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趙人艱辛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連著交了三天糧食,小的家中真的沒有餘糧了,今年這個冬天還不知道怎麽過呢,就求求大人,饒我們這些百姓一條活路吧!”
啪!
凶神惡煞的家仆,揮起手裏的馬鞭,狠狠地抽打在年事已高的老裏長臉上。
老裏長年事已高,哪裏經受得住這麽一鞭子。
整個人撲通一聲栽倒在地,數位各有殘疾的同鄉,上前扶起老裏長,退到一旁去。
那家仆狗仗人勢,趾高氣揚地看著聚在一起的貧苦百姓。
眼底鋪滿了嫌棄,仿佛看到的不是同為趙人的同胞,而是汙染了他眼睛的髒東西。
他怒喝道:“我趙軍的將士們,正在前方浴血奮戰,他們擋住了秦軍,不讓秦軍攻入趙國,來年你們才能過上安穩日子,現如今,不過是讓你們分一些糧食出來,就這般不情願,難不成你們一個個的都想看到秦軍打進我趙國來?還是說你們早就想要做秦人了?”
人群中大多數衣不蔽體,年紀尚小的娃娃被母親抱在懷中,光著身子,小胳膊小腿上全都是泥巴。
男人們抿著嘴唇,壓抑著心中怒火,敢怒而不敢言。
老人們則是低著頭,擺出一副無奈認命的姿態。
那家仆的話,並不能讓他們動容,他們都是普通百姓,隻想好好種田,有所收獲,能夠安安穩穩的活著。
然而,趙國一直都在打仗,打一次仗征一次糧抓一次丁。
他們家家戶戶,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所有人都經曆過戰事,不是送走兒子,就是送走父親。
沒有人喜歡打仗,也沒有人想要離開趙國,前往秦國。
他們真的是,隻想好好活著,有口吃的,有件衣穿。
老裏長緩過勁兒來,掙開同鄉的攙扶,顫巍巍地往前,再度求情道:“大人,小的以及這些同鄉,一直都是趙人,每次打仗都出人出糧,並沒有要前往秦國的想法。”
他慢悠悠地轉過頭,看向身後僅有的青壯男子。
而他們的身子,都各有殘缺,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無手無眼。
老裏長先是舉起自己的右手,露出光禿禿的手腕,激動道:“當年長平之戰趙國大傷,小的跟隨老母前往邯鄲守城,老母死在城下,小的也丟了一隻手。”
“還有他們,這些後生們,攻打匈奴,斷了腿;討伐燕國,沒了胳膊;年前攻秦,瞎了眼;而今他們活著回來,還有更多死在戰場上,回不來的同鄉。”
“這次攻打韓國,這些婆娘的男人,這些娃子的阿爹,還有他們的兄弟親朋,都跟著一起去了,小的們家中若是有糧,一定會拿出來送到前線,不會讓他們餓著肚子去打仗,可是我們真的沒有了,每家的米缸都幹幹淨淨,就連山上的野菜都被挖幹淨了。”
老人家不懂什麽大道理,可是他知道大王要打仗,趙國要出兵,他還有身後的鄉鄰們,從來都不曾辜負趙國,辜負坐在王宮裏的大王。
他們也是在用生命守護趙國,聽從大王的號令。
而今,交不出糧食,是真的沒有了,而不是不想交。
然而,狗仗人勢的惡仆,可不會感同身受,說不定心裏還會罵上蠢貨,白癡。
他舉著馬鞭,指向老裏長,不近人情道:“好了,你該說的都說完了,那就開始交糧吧!”
老裏長一生要強,就連當初手被秦軍砍下來,都沒有落一滴淚,現如今聽到惡仆的話,他心中五味雜陳,忍不住想要落淚。
不是委屈,不是傷心,而是失望。
他們為趙國付出了一切,先不說大王沒有給予任何優待,卻還要派人來把他們往死路上逼。
他們的子嗣後輩,還在前線為趙國拚命呢,他們卻得到了這樣的下場。
這惡仆或許不是趙王親自派來的,但是這些人的行徑,都是得到了趙王默許的。
人群中,擴散開一股令人深陷其中的沉寂,不知是誰低聲抱怨道:“要糧沒有,要命一條,天天征糧,指不定進了哪個人的家裏。”
此話一出,所有人齊齊歎氣。
“既然交不出糧,那就征丁,三人一丁,編入軍中,負責將糧食送到前線。”
惡仆再惡,也是背靠主人吃飯,在場這些人都是主人家的食邑,他可以逼一下,但不能逼得太過了。
要是逼反了他們,到時候承擔責任的就是自己。
他話音剛落,人群中便議論起來,都不用認真去聽,就知道這是不滿意。
畢竟,三人一丁,連他都覺得不合理,但為了懲治這些刁民,刻意如此要求。
再說了,隻是算個糧食而已,又不用上戰場打仗,危險性小多了。
惡仆把鞭子揮向空中,發出震鳴,凶道:“想好了就站出來,不許交頭接耳。”
場中安靜了一會兒,老裏長帶頭站在前麵,堅定道:“我去,一大把年紀也活夠了,能為趙國再做些事,值了!”
老裏長的樸素愛國情懷,並沒有引起惡仆的同情心,反而惹來一陣鄙夷。
雖沒有說什麽,但是那不屑一顧的眼神,以及眼中的嘲笑與譏諷,掩蓋不住。
“我去!”
“我也去!”
“還有我…!”
在老裏長的帶動下,僅有的青壯男丁,紛紛站了出來,沒有一個是四肢健全,身體無恙的。
他們站了出來,仍遠遠達不到三人一丁的標準。
半大孩子緊隨其後。
然後是,懷抱兒童的婦女,她們把孩子交給親人鄰居,而後跟在男人身後,排成一列。
“自以為高尚,不過是一群蠢貨賤民!”
惡仆看著短時間便湊齊的丁數,不喜反怒。
對方行動太快,讓他沒有借機發難的機會,咒罵一聲後,掉轉馬頭離開。
那些站出來的人,則是在一眾惡仆的看顧下,跟著往前走。
……
邢丘。
由於成蟜和李牧的約定,秦趙兩軍暫停了戰事。
每日早中晚,李牧都可以派人穿過邢丘,乘船到對岸,遠遠看望被圍困在成皋附近的趙軍。
而這些時日,李牧也沒有閑著。
趙軍的土木工事,已經修建到邢丘十米之內,兩座用土塊壘起來的臨時土城,甚至比邢丘還要高出一尺。
成蟜每天飯點上城牆,向北望去,都能看到對麵李牧粘在嘴角的飯粒。
“老將軍,第一次來到秦國邢丘,有何感想?”
成蟜沿著城牆往前走,隔一塊牆垛,就伸出手和對麵勞作的趙軍,打一聲招呼,龐煖被王賁派人送過來,正跟在他的身後,一起巡視城牆。
龐煖雙手貼緊軀體,用繩子綁了個結實,在幾名秦軍的看護下,慢慢悠悠地跟在後頭,冷哼道:“邢丘,老夫來過不止一次。”
“不不不!”
“老將軍來的是趙國邢丘,我說的是秦國邢丘,此外,還要多謝老將軍慷慨相贈。”
成蟜一路往前走,與路過的士兵主動打招呼,若是遇到士兵和他說話,也會隨口應上兩句,關心一下今天的夥食。
龐煖看著他,如同看一個怪胎,愛兵如子的將領,他見過不少,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在他們眼中士兵隻是戰場上的棋子,想要棋子聽話,就要給棋子一些好處。
然而,和士兵以兄弟相稱的,成蟜是第一個,他聞所未聞,曆數兵法典籍,也沒有這樣的記載。
對於成蟜的挖苦,龐煖自動忽略掉了,那些言語挖苦,和成蟜帶給自己的震驚比起來,不值一提。
他好奇問道:“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你與士卒兄弟相稱,豈不是亂了規矩?”
“你說的是將者,可我是公子,還是個紈絝公子。”
成蟜停在城外土牆正對麵,伸著脖子看看,沒看到李牧的身影,回頭答道:“老將軍知道什麽是紈絝嗎?紈絝就是行事沒有規矩,守規矩了,那還叫什麽紈絝?”
“不,你行止怪誕,倒也算得上勇,可為將也,李牧箭法過人,這個距離他若是放箭,你必死無疑,而你絲毫不懼,這正是勇。”龐煖道。
成蟜聽得隻皺眉頭,李牧為了數萬趙軍,肯定不會放箭射自己,但是龐煖這話,到底是誇,還是貶?
怎麽感覺,像是在罵他蠢貨,莽夫,沒腦子,不知死活?
成蟜看著龐煖恨意寫滿臉的樣子,就知道這不是什麽真心話,他不接話茬,問道:“老將軍,我若是放你回去,你該當如何?”
“傾盡餘生,猛攻秦國,以洗血今日之恥!”龐煖完全不在乎身處險境,毫不避諱。
“王賁和我說,你羞愧難當,欲拔劍自刎,所以必須用繩子綁起來,防止你自戕,看來是他年輕了,看不懂老將軍的心思。”成蟜故作詫異道。
他指著對麵的土牆,雙方將士近在咫尺,卻是各自巡邏,都當對方不存在,道:“我答應過李牧,要把你放回趙國,就絕對不會食言,就算是老將軍日後帶兵攻秦,我也不後悔今日的決定。”
成蟜回頭喊住巡邏路過的士兵,“你們朝著對麵呼喊,把李牧喊出來,就說本公子有要事相談。”
啪!
凶神惡煞的家仆,揮起手裏的馬鞭,狠狠地抽打在年事已高的老裏長臉上。
老裏長年事已高,哪裏經受得住這麽一鞭子。
整個人撲通一聲栽倒在地,數位各有殘疾的同鄉,上前扶起老裏長,退到一旁去。
那家仆狗仗人勢,趾高氣揚地看著聚在一起的貧苦百姓。
眼底鋪滿了嫌棄,仿佛看到的不是同為趙人的同胞,而是汙染了他眼睛的髒東西。
他怒喝道:“我趙軍的將士們,正在前方浴血奮戰,他們擋住了秦軍,不讓秦軍攻入趙國,來年你們才能過上安穩日子,現如今,不過是讓你們分一些糧食出來,就這般不情願,難不成你們一個個的都想看到秦軍打進我趙國來?還是說你們早就想要做秦人了?”
人群中大多數衣不蔽體,年紀尚小的娃娃被母親抱在懷中,光著身子,小胳膊小腿上全都是泥巴。
男人們抿著嘴唇,壓抑著心中怒火,敢怒而不敢言。
老人們則是低著頭,擺出一副無奈認命的姿態。
那家仆的話,並不能讓他們動容,他們都是普通百姓,隻想好好種田,有所收獲,能夠安安穩穩的活著。
然而,趙國一直都在打仗,打一次仗征一次糧抓一次丁。
他們家家戶戶,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所有人都經曆過戰事,不是送走兒子,就是送走父親。
沒有人喜歡打仗,也沒有人想要離開趙國,前往秦國。
他們真的是,隻想好好活著,有口吃的,有件衣穿。
老裏長緩過勁兒來,掙開同鄉的攙扶,顫巍巍地往前,再度求情道:“大人,小的以及這些同鄉,一直都是趙人,每次打仗都出人出糧,並沒有要前往秦國的想法。”
他慢悠悠地轉過頭,看向身後僅有的青壯男子。
而他們的身子,都各有殘缺,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無手無眼。
老裏長先是舉起自己的右手,露出光禿禿的手腕,激動道:“當年長平之戰趙國大傷,小的跟隨老母前往邯鄲守城,老母死在城下,小的也丟了一隻手。”
“還有他們,這些後生們,攻打匈奴,斷了腿;討伐燕國,沒了胳膊;年前攻秦,瞎了眼;而今他們活著回來,還有更多死在戰場上,回不來的同鄉。”
“這次攻打韓國,這些婆娘的男人,這些娃子的阿爹,還有他們的兄弟親朋,都跟著一起去了,小的們家中若是有糧,一定會拿出來送到前線,不會讓他們餓著肚子去打仗,可是我們真的沒有了,每家的米缸都幹幹淨淨,就連山上的野菜都被挖幹淨了。”
老人家不懂什麽大道理,可是他知道大王要打仗,趙國要出兵,他還有身後的鄉鄰們,從來都不曾辜負趙國,辜負坐在王宮裏的大王。
他們也是在用生命守護趙國,聽從大王的號令。
而今,交不出糧食,是真的沒有了,而不是不想交。
然而,狗仗人勢的惡仆,可不會感同身受,說不定心裏還會罵上蠢貨,白癡。
他舉著馬鞭,指向老裏長,不近人情道:“好了,你該說的都說完了,那就開始交糧吧!”
老裏長一生要強,就連當初手被秦軍砍下來,都沒有落一滴淚,現如今聽到惡仆的話,他心中五味雜陳,忍不住想要落淚。
不是委屈,不是傷心,而是失望。
他們為趙國付出了一切,先不說大王沒有給予任何優待,卻還要派人來把他們往死路上逼。
他們的子嗣後輩,還在前線為趙國拚命呢,他們卻得到了這樣的下場。
這惡仆或許不是趙王親自派來的,但是這些人的行徑,都是得到了趙王默許的。
人群中,擴散開一股令人深陷其中的沉寂,不知是誰低聲抱怨道:“要糧沒有,要命一條,天天征糧,指不定進了哪個人的家裏。”
此話一出,所有人齊齊歎氣。
“既然交不出糧,那就征丁,三人一丁,編入軍中,負責將糧食送到前線。”
惡仆再惡,也是背靠主人吃飯,在場這些人都是主人家的食邑,他可以逼一下,但不能逼得太過了。
要是逼反了他們,到時候承擔責任的就是自己。
他話音剛落,人群中便議論起來,都不用認真去聽,就知道這是不滿意。
畢竟,三人一丁,連他都覺得不合理,但為了懲治這些刁民,刻意如此要求。
再說了,隻是算個糧食而已,又不用上戰場打仗,危險性小多了。
惡仆把鞭子揮向空中,發出震鳴,凶道:“想好了就站出來,不許交頭接耳。”
場中安靜了一會兒,老裏長帶頭站在前麵,堅定道:“我去,一大把年紀也活夠了,能為趙國再做些事,值了!”
老裏長的樸素愛國情懷,並沒有引起惡仆的同情心,反而惹來一陣鄙夷。
雖沒有說什麽,但是那不屑一顧的眼神,以及眼中的嘲笑與譏諷,掩蓋不住。
“我去!”
“我也去!”
“還有我…!”
在老裏長的帶動下,僅有的青壯男丁,紛紛站了出來,沒有一個是四肢健全,身體無恙的。
他們站了出來,仍遠遠達不到三人一丁的標準。
半大孩子緊隨其後。
然後是,懷抱兒童的婦女,她們把孩子交給親人鄰居,而後跟在男人身後,排成一列。
“自以為高尚,不過是一群蠢貨賤民!”
惡仆看著短時間便湊齊的丁數,不喜反怒。
對方行動太快,讓他沒有借機發難的機會,咒罵一聲後,掉轉馬頭離開。
那些站出來的人,則是在一眾惡仆的看顧下,跟著往前走。
……
邢丘。
由於成蟜和李牧的約定,秦趙兩軍暫停了戰事。
每日早中晚,李牧都可以派人穿過邢丘,乘船到對岸,遠遠看望被圍困在成皋附近的趙軍。
而這些時日,李牧也沒有閑著。
趙軍的土木工事,已經修建到邢丘十米之內,兩座用土塊壘起來的臨時土城,甚至比邢丘還要高出一尺。
成蟜每天飯點上城牆,向北望去,都能看到對麵李牧粘在嘴角的飯粒。
“老將軍,第一次來到秦國邢丘,有何感想?”
成蟜沿著城牆往前走,隔一塊牆垛,就伸出手和對麵勞作的趙軍,打一聲招呼,龐煖被王賁派人送過來,正跟在他的身後,一起巡視城牆。
龐煖雙手貼緊軀體,用繩子綁了個結實,在幾名秦軍的看護下,慢慢悠悠地跟在後頭,冷哼道:“邢丘,老夫來過不止一次。”
“不不不!”
“老將軍來的是趙國邢丘,我說的是秦國邢丘,此外,還要多謝老將軍慷慨相贈。”
成蟜一路往前走,與路過的士兵主動打招呼,若是遇到士兵和他說話,也會隨口應上兩句,關心一下今天的夥食。
龐煖看著他,如同看一個怪胎,愛兵如子的將領,他見過不少,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在他們眼中士兵隻是戰場上的棋子,想要棋子聽話,就要給棋子一些好處。
然而,和士兵以兄弟相稱的,成蟜是第一個,他聞所未聞,曆數兵法典籍,也沒有這樣的記載。
對於成蟜的挖苦,龐煖自動忽略掉了,那些言語挖苦,和成蟜帶給自己的震驚比起來,不值一提。
他好奇問道:“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你與士卒兄弟相稱,豈不是亂了規矩?”
“你說的是將者,可我是公子,還是個紈絝公子。”
成蟜停在城外土牆正對麵,伸著脖子看看,沒看到李牧的身影,回頭答道:“老將軍知道什麽是紈絝嗎?紈絝就是行事沒有規矩,守規矩了,那還叫什麽紈絝?”
“不,你行止怪誕,倒也算得上勇,可為將也,李牧箭法過人,這個距離他若是放箭,你必死無疑,而你絲毫不懼,這正是勇。”龐煖道。
成蟜聽得隻皺眉頭,李牧為了數萬趙軍,肯定不會放箭射自己,但是龐煖這話,到底是誇,還是貶?
怎麽感覺,像是在罵他蠢貨,莽夫,沒腦子,不知死活?
成蟜看著龐煖恨意寫滿臉的樣子,就知道這不是什麽真心話,他不接話茬,問道:“老將軍,我若是放你回去,你該當如何?”
“傾盡餘生,猛攻秦國,以洗血今日之恥!”龐煖完全不在乎身處險境,毫不避諱。
“王賁和我說,你羞愧難當,欲拔劍自刎,所以必須用繩子綁起來,防止你自戕,看來是他年輕了,看不懂老將軍的心思。”成蟜故作詫異道。
他指著對麵的土牆,雙方將士近在咫尺,卻是各自巡邏,都當對方不存在,道:“我答應過李牧,要把你放回趙國,就絕對不會食言,就算是老將軍日後帶兵攻秦,我也不後悔今日的決定。”
成蟜回頭喊住巡邏路過的士兵,“你們朝著對麵呼喊,把李牧喊出來,就說本公子有要事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