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令璋聽完以後沉默了很久,然後才抬起頭來看向高矯矯,“那我能做些什麽呢。”
“這信,便是皇後具體的布局打算。”高矯矯抬眼,她手上還拿著那封信,“便拜托殿下將此信轉交給三皇子殿下。”
趙令璋點了點頭,才將信接過。
“不過你跟我們說了這些,不怕皇後發現為難你嗎?”
高矯矯當著眾人將皇後的計劃全盤托出,若是在場有一個人透露今天的談話,那高矯矯隻怕是討不了好的。
這個行為,實在是稱得上冒失,更可以說是劍走偏鋒。
高矯矯頓了一下,然後抿唇一笑,“我相信王小姐的人品,能跟她處到一塊兒的人自然不會錯。“
這話大概也隻有蘇逢春會當真,畢竟說得實在是太過於冠冕堂皇,高矯矯這樣聰明的一個人單憑一個人的品性就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幾乎如數奉上,若是其中沒有什麽利害關係,很難讓人信服。
趙令璋聞言挑了一下眉,顯然對於高矯矯這番解釋是不相信的。
王隰和本來也欲說些什麽,但是看了看趙令璋的麵色便也作罷。
趙令璋溫和地笑了笑,故作為難地搖了搖頭,“若是高小姐不誠信,那這忙我也幫不了。“
她將信件推了回去,抬眼向高矯矯看去,雖然信被趙令璋推了回去,但是她並沒有鬆手,也就是說這事兒顯然還是有餘地的。
趙令璋平日看起來最是溫柔,性子溫和如水,除了對待拓跋泓偶爾皺皺眉,對於其他人向來是和顏悅色從來不會紅臉。
但是後宮中長大的姑娘又怎麽會真的如同麵團一樣柔軟呢?
多半都是表麵罷了。
趙令璋心中自有自己的算計,她雖然已經決心幫助高矯矯這個忙,但是也要知道高矯矯心中所想,不若惹出什麽事端來,卻是不好了。
原本麵上還保持著笑意的高矯矯收起了唇角,然後她皺了一下眉。
趙令璋並不著急,緩緩得端起茶水來吹氣,一點都沒有焦急的意思。
這事兒還需高矯矯自己想清楚才好。
良久,才聽到高矯矯說話,她歎了一口氣,“殿下想得沒錯,我的確是為了我自己。“
趙令璋笑笑,未置可否。
高矯矯才繼續說,“我從小受夠了輕視和苦楚,雖然前塵往事如過眼雲煙,但是我不願再經曆那樣的光景,哪怕一絲。“
“好不容易掙脫出來了,下輩子卻還要投進另一個牢籠,那簡直比死了還要難受。“
說到這裏高矯矯自嘲地一笑,“還不如死了。“
眾人都沒有說話,倒是蘇逢春聽了高矯矯這一番言論十分動容,她也經曆過一段苦日子,在爺爺去世之後,她在街上流浪了幾個月,可謂是嚐遍了人間冷暖。
正因如此,如今的蘇逢春才更加珍惜每一份情誼。
大概高矯矯也是這樣。
“所以我不願,嫁給一個我不愛的人。“
“更何況,他也不愛我。“高矯矯皺起眉頭來,麵上流露出痛色,”若我真的如皇後所願的那樣靠著詭計得了王妃之位,就算三殿下寬宏大量能原諒我,但是隔閡到底是在的。“
“這便是我的私心了,若是今天的這番話真的落到了皇後娘娘的耳朵裏,那我便是死了又如何?也好比一生都與自己不愛的人在一起強。”
趙令璋麵上沒有什麽變化,但是她的手不斷撫平裙子上的褶皺,盡管那裏很平坦,沒有什麽雜亂的地方。
甚至仔細再看,趙令璋的手在微微發抖。
“是這樣。“趙令璋輕聲說。
高矯矯這樣一番話倒是讓趙令璋對於她有新的認識,好像在趙令璋的認識中,婚姻更像是政治的工具,一種枷鎖,一種宿命。
但是唯獨沒有幸福可言。
向高矯矯如此堅定的甚至願意用生命成全自己的想法,拭問趙令璋自己能做到嗎,大抵是不能的。
在這一方麵,她習慣於服從,或者是從來沒人告訴過自己,幸福可以自己爭取。
她一直低著頭,心中的震撼卻是驚濤駭浪。
假如,拓跋泓真的娶了他人為妻,趙令璋想了一下那種情況,霎那間覺得心底就泛起了密密麻麻的疼痛,幾乎讓她不能自持。
再看向高矯矯,趙令璋的心裏就多了一重敬佩。
蘇逢春這時也點了點頭,出聲支持高矯矯,“高小姐說得太好了!“她站了起來,走到高矯矯身邊,”我心裏也是這樣想的。“
這樣說的,蘇逢春隻是有感而發,倒是下麵的王從鈺聽到蘇逢春這樣說狠狠的頓了一下,然後那一張俊俏的麵孔立刻就紅了起來。
且愈來愈紅。
…
趙令璋終於開口,她收下了那封信,妥善的收好,“我一定會告訴皇兄的。“
“高小姐放心便是。“
高矯矯感激地點了點頭,又朝著趙令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矯矯叩謝柔則殿下。“
趙令璋連忙將高矯矯扶了起來,“但是我隻能保證將信帶到,之後若是事情不利母後怪罪到你頭上。“
“臣女心中自有籌劃,殿下放心。”幾乎是立刻明白過來趙令璋的潛台詞,高矯矯接話道。
王隰和走上前,“若是有什麽需要我幫助的,高小姐也無須客氣。”
“那是自然的。”,高矯矯朝著王隰和一笑。
蘇逢春被這樣和諧的場景感動,也上前一步,“我也可以!”
但是說完以後蘇逢春頓了一下,然後有些尷尬的紅了臉,“雖然我好像也不知道自己能幫什麽忙。”
“不過,”蘇逢春歪了一下頭,”若是高小姐有什麽身子不爽利的,便來尋我。“
幾人被蘇逢春這樣可愛的話語逗得直笑,高矯矯心中更是感動不已,又朝著蘇逢春一欠身,“矯矯在這裏就多謝蘇姑娘的美意了。”
一直在角落裏的王從鈺欲言又止,畢竟幾人都是姑娘他突然說話實在是顯得有些突兀。
看了看門口的拓跋泓,王從鈺有些懊惱,若是拓跋泓也在這兒便好了。
半晌,王從鈺也隻好跟著蘇逢春說,“我也是。”
…
“這信,便是皇後具體的布局打算。”高矯矯抬眼,她手上還拿著那封信,“便拜托殿下將此信轉交給三皇子殿下。”
趙令璋點了點頭,才將信接過。
“不過你跟我們說了這些,不怕皇後發現為難你嗎?”
高矯矯當著眾人將皇後的計劃全盤托出,若是在場有一個人透露今天的談話,那高矯矯隻怕是討不了好的。
這個行為,實在是稱得上冒失,更可以說是劍走偏鋒。
高矯矯頓了一下,然後抿唇一笑,“我相信王小姐的人品,能跟她處到一塊兒的人自然不會錯。“
這話大概也隻有蘇逢春會當真,畢竟說得實在是太過於冠冕堂皇,高矯矯這樣聰明的一個人單憑一個人的品性就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幾乎如數奉上,若是其中沒有什麽利害關係,很難讓人信服。
趙令璋聞言挑了一下眉,顯然對於高矯矯這番解釋是不相信的。
王隰和本來也欲說些什麽,但是看了看趙令璋的麵色便也作罷。
趙令璋溫和地笑了笑,故作為難地搖了搖頭,“若是高小姐不誠信,那這忙我也幫不了。“
她將信件推了回去,抬眼向高矯矯看去,雖然信被趙令璋推了回去,但是她並沒有鬆手,也就是說這事兒顯然還是有餘地的。
趙令璋平日看起來最是溫柔,性子溫和如水,除了對待拓跋泓偶爾皺皺眉,對於其他人向來是和顏悅色從來不會紅臉。
但是後宮中長大的姑娘又怎麽會真的如同麵團一樣柔軟呢?
多半都是表麵罷了。
趙令璋心中自有自己的算計,她雖然已經決心幫助高矯矯這個忙,但是也要知道高矯矯心中所想,不若惹出什麽事端來,卻是不好了。
原本麵上還保持著笑意的高矯矯收起了唇角,然後她皺了一下眉。
趙令璋並不著急,緩緩得端起茶水來吹氣,一點都沒有焦急的意思。
這事兒還需高矯矯自己想清楚才好。
良久,才聽到高矯矯說話,她歎了一口氣,“殿下想得沒錯,我的確是為了我自己。“
趙令璋笑笑,未置可否。
高矯矯才繼續說,“我從小受夠了輕視和苦楚,雖然前塵往事如過眼雲煙,但是我不願再經曆那樣的光景,哪怕一絲。“
“好不容易掙脫出來了,下輩子卻還要投進另一個牢籠,那簡直比死了還要難受。“
說到這裏高矯矯自嘲地一笑,“還不如死了。“
眾人都沒有說話,倒是蘇逢春聽了高矯矯這一番言論十分動容,她也經曆過一段苦日子,在爺爺去世之後,她在街上流浪了幾個月,可謂是嚐遍了人間冷暖。
正因如此,如今的蘇逢春才更加珍惜每一份情誼。
大概高矯矯也是這樣。
“所以我不願,嫁給一個我不愛的人。“
“更何況,他也不愛我。“高矯矯皺起眉頭來,麵上流露出痛色,”若我真的如皇後所願的那樣靠著詭計得了王妃之位,就算三殿下寬宏大量能原諒我,但是隔閡到底是在的。“
“這便是我的私心了,若是今天的這番話真的落到了皇後娘娘的耳朵裏,那我便是死了又如何?也好比一生都與自己不愛的人在一起強。”
趙令璋麵上沒有什麽變化,但是她的手不斷撫平裙子上的褶皺,盡管那裏很平坦,沒有什麽雜亂的地方。
甚至仔細再看,趙令璋的手在微微發抖。
“是這樣。“趙令璋輕聲說。
高矯矯這樣一番話倒是讓趙令璋對於她有新的認識,好像在趙令璋的認識中,婚姻更像是政治的工具,一種枷鎖,一種宿命。
但是唯獨沒有幸福可言。
向高矯矯如此堅定的甚至願意用生命成全自己的想法,拭問趙令璋自己能做到嗎,大抵是不能的。
在這一方麵,她習慣於服從,或者是從來沒人告訴過自己,幸福可以自己爭取。
她一直低著頭,心中的震撼卻是驚濤駭浪。
假如,拓跋泓真的娶了他人為妻,趙令璋想了一下那種情況,霎那間覺得心底就泛起了密密麻麻的疼痛,幾乎讓她不能自持。
再看向高矯矯,趙令璋的心裏就多了一重敬佩。
蘇逢春這時也點了點頭,出聲支持高矯矯,“高小姐說得太好了!“她站了起來,走到高矯矯身邊,”我心裏也是這樣想的。“
這樣說的,蘇逢春隻是有感而發,倒是下麵的王從鈺聽到蘇逢春這樣說狠狠的頓了一下,然後那一張俊俏的麵孔立刻就紅了起來。
且愈來愈紅。
…
趙令璋終於開口,她收下了那封信,妥善的收好,“我一定會告訴皇兄的。“
“高小姐放心便是。“
高矯矯感激地點了點頭,又朝著趙令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矯矯叩謝柔則殿下。“
趙令璋連忙將高矯矯扶了起來,“但是我隻能保證將信帶到,之後若是事情不利母後怪罪到你頭上。“
“臣女心中自有籌劃,殿下放心。”幾乎是立刻明白過來趙令璋的潛台詞,高矯矯接話道。
王隰和走上前,“若是有什麽需要我幫助的,高小姐也無須客氣。”
“那是自然的。”,高矯矯朝著王隰和一笑。
蘇逢春被這樣和諧的場景感動,也上前一步,“我也可以!”
但是說完以後蘇逢春頓了一下,然後有些尷尬的紅了臉,“雖然我好像也不知道自己能幫什麽忙。”
“不過,”蘇逢春歪了一下頭,”若是高小姐有什麽身子不爽利的,便來尋我。“
幾人被蘇逢春這樣可愛的話語逗得直笑,高矯矯心中更是感動不已,又朝著蘇逢春一欠身,“矯矯在這裏就多謝蘇姑娘的美意了。”
一直在角落裏的王從鈺欲言又止,畢竟幾人都是姑娘他突然說話實在是顯得有些突兀。
看了看門口的拓跋泓,王從鈺有些懊惱,若是拓跋泓也在這兒便好了。
半晌,王從鈺也隻好跟著蘇逢春說,“我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