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覓靈感爆發,加上龐大的太陽探測數據,他似乎將萬有引力和狹義相對論統一起來了。


    這是一個新的公式,隻有他看得懂。


    新公式可以計算引力和空間的數據,也能描述引力在宏觀和微觀的現象。


    空間數據模型導入新的公司後終於構建出來,隻是似乎少了點什麽。


    是少了引力,空間力在異能者身上的表現就是一種力,可是引力可以影響空間,空間似乎是產生引力的核心。


    目前數據是如此。


    不過李覓明白,隻是單一的描述,畢竟大一統理論沒出現前,四大力似乎老死不相往來,可實際上宇宙就是在四大力中有條不紊的運行。


    你說四大力沒有關聯,誰信?


    李覓搖了搖頭,將諸多想法暫時放下,有了空間數據模型,他需要打造一個能激發巨大能量的設備。


    沒有空間力,那就來個大力出奇跡,用巨大能量破開空間,收集數據,隻有實驗過,才知道空間力是什麽。


    明白了空間力的數學描述,才可以建立獨立空間為自己所用。


    小白按李覓的設計,打造了一台高百米,寬六十米,長八十米的巨大儀器。


    為了給這台儀器設備提供能量,新建了三座大型可控核聚變。


    要不是用了光學隱身,藍星上早被人觀察到這麽巨大的建築。


    儀器設備建造在離基地五千公裏以外,李覓也讓做實驗時產生意外,把基地和自己都送去見閻王。


    “小白,加緊生產探測儀器,特別是空間探測儀。”


    老板,空間探測儀,隻是在理論和數據上驗證了,沒有進行具體實驗,是否能探測到空間變化的數據無法確定呀。


    太陽探測到的數據,都是數學描述的數據,全是數學,空間探測真沒底。


    小白罕見的給了意見。


    “別廢話,趕緊生產,已經生產出來的先送一台到火星軌道上,用來探測太陽,看看能不能探測空間。”李覓語氣著急,可是人卻一臉輕鬆的坐在一個平台前做實驗。


    人體強化基因信息,需要進行驗證,吸收能量基因信息也需要驗證,涉及到基因編輯,得小心再小心,驗證再驗證。


    而那種已經計算出結果的其它實驗,就讓小白負責。


    基因編輯改造,涉及到他往後餘生,多次驗證才能確保安全也不為過。


    老板,有好消息。


    “空間探測儀器探測腦空間變化數據了?”


    是的老板,設備探測了一個月時間,太陽質量將空間塌陷扭曲了多少度,產生了多大引力,引力距離有多遠都計算出來了。


    小白說著投影出了一幅3d立體圖,立體圖上每個關鍵點都標識出了相關數據。


    “我們可以更新曲率引擎了,有這些數據,可以用能源直接控製空間扭曲率,控製飛船速度,小白,計算一下,我們的可控核聚變最大功率,讓曲率引擎驅動的速度達到多少光速。”


    老板,在計算機,預計計算結果需要十六個小時,全算力去計算一個小時得出結果。


    “小白呀,我們算力又不夠了,量子計算機加快迭代才行,還有我們需要更先進的大型超算構架了。”


    老板任務太多,一樣一樣來。


    李覓給小白安排的任務可以列出上萬個表單。


    隻不過這些任務優先級不同而已。


    又是半年過去,現在已是2020年,當然是藍星的計時單位。


    李覓在半年裏,空間實驗隻做了十次,每一次收獲都巨大,可是沒辦法捕捉控製空間力。


    收獲就是,可以用設備切開空間,實驗中切開空間出現了空間裂縫,很快就消失,過程不到一秒鍾,後來通過數據計算,第一次切割空間產生的裂縫保留了23微秒。


    後麵能量加大,保留時間越久。


    第七次實驗後,對設備進行了改進,不再是胡亂能量切割,而是計算空間薄弱點切割。


    第八次空間實驗,空間裂縫不是消失,而是被另一種能量湮滅了切割能量,沒有了切割能量,空間也就恢複了。


    第九次,繼續加大能量切割,再次觀察到了另一種能量。


    第十次收集這種新能量數據為主。


    有了足夠的數據,經過計算,這種能量有可能是暗能量。


    這種暗能量維持著空間穩定,像是空間的一體兩麵,或許這這就是他尋找的異能者的空間力。


    隻不過異能者不知道而已。


    停下實驗,李覓開始研究探測到的空間數據以及暗能量數據,空間數據模型加載了暗能量數據後,空間似乎變得可視化。


    用數學描述出了空間。


    看著新的空間數據模型,李覓思索好久才回過神來,“小白,飛船曲率引擎迭代升級,核聚變能量輸出升級,開始打造暗能量抽取設備,空間切割設備加強用作武器安裝飛船上,反重力設備升級,重力產生設備升級。”


    老板,任務優先級是?


    “正常建造生產就可以,我們還需要時間準備,如果在太陽係內一次性過多抽取暗能量,怕引起空間不穩定,同時也需要研究新的能源了,可控核聚變提供的能量已經不足我們發展。”


    李覓每天三五次生物活體實驗用來驗證基因編輯技術,然後就是和小白一起重新構架大型超算。


    小白可以多線工作運行,建造了暗能量抽取設備後,開始用暗能量進行不同材料的合成實驗,因為打造新的飛船,船體材料需要更堅固更耐用的新型材料。


    暗能量抽取設備那麽容易打造,實在是提前有了吸收能量的基因信息數據。


    進行模擬計算,很快就得到了抽取暗能量的設備建造設計圖。


    有了設計圖,李覓基地內的加工設備精密度工藝,可以說已經加工生產納米機器了,隻不過一直無法解決微觀能量和微觀驅動器問題,還有就是材料問題了,所以也就無法實現納米機器的應用。


    隻是,隨著暗能量的出現,未必不能生產納米機器,也就是傳說中的納米蟲,可以吞噬各種材料,可以納米修複等。


    李覓掌握的科技似乎越發偏離到基因和空間這一塊,其它基礎科技都沒跟上來,他自己可以快做到運用空間科技了,基因技術更是讓他不再擔憂壽命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真靈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北的半妖世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北的半妖世界並收藏諸天真靈道最新章節