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逢春倒還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層,隻是覺得朱樹皮這樣說了便真的是有這樣的事情。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就如同王隰和所說的那般,這事兒隻從朱樹皮一個人的嘴裏麵說出來,而且還這樣神神秘秘的,焉知事情的真相是什麽呢。
“那…這事兒到底有沒有啊?”蘇逢春可是犯了迷糊,若是果真如王隰和所說的那樣,是朱樹皮胡編亂造,那蘇逢春這樣做是不是多此一舉了。
“應是確有此事。”王隰和先說了結論,又說,“凡事就算是捕風捉影,那也要先有蹤跡可循。這樹皮小姐隻是後院女眷,若是全然沒影的事兒,想必她也編造不出來。”
“雖說這事兒是有,不過她的言辭中有幾分真就不好說了。”
“應是伊公子確要被過繼給其中一房,但卻未必是二房人家。”
“為何要過繼呢?”蘇逢春瞪大了雙眼,不知道王隰和怎麽會分析出來這樣一番道理來,實際上她到現在也不明白伊兆明明是有親生父母,為何還要過繼給旁人,若是放在蘇逢春身上,那是一萬個不願意的。
王隰和指尖敲擊了兩下木質的桌麵,沉吟一陣才說,“朱家尚未分家,是因為朱家二老健在。”
“但人總有百年之後,朱家兒子又多,產業也大,到時候勢必要將家產分給各房經營。”
“等一下,隰和。”蘇逢春打斷了王隰和的言語,虛心的請教道,“我想問一下,為何非要分家。”
“大家住在一起不好嗎?”蘇逢春不明白,她自小不在父母膝下長大,身邊也沒有兄弟姐妹,總是覺得十分孤獨。幼時看著左鄰右舍的孩子們都是成群結伴的,跟著自家哥哥或者姐姐玩耍,蘇逢春心裏羨慕的不行。
看著朱家這熱熱鬧鬧的一家子,蘇逢春又想起來小時候的豔羨之心,大家都住在一起,吃喝同在一處,要是想找人聊天出了屋子就行,是蘇逢春渴望的溫暖。
而且朱家姐妹這樣多,大家看著關係也不錯的樣子,有什麽事兒也能彼此扶持一把,也不至於一個人孤苦伶仃,什麽都要自己扛。
這些都是蘇逢春可望而不可及的,朱家之人非但不珍惜,還要把大家都分開,這讓蘇逢春沒辦法理解。
王隰和明白蘇逢春對於親緣的看重,便摸了摸蘇逢春的頭發,又柔聲解釋說,“若是不分家,一大家子人擠在一處院子裏,哪裏住得下呢?”
“雖說朱府寬闊,可是年歲小的還是要擠在一個屋子裏。”王隰和笑了笑,“便是三代人在一處都這般,等四代五代豈不是要十幾個人一處院子?”
“一是因為如此,這二嘛便是朱家經商,家大業大,不分家的話,全都亂糟糟的混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總是分別不清的。”
“再一個,比如朱家大爺百年後要留下家業給自己的兒女,若是不分家,那其餘的人兒豈能願意?”
“也是分開才好。”
“況且,這一家子人總是有不同的性子,想的也不一樣。”王隰和飲了一口茶水,才繼續說,“逢春瞧著和諧,多半也隻是麵上功夫。”
“世人心思便如此,誰也不願意吃虧了去,你爭我搶的,矛盾便出來了。”
“積攢的久了,這家也就和不起來了。”
“為了避免矛盾,也要分開才是正經。”
蘇逢春聽王隰和這樣說著,明白過來其中的無可奈何,隻是歎了一口氣說,“明明是一家人,為何要如此猜忌彼此。”
這話說的王隰和愣了一下,大抵是聰慧如王隰和,也沒辦法給蘇逢春一個確切的答案吧。
“好吧,不說這個。”蘇逢春又打起精神來,“就算分家了,跟伊公子又有什麽關係,伊夫人...不是已經過世了嗎。”
“這便是事情的重點了。”王隰和繼續跟蘇逢春耐心的解釋,“按道理來說,這伊兆是朱家姑娘的孩子,算是外姓之人,定是不參與財產分家的。”
“女兒家,一般是在嫁人的時候就會帶一份嫁妝過去,那份嫁妝便已經算是參與娘家的分家了。”
“因著如此,之後自然是沒姑娘家什麽事兒了。”
蘇逢春點點頭,卻又有疑惑,“但是,伊夫人根本沒有嫁妝啊。”
“是。”王隰和又說,“不僅如此,伊夫人幼年的時候就走失,朱家二老愧疚,定會把對女兒的補償都回饋在伊公子身上,畢竟他是伊夫人的唯一血脈。”
“而且,伊兆隨了母姓。”
“隻不過伊姓並非伊母本家之姓,如今也算是認祖歸宗,定要再改回原姓的。”
“哦...那他以後就叫做朱兆了...?”蘇逢春頓了一下,念叨了兩聲卻笑了起來,“聽起來也不錯嘛。”
“若是改回原姓,男孩子應該是要從輩分的。”
“不過這都是朱家之事了,咱們外人也管不得這些。”
“這倒是。”蘇逢春點點頭。
“所以這樣一來,伊公子應該會再單獨分上一份家產。”
蘇逢春點點頭,覺得這也是應該的,畢竟他的母親就是朱府的小姐,又遊離失所了這樣久,拿上一份家產好像也沒什麽問題。
王隰和看著蘇逢春若有所思的模樣,歎了一口氣,“如此,原本五家要分的,就變成了六家。”
“逢春可明白其中的原委了?”
蘇逢春沉思了一陣,才恍然大悟,“就是,這樣各家可以分得東西就變少了?”
“是這樣。”王隰和有些無奈,“雖說是一家子,可是一旦牽扯到金錢利益,那便是實打實的,誰又願意讓出原本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呢。”
這下連蘇逢春都沉默了,就連她自己也說不出來能將自己本應該得到的東西輕而易舉就拱手讓人。
“但,若是伊公子過繼到五房之中的其中一房,那便是增加分家的籌碼。”
“畢竟伊公子是男子,定是要加上一份的。”
蘇逢春終於恍然大悟,興高采烈的說,“我明白了!所以哪一房都有可能會過繼伊公子,是不是這樣?”
看著蘇逢春眉梢都是欣喜,整個人都明媚起來,王隰和也笑著揉了揉蘇逢春的腦袋,誇讚道,“是這樣不錯,逢春很聰明。”
“但是...”雖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但是蘇逢春還是有些疑惑,“伊公子會不會願意呢。”
王隰和想告訴蘇逢春,其實這個時候伊兆個人的意願已經不重要了,除非他能得到朱家二老的支持,否則定然隻能是案板上的一條魚,任人宰割。
不過這種複雜的事情王隰和卻不想跟蘇逢春說了,她還是希望蘇逢春對於世間抱有美好的期望和單純的願景。
思慮再三,王隰和也隻是說,“我也不知道...”
“這可就麻煩了,那我們現在能做些什麽呢?”
王隰和笑了,跟蘇逢春說道,“實話實說,咱們什麽都做不了。”
“欸?”
“畢竟是旁人家的事,咱們也不清楚其中的原委,貿然作主是不禮貌的行為。咱們在朱家是客,哪裏有插手主人家的道理。”
“是這樣。”蘇逢春又憂傷起來,但也明白王隰和說得話有道理,“隰和說的沒錯,但是我總是擔心伊公子還有月見小姐。”
“逢春放心。”王隰和拍了拍蘇逢春的手背,視作安慰,“到時候,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理的,對不對?”
“對!”蘇逢春又提起精神來,“那咱們那個土什麽,水什麽...?”
“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就如同王隰和所說的那般,這事兒隻從朱樹皮一個人的嘴裏麵說出來,而且還這樣神神秘秘的,焉知事情的真相是什麽呢。
“那…這事兒到底有沒有啊?”蘇逢春可是犯了迷糊,若是果真如王隰和所說的那樣,是朱樹皮胡編亂造,那蘇逢春這樣做是不是多此一舉了。
“應是確有此事。”王隰和先說了結論,又說,“凡事就算是捕風捉影,那也要先有蹤跡可循。這樹皮小姐隻是後院女眷,若是全然沒影的事兒,想必她也編造不出來。”
“雖說這事兒是有,不過她的言辭中有幾分真就不好說了。”
“應是伊公子確要被過繼給其中一房,但卻未必是二房人家。”
“為何要過繼呢?”蘇逢春瞪大了雙眼,不知道王隰和怎麽會分析出來這樣一番道理來,實際上她到現在也不明白伊兆明明是有親生父母,為何還要過繼給旁人,若是放在蘇逢春身上,那是一萬個不願意的。
王隰和指尖敲擊了兩下木質的桌麵,沉吟一陣才說,“朱家尚未分家,是因為朱家二老健在。”
“但人總有百年之後,朱家兒子又多,產業也大,到時候勢必要將家產分給各房經營。”
“等一下,隰和。”蘇逢春打斷了王隰和的言語,虛心的請教道,“我想問一下,為何非要分家。”
“大家住在一起不好嗎?”蘇逢春不明白,她自小不在父母膝下長大,身邊也沒有兄弟姐妹,總是覺得十分孤獨。幼時看著左鄰右舍的孩子們都是成群結伴的,跟著自家哥哥或者姐姐玩耍,蘇逢春心裏羨慕的不行。
看著朱家這熱熱鬧鬧的一家子,蘇逢春又想起來小時候的豔羨之心,大家都住在一起,吃喝同在一處,要是想找人聊天出了屋子就行,是蘇逢春渴望的溫暖。
而且朱家姐妹這樣多,大家看著關係也不錯的樣子,有什麽事兒也能彼此扶持一把,也不至於一個人孤苦伶仃,什麽都要自己扛。
這些都是蘇逢春可望而不可及的,朱家之人非但不珍惜,還要把大家都分開,這讓蘇逢春沒辦法理解。
王隰和明白蘇逢春對於親緣的看重,便摸了摸蘇逢春的頭發,又柔聲解釋說,“若是不分家,一大家子人擠在一處院子裏,哪裏住得下呢?”
“雖說朱府寬闊,可是年歲小的還是要擠在一個屋子裏。”王隰和笑了笑,“便是三代人在一處都這般,等四代五代豈不是要十幾個人一處院子?”
“一是因為如此,這二嘛便是朱家經商,家大業大,不分家的話,全都亂糟糟的混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總是分別不清的。”
“再一個,比如朱家大爺百年後要留下家業給自己的兒女,若是不分家,那其餘的人兒豈能願意?”
“也是分開才好。”
“況且,這一家子人總是有不同的性子,想的也不一樣。”王隰和飲了一口茶水,才繼續說,“逢春瞧著和諧,多半也隻是麵上功夫。”
“世人心思便如此,誰也不願意吃虧了去,你爭我搶的,矛盾便出來了。”
“積攢的久了,這家也就和不起來了。”
“為了避免矛盾,也要分開才是正經。”
蘇逢春聽王隰和這樣說著,明白過來其中的無可奈何,隻是歎了一口氣說,“明明是一家人,為何要如此猜忌彼此。”
這話說的王隰和愣了一下,大抵是聰慧如王隰和,也沒辦法給蘇逢春一個確切的答案吧。
“好吧,不說這個。”蘇逢春又打起精神來,“就算分家了,跟伊公子又有什麽關係,伊夫人...不是已經過世了嗎。”
“這便是事情的重點了。”王隰和繼續跟蘇逢春耐心的解釋,“按道理來說,這伊兆是朱家姑娘的孩子,算是外姓之人,定是不參與財產分家的。”
“女兒家,一般是在嫁人的時候就會帶一份嫁妝過去,那份嫁妝便已經算是參與娘家的分家了。”
“因著如此,之後自然是沒姑娘家什麽事兒了。”
蘇逢春點點頭,卻又有疑惑,“但是,伊夫人根本沒有嫁妝啊。”
“是。”王隰和又說,“不僅如此,伊夫人幼年的時候就走失,朱家二老愧疚,定會把對女兒的補償都回饋在伊公子身上,畢竟他是伊夫人的唯一血脈。”
“而且,伊兆隨了母姓。”
“隻不過伊姓並非伊母本家之姓,如今也算是認祖歸宗,定要再改回原姓的。”
“哦...那他以後就叫做朱兆了...?”蘇逢春頓了一下,念叨了兩聲卻笑了起來,“聽起來也不錯嘛。”
“若是改回原姓,男孩子應該是要從輩分的。”
“不過這都是朱家之事了,咱們外人也管不得這些。”
“這倒是。”蘇逢春點點頭。
“所以這樣一來,伊公子應該會再單獨分上一份家產。”
蘇逢春點點頭,覺得這也是應該的,畢竟他的母親就是朱府的小姐,又遊離失所了這樣久,拿上一份家產好像也沒什麽問題。
王隰和看著蘇逢春若有所思的模樣,歎了一口氣,“如此,原本五家要分的,就變成了六家。”
“逢春可明白其中的原委了?”
蘇逢春沉思了一陣,才恍然大悟,“就是,這樣各家可以分得東西就變少了?”
“是這樣。”王隰和有些無奈,“雖說是一家子,可是一旦牽扯到金錢利益,那便是實打實的,誰又願意讓出原本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呢。”
這下連蘇逢春都沉默了,就連她自己也說不出來能將自己本應該得到的東西輕而易舉就拱手讓人。
“但,若是伊公子過繼到五房之中的其中一房,那便是增加分家的籌碼。”
“畢竟伊公子是男子,定是要加上一份的。”
蘇逢春終於恍然大悟,興高采烈的說,“我明白了!所以哪一房都有可能會過繼伊公子,是不是這樣?”
看著蘇逢春眉梢都是欣喜,整個人都明媚起來,王隰和也笑著揉了揉蘇逢春的腦袋,誇讚道,“是這樣不錯,逢春很聰明。”
“但是...”雖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但是蘇逢春還是有些疑惑,“伊公子會不會願意呢。”
王隰和想告訴蘇逢春,其實這個時候伊兆個人的意願已經不重要了,除非他能得到朱家二老的支持,否則定然隻能是案板上的一條魚,任人宰割。
不過這種複雜的事情王隰和卻不想跟蘇逢春說了,她還是希望蘇逢春對於世間抱有美好的期望和單純的願景。
思慮再三,王隰和也隻是說,“我也不知道...”
“這可就麻煩了,那我們現在能做些什麽呢?”
王隰和笑了,跟蘇逢春說道,“實話實說,咱們什麽都做不了。”
“欸?”
“畢竟是旁人家的事,咱們也不清楚其中的原委,貿然作主是不禮貌的行為。咱們在朱家是客,哪裏有插手主人家的道理。”
“是這樣。”蘇逢春又憂傷起來,但也明白王隰和說得話有道理,“隰和說的沒錯,但是我總是擔心伊公子還有月見小姐。”
“逢春放心。”王隰和拍了拍蘇逢春的手背,視作安慰,“到時候,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理的,對不對?”
“對!”蘇逢春又提起精神來,“那咱們那個土什麽,水什麽...?”
“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