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李斯借錢不還,韓非說借就借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非拎著酒壺,離開座位,腳步略顯輕盈地來到李斯旁邊。
接過李斯手中的酒樽,為他滿上一杯。
之後,韓非從懷中取出竹簡,捧在手裏, 用毛筆在上麵筆走龍蛇。
李斯把酒樽送到嘴邊,淺酌了一小口,端著酒樽繞到了韓非的身後,看著他在竹簡上寫下想說的話。
“求學之時,師弟每次找我喝酒,總是在酒中加入一半的水,說明師弟囊中羞澀,需要借錢過活;想不到師弟現在做了秦國的正使,依舊如此拮據,需要借錢度日。”
李斯老臉微微發燙。
倒不是因為被韓非點破了往事,覺得出糗,實在是後半句話,讓李斯有些難繃。
他還沒有開口表明來意,就被韓非看破了前來的動機。
李斯裝作沒事的樣子,背過頭去,舉著酒樽在房間裏來回踱步,道:“使團倒是有錢,可那是秦王撥給使團使用的,我雖說是秦國正使,說白了也就是個跑腿傳話的,剛剛坐上秦國廷尉正沒多長時間,俸祿不多,還都被我留在了鹹陽。”
“家母和妻小從楚國趕到鹹陽,總是要過活的,沒有錢物是不行的,所以,這次來新鄭我想要到處逛逛看看,都寸步難行,就跟別說給他們帶些韓國的特產回去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辦法,我隻能來找師兄求助。”
“不過,師兄可以放心,等到我回到鹹陽,領了俸祿,第一時間就歸還借債。”
韓非提著毛筆,在竹簡上點了三下,留下三個濃黑的墨點。
他把竹簡卷起來,毛筆搭在竹簡上放好。
轉身起來,走到了李斯的旁邊,兩隻抓住他的手臂,輕輕地拍了兩下。
韓非借給李斯的錢,從來都沒有收回來過。
他知道,李斯也知道。
這一次,可能還是收不回來。
但是,韓非全然不放在心裏,他根本就不記得借給了李斯多少錢,那對他來說,不過是身外之物,哪裏會有師兄弟之間的情誼重要。
兩者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
韓非的聲音令人安心,說道:“不慌。”
說完,他便轉身走到屏風後麵,去了內室。
不一會兒,韓非含著欣然的笑容,從屏風後麵走出來,他的手裏還拿著一個錢袋子,他當著李斯的麵把錢袋子打開,露出裏麵的金葉子,然後重新捂上。
韓非拉起李斯,把錢袋子放到後者的掌心,“給,用!”
看著慷慨大方的韓非,李斯伸出來的手竟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地縮了回去,他把錢袋子麻利地塞進寬大的袖子,連連擺手道:“幸虧這是來了韓國,若是去了齊國,趙國,沒有了師兄的幫襯,我就隻能餓肚子了。”
好歹是秦國使者,秦王就算是對臣子再怎麽嚴苛,也不可能連確保臣子填飽肚子的財物都不備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韓非聽著李斯的信口胡謅,也不在乎裏麵有幾句真話,幾句假話。
李斯在誇大其詞,韓非心知肚明,默契地聽他說著,不打斷,不拆穿。
兩個人心照不宣。
你懂我的滿嘴胡說,假大於真,我懂你對師弟的深厚情誼,說借就借。
李斯懷揣著借來的金子,持續不斷地訴苦,說著不舍得與師兄分別的話,眼眶發紅,隨時準備擠出來兩滴淚水。
卻又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
韓非在後麵跟著,邊搖頭,邊相送,一直把李斯送到離開府邸,望著李斯的馬車遠走,直到消失在街道盡頭,才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回到家中。
他自始至終,臉上都掛著師弟送來的笑意。
李斯離開韓非的府邸,馬不停蹄趕到韓宮。
身為秦國使者,李斯被直接請到了宮裏,卻並沒有見到韓王。
在宮裏等了大約一個時辰,丞相張平姍姍來遲,在看到李斯的那一刻,就主動告罪道:“老夫在府中得到大王傳信,說秦使再次入宮,也顧不上膳食,即刻趕來了宮裏,若有慢待秦使的地方,還請秦使海涵。”
“張相坐吧!”
李斯反客為主道,“我們一起等韓王出來,反正不著急。”
他不介意再多等一會兒,成蟜給了他三天時間,韓王多拖一天,那麽他在要錢的時候,就將時限減去一天,到時候壓力大的是韓王和他的臣子們。
三天湊夠五萬金,和一天湊夠五萬金,傻子也知道哪個要更難一點兒。
張平目光審視著端坐的李斯,看不透他在想什麽,也不知道今日前來,有什麽目的。
然而,到了此刻,韓王還沒有出現,想必是刻意回避,心裏麵嚇壞了,不敢拿主意,害怕李斯是來催促的。
張平揮揮手,讓侍立在一旁的宮人退下,場中隻剩下他和李斯兩人,輕聲問道:“秦使昨日所說之事,我王需要時間認真思慮,不知今日前來,可是為了什麽?”
“不為了昨日的事,隻是單純地想見一見韓王,與韓王聊一聊韓國的風土人情,暢談一下秦韓兩國的舊日盟好。”
李斯張口就來。
這話的可信度可以說是零。
但是,李斯就這麽說了,他也不怕張平不信,總之就是韓王不出現,李斯不交底。
喜歡拖時間,那就拖著唄。
反正到時候,來不及湊錢,哭訴民生凋敝,國家艱難的不是李斯。
張平有著很好的養氣功夫,知道李斯是在糊弄人,說些廢話應付他。
但是,張平仍舊是滿臉笑意,看不出半分窘態。
他剛剛坐下,位子還沒捂熱,就又扶著麵前的矮桌站了起來,說道:“秦使稍等,老夫去看看我王。”
張平也是沒有辦法,李斯昨天剛來過,今天又來,口風又緊,明說要見韓王然。
那麽,他就是在這裏和李斯一直耗下去,也沒有任何用處。
韓國現在需要的不是靠拖延時間,換來的幾天坐臥不安,而是能夠救命的法子,能夠往後幾年,乃至十幾二十年的安定。
“張相請便,若是見到韓王不方便,還請張相告知在下,我明天再來,也是一樣。”李斯神情自若,安靜地坐著,看不出任何急躁。
接過李斯手中的酒樽,為他滿上一杯。
之後,韓非從懷中取出竹簡,捧在手裏, 用毛筆在上麵筆走龍蛇。
李斯把酒樽送到嘴邊,淺酌了一小口,端著酒樽繞到了韓非的身後,看著他在竹簡上寫下想說的話。
“求學之時,師弟每次找我喝酒,總是在酒中加入一半的水,說明師弟囊中羞澀,需要借錢過活;想不到師弟現在做了秦國的正使,依舊如此拮據,需要借錢度日。”
李斯老臉微微發燙。
倒不是因為被韓非點破了往事,覺得出糗,實在是後半句話,讓李斯有些難繃。
他還沒有開口表明來意,就被韓非看破了前來的動機。
李斯裝作沒事的樣子,背過頭去,舉著酒樽在房間裏來回踱步,道:“使團倒是有錢,可那是秦王撥給使團使用的,我雖說是秦國正使,說白了也就是個跑腿傳話的,剛剛坐上秦國廷尉正沒多長時間,俸祿不多,還都被我留在了鹹陽。”
“家母和妻小從楚國趕到鹹陽,總是要過活的,沒有錢物是不行的,所以,這次來新鄭我想要到處逛逛看看,都寸步難行,就跟別說給他們帶些韓國的特產回去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辦法,我隻能來找師兄求助。”
“不過,師兄可以放心,等到我回到鹹陽,領了俸祿,第一時間就歸還借債。”
韓非提著毛筆,在竹簡上點了三下,留下三個濃黑的墨點。
他把竹簡卷起來,毛筆搭在竹簡上放好。
轉身起來,走到了李斯的旁邊,兩隻抓住他的手臂,輕輕地拍了兩下。
韓非借給李斯的錢,從來都沒有收回來過。
他知道,李斯也知道。
這一次,可能還是收不回來。
但是,韓非全然不放在心裏,他根本就不記得借給了李斯多少錢,那對他來說,不過是身外之物,哪裏會有師兄弟之間的情誼重要。
兩者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
韓非的聲音令人安心,說道:“不慌。”
說完,他便轉身走到屏風後麵,去了內室。
不一會兒,韓非含著欣然的笑容,從屏風後麵走出來,他的手裏還拿著一個錢袋子,他當著李斯的麵把錢袋子打開,露出裏麵的金葉子,然後重新捂上。
韓非拉起李斯,把錢袋子放到後者的掌心,“給,用!”
看著慷慨大方的韓非,李斯伸出來的手竟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地縮了回去,他把錢袋子麻利地塞進寬大的袖子,連連擺手道:“幸虧這是來了韓國,若是去了齊國,趙國,沒有了師兄的幫襯,我就隻能餓肚子了。”
好歹是秦國使者,秦王就算是對臣子再怎麽嚴苛,也不可能連確保臣子填飽肚子的財物都不備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韓非聽著李斯的信口胡謅,也不在乎裏麵有幾句真話,幾句假話。
李斯在誇大其詞,韓非心知肚明,默契地聽他說著,不打斷,不拆穿。
兩個人心照不宣。
你懂我的滿嘴胡說,假大於真,我懂你對師弟的深厚情誼,說借就借。
李斯懷揣著借來的金子,持續不斷地訴苦,說著不舍得與師兄分別的話,眼眶發紅,隨時準備擠出來兩滴淚水。
卻又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
韓非在後麵跟著,邊搖頭,邊相送,一直把李斯送到離開府邸,望著李斯的馬車遠走,直到消失在街道盡頭,才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回到家中。
他自始至終,臉上都掛著師弟送來的笑意。
李斯離開韓非的府邸,馬不停蹄趕到韓宮。
身為秦國使者,李斯被直接請到了宮裏,卻並沒有見到韓王。
在宮裏等了大約一個時辰,丞相張平姍姍來遲,在看到李斯的那一刻,就主動告罪道:“老夫在府中得到大王傳信,說秦使再次入宮,也顧不上膳食,即刻趕來了宮裏,若有慢待秦使的地方,還請秦使海涵。”
“張相坐吧!”
李斯反客為主道,“我們一起等韓王出來,反正不著急。”
他不介意再多等一會兒,成蟜給了他三天時間,韓王多拖一天,那麽他在要錢的時候,就將時限減去一天,到時候壓力大的是韓王和他的臣子們。
三天湊夠五萬金,和一天湊夠五萬金,傻子也知道哪個要更難一點兒。
張平目光審視著端坐的李斯,看不透他在想什麽,也不知道今日前來,有什麽目的。
然而,到了此刻,韓王還沒有出現,想必是刻意回避,心裏麵嚇壞了,不敢拿主意,害怕李斯是來催促的。
張平揮揮手,讓侍立在一旁的宮人退下,場中隻剩下他和李斯兩人,輕聲問道:“秦使昨日所說之事,我王需要時間認真思慮,不知今日前來,可是為了什麽?”
“不為了昨日的事,隻是單純地想見一見韓王,與韓王聊一聊韓國的風土人情,暢談一下秦韓兩國的舊日盟好。”
李斯張口就來。
這話的可信度可以說是零。
但是,李斯就這麽說了,他也不怕張平不信,總之就是韓王不出現,李斯不交底。
喜歡拖時間,那就拖著唄。
反正到時候,來不及湊錢,哭訴民生凋敝,國家艱難的不是李斯。
張平有著很好的養氣功夫,知道李斯是在糊弄人,說些廢話應付他。
但是,張平仍舊是滿臉笑意,看不出半分窘態。
他剛剛坐下,位子還沒捂熱,就又扶著麵前的矮桌站了起來,說道:“秦使稍等,老夫去看看我王。”
張平也是沒有辦法,李斯昨天剛來過,今天又來,口風又緊,明說要見韓王然。
那麽,他就是在這裏和李斯一直耗下去,也沒有任何用處。
韓國現在需要的不是靠拖延時間,換來的幾天坐臥不安,而是能夠救命的法子,能夠往後幾年,乃至十幾二十年的安定。
“張相請便,若是見到韓王不方便,還請張相告知在下,我明天再來,也是一樣。”李斯神情自若,安靜地坐著,看不出任何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