調之人,恭讓謙遜慣了,絕不會四處宣揚,讓王兄抹不開臉麵,將來若是闖禍,也絕不會報出兄長的名頭。”
“臣弟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就算是秦王的親弟弟,也絕不會借助弟仗兄勢,去欺負別人。”
成蟜兩指並攏,指著蒼天發誓。
演的倒是有模有樣,慷慨激昂的樣子。
又是指天為誓,又是拍著胸脯保證。
嬴政隻是靜靜地看著,成蟜的小把戲,就是想轉移他的注意力。
這有什麽難的?
隻要他稍微配合一下,揭過此事,成蟜自會停下表演,露出一臉諂媚的笑容。
恨不得告訴全世界,他有一個好兄長,寵他包容他。
等到成蟜有些勞累,趁著他換氣休息的間隔,嬴政開口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寡人是秦國的王,更是你的兄長,對待那些大臣,肯定不能和對待你一樣。”
“我們是一家人,自是親密無間,對你偏愛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成蟜眼前一亮,隻要王兄鬆口,一切都好商量。
“王兄說的極是。”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些外人又怎知你我的兄弟情分。”
“那真是情比堅金,固如磐石,就算是開天辟地盤古大神,也別想折斷你我之間的兄弟情分,血緣之濃。”
嬴政嘴角小幅度勾起,成蟜果然按照他的預料,給了一點顏色,就開始燦爛起來。
他問道:“既然你我是一家人,為何要拆寡人的台,讓寡人難堪?”
成蟜心下一沉,電光火石之間,他把大半年的事情都回憶了個遍。
如果說是有什麽讓王兄不高興的事情,那真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更別說一件件的全部記清楚。
不過,時間縮短的最近幾天,那就隻有一件——偷梁換柱,讓李斯去了巴蜀,他則是偷懶留在了鹹陽。
可也不對,按理說蒙武拖延出發,進宮麵王,不可能不說這件事。
王兄沒有找他進宮責問,難不成還能臨時起意?
成蟜更願意把臨時起意,稱作是伺機報複,公報私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