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成蟜:跟我回鹹陽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客廳,張良坐在成蟜對麵,目光停留在他背後。
是個生麵孔,剛才越牆開門的應該就是他了。
就是不知道翻牆是張飛的主意,還是這個新護衛的主意。
看起來,倒是個沒有什麽心眼的,不足為慮。
“張先生,突然前來,是有什麽事嗎?”張良眼睛向前。
成蟜滿是和氣的笑臉,讓他感受不到任何暖意。
反而透露著一股邪意,好像是黑暗中,被野獸盯上了一樣,不寒而栗!
若不是在自己家裏,張良此刻已經轉身就跑了。
“你幫我辦起知笙樓,我幫你消除謠言,我以為咱們已經是掏心掏肺的好朋友了,想不到子房你竟然對我如此戒備。”
“你的眼神讓我陌生,你的態度讓我心冷,你的疏遠讓我痛徹心扉!”
成蟜表情變化,縱享絲滑,他左手捂住胸口,右手扶著身後的李信,搖搖晃晃地從位置上站起來,滿眼委屈地看著對麵的張良。
如此變幻,張良內心的警惕更加深厚。
他承認,自從李斯當眾提到謠言一事後,如今的新鄭城中,關於他的流言已經很少了,在外麵連著逛一天,都聽不到半句。
經過韓非的打聽,才知道,李斯是收了知笙樓主人的財帛,所以答應幫忙。
對此,張良半信半疑。
之前張家也試了各種辦法,都沒有能夠壓製住流言。
李斯的一句話,這麽快就把流言壓製下去,盡管會有韓國公族為了討好李斯,而全力以赴,可張良依舊產生了懷疑。
別人都壓製不住的流言,秦使一開口就能夠壓製住。
這種情況,在有限的可能裏麵,張良隱隱傾向於秦使早就知道謠言源頭,這麽一種可能。
故而,在他開口之後,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張先生,哪有好朋友之間不知道彼此真實姓名的?”張良沒有直接回懟成蟜,就算他很想這麽做,也忍了下來。
這樣的回答,不算委婉,就差直接說,我們不熟,別套近乎。
不過,成蟜臉皮厚,不在乎,他故作吃驚道:“沒想到,這都被你發現了!”
“好吧,我不裝了,攤牌了。”
“在下正是與秦王最親近的人,大秦上將軍蒙驁之孫,蒙毅!”
李信聽到後,立刻咬緊牙關,把成蟜坑過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想了一遍,不讓自己笑出來。
成蟜前麵那麽長的鋪墊,他差點以為真的要坦白身份了,沒想到是馬甲套馬甲。
“當真?”
張良不是很相信成蟜,有過前科的人,總是不容易被信任。
問向成蟜的同時,他的目光卻是移到了李信的身上,想看看這個沒有心眼兒的武人,有沒有明顯的情緒變化,或許能夠得到蛛絲馬跡。
結果,他隻看到了李信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升起一陣陣的迷茫。
人是跟著成蟜來的,所以張良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剛剛的那句話,惹得這個護衛不高興了。
張良收回目光,不再持有懷疑,但也沒有完全信任。
如果是蒙驁的孫子,那麽李斯的態度勉強說得過去,一個楚國到秦的外臣,比起幾代忠良的蒙家,確實差得遠了。
蒙毅不過還是個熱愛秦法的少年,憧憬著廷尉的未來,沒有任何名氣。
他隻聽說過蒙驁,一個繼白起之後,籠罩在韓國心頭的噩夢。
張良沒有多少誠意地恭維道:“原來是名將之後,請恕張良魯莽之舉。”
見人鬆了口,成蟜順著杆子就往上爬,他直接走到張良身邊,勾住對方的肩膀,昂起下巴,撕掉站在上麵的胡須,隨手拍在了張良的衣服上,熱情洋溢道:“你我是兄弟,不說這些見外的話,過幾天我就回鹹陽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想要邀請你和我一同前往秦國做客,希望兄弟你不要拒絕我!”
好朋友到兄弟,閣下增進感情的速度,還真是快呀!
張良是半點兒不信,因為謠言的事情,給他留下了極大的陰影,又懷疑到了李斯的頭上,再加上成蟜的熱情相邀,就更不會輕信了。
他扭頭看了眼搭在肩膀上的手,雖是不喜歡,卻也沒有把那隻手挪下去,而是把粘在身上的胡須取了下來,悄悄地丟到了地上,“家父上了年紀,身邊離不開人伺候,良實難跟隨你前往秦國。”
“沒關係,把張相也接去。”
成蟜不以為意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你五世韓相,這個道理應該比我懂。那老韓王死了,新王即位,怎麽還會使用張相?”
“不過,你和張相跟我到了鹹陽,我可以替你們和秦王說說,不說仍舊為相,上卿之位不在話下。”
張良很不淡定。
他忽然拔高聲音,問道:“你是說韓王然死了?”
“是啊,李大人得到通知,已經入宮去了,張相不在府上,應該也是因為此事入宮了,我還以為張相已經告訴你了。”
“就是知道老韓王死了,我考慮到你和新王的關係不怎麽樣,才趕來邀請你去鹹陽的。”
“你不會以為我有什麽陰謀吧?那你可真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成蟜先是吃驚詫異,而後表現出不一般的大度,隨便擺擺手,繼續往下說:“就算你是小人,那也沒有關係,我知道你是我異父異母的親兄弟,絕對不會看著你在韓國受苦受累,而置之不理的。
不光是你,我還會去邀請公子非,他和新王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前半生他已經被排擠到深居簡出,後半生我希望他能夠開心快樂,不再受到排擠。”
成蟜喋喋不休地說著,張良卻神遊物外,他隻聽到了一個消息,韓王然死了。
張平肯定知道這個消息,才入了宮,卻沒有告訴他,就是不想讓他卷入旋渦中。
不過,成蟜的到來,破壞了張平的良苦用心。
“閣下知道韓王是怎麽死的嗎?”張良眼神淩厲利地看著成蟜。
使團沒有到新鄭的時候,韓王然是上了年紀,身體有些不太好,卻沒有任何要命的重疾,這才一個月的時間,說死就死了。
此前,他得知韓王深居後宮,召集了不少醫者,還懷疑韓王然隻是偶感風寒,畢竟天氣轉涼了,這很正常。
現在看來,這裏麵是有陰謀的。
張良隱晦地看向成蟜,兩顆眸子上,刻著無形的字,一個是嫌,一個是疑,眉心連著眉毛皺成個人字。
“我知道,但和我無關,是你們韓人內鬥嚴重,害死了老韓王,我也很同情他,人上了年紀,本來就沒幾年好活了,還出手害他,要我說,動手害韓王的人,真不是個東西,要是讓我找到機會,一定讓他知道什麽是人間正義!”
成蟜慷慨陳詞的同時,心中腹誹不斷,把藥送進嘴裏的,是老韓王自己,把藥送到老韓王手裏的,是他的寶貝兒子太子安。
這就是一場大型家庭倫理懸疑劇,韓王心疼兒子當了幾十年太子,想早早讓位,太子心疼老子當了幾十年大王,想早早替位。
兒子擔心老子在位受累,老子擔心兒子等待受苦,彼此奔赴。
人家父慈子孝的事,成蟜一個外人,根本就扯不上關係。
“是誰?”張良不淡定了。
聽到成蟜的話,張良下意識以為他可能知道凶手,比得知韓王死了的消息,還要情急。
看得出來,他不在乎韓王死活,他在乎韓國。
畢竟是母國,平時吐槽歸吐槽,真遇到大事了,還是願意出力的。
“我不知道是誰,但是我有線索,卻不能告訴你。”成蟜意味深長地看著張良,眼神中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張良猶豫了一下,問道:“什麽條件?”
“跟我回鹹陽!”
成蟜舉起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餘下的三根手指,並排合攏,指向蒼天,朗聲道:“在下蒙毅,以家兄蒙恬的安危立誓,倘若張良主動接受邀請,跟我前往鹹陽,我就告訴他害死韓王的人是誰,若違此誓言,就讓家兄在抵禦六國大軍之時,亂箭穿心。”
張良的目光一直注視著李信,成蟜的演技出神入化分不清真假,隻有從其他人身上入手。
他冷眼旁觀,聽成蟜發完毒誓。
李信的雙眼寫滿了不可思議,有震驚,有擔憂,還有慌亂。
看來,蒙恬和蒙毅,是親兄弟沒錯!
張良挪開眼睛,低頭沉思著。
韓王的死,若是自己人做的,那對韓國來說,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隨時有可能葬送韓國的隱患。
這已經不僅僅是韓王然的事情了。
他相信,就算是父親或者公子知道了這件事,也會想辦法揪出那個人。
“我跟你去鹹陽,但要在你剛才的誓言中加些條件,到了鹹陽,你不得限製我的人身自由,不得幹涉我的個人活動,什麽時候離開秦國,由我說了算。”張良為了公子,為了父親,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並提出了自以為萬無一失的條件。
“這都是應該的,我沒有理由不答應你。”
成蟜鬆開張良,返回自己的座位,背對張良的時候,壓不住的嘴角瘋狂上揚。
你可以不為我所用,但是你絕對不可以為別人所用!
隻要進入秦國境內,成蟜有的是法子讓張良變成宅男,去鹹陽不行,那就去櫟陽,去雍城,送去巴蜀,流放西陲都行,誰讓張良隻說了進入鹹陽不得限製自由。
就算真到了鹹陽,答應條件的是蒙毅,限製張良行動的是王兄,和他成蟜有什麽關係?
是個生麵孔,剛才越牆開門的應該就是他了。
就是不知道翻牆是張飛的主意,還是這個新護衛的主意。
看起來,倒是個沒有什麽心眼的,不足為慮。
“張先生,突然前來,是有什麽事嗎?”張良眼睛向前。
成蟜滿是和氣的笑臉,讓他感受不到任何暖意。
反而透露著一股邪意,好像是黑暗中,被野獸盯上了一樣,不寒而栗!
若不是在自己家裏,張良此刻已經轉身就跑了。
“你幫我辦起知笙樓,我幫你消除謠言,我以為咱們已經是掏心掏肺的好朋友了,想不到子房你竟然對我如此戒備。”
“你的眼神讓我陌生,你的態度讓我心冷,你的疏遠讓我痛徹心扉!”
成蟜表情變化,縱享絲滑,他左手捂住胸口,右手扶著身後的李信,搖搖晃晃地從位置上站起來,滿眼委屈地看著對麵的張良。
如此變幻,張良內心的警惕更加深厚。
他承認,自從李斯當眾提到謠言一事後,如今的新鄭城中,關於他的流言已經很少了,在外麵連著逛一天,都聽不到半句。
經過韓非的打聽,才知道,李斯是收了知笙樓主人的財帛,所以答應幫忙。
對此,張良半信半疑。
之前張家也試了各種辦法,都沒有能夠壓製住流言。
李斯的一句話,這麽快就把流言壓製下去,盡管會有韓國公族為了討好李斯,而全力以赴,可張良依舊產生了懷疑。
別人都壓製不住的流言,秦使一開口就能夠壓製住。
這種情況,在有限的可能裏麵,張良隱隱傾向於秦使早就知道謠言源頭,這麽一種可能。
故而,在他開口之後,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張先生,哪有好朋友之間不知道彼此真實姓名的?”張良沒有直接回懟成蟜,就算他很想這麽做,也忍了下來。
這樣的回答,不算委婉,就差直接說,我們不熟,別套近乎。
不過,成蟜臉皮厚,不在乎,他故作吃驚道:“沒想到,這都被你發現了!”
“好吧,我不裝了,攤牌了。”
“在下正是與秦王最親近的人,大秦上將軍蒙驁之孫,蒙毅!”
李信聽到後,立刻咬緊牙關,把成蟜坑過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想了一遍,不讓自己笑出來。
成蟜前麵那麽長的鋪墊,他差點以為真的要坦白身份了,沒想到是馬甲套馬甲。
“當真?”
張良不是很相信成蟜,有過前科的人,總是不容易被信任。
問向成蟜的同時,他的目光卻是移到了李信的身上,想看看這個沒有心眼兒的武人,有沒有明顯的情緒變化,或許能夠得到蛛絲馬跡。
結果,他隻看到了李信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升起一陣陣的迷茫。
人是跟著成蟜來的,所以張良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剛剛的那句話,惹得這個護衛不高興了。
張良收回目光,不再持有懷疑,但也沒有完全信任。
如果是蒙驁的孫子,那麽李斯的態度勉強說得過去,一個楚國到秦的外臣,比起幾代忠良的蒙家,確實差得遠了。
蒙毅不過還是個熱愛秦法的少年,憧憬著廷尉的未來,沒有任何名氣。
他隻聽說過蒙驁,一個繼白起之後,籠罩在韓國心頭的噩夢。
張良沒有多少誠意地恭維道:“原來是名將之後,請恕張良魯莽之舉。”
見人鬆了口,成蟜順著杆子就往上爬,他直接走到張良身邊,勾住對方的肩膀,昂起下巴,撕掉站在上麵的胡須,隨手拍在了張良的衣服上,熱情洋溢道:“你我是兄弟,不說這些見外的話,過幾天我就回鹹陽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想要邀請你和我一同前往秦國做客,希望兄弟你不要拒絕我!”
好朋友到兄弟,閣下增進感情的速度,還真是快呀!
張良是半點兒不信,因為謠言的事情,給他留下了極大的陰影,又懷疑到了李斯的頭上,再加上成蟜的熱情相邀,就更不會輕信了。
他扭頭看了眼搭在肩膀上的手,雖是不喜歡,卻也沒有把那隻手挪下去,而是把粘在身上的胡須取了下來,悄悄地丟到了地上,“家父上了年紀,身邊離不開人伺候,良實難跟隨你前往秦國。”
“沒關係,把張相也接去。”
成蟜不以為意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你五世韓相,這個道理應該比我懂。那老韓王死了,新王即位,怎麽還會使用張相?”
“不過,你和張相跟我到了鹹陽,我可以替你們和秦王說說,不說仍舊為相,上卿之位不在話下。”
張良很不淡定。
他忽然拔高聲音,問道:“你是說韓王然死了?”
“是啊,李大人得到通知,已經入宮去了,張相不在府上,應該也是因為此事入宮了,我還以為張相已經告訴你了。”
“就是知道老韓王死了,我考慮到你和新王的關係不怎麽樣,才趕來邀請你去鹹陽的。”
“你不會以為我有什麽陰謀吧?那你可真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成蟜先是吃驚詫異,而後表現出不一般的大度,隨便擺擺手,繼續往下說:“就算你是小人,那也沒有關係,我知道你是我異父異母的親兄弟,絕對不會看著你在韓國受苦受累,而置之不理的。
不光是你,我還會去邀請公子非,他和新王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前半生他已經被排擠到深居簡出,後半生我希望他能夠開心快樂,不再受到排擠。”
成蟜喋喋不休地說著,張良卻神遊物外,他隻聽到了一個消息,韓王然死了。
張平肯定知道這個消息,才入了宮,卻沒有告訴他,就是不想讓他卷入旋渦中。
不過,成蟜的到來,破壞了張平的良苦用心。
“閣下知道韓王是怎麽死的嗎?”張良眼神淩厲利地看著成蟜。
使團沒有到新鄭的時候,韓王然是上了年紀,身體有些不太好,卻沒有任何要命的重疾,這才一個月的時間,說死就死了。
此前,他得知韓王深居後宮,召集了不少醫者,還懷疑韓王然隻是偶感風寒,畢竟天氣轉涼了,這很正常。
現在看來,這裏麵是有陰謀的。
張良隱晦地看向成蟜,兩顆眸子上,刻著無形的字,一個是嫌,一個是疑,眉心連著眉毛皺成個人字。
“我知道,但和我無關,是你們韓人內鬥嚴重,害死了老韓王,我也很同情他,人上了年紀,本來就沒幾年好活了,還出手害他,要我說,動手害韓王的人,真不是個東西,要是讓我找到機會,一定讓他知道什麽是人間正義!”
成蟜慷慨陳詞的同時,心中腹誹不斷,把藥送進嘴裏的,是老韓王自己,把藥送到老韓王手裏的,是他的寶貝兒子太子安。
這就是一場大型家庭倫理懸疑劇,韓王心疼兒子當了幾十年太子,想早早讓位,太子心疼老子當了幾十年大王,想早早替位。
兒子擔心老子在位受累,老子擔心兒子等待受苦,彼此奔赴。
人家父慈子孝的事,成蟜一個外人,根本就扯不上關係。
“是誰?”張良不淡定了。
聽到成蟜的話,張良下意識以為他可能知道凶手,比得知韓王死了的消息,還要情急。
看得出來,他不在乎韓王死活,他在乎韓國。
畢竟是母國,平時吐槽歸吐槽,真遇到大事了,還是願意出力的。
“我不知道是誰,但是我有線索,卻不能告訴你。”成蟜意味深長地看著張良,眼神中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張良猶豫了一下,問道:“什麽條件?”
“跟我回鹹陽!”
成蟜舉起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餘下的三根手指,並排合攏,指向蒼天,朗聲道:“在下蒙毅,以家兄蒙恬的安危立誓,倘若張良主動接受邀請,跟我前往鹹陽,我就告訴他害死韓王的人是誰,若違此誓言,就讓家兄在抵禦六國大軍之時,亂箭穿心。”
張良的目光一直注視著李信,成蟜的演技出神入化分不清真假,隻有從其他人身上入手。
他冷眼旁觀,聽成蟜發完毒誓。
李信的雙眼寫滿了不可思議,有震驚,有擔憂,還有慌亂。
看來,蒙恬和蒙毅,是親兄弟沒錯!
張良挪開眼睛,低頭沉思著。
韓王的死,若是自己人做的,那對韓國來說,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隨時有可能葬送韓國的隱患。
這已經不僅僅是韓王然的事情了。
他相信,就算是父親或者公子知道了這件事,也會想辦法揪出那個人。
“我跟你去鹹陽,但要在你剛才的誓言中加些條件,到了鹹陽,你不得限製我的人身自由,不得幹涉我的個人活動,什麽時候離開秦國,由我說了算。”張良為了公子,為了父親,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並提出了自以為萬無一失的條件。
“這都是應該的,我沒有理由不答應你。”
成蟜鬆開張良,返回自己的座位,背對張良的時候,壓不住的嘴角瘋狂上揚。
你可以不為我所用,但是你絕對不可以為別人所用!
隻要進入秦國境內,成蟜有的是法子讓張良變成宅男,去鹹陽不行,那就去櫟陽,去雍城,送去巴蜀,流放西陲都行,誰讓張良隻說了進入鹹陽不得限製自由。
就算真到了鹹陽,答應條件的是蒙毅,限製張良行動的是王兄,和他成蟜有什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