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倍光速不是李覓打造戰艦的極限,極限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85倍光速,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空間跳躍,隻是技術不成熟,跳躍的範圍會在一光年以內隨機出現。


    運氣不好會跳躍進恒星裏麵,甚至一些極限天體附近,如白矮星、黑洞。


    正常情況下,不可能用空間跳躍,唯有緊急情況,或者探測器會進行空間跳躍投放。


    半個月時間才到比鄰星,李覓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梳理科技樹。


    經過梳理發現,他科技樹發展已經開始不平衡了。


    基礎科學理論勉強達到可以離開本恒星係,四大力以引力最為突出,基因編輯技術到了目前理論的極限。


    空間技術反而有跳躍 提高,產出了目前的科學基礎理論。


    計算機和通訊實現了變遠距離通訊,量子計算機也到了極限。


    唯有能源方麵有所欠缺,還是以核聚變、核裂變為主,抽取暗能量的技術還不完全成熟。


    發現了暗能量,卻一直沒有發現暗物質,李覓覺得可以在趕路期間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進行粒子對撞實驗。


    他們離銀河係中心有著大約光年,以285倍光速前進也需要92年左右,還沒算途中調整航向需要的時間。


    畢竟調整方向不可能進行超光速航行,期間得加速減速,然後才是調整方向的時候。


    加上途中資源的開采,能源原材料的開采提純等都需要時間,可能得百多年才達到銀河係中心。


    不算發生其它意外和李覓準備建造粒子對撞機的事。


    航行第14天的時候開始退出曲率飛行,然後開始減速。


    小白準備起來,它需要開采更多的資源進行補充,特別是核原料。


    半年後才離開了比鄰星,調整方向繼續往銀河係中心方向航行,途中小白開始建造粒子對撞機,等到合適的區域開始組建。


    無論是李覓,還是其他人,也想知道一個100天文單位的粒子對撞機進行粒子對撞,能不能發現暗物質。


    一個天文單位是指藍星到太陽的距離。


    眾人選在藍星到銀河係中心的半途,其中兩個恒星係之間的空隙,盡量避免引力的影響。


    途中收集了大量資源,就在戰艦空間內建造了粒子對撞機的模塊,選定位置就開始組裝。


    前前後後花了三年時間才將粒子對撞機組建完成。


    100和天文單位距離,粒子加速,在對撞時粒子的速度才加速到了99.999%光速,看著似乎接近光速,實際差距是0到1那麽巨大。


    藍星上最先進的粒子對撞機將粒子加速已經接近了光速。


    100和天文單位距離進行加速,粒子速度也隻是越發接近光速而已。還是達不到光速。


    連續10次粒子對撞實驗,得到了很多數據,就是沒有發現暗物質的存在,連暗能量也發現不了。


    李覓他們又進行了上百次粒子對撞實驗,大量的數據讓他們在微觀上的技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就是發現不了暗物質。


    後麵加大了對撞實驗,在第628次的時候,終於觀察到了暗能量,暗物質觀察到了,隻有誇克大小,而且是一閃而逝,要不然有著大量的探測儀,根本發現不了。


    後來又進行了上千次粒子對撞實驗,收集足夠數據後才離開,粒子對撞機直接回收,畢竟資源一直都是欠缺的。


    後麵的時間裏,眾人一直忙碌,處理實驗數據,計算驗證等。


    戰艦航行全權交給了小白。


    粒子對撞實驗的數據由其他人合力研究,李覓則是以自己腦海中意識光球為主,他需要更了解自己意識狀態。


    同時進行計算研究意識連接上小白最初得到的那一段數據,他總感覺那段數據簡直是奇跡。


    純屬意外收獲。


    沒有那一段數據,量子技術發展不起來。生物超算才得以退役,後麵基因編輯改造中,也不會那麽順利。


    癌細胞在李覓意識連接後,才將其無序變異受到控製,又保留了需要的基因信息。


    也正是這段數控,讓他後來在腦海中構建出了意識光球,匯合了李覓的記憶、智慧、信息收集等等能力。


    有了意識光球才能記錄那些法則碎片,輪回塔印記的數據也得到了保存,否則沒有那麽大的收獲。


    李覓調用了大量算力,進行了窮舉計算,將那段奇跡般的數據放入不同數學模型中驗算。


    眨眼之間過去了100年,離銀河係中心還有500多光年距離。


    眾人研究也都各有收獲。


    李覓依靠輪回塔保護輪回使者的力場數據模型,結合輪回塔印記得到的數據,那段奇跡般的意識連接數據有了新的發現。


    信息、數據、算力、量子、四大力等匯集匯合一起似乎就是意識,可是又缺少了什麽,已經構建起來的模型很像李覓腦海中的意識光球。


    隻是像,還不是,缺少了關鍵。


    反而是在這種研究中,發現了跨界技術,是由空間技術以及新研究出的力場結合而成,這個李覓意外發現的力場主要是起到保護作用。


    脫離世界,外麵是什麽狀態無法得知,可是這個新力場可以保護不受世界外的影響。


    還得到了一個定位技術,是跨界坐標定位技術。


    這個技術讓李覓空間技術再次提升,可以進行遠距離傳送,不受星係運行和各種力量影響。


    定位坐標技術的定位距離相差不到一米。


    可以說擁有了超遠距離打擊手段。


    另外五人研究成果也不低,他們共同努力下,已經可以收集暗物質,從中又發現了反物質。


    有了暗物質和反物質,都開始構架新的能源熔爐,普通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爆發驚人的能量,這就是一種能源。


    一克反物質可以產生超過大型可控核聚變能量的萬倍,甚至十萬倍。


    不過構建這樣的能力熔爐沒有那麽簡單,怎麽束縛這種力量,如何利用這股能量進行功率輸出。


    五人現在勉強做到了收集反物質,打造出反物質的容器。


    可以說,百年時間研究成果是巨大的,技術都得到了突破。吃透技術,能夠應用的話,這是質的提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真靈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北的半妖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北的半妖世界並收藏諸天真靈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