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鈴落下,便有無數家仆端著盤子低著頭走了進來。
這會兒的菜式看著都新鮮,先是冷盤八樣,酸辣鮮甜的味道是一應俱全,從擺盤到造型無不透露著精致來,便是連蜜餞都去了核雕出了個花樣子來;後是熱炒,魚羊豬肉一式不落,蒸煮烹炸的工藝全番上陣,特別是蘇逢春尤為喜愛的那道鬆鼠桂魚,上麵掛的湯汁金黃厚重,覆蓋著用麵衣裹上的桂魚來,別提有多鮮美了。
到這裏,蘇逢春已經是摩拳擦掌的狀態了。
但還沒完。
熱炒上完,便又緊接著有湯粥端了上來。按照王家的慣例一甜一鹹兩樣,不至於膩口也多增添幾分滋味。其中一道是三絲湯,湯裏是各色蔬果和肉類切成的細絲,混合在一起如同水墨畫一般,雖還未入口,隻是瞧著便也覺得賞心悅目。
這三絲湯是個極其費工夫的,尤其考驗主廚的刀工。其中三色是胡蘿卜,生火腿和一方嫩豆腐。
若是別的也好說,隻是這嫩豆腐是最難掌控的,別說是切絲,就是尋常做飯都要小心翼翼的侍候著,唯恐破了碎了。那便是做不成菜了。而這三絲湯的嫩豆腐也被切成細絲,每一絲如頭發般纖細不說,還要能穿銀針,粗細均勻才叫合格。若是說前麵細後麵粗,這色湯可就成不了了。
切好的豆腐遠看這還是一整塊兒,但是一放進水裏便立刻化開,似山間雲霧飄飄渺渺。
而這湯底呢,也頗有講究。並不是尋常的雞湯,而是要早幾天就用火腿,雞肉,海參鮑魚等各色滋補的物品一齊烹煮了調出來的高湯,湯色鮮亮考究。再將準備好的三絲放入湯中,隻需汆燙幾秒,便可以撈出來了。
蘇逢春瞧著三絲因為擺放在桌子上而晃動,肚子裏的饞蟲就更響了。
最後放置到中間的便是今天的主菜,上完這道便可以算是開席了。
蘇逢春暗暗在桌子底下摩擦著手掌,又悄悄吞了一口口水。
主菜一般都是主要掌勺的廚子來放置,這算是不成名的規矩。
蘇逢春東張西望著,終於盼來一穿著深藍布裙的女子,想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小宋娘子了。
小宋娘子手上捧著一個白瓷的大盤,笑意盈盈的走了過來。
就如同竇夫人說的那般,小宋娘子看起來年歲不大,應是二十出頭的模樣,烏黑的頭發用一隻木簪幹淨利落的挽在腦後,又用深藍色的布包裹住露出光潔的額頭來,讓人瞧著便覺得是個幹脆的人。小宋娘子瞧著身量倒是不高,不過人卻顯得踏實能幹。
大概是因為在後廚忙活,所以她的衣袖用紅色的絲條綁了上去,露出有力的臂膀來,想來小宋娘子端著的盤子不輕,細細看去還能瞧見臂膀上結實的肌肉。
下著短裙,小腿處係了行禪,走起路來簡直是穩健如風。
小宋娘子穿得這個倒是輕快便捷,不似蘇逢春平日裏穿得衣裙與之相比就有些笨重繁瑣了。若是蘇逢春想要跑跑跳跳的,就更是伸展不開了。
衣裙雖然華美,但是遠沒有小宋娘子穿得行禪方便。
不過,這種行禪蘇逢春從前在藥靈山的時候倒是常穿,畢竟上山采藥的時候若是穿著蘇逢春如今的衣裙實在是不方便,藥靈山草木多,隻怕是還沒走兩步就把衣裙勾的破個大洞。
當然,蘇逢春並不知道自己穿的叫做什麽,一般都是大師姐給她做好了放著,也從來沒提過名字。
想到這兒,蘇逢春便微微側身問著身旁的王隰和,‘那個是小宋娘子吧。’
‘嗯。’王隰和答應著,又笑問,‘怎麽了?’
‘她穿的那個。’蘇逢春頓了一下,實在是有些描述不出來,索性小心翼翼地指了一下小宋娘子的小腿處,‘那個,叫什麽呀?‘
‘啊..’王隰和瞧了一眼便了然,‘那是行禪。’
‘行禪?’
’嗯。‘王隰和以為蘇逢春沒有見過,就解釋說,‘跟裙子不一樣的,是用布條擠在小腿上的,一般做活計的都穿這個,方便些。’
既然蘇逢春問到了穿著,王隰和自然是知無不言,另又跟蘇逢春說著,‘你瞧著采薇她們的裙子是不是都短些?‘
王隰和這樣一說蘇逢春才想起來,似乎是這樣子沒錯,王隰和和蘇逢春的衣裙長度都是剛好蓋過腳麵或者有的再華麗些的還有拖著地麵的。不過采薇和采荷她們平日裏穿的裙子都是露出來鞋子的,這樣想還真是不一樣。
‘是。’蘇逢春想了想,乖乖地點了點頭。
王隰和又說,‘她們雖然也是做活,但比這些活計還是不同。她們不用做提水下田的重活,所以隻需要穿收攏一些的衣褲就好。像咱們平日裏穿得都是合圍褲,鬆快些。’
蘇逢春聽的有些發懵,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嘟囔著說,‘這麽多講究呢。’
王隰和說得不錯,蘇逢春自從到了王家府以後,穿得衣裙都是裏三層外三層,便是中褲和合圍褲就要穿上兩三層,雖然說是褲子但是與小宋娘子和采薇采荷她們穿得卻絕然不同,隻不過是兩腿之間分開,下擺還是寬大的與裙子還是無異。更別說外麵還要係上的彩裙了。
甚至有的時候去些宮宴或者是隆重一些的宴會,裙子外麵還要加上圍裳和腰帶。末了還要在腰帶上掛著玉佩或者是隨身攜帶的小錦囊。
嗯,總之好看是很好看,就是太麻煩。
原本蘇逢春都快習慣了這種穿著,結果又瞧見了小宋娘子的行禪。
蘇逢春歎了一口氣,看著王隰和的眼神又多了幾分崇拜,‘隰和連這些都知道的這樣清楚,可真厲害。‘
王隰和搖搖頭,‘這都是必學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逢春問我這個做什麽?’說完了這些,王隰和終於想起來剛才還是蘇逢春先提起來的問題,便問。
原本王隰和說了這些複雜的東西蘇逢春一時之間有些難以理解,正在冥思苦想呢連自己想問的事情都忘記了,還是王隰和一提醒才反應過來,傻乎乎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哈哈一笑,‘瞧我,正緊事忘了問了。‘
王隰和笑著,等待著蘇逢春的提問。
‘那個叫什麽..行禪。’蘇逢春小聲說,‘我以前在藥靈山做學徒的時候經常穿呢,隻是不知道叫什麽。‘
王隰和這才反應過來,又責怪自己思慮不全,蘇逢春既然是在藥靈山學醫,跋山涉水的自然是要係上行禪,又怎麽會沒有見過,自己實在是以己度人。
‘我就是想。’蘇逢春說到這裏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能不能給我做兩條這個啊?’這樣說著蘇逢春又摸了摸自己身上滑溜溜的衣裙,笑著說,‘這裙子好看,但是沒有這個來得方便。’
王隰和沉思了一下,才說,‘按理來說是能做,不過逢春現在身份不同了,若是穿出去...’
話雖然沒有說完,不過王隰和這個意思就是這事兒行不太通。蘇逢春可能不理解,但是王隰和身為高門貴女對於穿著和打扮還是尤為重視。並不是說要穿的多漂亮,而是穿著代表了階級和地位。
就比如說皇家的霞帔,隻有皇族女子或者是聖上封賞的誥命夫人才有資格穿,便是穿也大有講究,長度和花紋都是有規格的,如果隨便亂穿就是僭越了。嚴重些的丟了性命不說,可能還要禍及家人。
不過這些跟蘇逢春講蘇逢春大概是不懂得,畢竟衣物嘛在蘇逢春的想法裏就是給人穿得,哪裏會想到這與權利還掛鉤呢?
思來想去,王隰和便開口說,
...
這會兒的菜式看著都新鮮,先是冷盤八樣,酸辣鮮甜的味道是一應俱全,從擺盤到造型無不透露著精致來,便是連蜜餞都去了核雕出了個花樣子來;後是熱炒,魚羊豬肉一式不落,蒸煮烹炸的工藝全番上陣,特別是蘇逢春尤為喜愛的那道鬆鼠桂魚,上麵掛的湯汁金黃厚重,覆蓋著用麵衣裹上的桂魚來,別提有多鮮美了。
到這裏,蘇逢春已經是摩拳擦掌的狀態了。
但還沒完。
熱炒上完,便又緊接著有湯粥端了上來。按照王家的慣例一甜一鹹兩樣,不至於膩口也多增添幾分滋味。其中一道是三絲湯,湯裏是各色蔬果和肉類切成的細絲,混合在一起如同水墨畫一般,雖還未入口,隻是瞧著便也覺得賞心悅目。
這三絲湯是個極其費工夫的,尤其考驗主廚的刀工。其中三色是胡蘿卜,生火腿和一方嫩豆腐。
若是別的也好說,隻是這嫩豆腐是最難掌控的,別說是切絲,就是尋常做飯都要小心翼翼的侍候著,唯恐破了碎了。那便是做不成菜了。而這三絲湯的嫩豆腐也被切成細絲,每一絲如頭發般纖細不說,還要能穿銀針,粗細均勻才叫合格。若是說前麵細後麵粗,這色湯可就成不了了。
切好的豆腐遠看這還是一整塊兒,但是一放進水裏便立刻化開,似山間雲霧飄飄渺渺。
而這湯底呢,也頗有講究。並不是尋常的雞湯,而是要早幾天就用火腿,雞肉,海參鮑魚等各色滋補的物品一齊烹煮了調出來的高湯,湯色鮮亮考究。再將準備好的三絲放入湯中,隻需汆燙幾秒,便可以撈出來了。
蘇逢春瞧著三絲因為擺放在桌子上而晃動,肚子裏的饞蟲就更響了。
最後放置到中間的便是今天的主菜,上完這道便可以算是開席了。
蘇逢春暗暗在桌子底下摩擦著手掌,又悄悄吞了一口口水。
主菜一般都是主要掌勺的廚子來放置,這算是不成名的規矩。
蘇逢春東張西望著,終於盼來一穿著深藍布裙的女子,想來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小宋娘子了。
小宋娘子手上捧著一個白瓷的大盤,笑意盈盈的走了過來。
就如同竇夫人說的那般,小宋娘子看起來年歲不大,應是二十出頭的模樣,烏黑的頭發用一隻木簪幹淨利落的挽在腦後,又用深藍色的布包裹住露出光潔的額頭來,讓人瞧著便覺得是個幹脆的人。小宋娘子瞧著身量倒是不高,不過人卻顯得踏實能幹。
大概是因為在後廚忙活,所以她的衣袖用紅色的絲條綁了上去,露出有力的臂膀來,想來小宋娘子端著的盤子不輕,細細看去還能瞧見臂膀上結實的肌肉。
下著短裙,小腿處係了行禪,走起路來簡直是穩健如風。
小宋娘子穿得這個倒是輕快便捷,不似蘇逢春平日裏穿得衣裙與之相比就有些笨重繁瑣了。若是蘇逢春想要跑跑跳跳的,就更是伸展不開了。
衣裙雖然華美,但是遠沒有小宋娘子穿得行禪方便。
不過,這種行禪蘇逢春從前在藥靈山的時候倒是常穿,畢竟上山采藥的時候若是穿著蘇逢春如今的衣裙實在是不方便,藥靈山草木多,隻怕是還沒走兩步就把衣裙勾的破個大洞。
當然,蘇逢春並不知道自己穿的叫做什麽,一般都是大師姐給她做好了放著,也從來沒提過名字。
想到這兒,蘇逢春便微微側身問著身旁的王隰和,‘那個是小宋娘子吧。’
‘嗯。’王隰和答應著,又笑問,‘怎麽了?’
‘她穿的那個。’蘇逢春頓了一下,實在是有些描述不出來,索性小心翼翼地指了一下小宋娘子的小腿處,‘那個,叫什麽呀?‘
‘啊..’王隰和瞧了一眼便了然,‘那是行禪。’
‘行禪?’
’嗯。‘王隰和以為蘇逢春沒有見過,就解釋說,‘跟裙子不一樣的,是用布條擠在小腿上的,一般做活計的都穿這個,方便些。’
既然蘇逢春問到了穿著,王隰和自然是知無不言,另又跟蘇逢春說著,‘你瞧著采薇她們的裙子是不是都短些?‘
王隰和這樣一說蘇逢春才想起來,似乎是這樣子沒錯,王隰和和蘇逢春的衣裙長度都是剛好蓋過腳麵或者有的再華麗些的還有拖著地麵的。不過采薇和采荷她們平日裏穿的裙子都是露出來鞋子的,這樣想還真是不一樣。
‘是。’蘇逢春想了想,乖乖地點了點頭。
王隰和又說,‘她們雖然也是做活,但比這些活計還是不同。她們不用做提水下田的重活,所以隻需要穿收攏一些的衣褲就好。像咱們平日裏穿得都是合圍褲,鬆快些。’
蘇逢春聽的有些發懵,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嘟囔著說,‘這麽多講究呢。’
王隰和說得不錯,蘇逢春自從到了王家府以後,穿得衣裙都是裏三層外三層,便是中褲和合圍褲就要穿上兩三層,雖然說是褲子但是與小宋娘子和采薇采荷她們穿得卻絕然不同,隻不過是兩腿之間分開,下擺還是寬大的與裙子還是無異。更別說外麵還要係上的彩裙了。
甚至有的時候去些宮宴或者是隆重一些的宴會,裙子外麵還要加上圍裳和腰帶。末了還要在腰帶上掛著玉佩或者是隨身攜帶的小錦囊。
嗯,總之好看是很好看,就是太麻煩。
原本蘇逢春都快習慣了這種穿著,結果又瞧見了小宋娘子的行禪。
蘇逢春歎了一口氣,看著王隰和的眼神又多了幾分崇拜,‘隰和連這些都知道的這樣清楚,可真厲害。‘
王隰和搖搖頭,‘這都是必學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逢春問我這個做什麽?’說完了這些,王隰和終於想起來剛才還是蘇逢春先提起來的問題,便問。
原本王隰和說了這些複雜的東西蘇逢春一時之間有些難以理解,正在冥思苦想呢連自己想問的事情都忘記了,還是王隰和一提醒才反應過來,傻乎乎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哈哈一笑,‘瞧我,正緊事忘了問了。‘
王隰和笑著,等待著蘇逢春的提問。
‘那個叫什麽..行禪。’蘇逢春小聲說,‘我以前在藥靈山做學徒的時候經常穿呢,隻是不知道叫什麽。‘
王隰和這才反應過來,又責怪自己思慮不全,蘇逢春既然是在藥靈山學醫,跋山涉水的自然是要係上行禪,又怎麽會沒有見過,自己實在是以己度人。
‘我就是想。’蘇逢春說到這裏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能不能給我做兩條這個啊?’這樣說著蘇逢春又摸了摸自己身上滑溜溜的衣裙,笑著說,‘這裙子好看,但是沒有這個來得方便。’
王隰和沉思了一下,才說,‘按理來說是能做,不過逢春現在身份不同了,若是穿出去...’
話雖然沒有說完,不過王隰和這個意思就是這事兒行不太通。蘇逢春可能不理解,但是王隰和身為高門貴女對於穿著和打扮還是尤為重視。並不是說要穿的多漂亮,而是穿著代表了階級和地位。
就比如說皇家的霞帔,隻有皇族女子或者是聖上封賞的誥命夫人才有資格穿,便是穿也大有講究,長度和花紋都是有規格的,如果隨便亂穿就是僭越了。嚴重些的丟了性命不說,可能還要禍及家人。
不過這些跟蘇逢春講蘇逢春大概是不懂得,畢竟衣物嘛在蘇逢春的想法裏就是給人穿得,哪裏會想到這與權利還掛鉤呢?
思來想去,王隰和便開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